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濕草為什麼不好加工

濕草為什麼不好加工

發布時間: 2022-07-20 11:28:29

❶ 葯用植物的採收與加工是如何的

採收

(張士良)

葯用植物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入葯部位或器官已符合葯用要求時,人們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從田間將其收集運回的過程,就是葯用植物的採收。採回的入葯部位經過加工乾燥後,便稱為「葯材」。葯用植物採收不僅要求葯材產量高,更要求品質優良,保證醫療效果,才能稱為合格的產品。因此,葯用植物的採收具有很強的時間性和技術性。不合理的採收會給生產者帶來很大的損失,使一年或多年的勞動所得成為劣質的葯材,甚至是廢品。葯用植物採收的時間性主要指採收期和採收年限;技術性主要指採收方法和葯用部位的成熟程度等。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絕不可孤立地看待,因為它們對葯材的形態、組織構造、有效成分的含量、性味、色澤,以及產量、療效等都會產生影響。

一、採收的標准

葯用植物的採收標准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是指葯用部位外部已達到固有的色澤和形態特徵;二是品質已符合葯用要求,即性味、成分已達到應有的標准。葯用部位的成熟與植物生理上的成熟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合乎葯用為標准,後者是以能延續植物生命為標准。所以,葯用部位的成熟與植物生理上的成熟常常是不同步的,如酸橙果實以黃熟為生理成熟,而葯用卻以幼果和綠熟果實為成熟,前者不堪入葯,後兩種一個葯名枳實,另一個葯名枳殼;又如辛夷、款冬以花蕾入葯,開放的花生理成熟反而不能入葯。

葯用部位成熟與否,外部的標志較易判斷,內在的因素,特別是有效成分的積累是否達到葯用要求就較難判別。但是人們通過千百年生產實踐與臨床觀察,發現葯用部位內部的成熟,在植株生長發育、形態等方面也呈現一定的特徵。根據這些特徵來判斷葯用部位的成熟程度,確定適宜的採收期,是保證葯材品質、產量的重要措施。葯用植物的適收標志,因植物種類、葯用部位不同而有差異,如種子類葯用植物大部分以種子完全成熟為適收標志,山茱萸以果實紅熟為適收標志,枳實以綠色幼小的果實為適收標志。

二、採收期

葯用植物的採收期,是指葯用部位在一年中收獲的具體日期。我國農村習慣以二十四節氣作為採收的具體日期,因為只按春夏秋冬四季來確定採收期,時限太長是無法保證葯材品質的。通常按月、旬來確定採收期。葯用植物栽培分布廣,各地氣候、環境、栽培技術等又有差異,同一葯用植物在不同地區的採收期也很難統一。因此,確定經濟採收期的主要依據是成熟程度與適收標志。特別是將有效成分的積累動態與植株生長發育期結合起來考慮。也就是品質與產量要綜合考慮,確定最佳的採收期。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與產量在植株生長發育期間都有顯著的高峰期。有的兩個高峰期是一致的,如金銀花花蕾期含氯原酸最多,產量也高。也有的兩個高峰期並不一致,如槐的花蕾(槐米)比已開放的花(槐花)含的蘆丁高10%以上,產量卻比槐花低。又如知母根莖含杧果甙以4月最高,為1.26%,其次10月,為0.89%,但是產量以10月以後為最高。因此,後一種情況確定採收期,必須以有效成分積累的高峰期為主要依據,才能有效地保證葯材的品質,所以知母的採收期應是4月和10月。

(一)根及地下莖類葯用植物的採收期

在植株完成年生育周期,進入休眠期時採收。這時根或地下莖生長充實,地上部分生長停滯或者枯萎,根或地下莖中積累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葯材的產量和加工折干率也高。例如,9月收獲的丹參,根中丹參酮Ⅱ-A的含量僅0.04%;休眠期收獲的含量就上升至0.11%。大多數根及地下莖類葯用植物的具體採收期是從10月開始,如黃連、當歸、人參、玄參等,這時都已進入休眠期。

此外,有些葯用植物在抽薹開花前採收,如當歸、白芷、川芎、川明參等繖形科植物。因為抽薹開花大量消耗營養物質,根或地下莖的組織木質化,質地松泡,品質變劣,甚至不堪入葯。也有些葯用植物在生長發育盛期採收,如附子、麥冬等。

(二)全草類葯用植物的採收期

一般在現蕾或花初期採收。現蕾前植株生長正進入旺盛階段,營養物質尚在不斷積累,植物體組織幼嫩,此時採收產量、品質和加工折干率都低。花盛期或果期,體內營養物質已被大量消耗,這時採收產量、品質也隨之下降。例如,益母草花蕾期收獲的總生物鹼含量為0.93%,盛花期為1.26%,果熟期則下降到0.39%。因此,這類葯用植物多數在夏秋季採收。夏季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如薄荷、廣藿香、遼細辛等。秋季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如紫蘇、荊芥、柴胡(四川用全草)等。

此外,有少數葯用植物如茵陳蒿、白頭翁等,必須在幼苗期採收,顯蕾前採收就已成為次品。因此,多在早春季節採收。諺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也說明適時採收的重要性。

(三)皮類葯用植物的採收期

皮類包括樹皮和根皮,採收期在植株生長期,這時體內水分、養分輸送旺盛,形成層細胞分裂快,皮與木質部易分離,剝皮容易,皮內含液汁多,而且氣溫高,乾燥也快。因為休眠期皮與木質部緊緊粘連無法剝離,勉強剝下也是碎塊。由於皮類多為木本植物,採收時還應考慮它們的樹齡和皮的厚度是否達到葯用要求。一般樹皮的採收期在5—9月,如黃柏、杜仲、厚朴、川楝皮、秦皮等。根皮的採收斯則應推遲到年生育周期的後期,一般在8—10月上旬,如牡丹皮、遠志等,採收過早根皮積累的有效成分少,產量與加工折干率也低。

此外,栽培於熱帶或南亞熱帶的皮類葯用植物,由於年生育周期長,幾乎全年都可以剝皮,如肉桂等。

(四)葉類葯用植物的採收期

在花剛開放或開花盛期採收。這時葉色深綠,葉肉肥厚,葉片已不再增大,有效成分含量和產量都高。花期前葉片還在生長,積累的有效成分較少,產量也低。花期後葉生長停滯,質地變蒼老,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產量也隨之下降。例如,荷葉在花含苞欲放或盛開時採收的,乾燥後色綠,質地厚,清香氣濃烈,品質好;花期前採收的,乾燥後葉薄,色淡綠,品質差。開花盛期採收的薄荷葉,油與腦的含量最高。

葉類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產量等不僅隨生長發育產生變化,有的還受季節、氣候的影響,甚至一天內都有變化。因此,這類葯用植物的採收對時限的要求很嚴。據測定薄荷葉連晴一周在露水干後至下午2時採收的,揮發油含量最高;陰雨後2—3日採收的,揮發油含量降低3/4。顛茄、毛地黃、大楓艾等,都有類似的現象,除了要求選晴天外,每天以10時至16時採收為宜。

此外,也有少數葉類葯用植物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收,如側柏葉、枇杷葉等。還有經霜後採收的,如霜桑葉。葉是副產品的其採收期則與主產品的採收期相同,如參葉、三七葉、紫蘇葉等。

(五)花類葯用植物的採收期

花類葯用植物的採收期,因植物種類和葯用部位不同而有差異。無論是以花蕾、花朵、花序、柱頭、花粉或雄蕊等入葯,採收時都應注意花的色澤和發育程度。因為色澤和發育程度是花的質和量發生變化的重要標志。例如,紅花初放時,花呈淡黃色,所含成分為新紅花甙及微量紅花甙;花深黃色時,含紅花甙;花桔紅色時,含紅花甙及紅花醌甙。大多數花的採收期在春夏季,如忍冬、辛夷、玫瑰、槐花、槐米、合歡花、厚朴花等;少數在秋季採收,如菊花;或在冬季採收,如蠟梅花、款冬花等。以花蕾入葯的要掌握好發育程度,及時採收才能保證療效,否則會降低葯材的質量,甚至成為廢品,如款冬花須趁花蕾未出土時採收,金銀花應在花蕾膨大變白色時採收。以花朵入葯的一般在花初放期採收,如月季、玫瑰、芙蓉花、蠟梅花等,花盛開時採收,花易脫落、散瓣、破碎,而且色澤、香氣不佳。以花序、柱頭、花粉入葯的則宜花盛開時採收,如菊花、旋覆花、番紅花、蒲黃等。

(六)果實類葯用植物的採收期

果實類葯用植物的採收期,隨植物種類和葯用要求而異。一般乾果在果實停止增大、果殼變硬、顏色褪綠、呈固有色澤時(7—10月)採收,如薏苡、連翹、馬兜鈴、巴豆、陽春砂、草果、使君子等。肉果的採收期因葯用要求不同而異:以幼果入葯的,多在5—7月收獲,如枳實、烏梅等;以綠熟果實入葯的,應在果實不再增大,並開始褪綠時採收為宜,一般在7—9月上旬收獲,如枳殼、香櫞、佛手、栝樓、木瓜、青皮等;以完整果實入葯的,多在8月開始收獲,如枸杞、山茱萸、五味子、棗、陳皮、龍眼等。

(七)種子類葯用植物的採收期

種子類葯用植物一般在果皮褪綠呈完熟色澤;種子干物質積累已停止,達到一定硬度,並呈現固有色澤時採收。成熟過程中的種子與果實,是各類有機物質綜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營養物質不斷從植物的其它組織輸送到種子和果實中去。所以完熟期採收的種子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而且產量、加工折干率也高。採收過早,種子含水分多,加工折干率低,產量與品質也低,有的種子呈癟粒,乾燥後種皮皺縮。採收過遲,種子易脫落損失。

種子的具體採收期因播種期、氣候條件的差異而有不同。秋播二年收獲的常在5—7月上旬採收,如續隨子、王不留行子、胡蘆巴、白芥、金堂葶藶等。春播和多年收獲的常在8—10月採收,如芡、赤小豆、地膚子、決明、望江南等。

三、收獲年限

葯用植物的收獲年限是指播種(或栽植)到採收所經歷的年數。收獲年限的長短決定於以下因素:一是植物特性,如木本、草本,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等。木本比草本收獲年限長,草本收獲年限一般與其生命周期一致;二是環境條件,同一植物因南北氣候或海拔高度的差異,採收年限往往不同,如紅花在南方是二年收獲,北方多為一年收獲,三角葉黃連(雅連)海拔2000m以上栽培的,5年以上收獲,海拔1700—1800m栽培的,4年即可採收;三是葯材的品質要求,即收獲年限短於該植物的生命周期,如川芎、附子、麥冬、白芷、浙貝母、姜等是多年生植物,葯用部位的收獲年限卻為1—2年。

根據葯用植物栽培的特點,可分為一年收獲、二年收獲、多年收獲和連年收獲。

(一)一年收獲的葯用植物

播種後當年收獲的葯用植物大部分為一年生草本,少數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一般是春季播種,當年秋、冬季收獲,如薏苡、紫蘇、穿心蓮、決明、芡、雞冠花等。少數為夏季播種,當年冬季收獲,如牛膝、鬱金、澤瀉等。此外,一些熱帶或亞熱帶葯用植物向北引種,由多年生、二年生草本或灌木變為一年收獲,如姜、紅花、蓖麻等。

(二)二年收獲的葯用植物

播種後次年收獲的葯用植物,一般實際生長期不足兩周年,甚至不足一周年,故又叫越年收獲或跨年收獲。比較普遍的是秋季播種,次年夏季收獲,如浙貝母、白芥、紅花、川芎、延胡索、胡蘆巴等。其次是春、夏、秋播種,次年冬季收獲,如白術、黨參、當歸、山葯(零餘子播種)等。少數為冬季播種,次年夏季收獲,如附子等。

(三)多年收獲的葯用植物

播種後3年以上收獲的葯用植物包括多年生草本與木本。其中3年收獲的有川明參、芍葯、百合、雲木香、三七等。4—7年收獲的有黃連、牡丹、人參等。以樹皮入葯的木本則需10—30年才收獲,如杜仲、黃柏、厚朴、肉桂、苦楝皮等。

(四)連年收獲的葯用植物

播種後能連續收獲多年的葯用植物,多為以果實、種子或花入葯的木本,如佛手,香圓棗、山茱萸、使君子、巴豆、辛夷、金銀花等。其次是以果實、種子、花、葉或全草入葯的多年生草本,有的是播種後從當年開始,就連年採收,如薄荷、旋覆花、菊花、馬藍等;有的則是播種後需兩年以上,才連年採收,如砂仁、草果、石斛、栝樓等。

四、採收方法

不同的植物或入葯部位的採收方法是不同的,採收方法恰當與否會直接影響葯材的質量。葯用植物的採收方法主要有挖掘、採摘、收割、擊落、剝離、割傷等。

(一)挖掘

挖掘方法主要用於收獲根或地下莖。挖掘要選擇好時機和土壤含水量適當時,土壤過濕、過干都不利於挖掘根或地下莖,不僅費力,而且易損傷地下部分。降低葯材的產量和品質,加工乾燥不及時還易引起霉爛變質。

(二)收割

常用於採收全草、花、果實和種子,而且成熟較一致的草本。其中全草類一年兩收以上的葯用植物,第一、二次收割時應留茬,以利再萌發新植株,並可提高下次的產量,如薄荷、瞿麥、柴胡(四川)等。花、果實、種子的收割,可根據具體情況齊地割下全株,也可以只割取花序或果穗。

(三)採摘

採摘法適用於成熟不一致的果實、種子和花的收獲。由於它們成熟不一致,只能分批採收,如果一次性收割完,葯用部位成熟不一致,品質就沒有保證,也給加工帶來困難;全部成熟後收獲,早熟的就會脫落、枯萎或質地變衰老,甚至不能入葯,如辛夷花、杭菊花等。採摘果實、種子、花要注意保護植株,不要損傷未成熟的部分,以免影響它們繼續生長發育。一些果實、種子個體大,或者枝條質脆易斷,成熟雖較一致,不易採用擊落法採收的,也採用採摘法收獲,如佛手、枳殼、梔子、龍眼、連翹、香櫞等。

(四)擊落

樹體高大的木本或藤本,收獲果實或種子,用採摘法收獲有困難,常採取擊落法收獲。擊落時最好在樹下墊上布圍、草席等,以減輕損傷,且便於收集,同時要盡量減少對樹體的損傷。

(五)剝離

主要用於收獲樹皮或根皮,也叫剝皮。樹皮與根皮的剝離方法略有差異,樹皮的剝離方法又分為砍樹剝皮、活樹剝皮、砍枝剝皮和活樹環狀剝皮。

1.砍樹剝皮

先按規定長度剝下樹干基部的樹皮,然後伐樹一節節的剝下樹皮。一般每節樹皮的長度為67—100cm。剝皮的方法按規定長度上下環狀切割樹皮,再從上圈切口垂直縱切至下圈切口,用刀從縱切口處左右撥動,使樹皮與木質部分離,即可剝下樹皮。進行林木更新的,伐樹應留茬(樁),以利萌發新苗。不留茬的,還可挖掘根部剝皮入葯,如厚朴、黃柏等。

2.活樹部分剝皮

簡稱部分剝皮。特點是不砍伐樹干,只在樹幹上剝取部分樹皮,但是不環狀剝皮。由於輸導組織仍能上下暢通,剝皮部位癒合快,數年後該處又可以剝皮。作法有上下交錯剝皮與條狀剝皮兩種。一般每處剝皮長度在80cm以下,寬度不超過樹圍的1/3。由於提供的葯材量少,近年來已為活樹環狀剝皮取代。

3.砍枝剝皮

此法每年輪換伐下部分大樹枝剝皮,也不必砍伐樹木。採取砍枝剝皮應修剪成矮主幹的樹型,上部留4—5個主要分枝,每年伐去1—2枝,並讓其萌發新枝來接替,這樣每年都可以砍枝剝皮。

4.活樹剝皮

簡稱環剝。是近年來試驗成功的剝皮方法。特點是在活樹上環狀剝下樹皮1—3m,使之愈後長出新皮,數年後又可再行環剝。環剝後能重新生長樹皮是靠殘存的形成層細胞和恢復了分裂能力的木質部細胞分生新細胞,而產生愈傷組織,形成新的樹皮。因此,環剝要選擇氣溫較高的季節,幾天中無降雨的天氣,並且不要損傷木質部。

5.根皮的剝離

木本的粗壯樹根與樹乾的剝皮方法相似,皮的長度是依實際情況而定,故長短不一。灌木或草本根部較細,剝離根皮方法則與樹皮不同:一種方法用刀順根縱切根皮,將根皮剝離;另一種方法用木棒輕輕錘打根部,使根皮與木質部分離,然後抽去或剔除木質部,如牡丹皮、地骨皮和遠志等。

(六)割傷

樹脂類葯用植物如安息香、松樹、白膠香、漆樹等,常採用割傷樹干收集樹脂。一般是在樹幹上鑿「∨」形傷口,讓樹脂從傷口滲出,流入下端安放的容器中,收集起來經過加工即成葯材。從果實中提取樹脂,有的也採用割傷法收集樹脂,如鴉片。

❷ 調制優質乾草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青乾草貯存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調制優質乾草時的注意事項 調制優質乾草須盡量減少青草中的營養成分,尤其是粗蛋白、胡蘿卜素等的損失。調制優質乾草必須做到: ①適期刈割:牧草和青劉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隨生長發育的進行而變化。幼嫩時期,葉量豐富,粗蛋白質、胡蘿卜素等含量多,營養價值高,但產草量低;隨著生長和產量的增加,莖稈部分的比例增大,粗纖維含量逐漸增加,木質化程度提高,可消化營養物質的含量明顯減少,飼草品質下降。一般禾本科牧草以抽穗至初花期、豆科牧草以現蕾至初花期刈割為宜。 ②快速乾燥:刈割後的新鮮牧草或飼料作物在細胞死亡以前仍不斷地進行呼吸作用,消耗體內的養分。因此,縮短乾草的調制時間,可以減少植物呼吸作用的消耗。天然曬制乾草應選擇少雨乾燥的季節進行。晴天將收割的青草攤曬在高燥的地方乾燥,也可採用草架乾燥和常溫鼓風乾燥。如草的莖稈較粗時,為縮短晾曬時間,還可採用機械壓裂等方法將草的莖稈壓扁,加速水分的散失。在曬制過程中要經常翻動,以促進乾燥和防止上下干濕不勻。 ③防雨防露:乾草曬制過程中雨露淋濕是乾草養分損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曬制開始前應注意天氣的變化動態,積極做好防雨准備。曬制過程中,傍晚要將攤曬的飼草摟成小壟,減少露水引起的反潮。 ④減少葉片脫落:葉片的可消化養分含量比莖稈高,乾草調制過程中葉片又非常容易脫落,所以防止葉片脫落是減少養分損失的一個重要環節。曬制過程中,葉片失水較快而莖稈失水相對緩慢。牧草或飼料作物刈割後將莖稈壓扁,有利於莖葉同步乾燥,減少葉片脫落。翻草避開烈日的中午也可減少葉片脫落。當乾草的水分降到15%~18%時即可抓緊進行堆藏,水分過低容易造成葉片脫落。 (2)青乾草貯存時的注意事項乾草的貯存可室內堆放,也可室外堆垛。乾草的含水量過高,堆中發熱、霉變是貯存過程中養分損失的重要原因。一般乾草開始貯存時的水分含量應控制在18%以下,貯存期間須防返潮和雨水。室內堆放應定期通風散濕,室外堆垛應選擇地勢平坦高燥、排水良好、背風的地方,並防雨水滲入垛內。 精心調制的優良青乾草若貯藏不好,不僅繼續損失養分,甚至會變質、發霉,或發生火災等,造成浪費,因此對青乾草妥善保管也是一個重要的工作環節。貯藏方法一般有兩種: ①草棚貯藏:建造草棚要注意防雨防潮,貯藏時注意頂與棚之間預留一空間,以利通風,有條件及時粉碎貯藏,可減少體積,豆科牧草價值高且不易堆垛貯藏,更應在草棚內貯藏。②露天堆垛:在無草棚時,對禾草可用露天堆垛的方法貯藏,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注意上垛乾草的含水量。當水分含量在18%時即可上垛。太干會造成機械損失,太濕會引起發酵過度造成養分損失。嚴重時會發生自燃或霉爛。對含水量過大的先堆小堆乾燥,再堆大堆貯藏。現場判斷水分的辦法是用手搓擰草束,發出沙沙聲並容易折斷放後能散開的含水量約15%以下,搓擰時沒有乾裂聲,盡力捻擰時折斷,放開後鬆散的含水量約18%。容易擰成結實而柔軟草辮,經反復擰搓不易折斷,擰緊的草有潮濕感覺,但擰不出水的含水量約20%。擰緊時有水珠出現,手插入草中有明顯冰涼感覺的,水分已超過25%。第二,打草捆。上垛前按牧草生長上下打成10~15千克緊實的草捆,以便於堆垛和取用。第三,堆垛要求。堆應緊實、均勻,使受雨面積盡量減小。頂呈圓錐狀或屋脊狀,表面平整光滑,以利排水。堆梁大小形狀可根據草的多少、地面大小、牧草乾燥程度等決定。一般地面小、草少時用圓形垛,草多而地面大時用長形垛。草濕用低草垛,草干用高草垛。

❸ 濕的冬蟲夏草怎麼加工成乾草 都說用微波爐烘乾可么會不會影響冬蟲夏草的成色和品質

不會影響的。因為微波主要的作用在於吸收水(極性分子)。不會破壞其他的有益成分。色澤方面也不會改變,請放心。

❹ 濕柴草乾柴草更難燃燒的原因是什麼

1、水分佔據了柴草的氧氣空間
2、燃燒時水氣稀釋了火苗周圍的空氣中的氧氣。
3、濕柴草溫度低,難以達到燃點,起火的時間長。

樓上的,燃點沒有變化哦!

❺ 喂牛的濕草塊冬天怎麼放安全

稻草是的主要粗飼料來源,其營養價值低於故意秸、穀草等。稻草含粗蛋白3-5%、粗脂肪1%左右,灰分含量較高,但鈣、磷所佔比例較小。磷含量在0.02-0.16%,低於反芻家畜生長和繁殖的需要。稻草對牛的消化率為50%左右,消化能為8.3千焦/千克。
稻草是冬季喂牛的好飼料。但如果飼料喂方法不當,則會造成牛體瘦弱甚至死亡。科學地利用稻草喂牛,必須把握好以下四點:
一、選用優質稻草
稻草的各種營養物多含在葉里,其次是葉柄、莖。所以,喂牛要盡量選用帶葉較多、黃綠色、質地柔軟的稻草。稻草種不可含泥沙、塑料、羽毛、金屬等異物,嚴禁使用被農葯污染及霉爛的稻草,以免引起牛中毒。
二、不要單一喂稻草
稻草營養含量不高,即使讓牛達到最大採食量,也不能完全滿足其營養需要。因此,應喂一定量的青料或補喂一些含蛋白較多的精料。豆科喂草含鈣多,可彌補稻草含鈣的不足。精料應以豆餅、玉米、高粱等為主,不要過多喂糠麩,尤其是小麥麩含磷偏多,長期飼喂容易破壞機體鈣磷的平衡,造成骨質脫鈣變軟,嚴重時可引起癱瘓。
三、飼喂方法合理
稻草喂牛應注意定時定量、少喂勤添、合理拌草和供給充足的飲水等。少喂勤添即把一頓草分作幾次喂,每次在牛快池完時再添加新草,直到吃飽為止。在補飼精料時,應將精料與切短的稻草拌和。為此給牛喂飼草料後,一定讓牛飲足清潔而溫暖的水,水溫15-25℃為宜。
四、合理加工處理
稻草營養價值低、適口性差,牛不愛吃。但是通過加工處理,可改變稻草原來的體積和理化特性,便於牛採食,增加其適口性和營養,使牛生長快,提高養殖效益。
1、鍘短處理
將稻草鍘成3-4厘米長的小段,這樣不僅有利於和精飼料混合,且有利於牛咀嚼,減少咀嚼時消耗的能量,增加與消化酶的接觸,提高消化率。
2、鹼酸聯合處理
將鍘短的稻草放入木桶或水泥池內,加1.5-2%的氫氧化鈉溶液浸透後取出,放入窖內壓實,過12-24小時後取出,仍放入木桶或水泥池內,用3%的鹽酸浸透,隨後將溶液排出,即可喂牛。經過這樣的處理加工,稻草消化率可提高20-30%,利用率可提高60%以上。
3、氨化處理
稻草經氨化處理後,粗纖維消化率可提高6.4-11%,蛋白質消化率可提高10.6-12.2%,有機物質消化率可提高4.7-8%,同時還可補充蛋白質不足,營養價值達到或接近青乾草水平。製作方法:把鍘短的稻草放入乾燥的窖內壓實,每100公斤稻草加12升25%的氨水或6.5升的尿素水溶液,填滿後封嚴。5-7天後打開、通風,等氨味消失後即可喂牛。
4、加酶發酵
在鍘短的稻草中加纖維素酶制劑發酵,可使蛋白質提高17.6%,粗脂肪提高62.8%,稻草質地變得柔軟。稻草經過這樣處理加工後,牛採食量提高,能減少胃腸病的發生,同時又能促進增膘復壯。
5、氫氧化鈉與石灰聯合處理
鍘短的稻草用噴霧器噴灑1.6%的氫氧化鈉和1.5-2%的石灰混合液,然後壓實。再依次鋪稻草,並噴灑混合液。堆放1周後喂牛,粗纖維消化率可提高30%。
6、石灰處理鍘
短的稻草每100公斤用生石灰或熟石灰3公斤,食鹽1-1.5公斤,加水200-500升攪拌均勻,浸泡2-3小時後撈出,放在地面壓實,2-3小時後即可喂牛。或者把鍘短的稻草放在1-2%的生石灰水中浸泡12小時以上,撈出即可喂牛。

❻ 是濕草用火燒能起煙霧還是乾草用火燒能起煙霧

濕草,有個生活常識我想你知道,就是家裡生的爐子如果生的很旺,就不會冒很多煙,而如果是燃燒不好,就會毛很多煙,如果通風不好還容易中毒。因為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乾草的燃燒非常劇烈,換句話說,乾草的燃燒更充分,所以它的殘留物比較少,煙霧也少,而濕草燃燒的時候燃燒不充分,不劇烈,就會釋放出大量的煙塵,而且其中還混雜著水蒸發的蒸汽,所以冒出的煙霧很濃。

❼ 買傢具,軟木好還是硬木好泡桐和梧桐哪個是硬木

買傢具,是硬木好。泡桐是硬木。梧桐是軟木。
梧桐木材輕軟,為制木匣和樂器的良材。種子炒熟可食或榨油,油為不幹性油,一般可進行烘乾使種子風干,水煮,口服有良好的消腫作用。樹皮的纖維潔白,可用以造紙和編繩等。木材刨片可浸出粘液,稱刨花,潤發。葉做土農葯,可除滅蚜蟲,能適應二氧化硫、氯氣等氣體。
梧桐,是梧桐科梧桐屬植物。
梧桐,原產我國,在華北至華南、西南廣泛種培,尤以長江流域為多。西北地區不適合種植。
梧桐,高達15到20米,胸徑50cm;樹干挺直,光潔,分枝高;樹皮綠色或灰綠色,平滑,常不裂。小枝粗壯,綠色,芽鱗被銹色柔毛,株高10至20米,樹皮乳光滑,片狀剝落;嫩枝有黃褐色絨毛;老枝光滑,紅褐色。
葉大,闊卵形,寬10至22厘米,長10至21厘米,3至5裂至中部,長比寬略短,基部截形、闊心形或稍呈楔形,裂片寬三角形,邊緣有數個粗大鋸齒,上下兩面幼時被灰黃色絨毛,後變無毛;葉柄長3至10厘米,密被黃褐色絨毛;托葉長1至1.5厘米,基部鞘狀,上部開裂。
圓錐花序長約20厘米,被短絨毛;花單性,無花瓣;萼管長約2毫米,裂片5,條狀披針形,長約10毫米,外面密生淡黃色短絨毛;雄花的雄蕊柱約與萼裂片等長,花葯約15生雄蕊柱頂端;雌花的雌蕊具柄5,心皮的子房部分離生,子房基部有退化雄蕊。蓇葖,在成熟前即裂開,紙質,長7至9.5厘米;蓇葖果,種子球形,分為5個分果,分果成熟前裂開呈小艇狀,種子生在邊緣。
果枝有球形果實,通長2個,常下垂,直徑約2.5至3.5厘米。小堅果長約0.9厘米,基部有長毛。花期5月,果期9至10月。種子4至5,球形。種子在未成熟期時成球成青色,成熟後橙紅色。
梧桐樹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喜肥沃、濕潤、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酸性、中性及鈣質土上均能生長,但不宜在積水窪地或鹽鹼地栽種,又不耐草荒。積水易爛根,受澇五天即可致死。通常在平原、丘陵及山溝生長較好。深根性,植根粗壯;萌芽力弱。生長尚快,壽命較長,能活百年以上。發葉較晚,而秋天落葉早。怕大袋蛾,怕強風。宜植於村邊、宅旁、山坡、石灰岩山坡等處。

熱點內容
保利芳園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475
硬的東西吃下去胃會痛為什麼 發布:2025-05-18 03:35:03 瀏覽:83
為什麼喝酒很長時間後會吐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656
抖音直播的tb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3:34:19 瀏覽:84
為什麼說用電腦交作業更方便 發布:2025-05-18 03:29:31 瀏覽:936
為什麼軟體都用不了網 發布:2025-05-18 03:25:47 瀏覽:569
父子之間為什麼搞不好關系呢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712
手機為什麼不能代替對講機 發布:2025-05-18 02:56:09 瀏覽:134
為什麼小米門鎖開門時故障 發布:2025-05-18 02:44:22 瀏覽:560
為什麼微信聽語音手機會關機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