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土地為什麼便宜
Ⅰ 把地租給農戶們耕種,被人說是壓榨農民怎麼辦
可以申明自己的態度,自己這樣做就是在推動經濟。另外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就是多做一些公益事情。
Ⅱ 成都南門屬於哪個區有什麼地方
成都南門屬於武侯區。
武侯區成立於1990年,因區內蜚聲中外的武侯祠而得名,位於成都市中心城區西南部(四環路內),東與錦江區隔河相望,南與高新區、雙流區接壤,西與雙流區相連,北與青羊區毗鄰。
成都南門東西向長約13千米,南北向寬約10千米,土地面積75.36平方千米,錦江、清水河、江安河三水環抱,環境宜人。武侯區轄13個街道、87個社區,全區登記實有人口138.53萬人,常住人口108.7萬人,戶籍人口65.48萬人、戶數26.26萬戶。
武侯區位置:
武侯區位於成都市城區西南部,東與錦江區隔河相望,北與青羊區毗鄰,西南與雙流縣接壤,東南與高新區相連。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3°56′45″~104°05′33″北緯30°34′31″~30°39′49″之間。東西長約13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
地形:
武侯區地勢平坦,由西北向東南略微傾斜,政區地形呈蝶狀,平均海拔高度570.50米,以沙土為主,土地肥沃,屬都江堰自流灌區。江安河、錦江(南河、府河)、清水河流經武侯區時於東、西、北三面形成環圍之狀。
Ⅲ 求 最新 四川宜賓江安房屋拆遷、土地徵收補償標准 -----很急 相信你們的舉手之勞會幫助我很大的忙 謝謝
首先說下,征地補償歷來爭論比較大,江安這個問題非常突出。在這個問題上,省廳有明確規定,不過由於實際操作,作為普通群眾,往往我們被忽悠了卻無能為力。先把省廳相關文件轉發給你,希望對你有幫助,從而維護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這個文件是2008年的,是最新的了。
關於調整征地補償安置標准等有關問題的意見
省國土資源廳
為深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等涉及征地補償安置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切實保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現就我省除大中型水利水電項目建設外的征地補償安置標准等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
一、關於徵收土地的地類、面積和權屬。被徵收土地的界址、地類和面積必須清楚,權屬無爭議。被徵收土地的勘測應由擬實施征地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規劃區外獨立選址項目由項目業主)委託具備相應土地勘測資格的單位按照國土資源部《土地勘測定界規程》進行實地勘測,製作勘測定界圖。土地類別應在對擬徵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的基礎上,先按國土資源部《全國土地分類》(過渡期適用)的標准進行分類,待收到國土資源部通知後,即按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公布的《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准進行分類。征地面積、地類和權屬應由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確認,確保農村集體土地權益不受侵犯。未經依法批准轉為建設用地的耕地和其他非建設用地,仍要納入農用地轉用審批,履行占補平衡和繳納有關稅費義務。
二、關於前3年平均年產值。徵收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由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國土資源、財政、物價、農業、林業和統計等有關部門依據本行政區域前3年度相關統計調查資料制訂並報市(州)人民政府,由各市(州)人民政府匯總後送省國土資源廳。各市(州)人民政府和省國土資源廳根據相關資料對各縣(市、區)所制訂的前3年平均年產值提出修改意見後,每年4月底前,由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分別將本行政區域的前3年平均年產值向社會公布。
三、關於徵收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計算倍數。徵收每畝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均按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0倍計算。安置補助費依據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人均耕地面積,按以下標准計算:人均耕地1畝及以上的,每畝耕地按前3年平均年產值6倍計算;人均耕地1畝以下的每個安置人口按前3年每畝平均年產值6倍計算。徵用非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按上述標准減半計算。
四、關於征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准。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各市(州)人民政府每3年修訂並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在執行中各市(州)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區物價上漲幅度進行相應調整。
五、關於被征地農民的安置。負責征地安置的人民政府在城(鎮)規劃區范圍內實施征地的,應按照征地面積除以征地前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人均佔有土地的數量確定被征地農民在城鎮安置的數量,納入城鎮就業范圍,加強就業培訓,提高就業能力,多途徑實現就業,特別要重點解決零就業家庭的就業,並建立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
城鎮規劃區外單獨選址項目征地的,征地後人均耕地資源較多的,可以在尊重被征地農民意願基礎上進行農業安置並納入當地農村社會保障范圍;征地後人均耕地資源少的,不具備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的,應將被征地農民納入城鎮就業體系並建立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
徵收土地涉及住房拆遷的,要按有關規定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基本居住條件。實施征地拆遷政府提供的基本住房建築面積不得少於每人30平方米。被拆遷的農民在基本住房建築面積內不支付購房費用,也不享受原住房拆遷補償。原被拆遷住房面積超出基本住房面積的部分按附著物補償標准給予補償。以統一修建安置用房的,安置房建設要提前准備,原則上做到先建房,後拆遷。確需過渡的,要落實過渡房源,支付過渡費,保證被拆遷人在過渡期內的基本居住和生活條件。拆遷過渡期不得超過1年,超過1年的過渡費加倍支付。
六、關於繳納耕地開墾費標准。全省城鎮規劃區外按建設項目審批農地轉用佔用耕地的,由省國土資源廳負責占補平衡。建設用地單位向省國土資源廳繳納耕地開墾費。耕地開墾費的收繳標准,按《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規定計算,每畝最高不超過3萬元。
七、關於健全征地程序。在征地過程中要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在征地依法報批前,要將擬征土地的用途、位置告知被征地農民,擬征土地利用現狀的調查結果須經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確認。有關部門應按有關規定對補償標准、安置方案和社會保障方案組織聽證。在建設用地報批材料中,要有徵地告知、確認、聽證的情況說明。被征地農民未申請聽證的,要報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至少3至5名村民代表簽收的聽證通知書送達回執;舉行聽證的,要報聽證筆錄及地方政府針對農民在聽證中所提意見處理情況的說明。
征地補償、安置和社會保障方案經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後,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將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征地補償標准、被征地農民安置和社會保障辦法及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地的所在鄉(鎮)、村(組、社區)予以公告,公告期不少於10天。未進行公告的不得實施征地。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徵收土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
八、關於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各地要嚴格按《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勞動保障部關於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29號)和省委、省政府關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的要求,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盡快建立、完善被征地農民養老、醫療、失業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認真總結經驗,完善政策和措施,提高管理水平,確保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並建立相應的調整機制。
九、關於征地補償費用的支付。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應由實施征地補償安置部門直接支付給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土地補償費由實施征地補償安置部門直接支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有關規定使用,鄉鎮等其他任何單位不得截留或變相截留。要按照政務(村務)公開的要求,將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支配情況公開。參加社會保障的,安置補助費首先作為繳納被征地農民本人的社會保險資金,多餘部分留作個人生活安置費用。
十、關於明確征地補償安置責任。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是實施征地補償安置的主體和主要負責人,對所轄地區的征地補償安置工作負總責,要加強領導,明確分工,確定責任,強化督促檢查。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各負其責,切實做好本行政區內的被征地農民的安置、補償和社會保障工作,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具體負責實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的部門,在每一個城鎮批次或項目征地補償安置工作完成後,要對征地補償安置落實情況進行自查。重點檢查批後實施工作程序執行情況,補償政策、標准、資金到位、住房安置和社會保障落實等情況,被征地農民群眾對安置補償工作的意見和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措施。要做到征一個批次就要依法妥善補償安置到位一個批次,不留遺留問題。自查結束後向同級人民政府寫出本批次或項目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總結報告並抄報上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備案。
十一、建立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工作定期報告制度。各市(州)國土資源局要按季度向省國土資源廳上報前季度內實施征地的每個批次或項目征地補償安置工作落實情況。報告的內容包括征地面積、地類、補償標准、支付各項安置補償金額、社會保障落實情況和住房安置情況,以及本地檢查復核情況,並將每個批次征地安置工作總結報告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年末上報本年度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總結。
十二、建設用地項目經批准使用國有農、林、牧、漁的土地補償費用,對失地的國有農場農工(在編制的非農業戶口)安置補助費比照徵收集體所有土地的補償辦法和標准辦理。
十三、停止執行《四川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於規范和調整征地補償安置標准有關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川辦函〔2004〕39號)。
Ⅳ 四川省江安縣五礦鎮楔子岩村修建消防通道佔用農戶土地需要賠償嗎
不管什麼原因,佔用農民土地就會給相應的補償的。
Ⅳ 江安是哪裡的
江安崛起在長江之濱的一顆璀璨明珠江安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山川秀美,人傑地靈,物華天寶,鍾靈毓秀,始建於東晉穆帝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古稱漢安,距今已有1666年歷史。古有「山川土地特美,蠶桑魚鹽家有焉」之譽。江安縣位於四川南緣,長江之濱,宜賓之東,三市(宜賓、瀘州、自貢)之交。全縣幅員面積912平方公里,人口54萬,轄15鎮4鄉。江安享有「竹海故都-文化江安」和「橙竹之鄉」 的美譽,資源富饒,物華天寶。盛產水稻、小麥、紅薯、高粱、油菜、豆類等農作物,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文化先進縣、四川省旅遊重點縣、全國夏橙基地縣、商品糧基地縣、蠶桑生產縣、瘦肉型生豬基地縣。境內煤、硫、鐵、銅、石灰石、方解石等礦產儲量豐富。江安林產豐富,是省級竹類資源開發縣。有竹簧工藝品、夏橙、臍橙、李子、茶葉、竹蓀和磕粉等知名土特產品。江安縣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川南建築活化石—夕佳山古民居、中國戲劇搖籃—國立劇專舊址、中華工藝奇葩—江安竹簧工藝、長江文化瑰寶—江安奇石」四大文化品牌,境內擁有全國旅遊四十佳、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蜀南竹海東景區、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夕佳山名居、面積達120平方公里的仁和百竹海、國立劇專陳列館、梁伯隆烈士紀念館、省級森林公園—青峰寺等現代景觀,也有黃庭堅度歲的偶住亭、楊升庵題詩的題榕閣、眉山「三蘇」、在井口淹留待客,范成大過江安的即興詩篇,朱德悼部屬的輓聯,馮玉祥為抗戰的題字等。金仙洞、九蓮洞、和尚石的摩岩石刻佛像群,保存了宋、明的藝術史料。半邊山、黃龍石室、佛耳岩、石馬廟等地崖墓石窟群,是漢至明各代的墓葬遺跡。二龍口的硅化木群和萬里菁的水草、魚化石,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自然山水景觀,隨處可見。道祝山獨秀,南屏列翠巍峨,佛耳岩溪谷幽深,萬家岩峰嶺險峻,南鄉盆地如世外桃源,連天山巒似蓬萊島嶼,東林寺銀杏參天,白茅洞楨楠合抱。
竹海—鍾靈毓秀,江安—物華天寶,勤勞善為的江安人,將以竹的謙遜和海的熱情,歡迎海內外朋友到江安來觀光覽勝,尋幽覓古,盡情享受大自然賜予江安這片神奇土地幽美清新的絢麗風光和古樸濃郁的民俗風情。一個交通便利、通訊發達、資源充足、投資環境理想的江安,正依託成渝,放眼長江流域,著力實施「產業立縣、以港興城、開放門戶、文明崛起」的戰略,發展前景十分可觀。江安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各界朋友前來投資開發、旅遊觀光,攜手共建和諧、繁榮的美好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