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要抱怨別人的不好
1. 為什麼很多人只抱怨別人而從不反思自己
抱怨別人,從不反思自己,這應該是人的通病吧。因為我們是人呀,從內心深處無疑我們是自私的,對自己好不會對別人好,對別人好也是因為別人對自己也好。難道不是這樣嗎?你和朋友玩的好,他之所以是你的朋友,那是因為困難的時候你幫過他,他需要安慰的時候你給予了他溫暖,他受挫折的時候你鼓勵了他,這都是因為你對他好了,他才會對你好。沒有一個人是死乞白賴,無緣無故會對一個人好。這是人性。
我身邊的朋友有時候也是的,碰到事情只會在我身邊抱怨誰誰誰又沒做好,抱怨誰誰誰老是這樣子,我有時候也會很煩很納悶。不過他們抱怨完了,也會接著把事情做好的。但是抱怨是我們每個人的缺點,因為生活不易,我們總得要靠著這些抱怨然後消化自己內心的不滿,可是這終究是不合適的。我們要學著反思自己的不足,看到別人的優點,生活中少一點抱怨,畢竟不管是什麼,都是自己的選擇。
2. 為什麼有的人那麼喜歡抱怨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有私心的。
遇到事情總是喜歡抱怨兩句,這也是人之常情。
而且很多事情只能動動嘴,也不能動手,有時候可能會感到無能為力。
對於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說兩句也是蠻不錯的,嘴上抱怨兩句解解恨,心裡也會好受點。
3. 為什麼現在的人總愛說別人不好自己又沒有好到哪裡去一點也不寬容。
為什麼現在的人總愛說別人不好?自己又沒有好到哪裡去?一點也不寬容。
其實說這句話本身的人 也許自己本身也有這種習慣吧。沒有原因,只是因為人的性格,人的本性、品性。
很多人都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自我中心,認為自己是對的了不起的,別人就都不屑一顧、
有的時候說下別人的壞話也不算什麼,可能只是八卦,你也沒必要去計較寬不寬容。。
說別人不好還有可能就是嫉妒那個人的運氣,能力或者家庭背景,等等 ,引起其他人的不滿,當然會說出抱怨下,不過那些人也就只有說的分了,真正能做到的也不過如此~~~
4. 為什麼我媽生在福中不知福,整天抱怨別人對她不好,對她再好不記,只是整天抱怨別人對她不好!
這個與她的個人素養有關,也與生活環境有關。
她即往可能是在很多人的呵護下長大,愛她的人很多,認為別人對她的『好』是應該得到的。她沒有習慣去給予別人『好』,所以這樣的「好」就越來越少,讓她很委屈。
另外,平時生活有別人呵護,也過於安逸,太平靜的生活讓她無聊也容易產生這樣無聊的想法。平時讀書少,估計工作也有些不順,就產生這樣的念頭。
一句話:不懂得感恩,只想索取,造成今天的狀況。你要精神上多多幫助她。
5. 為什麼人只看到別人的毛病而看不到自己的問題 有的人為什麼只會說別人的不好而不看自己的缺點啊
說明這個人不懂得自省,總是看到別人的不足和缺點,不懂得是由於自己的修養不夠。「一日三省吾身」是君子每日修身養德必做的功課。它告誡人們要時常自省,時時反省。只可惜,在這個物慾膨脹時代,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
對別人和外部的世界總是太過關注,卻往往忽略對自我的認知。發現自我以外的缺憾並不困難,難的是找到自己身上的毛病。唯有自省,才能使人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才能使人迷途知返,不再重蹈覆轍,找到人生正確的方向。
自省的原則
1、要有正確心態
做任何一件事,態度很重要。當我們想要完成某件事的時候,抱著「我可以」的心態去做,必然是事半功倍。反之,抱著試試看或者是玩的想法,極可能失敗。
因為「我可以」是發自內心的力量,它能幫助人在面對困境時,選擇不斷嘗試來攻克難題,而抱著「玩」的想法,畢竟本身意志就不堅定,遇到困難就容易像雞蛋碰石頭,極容易退縮。
2、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
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自省內容,大體可以從一天做過的事,遇到的人來反省,之後進行歸類。如此長期堅持,一定能收到好效果。
6. 總抱怨別人對自己不好是什麼意思
抱怨是一種負面情緒。不去找出問題的症結,不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味抱怨而不去努力改變自己,不但改變不了現實,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讓事情越來越糟,更會讓人內心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光亮。
曾國藩曾說:「牢騷太甚者,其後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然也。」 牢騷太重的人,今後的路一定不好走,因為他不會反思自己,不會改進和提升自己。而他的抱怨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讓人敬而遠之,失敗在所難免。
7. 總是抱怨別人對你不夠好,如何才能調節這種不好的情緒
我覺得總是抱怨別人對你不夠好,這樣的想法就是錯誤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他們不可能只圍著你轉。想要調節這樣的情緒,首先要問問自己是否做到了對其他人同樣好,如果自己沒做到,就不能這么要求他人。我覺得與人相處的時候,還是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你希望對方對你好的時候,你也要同樣對對方好才行,有的時候關愛和關心是相互的,只有你做到了,別人才能做到。所以不必過於糾結別人對你不夠好這件事情,因為愛你的人自然會對你很好,如果不關心你的人,就不會過多的關注你。很多事情要看得很淡才行,這樣自己才會開心起來,這樣才不會讓別人感到反感。
8. 那些總是怨天尤人,抱怨社會不公的人,是什麼心態
抱怨是一種心理狀態,當遇到處事不公、事業不順等問題時,抱怨一下,發泄一下,找個傾訴的對象,把自己心裡的苦和累一吐而快,可以緩解自己的壓力,尋求得到安慰,給受傷的心靈療傷,這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但過度抱怨,隨時隨地總是怨天怨地怨別人那就是一種病態心理。
9. 為什麼有的人總是喜歡埋怨和指責別人
為何人總愛指責抱怨!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回答為什麼他會指責抱怨?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指責抱怨呢?不如意,不滿,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目標,事情沒有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方式發展,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自己的努力白費了,事情失去了自己的控制等。大體基本上就是這幾種類型。抱怨指責是現場,以上這些事背後的原因,而這些現象背後的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為什麼事情失去控制的情況下,人會開始發怒抱怨呢?為什麼當事情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人會抱怨呢?這背後是什麼原因呢?操控、期待、滿足、安全這些方面的需求在一個人內心深處沒有被滿足!最核心的原因是我們無法接納所面對的事情和當時處境的自己!發自內心的接納!而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他們這邊方面的需求也沒有被滿足,但是為何他們沒有指責抱怨出來呢?我們中國人有一個詞語叫「任勞任怨」。把所有的委屈 不滿 等都自己承擔了下來。為啥他們不抱怨呢?當我們去問這類人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他們本身沒有膽量去反抗,再一個他們周圍也沒有適合他們抱怨和發泄的渠道和環境。他們長期被處在壓抑的狀態。這類人群大部分都有輕度或者中度的抑鬱。嚴重些最後直接去心理機構進行心理治療
這么一說其實還是沒有回答本文的問題。以上只是說了被抑制的指責抱怨帶來的後果。那發泄出來會造成不量的結果!那我們該如何解決抱怨指責的問題呢!唯有接納!首先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我們可以接納一個優秀的自己,也可以接納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允許自己偶爾出個差錯,允許自己偶爾不是那麼的優秀。這樣其實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我們自己的痛苦和糾結會減少很多!再一個我們要學會接納別人,允許別人也可以做他們自己,不是所有事情都是按照自己的所預期的那樣發展的。這個事情是你的也不是你的。世界和他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生命軌跡,我們何必強求比人一定要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樣子存在呢。當我們允許別人做他們自己的時候,其實也是接納我們自己對他人的接納。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絕大部分的痛苦就不曾會發生了!當下次我們在遇見指責抱怨的時候,我們看到這事情背後的原因,並學會理解和接納,接納自己,接納他人,接納這個
10. 老是抱怨別人的人是什麼情況
其實抱怨來自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其實就是對自己的不滿。抱怨最初是一種傾訴,是為了減壓。現實生活中面對著入不敷出,工作壓力大但是收入低,困在被壓迫或者剝削,需要被幫助的位置上等等,的確需要找人傾訴來平衡壓力。那些不停抱怨同一類話題的人,其實是在說,為什麼我總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我不能更好一些?
來自內心的不安與焦慮感。不安最先引發的就是焦慮感,需要被照顧。抱怨也確實可以吸引到一定的關注,從而引起他人的幫助或照顧。比如事實明明並不是如此糟糕,但是在抱怨的人口中,整個世界都是糟糕的,都是需要打破重來的。誇張的描述和真實的感受並不符合,這也會成為人們聽多了抱怨後會產生反感的原因之一。
這些不停抱怨的人,貌似是在不停責備他人或外在環境,其實是在申訴自己內心的某種重要需要。他們不會其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要,只能夠一遍又一遍地說著相同的話,期待著有人能夠從中理解到他們心底最深處最真實的需要。但是很可惜,通常在社會上相處的人可能很難注意到這點,因為大家都被抱怨的內容所佔據了大部分注意力,而不太會注意到他們內在的需要。
抱怨者大都執行力較差,一方面抱怨一方面卻不敢做出改變。因為很大一部分能量都消耗在了抱怨和引人注意上,所以人們通常一開始會給抱怨者一些建議,但是時間一久就會發現,自己所說的那些統統沒有被採納,而抱怨者仍然在抱怨中。
如此一來,很多人就不再有興致給予對方建議和幫助了,而讓抱怨者發現自己不能像最初那樣得到很多人的關注,從而引發抱怨行為的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