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我上學的餐字和現在寫法不一樣
簡寫而已。如果平常都寫餐字的話太麻煩,所以一般簡寫成這個字的左上角。但是正規還是餐這個字。
如對於我的解答有問題,歡迎繼續追問~
如果滿意,請點擊「採納為滿意答案」,謝謝:)
❷ 為什麼有些漢字簡化後更難寫呢比如歺和餐
歺
拼音:è,筆畫:5,釋義;「歹」的今字。同「歹」。
歺是個古字,通「歹」。但是是因為當年搞二簡字才成為餐的簡化,而最後二簡字方案廢除了,現在再用歺來做餐的簡寫不就是個錯誤嗎。很多人寫又並不代表這就是正確的。
❸ 如何評價將「餐」字簡化為「歺」字
餐: ①吃:會餐。②飯食:午餐、中餐。③量詞:一頓飯叫一餐,一日三餐。
歺: 則是中國古漢字中的一個字,讀音為è,釋義:「歹」的古字,同歹。
由此可見,歺和餐是意義不同的兩個字,不能混用。
❹ 餐字可以寫成歺嗎
餐字不可以寫成歺。
1977年12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稱為「二簡字」。「二簡字」中將一部分漢字的偏旁和筆畫結構變成了常用字。如厶(私)、厷(雄)、疒(病)、歺(餐)、㣊(修)等。推出後人們很不適應,《人民日報》應用時間不長也很快調整回來。
餐:①吃:會餐。②飯食:午餐、中餐。③量詞:一頓飯叫一餐,一日三餐。
歺:讀音為è,釋義:「歹」的古字,同歹。
由此可見,歺和餐是意義不同的兩個字,不能混用。
相關組詞
1、中餐[zhōng cān]
中國式的飯菜(區別於「西餐」)。
2、快餐[kuài cān]
預先做好能快速提供給用餐者的方便飯食:~店。
3、餐飲[cān yǐn]
指飯館、酒館的飲食買賣:~業。~市場。
4、聚餐[jù cān]
為了慶祝或聯歡大家在一起吃飯。
5、大餐[dà cān]
豐盛的飯食,也用於比喻:藝術~。電影~。
❺ 為何當年「餐」字沒被簡化
早在1934年,為了推廣漢子,而這個字比較復雜,就已經簡化過了,到了1977年,全國第二字漢字簡化運動的時候,這個字的簡化字又一次被確立下來。就是我們平時見到的「歺」字,這個字其實在1934年就已經有了。我小時候是經常看到這個字的,馬路邊上的很多汽車餐館都用的這個歺字。雖然現在見的比較少了,但是還是能夠偶爾看到,直到上大學,餐廳門口用紅紙寫的通知還用這個「歺」字。到1986年的時候,「二簡字」被廢除使用,又重新開始使用現在的「餐」字。現在的這個餐字雖然寫法復雜了一點,但是這個字更有意味,也更好識別,因為下面是一個「食」字,吃飯當然是少不了食物的,後來的選擇其實還是很明智的。
❻ 歺和餐字有什麼不一樣
餐讀音為cān,意為食。
漢字釋義:①吃:會餐。②飯食:午餐、中餐。③量詞:一頓飯叫一餐,一日三餐。
而「歺「則是中國古漢字中的一個字,讀音為è,釋義:「歹」的古字,同歹。
由此可見,歺和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不宜混用。考試時是萬萬不能這樣寫在試卷上的。

拓展資料
餐曾經簡化為歺的由來:
1977年12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稱為「二簡字」。
1986年6月,國務院發出《國務院批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關於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現象的請示〉的通知》,宣布廢除「二簡字」。
「二簡字」是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繼1950年代提出的《漢字簡化方案》後,於1977年12月提出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中的簡化漢字。二簡方案第一表收錄了248個簡化字,推出後直接實行。第二表收錄了605個簡化字,推出後僅供討論,沒有直接實行。
「二簡字」中將一部分漢字的偏旁和筆畫結構變成了常用字。如厶(私)、厷(雄)、疒(病)、歺 (餐)、㣊(修)等。推出後人們很不適應,《人民日報》應用時間不長也很快調整回來。 當時學者普遍認為,這個方案把一些不應該簡化的字簡化了。
並且字被簡化得過於簡單,沒有道理,社會上使用很多的「二簡字」過於混亂。
學者認為:相比第一批簡化的漢字,「二簡草案」大多採取了通行於一種行業、一個地區的新簡化字,約未全定,俗未全成,造成了「二簡字」不能被廣大人民接受。特別當時受極左思想影響,人們認為漢字是為工農兵服務的,知識分子是「臭老九」,
所以簡化漢字時並沒有徵求權威人士的意見,甚至沒有經過文字改革委員會的表決,事實上不能算是「通過」
1986年10月,國家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共收2235個簡化字,此表一直使用至今。 2009年8月,教育部就剛剛研製出的《通用規范漢字表(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通用規范漢字表》中不僅恢復了6個繁體字,51個異體字,還擬對44個漢字調整其寫法。
❼ 簡寫的餐怎麼寫
餐字沒有簡體字
餐拼音:cān,注音:ㄘㄢ,部首:飠部,部外筆畫:8畫,總筆畫:16畫
筆順:丨一ノフ丶フ丶ノ丶丶フ一一フノ丶
釋義:
1、吃:餐具。餐廳。聚餐。風餐露宿。
2、飯食:早餐。西餐。
3、量詞,指一頓飯:一日三餐。
(7)為什麼餐字和現在寫的不一樣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野餐[yě cān]
帶了食物到野外去吃。
2、餐館[cān guǎn]
飯館。
3、餐具[cān jù]
吃飯的用具,如碗、筷、羹匙等。
4、晚餐[wǎn cān]
晚飯。
5、聚餐[jù cān]
為了慶祝或聯歡大家在一起吃飯。
❽ 餐字有簡體嗎餐字本來就是簡體字吧~
那個是「餐」字的異體字,「餐」本來就是簡體字,繁體也作「餐」。異體字有兩批,「歺」好像是「餐」字的第一批異體字。
異體字是一個字的正體之外的寫法,字音和字義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組字。
由於漢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記號所組成的,意符選取的角度因人而異,音符又不同於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現象在漢字的歷史上比比皆是。不等於繁體字。

(8)為什麼餐字和現在寫的不一樣擴展閱讀:
異體字的分類方式
1.形旁不同
形聲字的形旁在很多字里只表示字義的類別,因此,很多意思相近的形旁在某些字里可以通用。比如:詠/ 、歌/ 、貓/ 、坡/、 坑/ 、憔/ 。
2.聲旁不同
漢字里同音字很多,同一個讀音可以用不同聲旁來標識。比如:糧/、憐/z、綉/、膠/、褲/ 、線/。
3.偏旁位置不同
一些合體字的偏旁是不固定的。比如:拿/ 、峰/ 、群/ 、夠/ 、略/ 、稿/ 。
4.造字方法不同
有些異體字,字形差別很大,是用不同方法造出來的。比如:吊/t 、體/ 、淚/I 、算/。
5.偏旁多少不同
比如:汞/、彷/、稀/、聲/。
6.繁簡不同
有些字在簡化時,筆畫少的作為簡體字保留,筆畫多的作為繁體字較少使用。比如:龍/擰⒀W、頭/、對/Α
異體字不是固定不變的,有些異體字最初字義不同,不能通用,後來由於字義的變化,可以通用,變成了異體字。比如,「閑」的本義是門栓,「」的本義是空隙,最初不通用,後來「閑」的本義不用了,「暇」也可以寫成「閑暇」,「閑」和「」變成異體字了。
為便於人們學習漢字,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廢除了1055個異體字。
常見類型
另給一種比較科學一點的分類。
具體的說,漢字異體字主要有以下五種類型:
其一是為語言中同一語詞而造、在使用中功能沒有分化的一組字,如淚——涙、覩——睹、徧——遍等。在異體字中,這類字數量最多。
其二是造意不同,但在實際使用中用法相同、功能重合的一組字,如 罪——辠、颿——帆等。這里,罪、颿等字的本義都沒有文獻用例,可能是字書的編者根據字形的造意推出來的,這也是這類異體字與一般假借字的根本區別所在。
其三是同一古文字形體由於傳承演變、隸定楷化的方式不同,而在楷書平面上出現了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形體,這些楷書字形之間構成了異體字關系。如 宜——宐 等。
其四是異寫字。這種情況主要是針對早期的楷體而言的。異寫字之間的差異主要是書寫元素、也就是筆畫上的差異,它不對構形模式、結構分布和構意產生任何影響。
其五是訛字。訛字是指傳抄、書寫過程中字形發生了訛變的字。一般的訛字不能看成異體字,但當它積非成是並進入字書後,訛字與相應的正字之間的關系,與一般的異體字之間的關系便沒有什麼兩樣了。因此,這類訛字也應該看成是異體字中特殊的一類。
❾ 為什麼餐寫成歺
因為那是不規則簡體字。父輩們有段時間是學習寫不規則簡體字,所以因為快速記住,在開會或者其他的記事上,個別人都會寫這些不規則簡體字。但是在報紙或正式的文獻或者報告等等,規範字里這是不允許有不規則簡體字的。
歺:è ㄜˋ。列骨之殘是歺之範式。
本義:同「歹」。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中「餐」的簡化字,後在規范中停用。民間仍有用作「餐」的簡化字。
(9)為什麼餐字和現在寫的不一樣擴展閱讀
餐組詞:
1、中餐[zhōng cān]
中國式的飯菜(區別於「西餐」)。
2、快餐[kuài cān]
預先做好能快速提供給用餐者的方便飯食:~店。
3、餐飲[cān yǐn]
指飯館、酒館的飲食買賣:~業。~市場。
4、聚餐[jù cān]
為了慶祝或聯歡大家在一起吃飯。
5、大餐[dà cān]
豐盛的飯食,也用於比喻:藝術~。電影~。
❿ 餐字老寫
多元輸入法(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輸入th 即見【餐】字。此字未曾被簡化過,故其本身便可看作繁體字,【餐】字有【飡】和【湌】兩個異體字。
社會上常見有人用【歺】來代替【餐】,這是錯別字。因為【歺】和【餐】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漢字。 【歺】è 「歹」的古字,同「歹」。 而【餐 】cān 表示①吃(飯)。 ②飯食。 ③[量]一頓飯叫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