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唐朝物價為什麼便宜

唐朝物價為什麼便宜

發布時間: 2022-07-04 05:28:19

A. 唐朝一金=銀=兩=錢 及其物價如何

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開元之治是唐朝唐玄宗統治前期所出現的盛世。唐玄宗治國初期,以開元作為年號,那時玄宗勵精圖治,並且任用賢能,發展經濟,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所以後世史學家稱其為開元之治。
1.任用賢能
玄宗即位後,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並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而且玄宗在此時亦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2.改革吏治
玄宗採納張九齡的建議,制定官吏的遷調制度。選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將其外調為都督刺史,以訓練他們的處事才能及培養行政經驗。同時間,又選取都督刺史中有作為者,將其升為京官。這樣內外互調,增進了中央與地方的溝通、了解和信任。玄宗亦將全國分為十五道,於各道置采訪使,以監督地方州縣的官員,並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績。而在選拔人材方面,玄宗亦對科舉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進士科及第的人數,以減少冗官的出現,提高官吏整體的素質。
3.發展經濟
玄宗於這段時間甚為節儉,規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內宮後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製作的飾物,並且遣散宮女,以節省開支。他又下令全國各地均不得開採珠玉及製造錦綉,一改武則天以來後宮的奢靡之風。他並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國的逃亡戶口及籍外田地,共查得八十多萬戶,大幅增加唐朝的稅收及兵力來源。因為這些措施,唐朝的財政變得豐裕,而且全國的糧倉充實,致使物價十分廉宜。天寶元年(742年),大唐帝國的人口約4891萬人。杜佑的《通典·食貨典·歷代盛衰戶口》記載當時盛況:「米斗至十三文,青(治所在今山東青州)、齊(治所在今山東歷城)谷斗至五文。自後天下無貴物。兩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疋二百一十二文。東至宋(治所在今河南商丘)、汴(治所在今河南開封),西至岐州(治所在今陜西鳳翔),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饌豐溢。每店皆有驢,賃客乘,倏忽數十里,謂之驛驢。南詣荊(治所在今湖北江陵)、襄(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北至太原(今屬山西)、范陽(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涼府(今甘肅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適數千里,不持寸刃。」
4.提倡文教
玄宗為了撰拔人才,親自在殿試考核吏部新錄取的縣令。而且對儒生十分優厚,下令群臣訪求歷朝遺書,共覓得圖書近五萬卷,便唐朝的文化事業邁向鼎峰。
5.對外軍事
玄宗採納張說之提議,實行募兵制,以取代日漸廢弛的府兵制。在公元722年,他親自挑選府兵及壯丁共12萬人作為京師的宿衛,並稱為「彍騎」。而他亦於邊疆地帶設置十大兵鎮,以節度使節制,作為統治異族與鞏固邊防的措施。
6.與貞觀之治之比較
貞觀之治時,唐朝百廢待興,雖有所治績,但距「輝煌」還頗遠。但當時唐朝正值方興未艾之際,因此雖歷經政變,仍然應付自如。而到了開元之治時,唐朝經過了百年的發展與積累,已臻於鼎盛,進入了黃金時代。但已處於盛極而衰的邊緣,因此已開始出現腐朽的現像,在遇到變亂時,即無力回天,結果走向滅亡。

B. 唐朝普通人家一年的花費是多少

唐朝普通人家一年的花費是50兩白銀。

唐朝主要貨幣不是幾兩金子幾兩銀子,這種說法大概是在明朝以後開始盛行的。唐朝貨幣主要是開元通寶,也就是俗稱的銅錢,一兩白銀的說法是一貫錢,等於1000錢,而一兩金子我們沿用常規演算法,為十兩銀子,所以十兩金子就是一百兩白銀即十萬文錢。

在正常年份,一兩銀子能購買精米一石,一石米約合130市斤。十兩金子可以購買100石米,合13000斤。一匹棉布,根據質量不同,一兩至三兩銀,算中等質量棉布,一匹二兩銀子。一匹布合100尺既30米。

假設,一戶人家五口人,每人每年吃500斤米或面,按大飯量計算的,一家一年消耗2500斤糧食,摺合19石糧食,需花銀子20兩。一人做一身衣服,用布3米,每人每年做四套衣服,按中等富裕人家計算。

五口之家每年消耗兩匹布,棉花30斤,棉花很便宜花銀半兩,總計花銀4兩半算5兩吧。再算上其他開銷,一年支出25兩銀。

五口之家,一年花費白銀50兩,合金子5兩。10兩金子,可以養活5口人的小康家庭兩年。宋代的衙役(公務員),月奉二兩銀,加年終獎,一年工資30兩銀,老婆不工作,三個孩子,日子也過得去。

唐朝人消費觀念:由儉入奢

首先是他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最開始的從上節儉到後期不斷的崇尚奢侈有著很大的關系。

在唐朝初期因為國家剛剛建立起來,統治者也實行的休養生息的政策,更多的是讓百姓能夠得到大力的恢復以及更穩定的發展社會生產,這樣就有了相應的消費觀念,那就是從國家層面到普通群眾都實行的是節儉。

但是到了唐朝的中後期,特別是唐朝的鼎盛時期,因為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人們對物質的追求就有了更多的體現。

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朝廷官員還是普通百姓,他們在消費方面都有著更多的需求,再加上唐朝時期城市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市民階層的崛起讓消費以及城市的消費觀念影響了更多的群體去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

C. 古代和現在的物價有什麼差別

1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數據的。
兌換關系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 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3 糧食價格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准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九錢五分����� 中白米(石)九錢二分六厘八錢�� 下白米(石)八錢三分� 白�面(斤)九文 銀每兩換錢一千文」 還有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白銀:約值17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2元

4 結論,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 2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
3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聲明: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

5 驗證,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數據,便於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些當官的,那個家裡沒有個幾千萬的? 乾隆初年,捐一個道台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當當,明碼標價。

D. 貞觀年間的物價,有沒有比較詳細的

其實,唐朝米價一度非常賤。《新唐書·魏徵傳》中:「於是帝即位四年(貞觀四年,630年),米斗三錢。」沒錯,是三錢。該書《食貨志》中重復了這個數字:「貞觀初,絹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錢。」《資治通鑒·唐紀》中也強調:「貞觀元年,關中飢,米斗值絹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是歲(四年)天下大稔,米斗不過三四錢。」貞觀四年是個分界線,這一年,經過李世民的休養生息政策,天下大治,再加風調雨順,米價降至最低點。不僅在唐朝,也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米價最低的時候。從貞觀元年的米價千錢到貞觀四年的三五錢,不過三四年時間,這說明政府只要干正事,總是能幹成的。有句話叫做「谷賤傷農」,貞觀年間米價如此低,百姓怎麼看?類似的資料比較少,但從各類野史筆記中,零星可見,朝野基本對此都持正面態度。米價低,證明生產力高,畝產高,豐收了,天下不愁吃的。即使農民沒有因此增收,但對整個社會來說,生活成本更低,生存更容易了,終究是件好事。溫飽問題歷來是中國最難解決的問題,但比之下,「飽」比「溫」更重要。如果穿不暖,將就一下還能活下來,如果沒飯吃,幾天就挺不住了。

E.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關於白銀的價值,前幾年一部經典的《白銀帝國》電影也讓大家見識到了清朝晚期大戶銀號家族的興衰,電視劇電影里也有很多關於白銀的戲份。那麼,古代的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1901年,這時期的1塊銀圓大約摺合今人民幣70元左右。1925年上海1個銀圓可以買到18斤大米。所以1銀元大約45元。看來銀子也是越來越不值錢了!

30年代在北平,一塊銀圓可以請一頓「涮羊肉」;在上海,一塊銀圓可以請兩次西菜套餐。如果逛公園的話,大概可以買20張門票,看電影的話,大概可以買十張入場券。由此看來,在30年代,銀子的購買力還是上升的,我們現在吃頓涮羊肉怎麼也得三百五百的吧?

F. 經濟繁榮的唐朝,為什麼到了後期居然出現了錢荒

一.錢荒危機出現前存在的隱患

(一)唐朝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

因為本身唐朝就與其他王朝不同,並沒有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相反實行的是扶商政策,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推進了經濟的發展,給商品經濟的繁榮提供了有利條件。



再者其實銅作為金屬的價格是高於銅錢本身的,因此許多人偷偷藏下銅錢,然後私自銷錢製造銅器。因為在古代開採金屬的技術低下,銅金屬的產量不高,且大多都用來鑄造銅幣,銅器十分稀少珍貴,所以銅幣私熔鑄造銅器會有很大的價格差,能夠從中獲得利益。這些都使得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越來越少。

G. 李白自家的財富和當時的低物價,是其四處遊玩的原因嗎

李隆基

寫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終於在天寶元年(742年)等到他的幸運之年,42歲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頒行詔書。李白進了唐朝的翰林院,成了一名翰林待詔。正式進入體制內,有了工資收入。在《松窗雜錄》中記載:“玄宗與玉環共賞牡丹,帝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找到了正在宿醉的李白,李白在半醉半醒之間寫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詩句,玄宗龍心大悅,賞金百兩,錦百端。李白在長安得罪權貴,被擠出翰林院,臨走時,玄宗又賞李白百金。這些錢足夠李白旅遊用了。

通過以上我們了解到李白家庭好,有他人贈送,還有皇帝的賞賜,李白還缺錢嗎?李白從沒有為錢發過愁。只有這樣的李白寫出的詩歌才能豪氣沖天,才能與盛唐相對應。李白是真的擁有了詩與遠方,假如李白是為五斗米就折腰的普通人,怎麼能有更廣闊的想像空間,來支撐自己文學創作與遊山玩水。

李白還要慶幸於正處在盛唐之時,自己才忘我於山水間。在《新唐書·食貨志》記載:“是時海內富實,米斗之價錢十三,青、齊間斗才三錢,絹一匹錢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驛驢,行千里不持尺兵。”開元年間,大唐帝國如此的富庶,物價如此的便宜。道路兩旁全是酒館、驛站。旅客們可以放心吃飯,並有驢子隨便租用。在唐帝旅行數千里,不會遇到兵匪之患。只有這樣,李白才能從南到北,從平原到高山,寄情於山水間,放歌於酒肆中。

H. 唐朝的物價與現在的物價相比有多大差距

唐朝的物價與現在的物價,由於所處的時代與今天相差甚遠;兩者無法進行比較。無任何比較價值。
唐代是以自給經濟為主的,商品經濟及其交換還不很發達,還沿襲著秦漢時期的貨幣商品流通形式,可以稱為一個「錢帛兼行時期」。在這個時期里,作為大宗商品交流、進貢還是以黃金為上幣;絹帛為中幣主要用於納稅、薪水、放債、儲存等;布帛、銅錢為下幣,主要是普通老百姓的「錢帛兼行」和不發達地區的「物物交換」。
以自給經濟為主的貨幣商品時期的唐代,其貨幣的表現形式,本已具備自身的價值的特點參與商品流通,只是將秦漢時期的「半兩」、「五珠」的稱量貨幣的面文「五珠」文字改變為面文「開元」年號文字而已,實際上也是銅錢的自身價值使然。這主要受到東漢王莽的幣制改革影響,因當時的漢末「半兩」、「五珠」的金屬貨幣已嚴重減重,作為一般等價物的銅錢處在嚴重貶值的情況下,王莽的幣制改革是在不得已中進行。唐代之前的戰亂頻發,諸侯割據,銅錢還是以銅的本位制進入流通的補充,唐代之後也是如此,其消費水平是隨著參與流通的商品多寡和一定量的銅錢交換決定的,但這只是普通老百姓零星、額小交易而已。

I. 唐朝時一個五口的小百姓家庭一個月的花費是多少兩銀子

每個朝代是不一樣的

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幣660.8元。由於《紅樓夢》故事雖以清朝為原型,生活狀況卻以明朝為藍本,姑且以明朝的銀兩價值計算,劉姥姥拿到了一萬三千多元的過年費,當然很高興了;而郭靖則付出了超出一萬二千元人民幣一餐飯錢,還是在張家口這樣一個小地方,太誇張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窮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錢的價值,黃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這一宰吧。

這一兩銀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購買力而言更是高得嚇人了。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斗米,10斗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漲到10文一斗,也是一兩銀子=2065元人民幣

古時官員的薪俸多以糧食計算,而米價也是太平盛世中較穩定的比較體,所以可以作為參照物。康熙後期,據曹寅於康熙四十七年三月初一日所奏〈報自兗至寧一路聞見事宜〉折:「江寧上白米價一兩二、三錢···漕船一到則米價更賤···」即當時災荒時,上白米一石為白銀一兩二、三錢,一石為一百升,一升大米重約一斤八兩,一石即為一百八十斤。比照現在價格,大米緊缺時,優質米一元多一斤,則一兩銀子約合人民幣一百五十元。考慮到上白米在當時是緊俏、高檔物品,且當時銅錢與銀子比價失調,本應一兩銀換一千錢,可當時一兩銀子可換一千二、三百錢(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述),所以銀子的價格較高,一兩銀子約合現在二百元的購買力。
在秦以前,各個諸侯國之間並不統一。但統一的都是十進位。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後,也統一了度量衡。度是寸、尺、丈:十寸一尺,十尺一丈。量是升、斗、石(讀DAN,去聲):十升一斗,十斗一石。
秦始皇31年(前216年) 米(斛)1600錢 西漢2年(前205年) 米(斛)5000錢。關中價10000錢,人相食

J. 唐朝時期的物價

在唐朝初年,物價是非常高的,這一點並不是唐朝原因,而是在隋朝末年,隋煬帝大規模出兵征討高麗,對內剝削嚴重。明顯高估了自身國力,雖然在表面上隋朝的兵器和糧草十分充足,但是在民間,由於隋朝稅收政策的剛性以及普及性使得民間沒有運作的空間。就體現了隋朝時期稅收政策的完整,說一不二,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隋朝民間的社會支撐能力其實並不如政府所想。
為了能夠持續大規模的發動就是戰爭,隋煬帝在各地大舉征發勞工和糧食,既破壞了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也捆綁了眾多勞動力,最終只有王朝覆滅的命運。當然,這不僅僅是隋朝滅亡的唯一因素,但是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所以唐朝初年,物價水平是十分高的。唐高祖為了掃滅地方力量重新統一中國,還不得不對各地大規模用兵。生產不可能照常進行,而且很多糧食徵收也採取政府的軍事化管制。民眾普遍性的能吃上一頓飽飯就算過節。
這一漫長的物價危機和糧食危機一直持續到貞觀年間。但是直到貞觀初年,全國各地必然爆發大規模的流民起義和糧食短缺造成的大規模激發,唐朝政府不得不在進一步軍事農業改革的同時,派武力鎮壓這些地方武裝力量。在一些社會狀況較為安定的地區,率先實行了農業政策,使得農業連續豐收,如此,唐朝一直以來的物價高漲以及農業歉收的局面才得以緩解。隨後唐朝又進行了幣制改革。確定貨幣,整頓市場經濟。唐太宗一直到唐高宗時期38年左右,唐朝的物價基本維持穩定。
這也是一次難得的經濟穩定發展期,隨後在武周時期,物價再次上漲。武則天雖然是一個治國的傑出女政治家,但是經濟規律是不可違背的。在前期經歷了近38年的經濟繁榮以後,唐朝也出現了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的情況。這一次意味著在唐朝的那一個時候,蛋糕已經無法做大,更多的人開始分蛋糕,與唐朝的政治更迭一樣不可避免。 甚至在關中地區出現了水災,蝗災和疾病瘟疫。都被當世武則天的政敵看作武則天擅自篡位的上天警示,不管怎麼說,當時關中地區都出現了人相食的局面。
這一情況在開元,天寶年間得以好轉。開元,天寶年間是唐玄宗當政時期,也是唐朝經濟最為繁盛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物品供應充足,物價水平自然十分低下。但是這一時期只持續了二十多年,到安史之亂以後,物價飛漲。北方的戰爭,北方完整體系的工農業受到極大破壞物價。開始迅猛上漲,同時在江南地區雖然物資豐盈,但是主要支撐唐朝政府的財稅。
自身的經濟狀況雖好,但是經濟負擔沉重。還要給經歷北方的戰亂各地運送源源不斷的物資。所以當時因為戰亂水路不通,為了打通這些水陸要道,期間的成本和勞力自然也由南方各地承擔。同時每年幾乎都會有的自然災害和北方持續的軍事危機,整個唐朝政府財政困難,通貨膨脹無法抑制。等到安史之亂基本平定以後,唐朝又進行了一些幣制改革,開始實施足錢貨幣。在短期內確實穩定了經濟,但是最終的結果是劣幣驅逐良幣,又引發了一輪通貨膨脹。民眾在前期不僅被掠奪財貨,土地,等到盜匪之亂結束以後。唐朝政府又代替了盜匪與民爭利。

熱點內容
眼睛為什麼邊緣看的清 發布:2025-05-24 16:06:05 瀏覽:340
神舟飛船外觀顏色為什麼是白色的 發布:2025-05-24 16:03:06 瀏覽:124
為什麼我每天都看手機還是沒有近視 發布:2025-05-24 15:44:21 瀏覽:825
醫院為什麼沒錢治病不好 發布:2025-05-24 15:44:13 瀏覽:192
淘寶訂單為什麼賣了換錢 發布:2025-05-24 15:32:30 瀏覽:976
為什麼拼多多上的鈣片這么便宜 發布:2025-05-24 15:14:39 瀏覽:478
為什麼iQOO不能自動更新軟體 發布:2025-05-24 15:10:21 瀏覽:470
為什麼蘋果手機信號變成柱狀 發布:2025-05-24 14:55:54 瀏覽:20
騰訊會員微信為什麼登錄失敗 發布:2025-05-24 14:46:40 瀏覽:616
倉鼠為什麼在地上吃東西 發布:2025-05-24 14:39:21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