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鋼琴為什麼每一遍彈的不一樣
Ⅰ 為什麼自己彈鋼琴時沒感覺和聽別人彈的是不同的
我想一方面你彈琴是專注得想著怎麼彈,沒空欣賞,另外自己聽自己彈得多了,就沒感覺了,我也是這樣的。另一方面是不是音樂表現力還有些欠缺啊,要多注意譜子上的義大利文標識,多注意觸鍵的感覺,力度的變化,聽聽大師的錄音,找找感覺。最後一點,如果你用的琴是一萬元左右的立式練習琴,那就還有客觀條件的限制了…
Ⅱ 問一下彈鋼琴的朋友,我看很多鋼琴大師彈奏時,左手右手彈得都不一樣,是不是左手右手譜子不一樣
譜面很簡單,左手的伴奏都差不多。右手也是一個8度挑來挑去,你還不熟悉音程的距離,熟了就好,多練練音階琶音。
Ⅲ 為什麼彈鋼琴總彈錯,都兩三年了,還是沒有一首完整的曲子
恕我直言,「鋼琴總彈錯」之原因:
1,基礎薄弱;
2,急於求成。
彈奏你技巧尚未到位的樂曲,不錯才怪了。
學習鋼琴一定要循序漸進,打好堅實的基礎:
(初學者)彈奏練習曲盡量先分手練習,從慢到快,指法應正確;
(初學者)彈奏復調作品要從易到難,應用心體會各聲部之線條;
(初學者)務必重視音階與琶音的練習,從慢到快,指法應對頭,觸鍵須准確、到位。
基礎扎實了,彈奏鋼琴就會很流暢,就會避免出現錯音。
Ⅳ 昨天調琴的人說,每個人彈鋼琴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只有自己找出那個感覺,才能上升一個空間!
並不是級別高的人就是專業的,也並不是每一個專業的人彈出來的曲子都足以打動人。
感覺的確很重要~因為每個人對於每一個曲子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專業的可能在技巧和熟練程度上比你好一點,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音樂帶給人的愉悅和溫暖是很重要的。
如果想要上升一個空間,我建議你應該了解一下每首曲子的作曲背景和作曲者當時所處的情景。我的老師這樣對我說過之後,我真的會覺得我對音樂的理解程度提高之後,彈出來的也不必那些專業的差。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o(∩_∩)o
Ⅳ 鋼琴里為什麼不同的大調彈的鍵的規律都不一樣
去買本初級樂理學學吧,很快就明白了。do re mi fa so la si do對應的調是CDEFGABC
這7個音之間的音程是不變的。比如do和re之間是一個全音,mi和fa之間是一個「半音」,兩個半音的音程和一個全音的音程是相等的。不知道這么說你明不明白。不管調式如何變化,這些音程之間的規律是不變的。比如C大調的話do就是C音,re就是D音,以此類推,假如換成D大調的話,意思就是原本的D音作為do,E音作為re,以此類推得出D調的mi就是C調的升fa,比fa高半個音叫升fa,自己在鋼琴上摸索就明白了。升fa就是白鍵fa後面的那個黑鍵。
像CDEFGA和降B大調都是比較常見的簡單容易理解的。同時還有小調,就是大調的向下小三度為主音。大調的風格偏開朗,開放,通常以C音收尾,也有G音收尾的,但是少見。小調的調色比較柔和,通常以A音作為收尾!
也不知道樓主後面大堆廢話看不看的懂,去買本樂理書看看吧,最好有個人能教教,否則自己一個人鑽研挺頭疼的!
Ⅵ 為什麼彈剛琴的人兩只手可以彈不一樣的節奏
必然是長期練的啊,沒有人可以一心二用,(除了一種醫學上稱為裂腦人的罕見病,患者的左右鬧之間相互連接的神經接觸不良,導致病人有時會同時進行兩種思考),正常人都需要練習,只是雙手協調性問題,練得熟了就自然了,如果讓彈鋼琴的人去彈吉他,一樣得從頭學,這都是可以練出來的,架子鼓手還需要一心四用呢 呵呵 兩個腳有雙踩
Ⅶ 我彈鋼琴的時候老是彈不準
彈不準很大程度上都是手指的問題,手指的獨立性不夠,手打開不夠,尤其是那種跑動轉位較多的曲子問題更明顯,注意多分手慢速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