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uy的輪轂直徑不一樣
『壹』 汽車的輪胎直徑都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因輪轂大小決定。
小轎車和麵包輪轂大致有:
14英寸
15英寸
16英寸
17英寸
輪胎寬度有:
155MM
165MM
185MM
195MM
205MM
225MM
245MM
255MM
285MM
『貳』 請問16寸的輪轂,它的寬度都是一樣的么,還是有不一樣的
汽車輪胎寬度是一樣的,但是為了高速穩定,和有更好的抓地力,多數跑車都採用了前窄後寬,這樣做保證前輪有很好的路面反饋,同時有足夠的抓地力,急加速時大動力的車往往會輪胎打滑,加大面積可以適當的減少打滑,減少加速時間。
18寸輪轂和19寸輪轂差別雖然不大,但是也有一定的區別。輪轂每增大一寸,相應更換的輪胎就會更加扁平,胎壁薄,增加了車輪的接觸面積,抓地力更強,尤其體現在過彎和濕地操控,橫向晃動減少,剎車性能更穩定,安全性更高。
車輛的種類雖然多,構造卻大同小異。這應該說是標准化的功勞,也是大型生產流水線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需求的變化,鐵路車輛的外形開始有了改變,尤其是客車車廂不再是清一色的老面孔。但是它們的基本構造並沒有重大的改變,只是具體的零部件有了更科學先進的結構設計。
一般來說,車輛的基本構造由車體、車底架、走行部、車鉤緩沖裝置和制動裝置五大部分組成。
車體是車輛上供裝載貨物或乘客的部分,又是安裝與連接車輛其他組成部分的基礎。早期車輛的車體多以木結構為主,輔以鋼板、弓形桿等來加強。近代的車體以鋼結構或輕金屬結構為主。
『叄』 為什麼相同排量高配低配的輪轂尺寸不同
主要是鼓勵你高功率的版本,利潤空間更大,看上去更美觀
其次是低功率的版本,輪轂越小,節油性能,動力性,也就表現越好
輪轂的大小,和動力油耗,正好是唱反調的
輪轂大,舒適性差,輪胎耐用性差,廢油,動力性下降
輪轂小,舒適性提升,耐用性好,輪胎也便宜,節油效果好,動力影響小
『肆』 125uy前後輪轂尺寸
鈴木Uy125前後採用五輻輪轂,前輪胎尺寸為90/90-12,後輪胎尺寸100/90-10。
『伍』 鈴木UY125為什麼不用12寸後輪轂
使用12寸後輪轂會動力不足。
鈴木Uy125前後都採用了五輻輪轂,前輪胎尺寸為90/90-12,後輪胎尺寸我100/90-10。
『陸』 為什麼輪胎規格一樣寬度會不一樣呢
不會的。特別是不同廠家的輪胎,即使是同種規格,也會存在外直徑和斷面寬度上的差異。因為每個廠家都有自己在輪胎上設計的理念。
胎壓可保持在2.4-2.5胎壓。每天上車前,繞車一圈目測,看看有沒有空氣不足的情況。最好配置一個輪胎壓力監測系統來幫助監測實時輪胎壓力。原車沒配備的話,每家店都買內置或者外置的,回來裝。一旦胎壓過低,及時充氣。
輪胎的換位也很重要。一般在2-4萬公里遠的時候需要換胎。同時檢查四輪定位和動力平衡需要100-150元左右,可以有效避免某輪胎過度磨損的問題。注意輪胎花紋的磨損程度。一般胎面磨損只有2mm的情況下需要換胎。米其林、固特異、倍耐力、鄧祿普和韓泰都是大牌輪胎。
輪胎的規格如下圖所示:
有很多的表示方式,而市面上一般較常見的有四種,英制,德制,公制及美製,我們就以次四種略加說明。英制的規格為英國過去的附庸國家所採用,單位采英寸。如 4.00 H 18 4PR ,即表示寬4英寸,適用210KM/H以下的時速,輪胎鋼圈直徑為18英寸,4線層強度。
『柒』 汽車輪轂樣式多,不同種類的輪轂有什麼差異
汽車輪轂造型的差異主要集中在輪轂大小和輪轂條輻數量這兩方面,影響視覺效果的也主要是這兩個特徵,當然,有些輪轂在設計時會加一些鏤空,熏黑之類的效果,這就是純粹為了好看了。不過除了視覺之外,輪轂的輻數和輪轂大小的確也是有講究的。
其次,成本。
「商人永遠是逐利的」,汽車廠商也不例外。一般來講,同一品牌、同一樣式、不同尺寸的輪轂,往往是大尺寸價格偏高,小尺寸偏低。從采購成本來看,廠商當然要將更貴的輪轂配備在售價更高的車型上,而成本較低的小尺寸輪轂就成了低配車的專屬。
『捌』 為什麼汽車前後輪轂不同
這個前幾天也有人問過的。
你說的是貨車或者是客車吧?
那種載重車前橋一端各裝有一個車輪,輪鼓突起面向外。後橋一端裝兩個車輪,兩個輪鼓突起面對在一起,也就是靠外邊的輪轂是下凹的一面朝外的,所以你看到的很多車前後輪轂不一樣。
『玖』 鈴木優友限量款前後車胎一樣大嗎
鈴木優友UU125踏板摩托車的前後輪胎是不一樣大的,不管是標准版還是限量版,它們的前後輪胎都不一樣大。
這款車的前輪胎型號是90/90-12,後輪胎型號是100/90-10,前輪胎比後輪胎直徑大一號,但寬度比後輪胎窄一號。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前輪大可以在不良路面減少顛簸,提高舒適性,後輪小可以降低重心,對穩定性、安全性和舒適性都有好處。本田的很多小型踏板摩托車,也有這樣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