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貴州黎平話為什麼和貴州話不一樣

貴州黎平話為什麼和貴州話不一樣

發布時間: 2022-07-04 12:43:16

⑴ 四川話,雲南話,貴州話之間有什麼區別

1、分布不同區域:

四川話又稱巴蜀方言,屬漢語西南官話,主要分布於四川省、重慶市及陝南境內。

雲南話屬於漢語西南官話,主要分布於雲南省。

貴州話屬於西南官話,又稱上江官話。分布於中國西南的四川、重慶等。

2、所屬漢語系不同:

四川話屬西南官話,雲南話屬於北方方言,貴州話屬於西南官話。

3、疏遠關系

西南官話區外,湘語與四川話聯系最為緊密,兩者擁有大量的獨具特色的共有詞彙,與川渝地區以外雲、貴、鄂等地的西南官話關系卻比較疏遠。

(1)貴州黎平話為什麼和貴州話不一樣擴展閱讀:

西南官話古入聲未發生分化,整體保留或整體混入它調(主要混入陽平)。例如四川話和重慶話中,入聲整體混入陽平;岷江小片中整體保留了入聲,部分地區甚至還保留塞音韻尾;仁富小片入聲整體派入去聲;雅棉小片入聲整體派入陰平。

在湖廣片中,不乏去聲分陰陽的次方言,同時也有少部分入聲分陰陽者。例如湖南北部的津市,其方言中古全濁入歸陽入,其餘歸陰入。

⑵ 四川話和貴州話有什麼區別

1、口音不同

所以一開始接觸的時候可能會聽不懂,但是一段時間以後就好了,相對而言貴州方言和四川口音又比較接近部分用詞不一樣。最具代表性的,四川人說啥子,貴州人說哪樣。

2、一些「土話」用詞不一樣

尤其是動植物方面,比如「叮叮貓」和「蜻蜓」(突然忘了貴州話怎麼說蜻蜓了)。四川話有常見的語氣助詞「撒」,與普通話的「唄」用法相似,貴州多數地區只有「嘛」。四川話語氣詞「得嘛」貴州多數地方也沒有。

四川話特點

四川話的疊詞用法非常容易萌化,來感受下:杯子——杯杯兒,蟲子——蟲蟲兒,睡覺——睡覺覺(gao gao),吃東西——吃莽莽……連生氣罵人都沒了氣勢,一股奶凶奶凶的勁兒,下面說幾個比較典型的疊詞。

「妹兒,你下下都這樣生氣,莫走,給你買巧克力!」小哥在太古里追著穿著時尚的姑娘。外地人又一頭霧水了,下下啥意思?因為嚇人生氣了嗎?其實你們誤會了。

下下,是四川方言古音遺存,很早就出現了,《敦煌變文集·孔子項托相問書》:「夫子共項托對答,下下不如項托。」它的意思是次次、每次。

⑶ 普通話與貴州方言的區別

也就是貴州方言與普通話的區別。
貴州方言屬於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話。
A. 語音方面
①塞音和塞擦音聲母大都有清聲送氣與清聲不送氣之分,而沒有清聲與濁聲的對立,反映出清聲母多而濁聲母少的特點。 古全濁聲母字幾乎都念為清聲母字;古全濁平聲念送氣清聲母,古全濁仄聲念不送氣清聲母。
②韻母方面最突出的特點是輔音韻尾比較少。
③聲調方面最突出的特點是調類的數目比較少。古入聲字的分派最為劃一:只要是古入聲字,不論聲母是什麼,一律念陽平調。
B. 詞彙方面
和普通話的詞彙大同小異。
C. 語法方面
1、構詞方面,普通話修飾性的詞素在後。如"公雞"、"母雞"、"客人"、"拖鞋"等說法,貴州方言把修飾性的詞素加在後面。如"雞公"、 "人客"、"鞋拖"之類。
2、重疊表示附加的小義。如"盤盤"意為"盤兒","眼眼"意為"眼兒"。"豆豆"意為"豆兒"。
3、普通話有"是什麼?""好嗎?""是不是?"等句式;貴州方言有"ke(果)是?(或'可是'?)""ke(果)好?""是不?"等句式。

⑷ 關於貴州東南的話和四川話的(一樣嗎有沒得好大的區別)

應該基本能懂。調值方面可能有點區別,詞彙方面可能區別不大。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UqZzwI2SsU/
凱里話說唱,仔細聽,絕對比樂山話(四川的)容易懂,凱里話的上聲和四川話上聲調值差別大,其他基本類似。不過也有一般貴州話的特點,去念克(四川很多地方也這么說)等
貴州那邊就是少數民族風俗多,對於那邊我也不太了解,復制了些希望對你有用。
飲食特點
生活百味,酸、甜、苦、辣,酸當家。黔東南是「吃酸」的故鄉。日常生活的家宴、宴會、紅、白喜事中,酸食無處不有。男女老少,都有「嗜酸」的愛好。難怪當地鄉諺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撈車」(指走路打趔趄的意思),道出了黔東南的酸食文化的特色功效和風格。
在世界「吃在中國」。在中國素有北咸,東南甜,西辣的說法。氣候乾燥食為鹽、氣候濕熱食為甜、氣候潮濕食為辣。同為吃辣,湘、貴、川又各有妙趣,有所謂的「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戲說。具體而言,貴州是酸辣,四川是麻辣,湖南是炸辣。黔東南又與貴州其他地區不一樣,強調和突出的是第一個字「酸」,而其他地區則強調和突出第一個字「辣」。
常言說「除油鹽無貴味」,歷史上,黔東南地區嚴重缺鹽,只得用酸與辣來調味,可見酸食習俗,實非偶然,它是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物產資料及人的生理需要等多種因素綜合的產物。黔東中地區氣候潮濕,多煙瘴,流行腹瀉、痢疾等疾病,嗜酸不但可以提高食慾,還可以幫助消化和止瀉。因此,每家每戶都少個了幾個酸壇子:酸水壇、醋水壇、奄萊壇、腌魚壇、腌肉壇,還流傳著三月腌菜,八月腌魚、正月腌肉」和「壇不下,萊不爛」等關於酸食的腌制季節和保存方法的俗語。由於歷史和地理環境的原因,黔東南苗、侗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生活實踐中,創造了自己不同於其他地區、其他民族吃酸的獨有風格和製作工藝,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的「酸食文化」,僅酸的製作就有近10種工藝。
人類長壽,確有幾份酸的功勞:酸食有防病健胃之葯用,酸食有除惑提神之功效,酸食有防腐保鮮之功能。1990年全國第4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壽星與總人口之比高於傳統長壽區廣東省的比例,居全國前列。長壽是多因素的,這其中應該包含有「吃酸」的因素。1988年,在加拿大溫哥華,一群記者采訪世界老年長跑冠軍黔東南運動員李發品老人,問到能創造世界界老年長跑紀錄的秘訣是什麼時,李發品老人答道:「我要是能吃上家鄉的酸菜,還要跑得快。」可算是妙語驚人。進入本世紀後期,酸食這一具有黔東南民族特色的傳統食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眯。酸湯魚、腌魚、腌肉、酸湯雞、酸湯豬腳、三合一酸湯、四合一酸湯……有的落戶京城,有的飛進國宴,有的漂洋過海,更多的被移植賓館、酒店,凡是到貴州的中外遊客,都點名要吃正宗凱里酸湯魚。
黔東南的風味食品還有侗鄉腌魚、鎮遠道菜、凱里酸湯魚、下司狗肉、下司酸湯魚、香茅草燒魚、重安江酸湯魚、侗家油茶、社飯、從江香豬、三穗麻鴨、榕江香羊、侗果、侗家胯肉、侗家羊癟、牛癟。
[編輯本段]娛樂習俗
搶花炮
「搶花炮」是壯族、侗族廣泛開展的傳統體育項目,在貴州、湖南、廣西一帶比較流行。每年春節或者其他重大節慶,黎平、從江等地的侗族群眾便會穿上節日的盛裝,按照傳統習慣,以村寨為單位進行搶花炮比賽。
比賽場上,隊員們你爭我搶,用傳遞、掩護、假動作、奔跑等方法,力圖把用紅綠布纏繞的花炮放進對方花籃內。花炮分為頭炮、二炮、三炮。據侗族老人傳說,搶得頭炮象徵「吉祥如意」,搶得二炮象徵「風調雨順」,搶得三炮象徵「五穀豐登」。
「搶花炮」具有強烈的對抗性,攻防轉換快,既要有個人突破,又要有整體的配合。因此被譽為「東方橄欖球」。
鬥牛
盛行在黔東南的苗族侗族鬥牛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范而深厚的社會基礎,形成豐富多彩、獨具魅力的東方鬥牛文化。在這個節日里,海內外來賓將一睹東方牛王爭霸的雄風,還欣賞到新奇的斗狗、斗馬等民族民間競賽活動。黔東南是少數民族文化的沃土,歌舞的海洋,在開幕式上,觀眾將欣賞到一台融傳統文化的古樸、神秘和現代流行文化為一體的文藝盛會,既有濃郁民族地域特色的歌舞、服飾表演,還有當代歌壇走紅的著名歌星、著名演唱組合的精彩演出,以及雜技驚險表演。
凱里被譽為「苗嶺明珠」、「蘆笙的故鄉」、「東方鬥牛之鄉」,民族傳統節日多達135個有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異彩紛呈的苗族服飾,苗族飛歌、蘆笙奔放悠揚,更有精彩的鬥牛、斗鳥、斗雞的民族民間競技活動;美味的苗家酸湯魚。

你可以仔細看下網路里對黔東南或凱里的介紹,可能對你很有用。

⑸ 貴州方言的語言特點

方言是一個地區獨有的風味,貴州話屬於西南官話(上江官話)的說是多支,所謂貴州話一般是以貴陽為主要標准來看,但其實貴州內部方言仍然錯綜復雜,區別很大。但是整個西南官話地區語言受普通話影響有逐漸發展壯大相互統一、同化之趨勢。和大多數漢語方言所感受到的方言生態危機不同,西南官話不但沒有受到普通話的威脅而萎縮,反而由於西南官話語法系統與普通話有較大的一致性,它跟隨普通話一道發展,現代漢語書面語絕大部分成果都能為之所用。西南官話的使用面積在不斷東進、南侵、西擴、內沒。

⑹ 貴州話的分類

貴州話廣義上包括貴州所有的漢語方言,但實際上地域與四川相連,語音系統、詞彙與四川南部第二大方言西南官話岷江小片同質的黔北和黔東北赤水、習水、桐梓、務川、沿河、印江、思南、德江等九縣的西南官話岷江片常常也被四川人看作是四川話。餘下的貴州方言,除了黔北片在秀山有分布,其他都是四川所沒有的,所以它們是狹義上的貴州話,分類如下:1.黔北片:貴州省北部以遵義-六盤水-畢節為中心的27縣市。2.昆貴片:貴州省貴陽市-安順市,黔西南等。3.岑江片:貴州省東南部鎮遠-岑鞏-黎平-錦屏-台江12縣。4.黔東南與黔南片:貴州省南部凱里-都勻-麻江縣。
由於貴州境內有西南官話5個小片的分布,差異也是很大的,所以說什麼某某話是貴州話標准音純屬對語言學一竅不通的無稽之談。黔北、黔東北九縣的岷江小片更是因為保留了中古漢語的入聲,有獨立入聲調值33,有喉塞韻尾q而在貴州方言內顯得與眾不同,由於其發音的獨特性以及音韻系統對於元滅四川之前的古巴蜀語的繼承性,一些專家提議將其劃出西南官話,單立蜀語,所以對岷江小片的地位和貴州其他4片是無法一概而論的。貴州其他4小片,雖然口音有所差別,但都符合入聲歸陽平,都屬西南官話。其中岑江片的內部差異又最大,有苗瑤和壯侗底層;昆貴片的貴陽市區話已經喪失了諸多昆貴片特點,趨近新派成渝片;黔南片老派以及「穿青人」的老派漢語方言具有類似吳語和江淮官話的鼻韻化的特徵,如ian變ie,與其漢人相傳祖先來自南京等江淮地區不謀而合。而貴州黔東南方言卻帶有地方苗族口音,俗稱:「苗音」,比如:麻江方言,雷山方言以及凱里方言都帶有苗音。

⑺ 黔東南地區方言有哪些

黔東南地區方言有漢語西南官話、苗語、侗語。
西南官話,又稱為西南方言,是流行於中國西南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等地以及鄰近的湖北大部、湖南西部、陝西南部、河南信陽、東南亞北部局地(包括緬甸果敢)的主要語言,在寮國、越南等地也有部分華人使用。《中國語言地圖集》給出的定義是,西南官話是西南地區以及附近的,入聲整體歸派到某一聲調或者四聲調值與成都、武漢、重慶、貴陽、昆明、桂林相近的漢語方言 。
苗語是苗族人的語言,屬於苗瑤語族的苗語支。苗語可以分為湘西(100萬人)、黔東(210萬人)和川黔滇(300多萬人)三大方言。其中以川黔滇方言最為復雜。這三大方言與布努語等語言共同組成苗語支。
侗語(Dong Language)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分布在中國貴州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交界的20多個縣。使用人口約140萬。分南、北兩個方言,以貴州錦屏縣南部侗、苗、漢族雜居區為分界線。南、北方言又主要以語音差異為依據,各分3個土語。1958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

⑻ 貴州話與普通話的異同

h,f還是分的.前鼻和後鼻部分,平舌和捲舌不分,還有就是語調不一樣.主要就是這個3個方面的區別.

⑼ 我是貴州人,可是我說貴州的這邊話,一個村子的都聽不懂我說什麼,請問下是怎麼回事

每個村子都有每個村子的方言,你那邊的方言可能跟另一個村的方言相差很大,所以對方聽不懂你的話

⑽ 貴州話和四川話一樣嗎

貴州話和四川話不一樣。貴州話和四川話被說出來的時候,說話的語調和有些方言詞彙是不一樣的,但是二者都是屬於西南官話。
貴州話和四川話分別盛行於各自的省內,而且在各自省內,又有著各自城鎮地方上的方言差異。但是因為地理位置挨得比較近,所以不熟悉的人聽起來會覺得差不多。

熱點內容
為什麼我每天都看手機還是沒有近視 發布:2025-05-24 15:44:21 瀏覽:825
醫院為什麼沒錢治病不好 發布:2025-05-24 15:44:13 瀏覽:192
淘寶訂單為什麼賣了換錢 發布:2025-05-24 15:32:30 瀏覽:976
為什麼拼多多上的鈣片這么便宜 發布:2025-05-24 15:14:39 瀏覽:478
為什麼iQOO不能自動更新軟體 發布:2025-05-24 15:10:21 瀏覽:470
為什麼蘋果手機信號變成柱狀 發布:2025-05-24 14:55:54 瀏覽:20
騰訊會員微信為什麼登錄失敗 發布:2025-05-24 14:46:40 瀏覽:616
倉鼠為什麼在地上吃東西 發布:2025-05-24 14:39:21 瀏覽:445
蘋果手機充電為什麼不好使 發布:2025-05-24 14:39:21 瀏覽:418
airpodspro為什麼連不上手機了 發布:2025-05-24 14:26:14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