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臨帖總是臨不好

為什麼臨帖總是臨不好

發布時間: 2022-07-18 01:33:23

A. 為什麼我臨帖臨不滿

自學書法當然要靠練,但要有好的方法。
1、你最好先到書店買一本大學用的實用書法教程,認真讀完,對書法首先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這對你在書法方面的發展,堅持正確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2、選一本名家的並且是自己喜歡的字帖,認真臨摹。一般說來,應該按楷行草的順序學習。達到自己覺得比較滿意的程度時,(如果你天天堅持練習,這段時間估計要半年至一年半),你就可以拿著自己的習作去拜師了,這時拜師求教才能領會老師的指導,因為你有實際體會,效果就好。這就是我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讓你拜師的原因。這是對成年人自學而言的,幼兒另當別論。
3、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要想搞好,必須刻苦練習,持之以恆,堅持一生。除了有決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隨著水平的不斷增長,不斷地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修養,這對學好書法都是有作用的。至於該學點什麼,你在實踐中慢慢體會吧,現在也不必一下說得太多。
4、如何練字?有人以為,每天寫得越多越好,其實,寫得多並不一定效果好。要有好的方法。你買本自己喜歡的字帖,例如,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或《聖教序》。你應該首先用心去看看字帖的每一個字是怎麼寫出來的,反復看,反復想,開始不要貪多,每天一兩個字,把這一兩個字寫得覺得可以了,再逐漸增多,每天三五個字, 七八個字,十幾個字,總之,不求多,不求快,只求好。看什麼,想什麼?一看筆畫形狀,點橫豎撇捺是什麼形狀的。二看字型,字是什麼形狀的,就是組成字的那些筆畫是怎麼安排組合在一起的,哪筆長,哪筆短,哪大,哪小。三看字和字之間怎麼過度的,就是上下字之間怎麼聯系的。四看行與行之間是怎麼聯系的。看清楚了還要想明白,就是想明白人家是怎麼寫出來的,筆是怎麼動的,就是寫字的筆路,筆順。只有看清楚了,並且想明白了,再去下功夫苦練,才能把字寫好。你有寫好字的願望,再有好的方法,再加上你的持之以恆的毅力,可以肯定,十天見初效,一個月會有大變化,三個月會令人刮目相看,不到半年,你的一手好字就練出來了。試試看!

B. 書法臨帖的時候,為什麼越想寫像越寫不好

聊聊書法臨帖所帶來的心理創傷

暫時不去觸碰曾經帶給自己心理陰影的字帖,而去遍臨各種各樣的其他法帖,這是治療臨帖心理創傷的有效策略。

C. 為什麼我的字就是練不好呢我已經練過很多那種臨摹的字帖,但都沒用

書法練習方法: 1、學習書法關鍵在於多練,而多練在於多臨帖。但如果學習不當,會流於形式而不見實效。根據自身的多年來實踐,我認為練好書法應學會觀察。人們常說,「字一半是看會的」,這話頗有道理。
2、如果純粹是從寫好字的角度,可以先練隸書,再練行書。如果想在藝術上有所成就的話,就要從楷書學起。隸書雖然法度較隨意,初學也較容易入門,但要學好它是必須付出汗水和心血的。在臨習碑帖時,除了臨習好它的形態和神態之外,在用筆的技巧上還要狠下功夫,要做到中鋒行筆且富於節奏,提按使轉純熟自如,線條質量凝重渾厚,內涵變化豐富。這些都是學習書法的重要要素,也就是基本功。學書者一旦掌握好以後由寫隸轉入寫楷時,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寫出的楷書神采更佳,更具有豐腴朴茂、古雅高遠的神韻。
3、盡量多臨帖少摹帖。在摹的過程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會主動深入地去分析理解每個字體的各個基本筆畫的來龍去脈,以及基本筆畫中提、按、頓、收筆和逆、折、回、轉等書寫要領,這樣實質上阻礙了對書法的觀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思維的發揮,很難真正提高書法水平。臨寫則能較好地彌補摹寫的不足,就我的實踐來看,臨比摹進步快得多。
4、參加書法展覽、競賽等多種形式,激發學書熱情。在練好軟筆(毛筆)字的基礎上,提高硬筆(鋼筆)字的書寫能力,逐步提高書法創作鑒賞水平,只要努力,一定會提高書寫水平。
5、先想後寫,有利於思維的集中,養成要動筆先動腦的好習慣。邊寫邊想,對於個別人來說,效果是比較好的。但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效果就不怎麼樣了。在動筆前先對著字思考一會兒,有助於從整體上對字獲得感知。譬如,一個字的結構、大小怎麼樣,這個字的運筆是怎樣的,在哪兒該頓筆,在哪兒該提筆等。這一切,在想的過程中會瞭然於胸,所以到書寫時就會做到心中有數,寫起來比較得心應手。 6、正確處理臨帖學習書法,臨帖只是手段,創作才是目的。

D. 硬筆書法怎樣才能練好,為什麼我臨帖老是臨不下去

一般有兩種方法,臨摹,就是臨和摹,臨是對字帖寫,一筆一筆的寫。而摹卻是用薄薄的紙蓋在字帖上用鉛筆在紙上描。兩種方法交替進行,這樣的進展會快些,當然寫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堅持的決心。

E. 為什麼我臨摹的總是不像

臨和摹各有長處,也各有不足。尤其體現在書法上,古人說:「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意思是說,臨容易學到筆畫,可是不容易學到間架結構;摹容易學到間架結構,可是不易學到筆畫。從難易程度來說,摹易臨難。不管是臨還是摹,都要以與範字「相像」為目標,從「形似」逐漸過渡到「神似」。

學習技法
學習技法主要是側重臨摹過程,在練習書法時,最好是臨和摹結合起來,各揚其長,各避其短。此外,還要經常讀帖,仔細觀察、分析、體會,可以邊讀邊用手「空臨」。只要功夫下得多了,讀帖和寫字的能力自然會增強,對書法美也體會得更深了。[1]
此外,為保存、修復、展覽、出售而取得復製品,側重的是臨摹的結果。因此,臨摹品有商品性質。它流傳於世又產生了偽作和贗作等復雜問題。在世界各國,臨摹一直是學習古典書法或繪畫技法,借鑒和繼承優秀傳統的主要途徑與手段。
書法名詞
概念
學習前人書法的一種方法。置碑帖於一旁,仿照其筆畫書寫的稱「對臨」;以薄紙蒙碑帖上,依其形跡而復寫的稱「摹」,或稱「影書」。小學生習字,用描紅本子,也屬摹。《丹鉛總錄》引岳珂語稱:「臨摹兩法本不同。摹帖如梓人作室,梁櫨欀桷,雖具准繩,而締創既成,氣象自有工拙;臨帖如雙鵠並翔,青犬浮雲,浩盪萬里,各隨所至而息。」南宋姜夔《續書譜》稱:「初學書不得不摹,亦以節度其手,易於成就。」又稱:「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臨摹之外,尚有「鉤」法,用油紙蒙碑帖或真跡上,以極細之筆畫將油紙下字跡雙鉤下來,再用墨填滿雙鉤內空處,稱「鉤填」。
字帖臨摹
方法
首先挑選一本自己比較喜愛的、點畫比較工整的、結體比較勻稱的字帖來臨摹。如果是毛筆字帖的話,則應挑選字體小一點的字帖,這樣可省去縮小的工夫。
其次,在習字時,要先摹後臨、臨摹結合。所謂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鋼筆照著字帖上的字一點一畫地「描紅」。要求鋼筆的筆跡不要越出毛筆字外,都寫在字帖上字的點畫中間。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結構。所謂臨,就是把字帖放在習字紙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葫蘆。要求點畫寫得象,有輕重節奏和粗細的變化。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筆意。

熱點內容
保利芳園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483
硬的東西吃下去胃會痛為什麼 發布:2025-05-18 03:35:03 瀏覽:87
為什麼喝酒很長時間後會吐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660
抖音直播的tb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3:34:19 瀏覽:90
為什麼說用電腦交作業更方便 發布:2025-05-18 03:29:31 瀏覽:940
為什麼軟體都用不了網 發布:2025-05-18 03:25:47 瀏覽:576
父子之間為什麼搞不好關系呢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716
手機為什麼不能代替對講機 發布:2025-05-18 02:56:09 瀏覽:137
為什麼小米門鎖開門時故障 發布:2025-05-18 02:44:22 瀏覽:565
為什麼微信聽語音手機會關機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