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❶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讀後感
從小我就是一個膽子不大的女生,我不自信,因為我覺得很多地方我比不上別人,所以我不好意思主動與別人交朋友,不敢表現自己;我不勇敢,有人找我幫忙,即使我心裡十萬個不願意,但是我不好意思拒絕,所以時常把自己弄的很難受和委屈;我不堅強,即使我心裡很難過,其實朋友也很關心我,但我總是因為不好意思,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不跟他們傾訴,有時候就會造成朋友覺得我不真誠,不坦率。
以前的我真的被「不好意思」折磨怕了。還好我大三到大四那年實習的時候,得到了我們主管的照顧和培養,他幫助我走出了我的小世界,他會鼓勵我,讓我主動在會議上表達自己,主動站上講台表現自己,主動承擔責任鍛煉自己;他讓我知道勇敢和自信的魅力,也讓我知道其實我可以,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要敢於突破自己。
前段時間發現了楊朋的《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讓我收獲頗多,同時也回想起實習時候的一些事情。記得我第一次上台演講的時候,下面也就十來個人,其實不算多,但是我卻非常緊張,腿在微微顫,右手拿著話筒,左手無處安放,隨性我就一直把它放在身後去。現在想想如果左手也放後面去,十足一個女門衛的樣子。中途因為實在太緊張還停頓了好幾次,下面的夥伴不時的鼓掌,給我鼓勵加油。這一生都忘不了那個時候自己那副慫樣,現在偶爾跟以前的實習同事開玩笑,他們還說「還記得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無處安放的左手嗎?」哈哈哈……
後來上台次數多了,慢慢的我也就放開了,沒有不好意思了。有一次早會的時候我代表我們團隊上台領獎,對著幾百號人發表獲獎感言,我不太喜歡打無准備的仗,尤其還是對著這么多人,所以我在前一天就已經把發言稿准備好並背熟了。真正上台的時候,雖然還是有點小小的緊張,中間有幾下忘詞幾秒鍾,但都迅速的化解,臨場反應顯然也比之前好太多。早會結束之後,還有幾個同事誇我,說我表現很棒。那種感覺還是極好的。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中說到中國式的「不好意思」,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很多時候很多人會打腫臉充胖子,並且書中舉了例子,某高校的一位教師,自以為很厲害,但是在參加副教授職稱評審的時候落選了,這位教師因為自己是海歸,覺得能力理應比別人強,但是現實卻是連國內畢業的同事他都比不上,覺得很丟人,最終他拋下妻兒自殺了。這是一出悲劇,同情這位教師,也可憐他的妻兒。從這個事例中,我們也看到了「中國式「不好意思」,因為這位教師要面子,不好意思讓人「說三道四」,雖然事實上不一定會有人對他那樣,即便是說幾句閑話,也不至於要了性命,但他要面子,終究為面子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從上面這位海歸老師要面子的事,我們可以看出,要面子其實是作繭自縛,讓自己受累、讓自己辛苦的一種思維。你覺得面子很重要,你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目光,但實際情況是別人壓根兒不一定會這樣看你,你身邊的人不一定都是毒舌。所以說,你如果還在為自己的境遇、自己的人生而不好意思,覺得會被人看扁,那麼,你就錯了。面子不能不要,但也不能光顧面子,丟面子是小事,為了面子而活受罪才是人生大事、人生憾事。"
這本書寫的非常好,內容很充實豐富,也切實的告誡我們,教會我們不要「不好意思」要學會坦率,做獨一無二的自己,不必自慚形穢;不要打腫臉充胖子,要撕掉假面具,做真實的你;不要被別人左右,要打到心理的絆腳石;不要一味接受和懦弱服從,有時候拒絕也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智慧;不要不敢說,在職場不要不好意思,要勇於承擔而不是逞強,要弄清自己的實力,如實為自己「表功」,不做無名英雄。
❷ 什麼叫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這句話的意思是對別人的要求從來不會推辭,而會委屈自己去滿足別人的要求。讓自己變得非常累。
❸ 「不好意思」究竟有多害人怎樣才能學會拒絕
朋友找你借錢,你不好意思拒絕,心裡想著要維護雙方之間的關系,於是便借了錢給他,可當自己需要錢的時候,卻又不好意思開口要他還錢,最後只能自己餓肚子。
在逛超市的時候,有人來向你推銷東西,有時候礙於面子,於是便買了下來,回到家中之後才發現,這東西對於自己來說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親戚請你幫他做下事,不好意思去拒絕,於是便硬著頭皮接了下來,最後沒辦成,不僅換不來對方的感謝,還被一些人奚落一頓。
在鍾曉芹的身上看到了許多人的縮影,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好人”主義者,面對別人的請求,總是不知道拒絕,等到事後卻又容易後悔,這並沒有太大的實際作用。
要是別人懂你的好,那你的付出還會被看在眼裡,記在心底,而如果一個人把你的好當作理所應當時,那麼這已經失去了最原本的價值。
所以,在生活里要懂得說“不”,很多時候,面對一些不合理的請求,拒絕只是一句話之間的事,而如果不拒絕,那麼之後一連串的事情都會與你相關,不要讓“不好意思”困住你自己,你不為難你自己,那麼別人就很難為難你。
❹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讀後感
我個人覺得就是不要讓自己變得太現實了,讓自己變成自私自利沒有人情味的人,因為要面子而不敢面對事實,明明這個不對都不敢面對,不好意思糾正對方的錯誤,反而使事情變得撲朔迷離的,對與錯會使一個人或者是一群人變得不認識了,當初的心都已經變了,有時候這個社會都可能很迷茫,不說了,周邊太多了這樣的事或者是人,什麼都不好了。個人建議,希望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