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市口號為什麼不一樣
Ⅰ 武漢屬於什麼地域空間結構模式
武漢一般認為組團式,因為三個區域都有自己的商業區等功能區,彼此獨立。
應該分別是指城市的地域形態和布局形式吧。布局形式有分散疏鬆式和集中式,城市的地域形態則有集中式和組團式
武漢地處中部,是中部地區最大的產業、人才、交通聚集地,然其一段時間以來的發展、變化仍難如人意。中央慧眼識玉,大膽確立武漢及周邊地區為全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兩型」模式試驗區, 使武漢乃至湖北,在全國經濟一盤棋中的地位與優勢以一目瞭然、雞群鶴立的感覺,更給武漢發展帶來了無以比擬的機遇及無人項背的特殊地位。武漢城市的確切定位:必須堅持以「九省通衢」名城為主,不宜過分強調建設「經濟強市」、「金融中心」
「兩型」社會試驗區之所以冠以武漢,原因只能是武漢具備獨特的地理空間優勢,就是「九省通衢」,就是中部地區。當然也包括武漢具備的文化人文優勢,金融、環境和生態優勢。最基本的「資源稟賦」的現代經濟學理論,經典的馬克思主義有關「人類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的論述,給予我們這方面的啟示與告誡。
近年來,在我省和全國很多地區,都經常聽到和看到所謂建設「經濟強市」、「金融中心」的口號,殊不知,不同城市基礎和條件是不一樣的,而且具備不同的性質和職能。「九省通衢」就是武漢的經濟名牌,也是武漢的文化名牌,更是武漢的城市名片。武漢的發展不是在「金融強市」、「製造中心」的名義下爭取資源和政策的投入,而是在「九省通衢」的光耀下,獲得巨大的、不可置否的資源、政策乃至發展的機遇和實在的利益。「九省通衢」名城地位的品牌運用和鞏固好了,一切都將是順水順風,理所當得。相反,一味地、單一地追逐「經濟強市」、「金融中心」,甚至以此為發展戰略和城市口號,實際上是對武漢城市地位的弱化和放棄,也是對試驗區建設意義的短視和誤解。中央選擇武漢作為「兩型」試驗區的作用和意義,決不僅僅在此,試驗區要完成的工作和實踐的意義是廣泛和深遠的。探索「兩型」社會建設模式與單純推進和推出某個「經濟強市」、某個「金融中心」有著根本的區別。
總之,地處中部腹地、輻射廣闊、不臨海不沿邊、人文地理優勢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試驗區非武漢莫屬。
武漢城市的確切定位,即以凸顯「九省通衢」名城地位為主,不宜過分強調建設「經濟強市」、「金融中心」,決不是放棄經濟、製造業基地、金融輻射城市等的建設與打造,相反,在凸顯「九省通衢優勢的前提下,在「兩型」社會試驗區框架內,實現城市經濟、金融和文化的全面振興和跨越,有著更廣闊的操控空間和餘地。借用一句名言,那就是「什麼都可以試,什麼都可以闖」,製造業比肩廣東、金融業試比上海,決不是沒有可能。合理和巧妙地處理城市定位(「九省通衢」)與城市功能(製造和經濟金融中心)打造的辯證關系,需要我們發揮更多的智慧和想像力,兩相比較,前者為先,後者為末。因此,武漢的發展應該把「九省通衢」名城地位放在首位,科教、製造、金融、商貿中心的功能打造放在其次。從這個意義上講,筆者斗膽放言,在中國內陸和長(江)黃(河)流域,有可能成為世界級的城市只有兩個,即上海和武漢,上海可能成為中國外向型的經濟金融大都市,而武漢則可能成為中國內陸大區域性的經濟金融大都市。武漢的優勢和獨特之處就在於它的地理空間的區域性,除此無他,這是一種天然的分工。應當說,在盡量短的時期內,快速創造合乎「兩型」社會發展要求的更多更高的經濟增長速率和規模,是中央乃至全國對武漢「兩型」試驗區的殷切希望。大武漢也不是沒有基礎和優勢,武漢可以也一定能夠探索出許多可供借鑒和推廣的成功經驗。
Ⅱ 武漢每天不一樣是什麼口號
武漢每天不一樣是武漢城市形象口號。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聯勤保障部隊機關駐地。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Ⅲ 武漢為什麼叫大武漢.
中國歷史上稱之為「大」的城市,一個是上 海,再就是武漢。「大武漢」之稱由來久矣 。
大武漢非武漢人的自稱,而是源於廣東中 山人氏的概括。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 》里說:「要把武漢建成紐約、倫敦之大 ,要建設成東方的芝加哥」。辛亥首義成 功,中山先生稱「武漢一呼,四方響應」。 武漢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Ⅳ 武漢創建文明城市宣傳口號
1、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我知曉、我參與、我奉獻
1、全市人民齊行動 我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家一分
2、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做文明武漢可愛市民
3、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建設美好家園
4、市文明委號召:我市爭創2008年度全國文明城市
5、武漢是我家 建設靠大家
6、做文明市民 創禮儀武漢
7、爭創文明城市 建設文明武漢
8、排隊守秩序 文明又時尚
10、我排隊 我文明 我禮讓 我快樂
11、武漢城市精神:勇立潮頭、敢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並蓄
12、做當文明市民 做創文明家庭 爭做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排頭兵
13、喜迎天下客 滿意在武漢
14、實踐基本道德規范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15、全面動員 全民參與 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16、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樹立良好文明形象
17、文明是城市之魂 美德是立身之本
18、人人動手參與創建 個個爭當文明市民
19、以發展促文明 以文明求發展
20、文明城市你我共建 美好家園你我共享
21、文明執法理當先 文明城市文明建
22、樹立新風貴在堅持 文明創建重在行動
23、講文明話 辦文明事 做文明人 創文明城
24、文明城市 攜手共建
25、創建文明城市 構建和諧武漢
26、鑄誠信形象 建文明城市
27、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建設溫磬美好家園
28、和諧城市魅力無限 文明武漢精彩有約
29、積極行動起來 投身文明城市創建
30、獻出你的愛心 共創溫馨家園
31、加強道德建設 共建美好家園
32、服務人民 奉獻社會 傳承文明
33、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
34、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35、「四進社區」科教、文體、法律和衛生進社區
36、家庭美德基本要求
尊老愛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儉持家 鄰里團結
37、守法交通 文明出行 用實際行動支持北京奧運
38、文明創建重在行動 樹立新風貴在堅持
39、公德裝在心中 文明貴在行動
40、檫亮服務窗口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41、倡導文明新風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42、百年奧運到我家 文明出行支持她
43、立足本職崗位 爭做文明使者
44、規範文明行為 塑造文明形象
45、文明從腳下做起 創建自你我做起
46、人人都是文明形象 處處都是和諧環境
47、家家爭做文明家庭 人人參與創建活動
48、文明人塑造文明城 文明城彰顯文明人
49、從我做起 告別陋習 樹立文明新風尚
50、文明從一點一滴做起:說文明話,做文明事,做文明人
51、在家庭做一個好成員 在單位做一個好職工 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
52、文明用語從我做起 文明舉止從我做起
53、言行有禮儀 舉止有規范
54、上車不爭先,下車不恐後,老弱扶一把,人人把你誇
55、文明禮讓 平安出行
56、車讓人,讓出一份文明
人讓車,讓出一份安全
車讓車,讓出一份秩序
57、你讓我讓 心情舒暢
58、倡導排隊 倡導禮讓 倡導文明
共建秩序 共享效率 共創和諧
59、做文明市民 建文明城市
60、同愛一方熱土 共建文明家園
61、文明城市全民共建 美好家園你我共享
62、文明武漢文明人 我的城市我的家
63、一言一行總關情 攜手共建文明城
64、文明見於細節 創建從我做起
65、武漢是我家 清潔靠大家
66、做文明市民 創文明城市
67、文明武漢 溫馨家園
68、文明乘車 快樂同行
69、圓百年奧運夢 展文明城市風
70、文明交通 文明武漢
71、提高公民法律素質 建設全國文明城市
72、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73、文明城市 以市民為本
74、來了就是武漢人 文明武漢歡迎您
75、人人講文明 處處重禮節
76、凈一點 靜一點 敬一點
77、你我講文明 武漢更文明
Ⅳ 武漢城市口號內容是什麼
武漢城市形象口號:武漢,每天不一樣
志願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武漢城市精神:敢為人先,追求卓越
武漢市旅遊口號:高山流水白雲黃鶴
Ⅵ 創建武漢文明城市的口號以及相關理念
59、做文明市民 建文明城市
60、同愛一方熱土 共建文明家園
61、文明城市全民共建 美好家園你我共享
62、文明武漢文明人 我的城市我的家
63、一言一行總關情 攜手共建文明城
64、文明見於細節 創建從我做起
65、武漢是我家 清潔靠大家
66、做文明市民 創文明城市
67、文明武漢 溫馨家園
68、文明乘車 快樂同行
69、圓百年奧運夢 展文明城市風
70、文明交通 文明武漢
71、提高公民法律素質 建設全國文明城市
72、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73、文明城市 以市民為本
74、來了就是武漢人 文明武漢歡迎您
75、人人講文明 處處重禮節
76、凈一點 靜一點 敬一點
77、你我講文明 武漢更文明
Ⅶ 論點武漢每天不一樣寫一篇片段200字
當前,武漢正處在大建設、大發展、大變化的黃金時期,塑造傳播一個不斷追求、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充滿活力的城市形象,是增強武漢自信,凝聚發展共識,加深國內國際對武漢認識和了解的迫切需要。近期,武漢城市推出形象主題口號,其中「大武漢,每天不一樣!」這句口號符合前期從案例比較分析中總結出的一般規律,最契合武漢歷史根源,易於國際國內傳播,讓「大武漢,每天不一樣」為復興大武漢成中國夢圓新動力。
大武漢,每天不一樣」契合武漢城市的歷史之根和城市演變的脈絡,是武漢這座城市幾千年歷史基因的凝結,巧妙地將武漢的歷史、當下與未來串接起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語出《禮記·大學》),系中國商朝開國之君成湯的「盤銘」(即刻在洗澡盆上銘文)。史載商湯以此為銘提醒自己每天除垢圖新:「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
武漢城市之根——盤龍城,正是商朝向長江流域開拓進取留下的一座城邑。武漢是中國大城市中經歷戰火摧毀、洪水圍困最為劇烈的城市。3500年城廓屢毀屢建,人民愈挫愈勇。楚文化傳祥之地,知音黃鶴傳說,明清四大古鎮,九省通衢,開埠通商,張之洞新政,辛亥首義,建設新中國重要工業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建設「兩型社會」試驗區、「中國光谷」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還有武漢在全國鐵路交通樞紐中被稱之為「高鐵之心」,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是中國地理上的「心臟」,故被稱為「九洲通衢」之地等等,許許多多全國第一出自武漢。求新求進求變,是武漢最具特色的歷史血脈。生活了60多年的武鋼退休職工徐秀蘭說,她選擇「大武漢,每天不一樣!」理由是有大氣魄,也准確描繪出了武漢的現在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