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天空為什麼會顯現出不同的顏色

天空為什麼會顯現出不同的顏色

發布時間: 2022-06-02 08:15:41

⑴ 為什麼天空會變顏色

天空所呈現的顏色與大氣對太陽光的散射有關。當太陽光通過大氣遇到空氣分子和微塵時,太陽光的一部分能量便以它們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開來,這種現象稱為大氣的散射。

散射後的太陽光,一部分返回太空,一部分到達地面,一部分保留在大氣中。

假若空氣分子直徑小於太陽可見光波長,反之,則波長愈短,散射作用愈大。在晴朗的天氣里,當太陽位於天空時,波長較短的藍光被散射50%以上,而波長較長的紅光幾乎全部通過,所以天空呈藍色。雨後天晴,天空呈青藍色也是這個道理。

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煙粒、水滴等,其直徑大於波長,它們對不同波長的散射效果大致相當。所以當大氣中含有塵粒時,天空呈白色。被嚴重污染的工業區,由於大氣中塵埃含量增多,太陽光被大量散射,太陽看上去是一個無光澤的紅色球體,嚴重時形成「昏暗的中午」。

假如沒有大氣的散射作用,天空就不再是蔚藍色,早晨也看不見紅日冉冉升起,烈日當頂時太陽明亮而刺眼,背陰處則暗淡無光,屋內一片漆黑,太陽一落山就變得伸手不見五指。

原理

大氣散射是重要而且普遍發生的現象,大部分進入我們眼睛的光都是散射光。如果沒有大氣散射,則除太陽直接照射的地方外,都將是一片黑暗。大氣散射作用削弱了太陽的直接輻射,同時又使地面除接收到經過大氣削弱的太陽直接輻射外,還接收到來自大氣的散射輻射,大大增加了大氣輻射問題的復雜性。大氣散射是大氣光學和大氣輻射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微波雷達、激光雷達等遙感探測手段的重要理論基礎(見微波大氣遙感、激光大氣遙感)。

光和粒子的相互作用,按粒子同入射波波長(λ)的相對大小不同,可以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當粒子尺度比波長小得多時,可採用比較簡單的瑞利散射公式;當粒子尺度與波長可相比擬時,要採用較復雜的米散射公式;當粒子尺度比波長大得多時,則用幾何光學處理。

一般考慮具有半徑r的均勻球狀粒子的理想散射時,常採用無量綱尺度參數φ= 2πr/λ作為判別標准:當φ<0.1時,可用瑞利散射;當φ≥0.1時,需用米散射;當φ>50時,可用幾何光學。同一粒子對不同波長而言,往往採用不同的散射處理方法,如直徑1微米的雲滴對可見光的散射是米散射;但對微波,卻可作瑞利散射處理。

⑵ 天空為什麼會顯現不同顏色白、紅、黃、紫、藍等雲朵為什麼會形成不同形狀有白雲有烏雲

天空有各種不同顏色的雲,有的潔白如絮,有的是烏黑一塊,有的是灰濛蒙一片,有的發出紅色和紫色的光彩。這不同顏色的雲是怎麼形成的呢?雲的厚薄決定了顏色,我們所見到的各種雲的厚薄相差很大,厚度可達七八公里,薄的只有幾十米。有滿布天空的層狀雲,孤立的積狀雲,以及波狀雲等許多種。很厚的層狀雲,或者積雨雲,太陽和月亮的光線很難透射過來,看上去雲體就很黑;稍微薄一點的層狀雲和波狀雲,看起來是灰色,特別是波狀雲,雲塊邊緣部分,色彩更為灰白;很薄的雲,光線容易透過,特別是由冰晶組成的薄雲,雲絲在陽光下顯得特別明亮,帶有絲狀光澤,天空即使有這種層狀雲,地面物體在太陽和月亮光下仍會映出影子。有時雲層薄得幾乎看不出來,但只要發現在日月附近有一個或幾個大光環,仍然可以斷定有雲,這種雲叫做「薄幕卷層雲」。孤立的積狀雲,因雲層比較厚,向陽的一面,光線幾乎全部反射出來,因而看來是白色的;而背光的一面以及它的底部,光線就不容易透射過來,看起來比較灰黑。日出和日落時,由於太陽光線是斜射過來的,穿過很厚的大氣層,空氣的分子、水汽和雜質,使得光線的短波部分大量散射,而紅、橙色的長波部分,卻散射得不多,因而照射到大氣下層時,長波光特別是紅光占著絕對的多數,這時不僅日出、日落方向的天空是紅色的,就連被它照亮的雲層底部和邊緣也變成紅色了。由於雲的組成有的是水滴,有的是冰晶,有的是兩者混雜在一起的,因而日月光線通過時,還會造成各種美麗的光環或虹彩。

⑶ 為什麼天空的顏色會變化

首先你得明白一個道理:我們周圍的事物之所以顯現出顏色來,僅僅是因為陽光照射著它們.雖然陽光看上去是白色的,但是所有的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在陽光里都存在.天空里有這么多顏色,為什麼我平時看到的只有藍色呢?你可能會問.如果你把光線設想為波浪,你就會猜破這個謎了.光其實是像一個波浪那樣在運動的.我們來設想一下一滴雨落在一個水窪里的情景.當這滴雨落到水面上時,就會產生小波浪,波浪一起一伏地變成更大的圈,向著四面八方擴展開去.如果這些波浪碰上一塊小石子或一個別的什麼障礙物,它們就會反彈回來,改變了波浪的方向.而陽光從天空照射下來,一樣會連續不斷地碰到某些障礙.因為光所必須穿透的空氣並不是空的,它由很多很多微小的微粒組成.其中百分之九十九不是氮氣便是氧氣,其餘則是別的氣體微粒和微小的漂浮微粒,來源於汽車的廢氣、工廠的煙霧、森林火災或者火山爆發出來的岩灰.雖然氧氣和氮氣微粒只是一滴雨水的一百萬分之一,但是它們也照樣能阻擋陽光的去路.光線從這些眾多的小「絆腳石」上彈回,自然也就改變了自己的方向.可是那麼多顏色的光改變了方向,為什麼只有藍色被看到呢?你可能還是不明白.我們還得回到剛才說的那個水窪里.水窪里,小的波浪遇到小石子的話,水面便被搞得混亂不堪;但如果是一個「巨浪」,像你用手在水窪邊掀起的那種「巨浪」,它就有可能乾脆從石頭上溢過去,並暢通無阻地到達水窪的對面邊緣.那麼,就像有大波浪和小波浪一樣,各種各樣顏色的光波也有不同的「波浪」,也就是波長:不過它們可不像水波的波浪,用肉眼是看不出它們的大小的,因為它們小得難以想像,只是一根頭發的一百分之一!得用很靈敏的測量儀表才可以精確地測定出來.根據科學家的測定,藍色光和紫色光的波長比較短,相當於「小波浪」;橙色光和紅色光的波長比較長,相當於「大波浪」.當遇到空氣中的障礙物的時候,藍色光和紫色光因為翻不過去那些障礙,便被「散射」得到處都是,布滿整個天空—天空,就是這樣被「散射」成了藍色.發現這種「散射」現象的科學家叫瑞利,他是在130年前發現的,他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用「散射」現象,你就可以解釋下面這些天象了:比如在你頭頂的天空是藍色的,可是在地平線—天地相接的地方,天空看上去卻幾乎是白色的.為什麼?就是因為陽光從地平線到你這個地方比起它直接從空中落下來,需要在空氣中走的路程要遠得多—而在一路上它所擦過的微粒子也自然就要多得多.這些大量的微粒子就這樣多次散射出光,所以它顯得白中透著淡藍.建議你做一個小實驗來驗證一下:拿一杯水,把它放在一個黑暗的背景里,放進一滴牛奶,再拿一隻手電筒照射杯子的一端,並靠近它,手電筒的光在水中即會顯現出淡藍色.如果你往水裡放進的牛奶越多,水就越白,因為光一再地受到這些眾多的牛奶微粒的散射,結果就是白色的.道理跟在地平線上空是白色的一樣.太陽落山時的傍晚,天空不顯現藍色而顯現紅色,正在下落的太陽也變成暗紅色,也是一樣的道理.由於傍晚的光在照射到你這個地方的路上所遇到的眾多的微粒,使得陽光中的紫色的和藍色的部分往四面八方散射開去,僅留下一點點使你的肉眼看得見的橙紅色光線—因為它們的波長長、「波浪大」,翻過了路上的障礙.不過,細心的你會發現,天穹在落日後也還會在一段時間內呈現深藍色.這也曾經是科學家們關心的一件怪事,不過幾個物理學家已經在50年前揭開了這個謎:導致黃昏時天空的藍色,是一種特別的物質.這種特別的物質在離地球表面20至30公里的高空處聚集成厚厚的一個層面,叫臭氧層.這種氣體對正在下落的太陽光起到像顏色過濾器那樣的作用:它截獲太陽光中的黃色和橙色的部分,卻幾乎無阻攔地讓藍色的部分通過.當最後的少許光消失時,所有的顏色才消失在黑暗的夜色中.臭氧不僅導致黃昏的藍色天空,還吞下一種你無法看見的特殊的光線:紫外線的光,或稱紫外線.你一定曾經聽說過,紫外線對所有的生物(當然也包括對你)有多麼危險.如果它在你的裸露的皮膚上照射得太長久,你就會得曬斑.臭氧層到處都有足夠的厚度能截獲盡可能多的紫外線:這對於我們這個星球上的全體生命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可惜,在今天,這個生命攸關的保護層在許多地方都已經變薄了,在南極上空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大的空洞.而破壞臭氧的兇手就是「氟里昂」—一種人們用來噴灑護發摩絲或用在冰箱和空調上製冷的物質.這是一種對臭氧層特別有害的物質,所以許多國家已經不再使用這種「臭氧殺手」了.今天我們學到了為什麼我們眼中的天空是藍色的.其實從地球以外望過來也是一樣:覆蓋我們地球三分之二面積的海水也散發著藍光,陸地上雖然有土地的褐色或森林的綠色,然而上空卻總是藍色的—從宇宙中看來,整個地球都被裹著一塊輕柔的藍色面紗.從大氣層外看見過地球的天文學家報道過這一情況.所以地球被稱做「藍色星球」是完全正確的.它那獨特的藍色,就是生命的顏色.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4151641.html?si=1
復制別人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⑷ 天空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顏色

因為空氣中有不同直徑的微粒,當光射入時,會經過這些微粒,如果某光的波長和微粒的直徑相近就會發生散射,即這種光輝從白光中分離出來,如此天空就會變成這種顏色了。

還有不清楚的,給我發消息就好了~

⑸ 天空為什麼會是不同顏色的

晴天時為藍色,太陽光是由各種光混合而成的,其中的藍色光最容易被空氣中的微粒散射,所以我們看到的是藍色光,使天空呈現藍色。
陰天時為灰色,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天空的雲層,雲層是由許多小水滴形成的,太陽光照射到雲層上,大部分被吸收,光線透不過來,使人覺得很暗,呈現灰色。

⑹ 為什麼天空會呈現不同的顏色

天空常常是藍色的。但是有時天空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如灰色、白色等等。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天空所呈現的顏色與大氣對太陽光的散射有關。當太陽光通過大氣遇到空氣分子和微塵時,太陽光的一部分能量便以它們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開來,這種現象稱為大氣的散射。

散射後的太陽光,一部分返回太空,一部分到達地面,一部分保留在大氣中。

假若空氣分子直徑小於太陽可見光波長,反之,則波長愈短,散射作用愈大。在晴朗的天氣里,當太陽位於天空時,波長較短的藍光被散射50%以上,而波長較長的紅光幾乎全部通過,所以天空呈藍色。雨後天晴,天空呈青藍色也是這個道理。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煙粒、水滴等,其直徑大於波長,它們對不同波長的散射效果大致相當。所以當大氣中含有塵粒時,天空呈白色。被嚴重污染的工業區,由於大氣中塵埃含量增多,太陽光被大量散射,太陽看上去是一個無光澤的紅色球體,嚴重時形成「昏暗的中午」。

假如沒有大氣的散射作用,天空就不再是蔚藍色,早晨也看不見紅日冉冉升起,烈日當頂時太陽明亮而刺眼,背陰處則暗淡無光,屋內一片漆黑,太陽一落山就變得伸手不見五指。

⑺ 天空為什麼會呈現不同的顏色

天空中色彩各異的顏色是在不同的氣象條件下,陽光在大氣層中的散射所引起的。我們所看到的天空的顏色,實際上是大氣層散射的光線的顏色。如果天空是十分純凈的,沒有大氣和其它微粒的散射作用,那麼,除了能看見太陽、月亮、星星以外,整個天空背景將是一片黑暗。

大氣對不同色光的散射作用並不是「機會均等」的,在相同的非均勻媒質中,光的波長越短,散射就越強。波長較短的藍光和紫光要比波長較長的紅光和橙光的散射能力強10萬倍;另一方面,散射強度與媒質中質點的大小有關,質點越小,越有利於短波光線的散射,而不利於長波光線的散射。

⑻ 有時候天空會出現不同的顏色,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有時候天空會出現不同的顏色,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綠色水,綠山,藍天,白雲,顏色使這個世界更加美麗。人眼有顏色感,所以它可以享受這個多彩的世界。天空通常是藍色的,雲通常是白色的,那麼他們為什麼這個顏色?為什麼天空不能成為綠色,雲不能是藍色的?無論是藍天,它仍然是白雲,還是美麗多彩,它們是在大氣,陽光,大氣和雲中發生的光學現象與美麗的畫面。

顏色的本質光線基本上是電磁波,並且具有粒子和波的雙重屬性。在傳播過程中,由於介質,反射,折射和散射的影響。光的波長可以看到在400到760納米之間,稱為可見光。雖然人眼中的感光體可以識別1600萬種顏色,但我們只能區分數百種顏色。

⑼ 為什麼天空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呢

不同的光線散射在天空,人們看到的是可見光的顏色,其實並不是天空的顏色。

⑽ 為什麼天空會呈現不同的顏色

天空常常是藍色的。但是有時天空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如灰色、白色等等。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天空所呈現的顏色與大氣對太陽光的散射有關。當太陽光通過大氣遇到空氣分子和微塵時,太陽光的一部分能量便以它們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開來,這種現象稱為大氣的散射。
散射後的太陽光,一部分返回太空,一部分到達地面,一部分保留在大氣中。
假若空氣分子直徑小於太陽可見光波長,反之,則波長愈短,散射作用愈大。在晴朗的天氣里,當太陽位於天空時,波長較短的藍光被散射50%以上,而波長較長的紅光幾乎全部通過,所以天空呈藍色。雨後天晴,天空呈青藍色也是這個道理。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煙粒、水滴等,其直徑大於波長,它們對不同波長的散射效果大致相當。所以當大氣中含有塵粒時,天空呈白色。被嚴重污染的工業區,由於大氣中塵埃含量增多,太陽光被大量散射,太陽看上去是一個無光澤的紅色球體,嚴重時形成「昏暗的中午」。
假如沒有大氣的散射作用,天空就不再是蔚藍色,早晨也看不見紅日冉冉升起,烈日當頂時太陽明亮而刺眼,背陰處則暗淡無光,屋內一片漆黑,太陽一落山就變得伸手不見五指。

熱點內容
換多了頭像為什麼不好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969
為什麼手機打不開鏈接 發布:2025-05-15 08:48:55 瀏覽:323
微信聊天記錄為什麼會莫名消失 發布:2025-05-15 08:26:14 瀏覽:953
為什麼喝黃芪水晚上睡不著 發布:2025-05-15 08:26:11 瀏覽:72
新手機號碼為什麼不能綁定銀行卡 發布:2025-05-15 08:20:28 瀏覽:614
為什麼手機左上角信號有個禁止標 發布:2025-05-15 08:20:22 瀏覽:351
為什麼停止一段時間鍛煉 發布:2025-05-15 08:18:04 瀏覽:948
小米為什麼股價比不上京東 發布:2025-05-15 08:09:56 瀏覽:636
人閉著眼睛走為什麼北半球向左偏 發布:2025-05-15 08:05:38 瀏覽:122
報表文件的擴展名為什麼 發布:2025-05-15 07:49:51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