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宜陽的石油便宜

為什麼宜陽的石油便宜

發布時間: 2022-07-15 17:48:25

Ⅰ 宜陽龍鉑郡的性價比怎麼樣跟洛陽的相比怎麼樣

性價比當然要結合價格、地段、配套等方面來看,龍鉑郡規劃綠化率高達35%,小區安裝智能人臉識別系統、智能門鎖系統和智能車庫系統,地下車位採用人車分流的方式,既方便又安全,屬於高品質樓房。而且買房不能只考慮價格高低,一味地追求低價格,卻不考慮樓盤品質的好壞,這給日後的居住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目前價格可以去售樓部問問。跟洛陽房價相比當然也是很便宜了。

Ⅱ 洛陽市宜陽縣柳泉鎮籃天加油站92汽油多少錢一升

洛陽市宜陽縣柳泉鎮藍天加油站92號的汽油現在是7塊8一升

Ⅲ 宜陽有國企電廠嗎

明確的告訴你,河南所有的電廠都是國有企業!!!

屬於國家五大公司下屬。國電,華電,國能,電力投資,大唐

電力,電信,石油石化,兵器,鐵路,水利,都是國家壟斷行業。現在都是國有企業。

Ⅳ 秦攻宜陽 為什麼趙累認為秦軍一定能攻下宜陽

因為攻打宜陽的秦將甘茂是寄居秦國的客將,如果攻打宜陽有功,就成了秦國的周公旦;如果不成功,就將在秦國被革除官職。秦武王不聽群臣父兄們的意見,執意要進攻宜陽,如宜陽攻不下來,秦武王會以此為恥。大勢如此,所以我說宜陽一定能攻下來。

Ⅳ 洛陽—伊川盆地

一、前言

洛陽—伊川盆地行政上屬於河南省洛陽市管轄,包括洛陽、偃師、新安、義馬、澠池、宜陽、洛寧、伊川等縣市的區域,盆地面積約5100km2。盆地西北為中條山,西南有崤山、熊耳山,東為嵩山。總的地勢西南部高,海拔高度500~1114m;洛河—伊河自西南山區流向東北;東北部地勢逐漸平緩,海拔200m以下,為洛河、伊河等河流的沖積平原區。區內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14℃,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mm。隴海線和焦枝線等鐵路橫貫工區,公路成網,交通便利。

在地震勘探方面,1978~1980年,河南石油勘探局和物探局二處在洛陽盆地完成3~6次覆蓋模擬剖面390.55km,共37條。單條測線較短,且多數為沿河溝、公路施工的彎線;1991~1998年,河南石油勘探局和原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新區事業部在宜陽、洛陽和伊川凹陷分別完成24~30次覆蓋數字剖面34條,剖面長1004.3km,測網密度局部地區達3km×3km,但測線分布不均勻。

鑽井上,1977~1980年,在洛寧凹陷和洛陽凹陷完鑽探井3口,進尺9424.67m。其中,洛寧凹陷洛參1井井深3200m;洛陽凹陷洛參2井井深3371.23m,洛1井井深2853.44m。洛參1井僅揭露出古近系石台街組礫岩,洛參2井揭露古近系2674m(未穿),鑽達層位為蟒川組,古近系基本上為一套紅色砂、泥岩。洛1井鑽遇上三疊統688m,其中暗色泥岩達269m。1997年,原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新區事業部在伊川凹陷鑽探井1口(伊1井),進尺1500m,鑽遇上三疊統,見油氣顯示。

本次評價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承辦,採用成因法計算資源量。遠景資源量:油為0.641×108t,天然氣為1984×108m3;地質資源量:油為0.1924×108t,天然氣為595.20×108m3;可采資源量:油為0.0422×108t;天然氣為238.08×108m3

二、地質條件

( 一) 地質概況

根據重力、磁力、地震和鑽井資料劃分析,洛陽—伊川盆地可劃分為洛陽凹陷、新安凸起、義馬—宜陽凹陷 ( 簡稱宜陽凹陷) 、三鄉凸起、洛寧凹陷和伊川凹陷等六個正負向構造單元 ( 圖10-11-1) ,它主要反映了該地區新生界構造特徵。

圖10-11-1 洛陽—伊川盆地構造綱要圖

依照 《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項目總體設計》的要求,結合洛陽—伊川盆地的油氣勘探的實際和極低的勘探程度,本項目以洛陽—伊川盆地為一整體單元,按新、中、古生界層序進行資源評價。

( 二) 烴源岩

洛陽凹陷洛1 井中上三疊統暗色泥岩厚約267m ( 其中,椿樹腰組239m,油房庄組 28m) ,佔地層總厚的 45. 3% ,估計洛陽凹陷上三疊統暗色泥岩厚約 500m。義馬—宜陽凹陷上三疊統保存較好,根據地面露頭和淺井資料,上三疊統暗色泥岩厚度 >800m。伊川東部丁流剖面上三疊統暗色泥岩厚 662m,伊川西部石門溝剖面暗色泥岩厚度 >800m。綜合分析,上三疊統譚庄組為較好—好烴源岩,椿樹腰組和油房庄組屬較差烴源岩 ( 表10-11-1) 。

表10-11-1 洛陽—伊川盆地三疊系有機質豐度統計表

盆地內上古生界為一套煤系地層,其厚度達800 ~1 200m。其中的暗色泥岩 TOC 在0. 4% ~ 2. 5% 之間,最高可達 6. 23% ,平均 1. 2% ; 氯仿瀝青 「A」 在 100 ~ 1 050ppm之間,平均 500ppm; HC 為 20 ~168ppm,平均近 100ppm; 生油潛量 0. 25 ~0. 43mg/g,平均 0. 34mg/g,屬較好—好烴源岩范疇。

( 三) 其他成藏條件

1. 儲層條件

洛陽—伊川盆地上古生界儲集岩類型為碳酸鹽岩和砂岩,其中砂岩緻密,孔隙度一般 >5%,滲透率均小於1. 0 ×10- 3μm2,物性雖然較差,但存在裂縫,儲集性能可能會有所改善;三疊系儲層主要為砂岩,累計厚度為100~300m,孔隙度3.96%~10.51%,滲透率均小於1.0×10-3μm2,屬低孔物低滲儲層,但存在裂縫,儲集性能可能會有所改善;古近砂岩較發育,膠結疏鬆,參考鄰近濟源凹陷資料,孔隙度平均為15%~17%,滲透率平均216×10-3~296×10-3μm2,儲集物性較好。

2.生儲蓋組合

據地面露頭剖面初步分析,洛陽—伊川盆地生儲蓋組合主要有自生自儲和下生上儲兩種組合類型。上古生界和三疊系均有形成自生自儲組合的有利條件,該組合中儲集岩物性普遍較差,但裂縫和孔洞的發育可使儲集物性有所改善,但蓋層條件較為有利,上古生界上部發育大套泥岩和硅質泥岩,三疊繫上部也發育大套泥岩,具有較好的區域封蓋條件;上古生界和三疊系的油氣向上運移至古近系,形成下生上儲組合,該組合以儲集物性較好為特徵,但蓋層條件稍差,古近系泥質岩僅為局部蓋層。

(四) 主要地質認識

通過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地質認識:

(1)上三疊統譚庄組為較好—好烴源岩,椿樹腰組和油房庄組屬較差烴源岩;盆地內上古生界為一套煤系地層,其厚度達800~1200m,屬較好—好烴源岩范疇。

(2)洛陽—伊川盆地上古生界儲集岩類型為碳酸鹽岩和砂岩,物性雖然較差,但存在裂縫,儲集性能可能會有所改善;三疊系儲層主要為砂岩,屬低孔物低滲儲層,但存在裂縫,儲集性能可能會有所改善;古近砂岩較發育,膠結疏鬆,儲集物性較好。

(3)洛陽—伊川盆地生儲蓋組合主要有自生自儲和下生上儲兩種組合類型。上古生界和三疊系均有形成自生自儲組合的有利條件,上古生界和三疊系的油氣向上運移至古近系,形成下生上儲組合。

三、資源評價方法與參數

(一) 評價方法

此次資評採用成因法計算資源量。

公式如下:殘餘生油量=烴源岩體積×烴源岩密度×氯仿瀝青「A」

生油量=殘餘生油量×KA/(1-排油系數)

資源量=(生油量-殘餘生油量)×聚集系數

參數選取有幾點說明:

a.關於不同演化階段氯仿瀝青「A」的恢復系數KA值取值(表10-11-2);

b.依據密度測井資料及實測值取烴源岩密度;

c.聚集系數的求取依據新一輪油氣資源評價辦的有關規定確定,對勘探程度相對較低的層系或凹陷採用氯仿瀝青「A」法計算資源量。

表10-11-2 不同演化階段氯仿瀝青 「A」的恢復系數 KA值表

( 二) 關鍵參數取值

本次運聚系數取值上,根據國土資發 〔2004〕122 號文件,四類運聚區 ( 凹陷)運聚系數取值 <5%,本次資評運聚系數油取 4. 5%,天然氣取 0. 45%; 資源轉化率本次資評取 30%; 石油的可采系數取值上,根據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項目辦公室下發的 《油氣資源可采系數取值標准及計算方法》之低勘探程度的中小型盆地取相應評價單元類型經濟可采系數標准中的低值這一標准,洛陽伊川盆地屬於陸上斷陷盆地,取低值 23%; 天然氣的可采系數取值上,根據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項目辦公室下發的 《油氣資源可采系數取值標准及計算方法》之低勘探程度的中小型盆地取相應評價單元類型經濟可采系數標准中的低值這一標准,洛陽—伊川盆地上古生界屬殘留斷陷盆地緻密砂岩儲層,取低值 40%。

四、資源評價結果

1. 油氣資源評價結果

遠景資源量:油為0.641×108t,天然氣為1984×108m3。地質資源量:油為0.1924×108t,天然氣為595.20×108m3。可采資源量:油為0.0422×108t;天然氣為238.08×108m3

2. 油氣資源分布

( 1) 地質分布。

洛陽—伊川盆地此次資源評價層系為中上三疊統和石碳—二疊系,從量上看,天然氣主要分布在石炭—二疊系,油主要分布在中上三疊統; 在埋深上,洛陽—伊川盆地油氣主要分布在 4 500m 以淺,主要屬於淺層、中深層、深層資源。

( 2) 地理空間分布。

洛陽—伊川盆地周緣為山系挾持,盆地內為丘陵為主的地形地貌,油氣資源自然地理分布為丘陵。

五、勘探建議

油的勘探應以中上三疊統為主要目標,天然氣的勘探應以石炭—二疊系為主要目標。

六、小結

上三疊統和石炭—二疊系為主要勘探目的層;上三疊統獲良好油氣顯示,顯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遠景資源量:油為0.641×108t,天然氣為1984×108m3。地質資源量:油為0.1924×108t,天然氣為595.20×108m3。可采資源量:油為0.0422×108t;天然氣為238.08×108m3

Ⅵ 幫忙介紹下伊川吧```

伊川縣位於河南省西部,北依洛陽,南接嵩縣,東臨登封,西望宜陽,東北與偃師接壤,東東南與汝洲市毗鄰,轄4鎮11鄉373個行政村,全縣總面積1243平方公里。

伊川縣交通便利,電訊快捷,商貿、文娛和醫療保健設施齊全。焦枝鐵路、洛界高速公路、少洛高速公路、洛欒快速通道等主要交通干線縱橫交織。

歷史沿革
相傳神農時,伊川縣地域即有一國之稱,唐堯時稱伊侯國,虞舜時稱伊川。伊川縣地域的西南大部(今城關、鴉嶺、常川、高山、平等、鳴皋、酒後、葛寨、白元、水寨、彭婆等鄉鎮),夏代稱豫州伊闕地,周襄王時名伊川,戰國時稱伊闕,後改新城。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城縣,屬三川郡,後三川郡改為河南郡。晉,河南郡改河南尹,領陸渾、新城二縣。東魏改新城縣為伊川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置伊州,又廢洛陽郡,析置伊川縣。大業初,伊川縣並入洛陽縣。宋初,置伊陽、伊闕兩縣,屬河南府。熙寧時,廢伊闕縣為鎮,並入伊陽縣。紹興九年(1139年),改伊陽縣為順州,後改順州為嵩州。明朝,伊川縣南部屬嵩縣,清沿明制。伊川縣地域的東部(今江左、呂店、半坡、白沙等鄉),夏時名輪國,春秋時曰輪氏,屬鄭國。戰國時復為輪國,屬韓地。東漢章帝時設輪氏縣。北魏,改輪氏縣為潁陽縣,後析潁陽縣西部置堙陽縣。後堙陽縣改武林縣,又改輪氏縣,大業初並入嵩陽縣。

唐睿宗時,分登封、伊闕、河南三縣各一部建武林縣。開元年間,改武林縣為潁陽縣。元興定元年(1218年)潁陽縣西部(今江左、白沙等鄉)歸洛陽縣,直至民國初。民國16年(1927年),析洛陽、登封、伊陽(今汝陽)、臨汝(今汝州市)等縣各一部,置自由縣;析洛陽、嵩縣、伊陽、宜陽等縣各一部,置平等縣。民國21年(1932年),平等、自由兩縣合並,成立伊川縣。伊川縣成立後,原臨汝縣劃給自由縣部分,仍歸臨汝縣。原伊陽縣劃給自由縣部分,仍歸伊陽縣。為便於對龍門山的管理,又將魏灣劃歸洛陽縣。1945年2月,劃伊河以西,龍門山以南,嵩縣田湖以北的伊川地區及宜陽縣的石、南留、白楊等地,成立伊西縣。抗日戰爭勝利後撤銷。1947年8月,析伊川縣伊河西部與宜陽縣之穆冊、趙堡、城關、程屋、白楊諸鄉成立宜南縣;又劃伊陽縣之陶營、蔡店、蟒庄一帶歸伊川縣。

1949年2月,撤銷宜南縣,原屬伊川縣之鴉嶺、平等、鳴皋諸區復歸伊川,蔡店、蟒庄一帶仍屬伊陽。伊川、伊陽兩縣各恢復原轄區,均屬洛陽專區。1960年3月,嵩縣的田湖、閻庄、黃庄、寺庄、城關5個人民公社及橋頭牧場劃歸伊川縣。1961年9月,原嵩縣的5個公社及橋頭牧場復歸嵩縣。1986年2月,洛陽地區撤銷後,伊川縣歸洛陽市管轄。

人口
總人口73萬。

經濟
至2003年,全縣經濟實力全省位居18位,比1997年的95位提升了77個位次,先後被確定為「農業產業化先進縣」、「優質糧食作物縣」、「對外開放重點縣」等。

資源
伊川資源富足,目前已探明的礦產達37種之多,主要有煤、鋁礬土、磷礦石、花崗石、鐵礦石、石油等。其中煤儲量1�8億噸,鋁礬土儲量2億噸。另外,還有豐富的優質礦泉水資源。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今天的工業迅猛發展提供了有條件。目前,已形成了能源、發電、建材、釀酒、機械、醫葯、果品加工等產業體系;總裝機容量4*12.5萬千瓦的伊川二廠、年產20多萬噸電解鋁的伊川龍泉鋁業、年產60萬噸原煤的寶雨山煤礦等為伊川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文化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夏代,杜康釀酒於「上皇古泉」(今葛寨鄉黃兌村),開中華酒業之先河;秦時,孔子九世孫孔鮒在酒後講學,創伊川教育之首篇;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伊川譜寫了清麗壯美的詩篇;宋時,著名理學家程頤在鳴皋設院授徒,伊川因之成為理學名區。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魂歸伊川,安卧在萬安山下;著名哲學家邵雍選紫荊山麓為塋,長眠於「安樂佳城」。伊川古文化遺存豐厚,有古文化遺址72處,古墓葬20處。其中二程墓、范仲淹、邵雍墓、土門仰韶文化等6處文化遺址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伊川縣杜康酒業文化濃厚,所產杜康酒以「清冽透明,柔潤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長」享譽國內外。

Ⅶ 為什麼說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的花果山是真正的花果山

《西遊記》說:「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喚為花果山。」又說:「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真個好山!」這「好山」,經有關部門考證,確認河南省宜陽縣的花果山就是吳承恩筆下《西遊記》中花果山的原型(見《華夏旅遊網》)。

花果山歷史悠久,聞名遐邇。在古代史書中,與江西廬山,湖北武當山等並稱為「七十二福地」。清乾隆15年重修廟宇碑記:「斯山也,即西遊記所稱齊天孫佛成聖處。」歷代達官顯貴,文人墨客慕名而至,留下文采飛揚的題詠之作和種種逸聞趣事。

花果山大小10 8 座山峰,主峰海拔1 8 3 1 .8 米,總面積2 0 余平方公里。位於古都洛陽市宜陽縣西南,主峰海拔1831.8米,森林覆蓋率77.5%,夏季最高氣溫26℃。奇峰林立,怪石密布,飛瀑高懸,煙雲浩渺。兼有黃山之奇,峨嵋之季,泰山之雄,華山之險,素有「雄峻賽五嶽,奇秀冠中原」之稱。碑載為齊天大聖孫佛成聖之處。

花果山全境有有水簾洞、楊船洞、石院牆、石簾山、龍潭瀑、摞摞石、靈霄壁、登雲梯、南天門、玉皇頂、西佛泉、瑤池、一線天等,千姿百態,景色天成,不愧為&雄峻賽五嶽,奇秀冠中原"

花果山俏麗的風光,引來歷代文人墨客留戀稱道。白居易、韓愈、劉禹錫、李賀、邵雍、張耒、元好問、唐伯虎等均以花果山為吟詠內容,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傳世佳作。

話說這洛陽真個就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太多的名勝古跡讓人眼花繚亂。就在這孫大聖的老家半山腰上,住著一位高人。

Ⅷ 秦國攻打宜陽為什麼能夠成功

戰國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秦國逐漸強大最後一統華夏的過程,從秦獻公嬴師隰到秦始皇嬴政,秦國經歷了八代君主的勵精圖治,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這期間沒有出現過一個昏君。

何也?歷史之必然。

你可能會說,怎麼會沒有呢,秦武王嬴盪就是一個昏君,其實不然,秦武王在位雖然時間比較短亦或者他的行為舉動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但他絕對不能劃入昏君的行列。

如果不是秦武王過早的死去,甘茂必會被秦武王更加重用,這樣的君臣組合,其實也是一個國家強盛的關鍵,只可惜秦武王死的太早了,他死後,甘茂也再無用武之地,被逼投奔齊國去了。

甘茂一生最輝煌的時候,也隨著秦武王的死,變得黯淡無光,如果上天能再給秦武王二十年時光,那麼秦國說不準會在這一君一臣的帶領下,提前征服六國,統一華夏呢,只是沒有如果。

Ⅸ 洛陽市有幾個區幾個縣

截至2019年8月,洛陽市有8個縣6個區。

洛陽現轄1市8縣6區,2個國家級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18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總面積1.52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公里。

洛陽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5個民族成份,其中漢族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98.8%, 其他少數民族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2%,洛陽市少數民族分布呈大分散、小聚居特徵,全市有1個城市民族區、2各民族鄉(鎮)、24個民族聚居村。

1、澗西區是洛陽市轄區,於1955年7月成立。因位於澗河以西,故名澗西區。東以澗河為界,與西工區隔河相望,西與洛龍區接壤,北臨澗河,南傍秦嶺。

澗西具有明顯的新興城市區的特點,轄區無明顯邊界,城鄉接合部犬牙交錯,轄區邊界不斷擴大。澗西區是以機械工業為主體的城市工業區。

2、「西工區"簡稱「西工」,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中心,是洛陽市六大主城區之一,也是洛陽市的經濟、文化、金融和商貿中心。西工區轄洛陽工業園區、洛陽車站地區管理處、10個街道,總面積55.95平方公里。

3、老城區位於洛陽市城市區中東部和北部,是洛陽最早的建成區,是洛陽市六大主城區之一,也是全市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

域內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復雜,氣候多樣。人力資源、旅遊資源豐富,第三產業比較發達,工業經濟相對不足,屬典型的生活消費區和現代商貿區。

4、瀍河回族區是河南省洛陽市下轄區,位於洛陽市區東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2°28′-112°30′,北緯34°40′-34°42′,東與洛龍區接壤,西與老城毗鄰,北依邙山,南瀕洛河,東西長6.55千米,南北寬7.75千米,總面積41.7平方千米。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城市區之一。

5、洛龍區位於洛陽市區東部和南部,背靠邙山,面對伊闕,東望嵩岳,西倚周山,東與偃師市相連,西與宜陽縣毗鄰,南接伊川縣,北與孟津縣及瀍河、老城、西工、澗西諸區接壤。2012年,總面積211平方千米,,其中農用地面積90.19平方公里。

6、吉利區位於洛陽東北部黃河北岸,距洛陽主城區19公里。西和西北與濟源市接壤,北和東與孟州市相鄰,南瀕黃河,與孟津隔河相望,東西長13.9公里,南北寬11.16公里,總面積7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02公頃。

吉利,古稱河陽,1982年因建設洛陽煉油廠(今洛陽石化總廠)而設立,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中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吉利區現轄4個辦事處,29個行政村,195個村民小組。

7、孟津縣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區,洛陽市下轄縣,東距鄭州110公里,西距三門峽90公里,南與洛陽市區毗鄰,北臨黃河。

8、新安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部,地處北緯34°36′至北緯35°05′,東經111°53′至112°19′之間。北臨黃河,與濟源市及山西省垣曲縣隔河相望;南與宜陽縣接壤;西與澠池縣及義馬市為鄰;東與孟津縣及洛陽市毗連。

新安歷為九朝古都洛陽畿地和西方門戶,地扼函關古道,東連鄭汴,西通長安,自古為中原要塞,軍事重地。當代,隴海鐵路及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更成為連接祖國西北、華東及華北間的重要通道。

9、宜陽戰國時置縣,距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宜陽東依千年帝都洛陽市區,南臨嵩縣,西望洛寧,北接新安,東南與伊川為鄰,西北與義馬市、澠池縣接壤,是洛陽「一中心五組團」的重要鏈條城市,距離洛陽中心城區17公里。

10、伊川縣北依洛陽城區,北依十五朝古都洛陽,南與嵩縣一衣帶水,西與宜陽縣接壤。伊川縣地處豫西淺山丘陵區,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23個首批對外開放重點縣、35個擴權縣之一。

11、洛寧縣地處豫西山區,洛河中上游,隸屬十三朝古都洛陽市,全縣總面積2306平方公里,轄12鎮6鄉。地貌總體呈「七山二塬一分川」,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林業縣,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洛寧古稱崤地,是中國古代溝通東(洛陽)西(西安)兩京的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設崤縣,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稱永寧,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更名洛寧至今。

12、嵩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南部,地處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脈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間,因處於嵩山起脈而得名。

嵩縣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常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境內伏牛、熊耳、外方三山環抱,伊河、汝河、白河三條河流分別注入黃河、淮河、長江,一縣跨三域。

13、欒川因傳說遠古時期鸞鳥群棲於此而得名。位於河南省西部,東與嵩縣毗鄰,西與盧氏接壤,南與西峽抵足,北與洛寧摩肩,素有「洛陽後花園」和「洛陽南大門」的美譽。欒川縣總面積2477平方千米,素有「四河三山兩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

14、汝陽縣地處豫西伏牛山區、北汝河上游,距洛陽市區74公里,是中國歷史名酒——杜康酒的發祥地,史稱「酒祖之鄉」。汝陽縣4A級旅遊景區有西泰山、恐龍谷漂流,3A級旅遊景區有龍隱、恐龍國家地址公園。

(9)為什麼宜陽的石油便宜擴展閱讀:

洛陽的建制沿革:

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兩岸及伊、洛、瀍、澗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著許多氏族部落,新中國成立後在洛陽一帶發現的孫旗屯遺址、王灣遺址、矬李遺址等近200處聚落遺址,便是當時人們居住、生活的地方。

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地。洛陽是夏王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為都。

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湯建都西亳(二里頭遺址東北約6千米)。

前1046年,西周代殷後,為控制東方地區,開始在洛陽營建國都。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稱成王「初遷宅於成周」,「定鼎於郟鄏」,曾遷殷頑民於成周,並以成周八師監督之。當時洛陽稱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國等,亦稱周南。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是為東周。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在洛陽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漢王元年(前206年),項羽封申陽為河南王,居洛陽。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建漢,初都洛陽,後遷長安,改三川郡為河南郡,治洛陽。轄洛陽、河南(漢置,治王城)、偃師、緱氏、平(偃師西北)、平陰(孟津東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東)及鞏、滎陽、新鄭、中牟、開封等22縣。

漢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屬司隸。西漢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陽為宜陽,設「新室東都」和「中市」。

漢光武建武元年(25年),劉秀定都洛陽,改洛陽為雒陽。

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為河南尹。

漢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戶二十萬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萬零八百二十七」。

黃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變雒陽為洛陽,設司隸校尉部。

泰始元年(265年),西晉代魏,仍以洛陽為都。

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陽置洛州。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開皇元年(581年),在洛陽置東京尚書省;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廢行台,以洛州刺史領總監;十四年,於金墉城別置總監。

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在東周王城以東,漢魏故城以西18里處,新建洛陽城。

同年,改洛州(東魏改司州置)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復置洛州,轄河南、洛陽、偃師、緱氏、閿鄉、桃林、陝、熊耳、澠池、新安、鞏、宜陽、壽安、陸渾、伊闕、興泰、嵩陽、陽城等18縣。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陽為都,稱東都。

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總管府,轄洛州、鄭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魯州等九州,洛州轄洛陽、河南、偃師、緱氏、鞏、陽城、嵩陽、陸渾、伊闕等9縣。

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十道,洛陽屬河南道。

顯慶二年(657年),置東都。

開元元年(713年),改洛州為河南府。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於洛陽置都畿道。天寶年間,改東都為東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陽。

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東都為神都,對都城進行擴建,修建了明堂、萬國天樞等。

唐天祐四年(907年),後梁、後唐、後晉均曾都洛陽,後漢、後周以洛陽為陪都。

宋,以洛陽為西京,置河南府。

金代,定洛陽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並河南縣入洛陽縣。

自元代始,洛陽不復為京,降為河南府治。

明代,河南府轄洛陽、偃師、鞏縣、孟津、登封、新安、澠池、宜陽、永寧、嵩縣等10縣,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

清代,洛陽仍為河南府治。

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署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

民國九年(1920年),直系軍閥吳佩孚盤踞洛陽,在洛陽設置了兩湖巡閱使公署和陸軍第三師司令部。

民國十二年(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適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適洛辦公。「七七事變」後,華北大部分地區淪陷,洛陽成為北方抗日前哨,國民黨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駐洛陽。

民國二十七年(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

1948年,洛陽解放,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陽縣城區為市,與洛陽縣並置。次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次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並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宜陽等縣。

1956年,相繼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

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

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亦改屬洛陽市。

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

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

熱點內容
列印機裝完墨粉為什麼打不出東西 發布:2025-05-19 20:33:22 瀏覽:815
躺著睡覺為什麼傷眼睛 發布:2025-05-19 20:27:07 瀏覽:26
為什麼陌陌不刷新時間 發布:2025-05-19 19:48:16 瀏覽:229
一年級讀書為什麼找不到 發布:2025-05-19 19:43:07 瀏覽:175
為什麼紅綠燈有四個顏色 發布:2025-05-19 19:43:06 瀏覽:731
為什麼設置到一半電腦白屏了 發布:2025-05-19 19:41:32 瀏覽:687
美甲為什麼兩個手顏色不一樣 發布:2025-05-19 19:36:14 瀏覽:714
為什麼女人的嘴唇顏色淡 發布:2025-05-19 19:31:55 瀏覽:679
為什麼微信掃描二維碼老是彈出來 發布:2025-05-19 19:28:34 瀏覽:585
為什麼originos找不到主題了 發布:2025-05-19 18:55:10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