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為什麼會游不好
㈠ 蛙泳對膝蓋不好嗎
游蛙泳游多了是不是對膝蓋不好?聽說游泳運動員都有職業病,游泳肩之類的。我一星期大概游5次,每次蛙泳
jave500 LV8
2016-08-04
游蛙泳游多了是不是對膝蓋不好?聽說游泳運動員都有職業病,游泳肩之類的。我一星期大概游5次,每次蛙泳1小時3000米。長期游,最近感覺游完膝蓋內側好疼。還有風濕了,咋辦?是不是不能遊了?
滿意答案
lsxfish
LV9
推薦於2017-10-09
不存在。業余的,根本達不到所謂受傷的運動量的。
蛙泳是用到膝蓋多一點,但也不至於讓你受傷的。
請高手幫檢查一下動作是否規范。另外,泳前泳後都需要拉伸的。注意做好這個環節吧。
至於風濕,有個方法是游完起水後,即用干毛巾將皮膚擦乾,且擦得發紅。可以支除濕氣,甚至陳年老濕氣都會被提出來,去掉。不妨試試。
如果泳池有熏蒸,可利用一下,也有助於除去濕氣。
㈡ 女人蛙泳的壞處都有哪些
沒有什麼壞處,就是游泳的時間不能太長,如果游泳的時間過久,或者說泳池裡面的水不太干凈,又或者說水池裡面的消毒物質太多,都可能會引起女性的皮膚發皺、發干、變敏感等。
注意:女性在月經期間和排卵階段是不能下去游泳的,因為月經期間下體會流血,水也會污染池水,月經期的抵抗力下降,長時間泡在冰冷的水裡面很容易著涼。
㈢ 蛙泳動作都記熟了但卻游不好,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眾所周知,在游泳的四種不同泳姿中,蛙泳是著名的「簡單、易學、好懂」。可這樣開合雙腿,雙臂配合擺動的蛙泳,卻被許多人吐槽「即使動作都記熟了,也還是學不好」。
其實,這與運動的協調性有一定的關系。蛙泳中「劃臂、呼吸、蹬腿、滑行」,每一個步驟需要的不僅僅是按順序執行,在時間的安排上、呼吸的配合上等方面都需要巧思。以下提供一些訓練蛙泳中協調性的技巧:
五、注意事項:牢記蹬腿多跟在劃臂後,當手臂向身體收攏時,再腿部發力即可。整個過程中不要有過多地停頓,如果一開始不習慣水中的連續動作,可以在瑜伽墊中多加練習,再實戰效果更佳。
㈣ 為什麼我的蛙泳總是游不快
蛙泳速度不快的原因是技術動作不夠規范,滑水不夠有效果,換氣與臂腿動作銜接不夠合理,具體技術要領如下:
蛙泳是四種泳姿里游進速度最慢的一種,這是因為蛙泳的臂前伸和收腿都在水下進行。伸臂和收腿不但不產生推進力,還產生阻力。
而蛙泳的劃臂距離較短,作用於水的距離短,產生的推進力小。那麼如果我們要想提高蛙泳速度,應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減小前進阻力
採用正確的身體姿勢,就是盡量減小前進方向的身體投影面積。具體做法是:
1、劃臂時把上身拉高,使阻力面最大的肩部出水。此時要塌腰(挺腹),即利用腰部力量把上身拉起,以防止腿立起來加大阻力面。
2、如果身體拉得夠高的話,手從水面上快速前伸,能有效地減小因伸臂造成的阻力,並且體位較高時,勢能最大,即我們俗稱的「前沖力」也就大。
3、頭部上升到最高點時,要主動低頭、聳肩、弓背「鑽」入水中,不能用臉、胸部「砸」入水中,迅速前伸臂,讓頭,胸藏在兩臂之間,兩臂呈船頭狀,減少阻力。收腿時大腿少收,小腿多收(直到收不動為止),收時小腿躲在大腿後面,不要超出大腿投影范圍。
二、提高推進效率
推進效率取決於3個方面:對水面積、劃水距離、劃水速度。
1、對水面積當然是越大越好。對劃臂來說就是手掌面積加上胳膊內側的面積。開始抱水時先屈腕後屈肘,保持高肘劃水狀態(如圖中3、4肘部高)。高肘的目的就是保證胳膊的最大對水面積。蹬腿時的對水面積主要是小腿內側加腳的內側,大腿也有一些,但很少。
增大蹬腿對水面的方法是盡量多收小腿、多翻腳。多收小腿不難,但多數人翻腳不充分,達不到兩腳內側正對後方的程度,解決的辦法是增大膝、踝關節的柔韌性,可做如下練習:兩膝相距20多厘米跪在地毯上,兩腳成翻腳姿勢,屁股下壓。如屁股能輕松著地,就說明柔韌性可以了。
2、劃水距離 劃水距離長產生的推進力也大,但蛙泳的劃臂距離不能長,因為它是水下移臂的,劃臂距離長伸臂也長,伸臂要產生向後的推進力,所以加長劃臂距離不合算,規則也不允許,劃臂應手不過肩。蹬水距離要靠多收小腿、充分翻腳來加長。
3、劃水速度 劃水速度快則效果好,但發力方法不同於陸上,不能用爆發力,所有的發力過程都是由小到大,由慢漸快,不可一下手就猛劃狠蹬。
三、臂腿配合時機
對初學者來說,要強調伸直胳膊再蹬腿,且慢收快蹬。看世界頂尖選手視頻,從手伸了一半就開始蹬腿到臂完全伸直才蹬的都有(如圖中9、10所示)。還不好說哪種最好。關於蹬腿後的滑行,滑得越長速度越慢,快速游是不滑行的,甚至有人腿還沒蹬直就開始劃臂,這叫臂對腿的超前式配合
(4)蛙泳為什麼會游不好擴展閱讀:
蛙泳動作要領:
1.泳員在滑翔姿勢,身體接近水平。頭部約80%沉於水中,臉微微向前,雙臂伸展,掌心向著斜外側。
2.捉水動作在水下約7~9寸處開始,雙手作側面的劃動,在這時開始呼氣動作。
3.雙臂沒有明顯的屈曲,繼續的劃向外側,呼氣繼續增加。
4.當泳員頭部開始微微向上,肘關節開始屈曲,上臂開始旋轉。
5.當雙臂到達最大的寬度,肘屈約110度,這時高肘姿勢是明顯的。
6.頭部繼續上抬,當嘴部露出水面,最後呼氣完成.雙手開始向內,以完成最後的推進動作。
7.當雙臂准備向後,吸氣開始,肘部不要拉到肋骨下,膝關節開始屈曲,回腿動作開始。
8.嘴部閉上,吸氣完成,雙足被帶向臀部,肘關節繼續伸展,雙臂繼續向前移動。
9.回腿動作繼續進行。
10.頸部屈曲,頭部繼續向下傾斜。雙足背屈,雙腿開始向後,推水動作,雙臂回手動作。
11.雙足推向後並開始並攏。泳員這時閉氣,直至另一劃臂動作開始。
12.雙臂完全伸展,雙手稍低於肩膊水平,雙腿蹬水接近完成。當泳員完成蹬水,並集中使身體成為一直線。他將保持這滑翔姿勢短暫的時間,然後當他感覺速度減慢,另一劃臂循環開始。
蛙泳技術中,臂腿配合是很重要的,較自由泳、仰泳復雜,如果配合不協調,將直接影響到臂、腿動作的效果,和快速前進的均勻性、協調性。
㈤ 為什麼我游蛙泳的時候,感覺呼吸困難
1、在蛙泳完整配合練習時,兩臂開始做動作前,人體、尤其是頭部在水中所處的位置,對於初學者來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時(滑行中),若身體位置較高,口部距水面較近,則完成呼吸時,練習者的口部就能比較容易地露出水面,可以在水面上獲得相對較長的時間來完成吸氣過程。這樣,對初學者心理上會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有利於完成吸氣過程。反之,此時若身體位置相對較低時,口部露出水面時所需的時間就較長,那麼,口部在水面上停留的時間也就會相應地減少。這樣,對初學者的心理上從吸氣動作的完成上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2、在蛙泳完整配合教學初期,強調:「慢頻率、低游速、小劃臂,有明顯的滑行與滑下動作。」據有關資料顯示,人體在水中深吸氣時的比重約為0.96至O.99,呼氣時增至1.02至1.05。因此,滑行時閉氣有利於身體上浮,而滑行時呼氣,則可能造成身體下沉,不利於吸氣動作的完成。
3、對於初學游泳者來講,一般情況下,由於學習游泳的時間有限,或因身體協調性較差等其他原因,教學中有時會在初學者腿部動作掌握得不太熟練時,為了趕進度就進行了蛙泳的完整配合練習。此時,由於初學者蛙泳蹬夾水的效果不甚理想,滑行時身體在水中的位置更容易偏低,完成吸氣也將更加困難。綜上所述,練習者在完成呼吸配合時,身體在水中所處的位置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其心理及完成呼吸的質量。同時,在蛙泳呼吸配合練習中就應充分重視這一點。筆者認為,在蛙泳呼吸教學中,應圍繞滑行時身體在水中的相對位置這一關鍵問題,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在進行蛙泳完整配合練習前,必須熟練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才能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吸氣過程。其方法是:呼氣要由小到大,逐漸加大呼氣量(口鼻同時呼氣),口部一露出水面,立刻用力把氣吐完.井用口快而深地吸氣,呼與吸之間無停頓。
2、調整身體在水中的位置。利用兩次至多次腿部動作結合一次手臂動作、一次呼吸的配合練習。主要是利用兩次甚至多次腿部動作來調整蹬夾水後身體在水中位置偏低的問題,使初學者盡快掌握呼吸方法,減輕其心理壓力,而後再進行一次呼吸、一次手臂及一次腿部動作的正確配合練習。
3、閉氣滑行、吐盡吸滿。在進行完整呼吸配合練習時,要求練習者閉氣滑行,滑下時開始吐氣,並逐漸加大呼氣量,口部一露出水面,立刻用力把氣吐完,在不停頓的情況下,快而深地用口吸滿氣。練習中,不過多地強調用早吸氣或是晚吸氣的方法,而是強調「吐盡、吸滿。」
㈥ 在游蛙泳的時候,總是浮起來游不快應該如何改善
多數初學者都會碰到下沉的情況,只不過有些人下沉的比較多,而有些人下沉的比較少而已,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身體不放鬆造成的,尤其是在換氣時,害怕嗆到水導致過度緊張,身體僵硬,而手臂在配合抬頭換氣後沒有及時的向前伸展,導致身體失去支撐的情況下過度下沉。蛙泳講究的是手腳配合,呼吸得當,身體平衡,動作玲巧,學會了就算你怎麼游蛙泳都不會覺得太累的感覺。
㈦ 女性長期蛙泳的危害
蛙泳是泳姿內比較常見的一種,對人體健康具有極大的幫助,但網路上卻有女性不能長期進行蛙泳,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女性長期蛙泳的危害,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01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蛙泳,蛙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鍛煉方式,而女性可以適當地進行鍛煉身體,主要是泳池的水質影響女性健康,如果水質不幹凈,那麼皮膚紅腫和瘙癢等病況基本都是因為水質問題帶來的。
最後我們來說一說蛙泳的好處,蛙泳可以幫助人體鍛煉全身的肌肉,並且還能對人體進行訓練,能夠讓身體充分的享受日光以及空氣對人體的滋養,還具有塑造身形的功能。
㈧ 蛙泳為什麼會出現雙腳不平衡
之前,也有朋友提過類似的問題,我是這樣回答的:1.蛙泳蹬腿時,兩腳分開的角度不要過大,蹬腿要有力、有彈性、速度要快,但不要出死勁,腿蹬盡後雙腿迅速夾腿(像用筷子挾東西一樣並攏),利用水的反作用力推動身體向前。2.收腿時動作要慢、要放鬆(順便讓關節和肌肉休息一下),同時注意腳掌不要勾起,要順著方嚮往前收,(但是不要太用力綳緊,不然的話容易抽筋),如果還像蹬腿時一樣橫著收,或者很用力,就會增大阻力,減慢游泳的速度。歸納為兩句話就是:「蹬腿低頭鼻子呼氣,劃手抬頭張嘴吸氣;蹬腿要快而有力,收腿稍慢而輕松。」3.游泳時動作不要過於緊張,放輕松一些,盡量伸展到位,動作頻率也不需要太快,動作做到位了,就能既省力,又提高游泳速度。4.注意觀察游得好的人的姿勢,學學別人的優點;也請別人幫忙觀察一下你自己,找找動作中有什麼需要糾正的毛病。當然,如果請專業一點的人現場指導更好。5.游泳的時候,不要只想著游多快和游多少米,多提示自己調節呼吸、注意動作做到位。動作協調之後,你就會發現,速度會隨著動作協調性和熟練程度的提高而加快,並且不怎麼費力氣就能游好幾百米。多練幾次,就能見到成效了。參考資料:
㈨ 蛙泳有時候泳的好有時候泳的不好怎麼回事
人們說,蛙泳易學,但學好就難了。這指的就是蛙泳整個動作的配合與協調。
蛙泳蹬腿後覺得使不上勁,正是手臂與蹬腿沒配合好,兩者的作用可能會抵消一部分,造成無用做功,使得前進的動力不足,也就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
解決這個難題,一是學會正確的動作,蹬腿的動作你應該學會了,強調的是腳翻掌要充分,腳掌面向後,蹬腿動作要快而有力並迅速夾水並腿;二是與手臂的配合,在伸臂至手臂伸直這一行程的一半到3/4時,開始蹬腿發力,這時的效果最佳,產生最大的前進動力。
要真正掌握要領,還得靠多練多學。你可以請教練或者高手在旁指出動作的不足,也可以拍下動作錄像,對照教學視頻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不斷地改進提高。這樣你就會大的進步。
祝你成功。
㈩ 為什麼蛙泳感覺越游越慢,而且前進的路程很少。並且越游越累,是姿勢不正確還是什麼,身體有時還會傾斜。
你感覺越游越慢,而且還累,可能是因以下幾個原因引起。
1、姿勢不協調。手腳動作前後重疊後所發出的力相互抵銷了一部分,所以行進很少。
2、平衡和重心沒把握好。因為人在陸地上的重心在臍下,在水裡身體應保持水平,重心應從臍下移至臍上,游泳時不能直立或傾斜,否則阻力加大後就行進得少了。
3、沒有掌握好換氣技巧,就會越游越怕。
由於這些原因,導致你游一會兒就累而且還不走水、往下沉。因此要游的輕松,就要先了解蛙泳的動作、技巧以及在水裡的換氣方法與技巧,你可以參照下面蛙泳的一些技巧進行練習,熟練了就沒有不良感覺了。
蛙泳的一些技巧:
1、換氣技巧:在水裡是呼氣,以鼻為主口為輔,呼氣(吐水)要慢而輕;在水面上是吸氣,以口為主鼻為輔,吸氣要快而深。
2、蛙泳的連貫動作和技巧:劃手、抬頭吸氣、收手後收腿——伸手、埋頭呼氣、猛蹬腿、夾水——身體平直、漂一會兒。
動作技巧中的「劃手」「猛蹬腿」「身體平直漂一會兒」都是前行的動力,這三個動作盡量不要有疊加,否則,前行的力度會抵銷一部分,從而影響劃行速度。
3、調節平衡讓身體平直:人在陸地上是直立姿勢,重心在臍下;若在水裡要使身體平直,必須把重心從臍下移至臍上,利用手腳控制身體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