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現在讀這么多年書為什麼寫不好字

現在讀這么多年書為什麼寫不好字

發布時間: 2022-09-03 18:04:05

❶ 為什麼我看了這么多書,為什麼連篇文章都寫不好呢

寫文章好和看書多雖然有一定的關系但沒有直接關系,寫文章這件事靠的是謀篇布局,你可以看一些寫作技巧的書籍,堅持每天寫日記,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寫文章其實沒那麼難。

❷ 讀了很讀書,為什麼寫作文還是寫不好

讀了很多書寫不好作文的原因:

讀書多跟寫好作文的關系是輔助關系,而不是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多讀書可以讓作文寫得更好,但不是說讀了很多書作文就一定能寫好。因為閱讀只是作文積累中的一種方法。

寫好作文需要做好「積累和練筆」這兩件事。

1、積累。①學習背誦中積累。教材中有很多好的篇章、精彩片斷、優美語句,這些都是積累作文材料的好方法。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有意識地記憶背誦,不要只是簡單地看看。②生活中積累。俗話說,生活有多廣,語文就有多廣。要想在生活中很好的積累,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學習、休息、文娛體育活動,還是走街串巷,還是旅遊觀賞、社會實踐、社區活動中,都要做一個有心人,時時處處多看、多聽、多想、多吸收。③閱讀中積累。古今中外,各式各樣的書籍內容應有盡有,它們早已存在,你需要做的就是去閱讀它、學習它。對於學生來講,平時課業也較多,想要大量的課外閱讀相對也是有難度的。所以建議學生學習掌握「快速閱讀」的技能,提高一下自己的閱讀效率和能力,練習可以參考我曾用過的「精英特快速閱讀訓練」,練習掌握到一兩千字每分鍾的閱讀速度是非常容易的。

2、練筆。經常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鍵。要想入作文的大門,並求得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多練。諺語說的好:「文章讀十篇,不如寫一篇。」這就道出了作文實踐出真知的道理。①寫日記。寫日記是一種較好的練筆方式,堅持寫日記、記錄學習和生活,以後作文就有了堅實的基礎。②模仿。模仿就是有針對性的參考、借鑒他人的文章,它可以幫助我們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對於寫作水平不高、不知道怎麼寫作文的學生,建議去模仿和借鑒範文,培養寫作興趣、思路、手法,逐漸地提高寫作能力。

❸ 為什麼很多孩子讀了很多書,作文還是寫不好

過去我跟題主有一樣的困惑,為什麼孩子多了那麼多書作文寫的卻跟白開水一樣呢?真的,我家讀書多的嚇人!平均每年閱讀量都在600萬字左右,他讀的每一本書我都有記錄,而這個數據並不包含科技類、習題類(比如閱讀、習作、教輔等)、漫畫類等等。但是孩子寫作就是不行!基本上都是直白地描述一下就完事兒了,偶爾會看他用上個修辭方式或者感情描寫什麼的。

這點應該是最難做到的,孩子開始的時候也不是很喜歡,確實很費事,因為一篇文章改上兩次你基本上就會覺得沒詞了……所以我的方法是從網上看範文,哈哈!我自己看然後加裝提出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建議。反正就是套路孩子。

6、繼續堅持閱讀

多閱讀、讀好書,這才是習作的源泉,如果你不能跟我一樣去嘗試真么多的方法,那麼還是要繼續堅持閱讀,因為「量變引起質變」,當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還是會輸出的。不要擔心孩子不會輸出,其實孩子們的老師們會一直教他們去做這些事兒的。需要一個過程!

堅持!

凡事最怕的就是堅持!

❹ 為什麼我讀了這么多書還是不會寫東西

首先,要有自信:我一定會寫;

嗯嗯,這個問題類似於「我看了那麼多電影,為啥我還不會演」的感覺,其實吧,在現實生活中,你卻時時刻刻在演著你自己的角色,而且你可能比演員演得還要真實,只不過沒機會搬上銀幕而已。

❺ 為什麼讀了很多書,還是不會寫作

引言: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讀了很多書還是不會寫作呢?

❻ 明明讀了那麼多書,為什麼還是寫不好作文

你好
有一個少年朋友向我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他說:「人們常講,要想把作文寫好,一定要多讀書。可是,為什麼我讀了很多書,作文還是寫不好呢?」他講的是實情,這個同學讀書之多,在班裡可算是「冠軍」了。但是,他的作文成績總是剛剛及格,不光內容簡單,語言的毛病也多,這不是怪事嗎?
按理說,書讀得多的人,作文應當寫得好。古代有個學者,打了個比方:讀書好象化銅,化銅是很費氣力的事,作文好象鑄器,鑄器就不太費力了。只要銅化成銅液,倒進摸子里,便鑄成一個個器物。所以他說:「勞於讀書,逸於作文」,意思是:讀書下了苦功的人,作文便很容易長進。
但是,確有一些少年朋友,書讀得不少,作文卻寫得不好,是讀寫規律在他們身上不靈驗了嗎?當然不是,關鍵在於他們讀書不得法。沒有在讀和寫之間溝通一條渠道。這樣說來,怪事也就不怪了。
分析起來,讀書多而作文不好的同學,有三個毛病。
一、讀書不注重讀「破」,沒有在消化理解上下功夫。
唐朝詩人杜甫,寫起詩來,「下筆如有神」,他的重要經驗之一是「讀書破萬卷」。請注意這個「破」字,讀破的意思就是要把書讀熟,要消化。如果沒有這個「破」字,只是讀書萬卷,恐怕杜甫也未必會成為下筆有神的詩聖。
讀書多而作文不好的同學,恰恰犯了一個讀書不「破」的毛病。他們是「好讀書,不求甚解」,一本書,一篇文章看完,「好啊好啊」贊不絕口,可是你要問他好在哪裡,說不出個所以然。如果再追問幾個為什麼,那更是無言答對。這樣囫圇吞棗地讀書,連文義都沒有理解,又怎麼能吸收到作文里,有益於寫作呢?
讀書要注意消化。我們讀一本書,看一篇文章,不僅要搞清作者寫了什麼,還要想想作者是怎麼寫的;不僅要弄清作者是怎麼寫的,還要弄通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尤其是一些短小的好文章,我們要仔細琢磨,認真分析,看看作者是怎樣開頭和結尾的,選擇了哪些典型材料突出中心,用什麼樣的詞表達思想內容。
讀書,能這樣仔細地咀嚼,那麼你就能從中掌握寫作的規律,文章中好的語言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里。這樣,讀和寫之間的渠道,不就溝通了嗎?
二、讀書不注重吸收語言,沒有在背誦上下功夫。
多讀而不善寫的人,一般都沒有在背誦上下過苦功。有些同學寫作文感到沒詞兒,詞兒從哪裡來呢?
剛出生的孩子,不會講話,只能哇哇叫。後來他天天聽爸爸媽媽講話,聽周圍的人講話,也就慢慢學會了講話。印度有兩個很小的孩子,被狼叼走,在狼的哺育下長大,後來被獵人抱回來,發現她們只能象狼一樣地叫,不會講話。這說明,人不是天生就會講話,人的語言,是從一個語言環境中,漸漸學到的。
這是講的口頭語言,作文使用的書面語言也是這樣,積累書面語言,同樣需要到一個語言環境中去學習吸收。這個語言環境到哪裡去找?一本本書、一篇篇文章向你敞開著。但是,只是讀一讀、看一看還不行,記不住,不能變成自己的語言。這就需要做到熟讀背誦。文章背得多了,背得熟了,就會在規范的語言環境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病句便可以漸漸地少了,干癟
滿意請採納

❼ 為什麼讀了這么多年書我寫的字還是這么丑啊!

用心去寫。老師曾經對我說過,一個人的字體現了一個人的修行。如果自己都不能自我鍛煉,那麼字也就不會因為你的煩惱而漂亮的。
讀的書多不說明字一定會好看的,你讀書時還要花點時間讓你的手寫寫字,隨性寫的字最能表現一個人的性格!
你寫的字能讓人認出是什麼就足夠了,沒必要勉強自己寫出
龐中華
那樣的模範字
,你說是不是呢。

❽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寫不好字

書寫硬筆書法不但是門藝術更是一項書寫技能但有些人從練字的思想上有著錯誤的思想,首先練字和學書不是速成的有道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練字先要學會心靜不要心急,練字時要心平和古人雲書如心畫,字如其人也就是說你心裡想讓你的字美化肯定也會美化的方式書寫,你的字寫的好說明你非常細心仔細,而你的字寫的歪歪扭扭說明你粗心大意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至於為什麼有些人為什麼總寫不好字正如上面所說是書寫思想不對或錯誤比如現在電腦普及到每家都有第一一直依賴電腦會得電腦依賴症,電腦依賴症患者就有一直寫不好字的問題,當然我也沒說不要用電腦而是用電腦要適度不可過度使用電腦,還有有些人會有他人的字也寫不好為何我一定要寫好字或老師的字都寫的不好為何我要寫好字的錯誤思想試想一下老師一個人每天要對五十個同學進行教學加上教學時間有時不夠用字跡潦草些是正常現象這就好比一個醫生一天要連續給五十個病人看病一樣這樣也會有也字跡潦草是正常現象一樣但知道歸知道可千萬別學這種潦草字到時你書寫模稜兩可列印時也會模稜兩可試想誰願意看著模稜兩可的書寫文件行進列印,還有電腦列印只是單方面在電腦列印的前提必須用硬筆進行文件書面稿的書寫下來還有修改文件書面稿到通過文件書面稿再進行電腦列印,千萬別只看單方面的電腦列印,這些都是那些一直寫字寫不好的原因加上不重視硬筆書法的修養更加寫不好字,字如其人嘛

❾ 明明讀了那麼多書,為什麼還是寫不好作文

看點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一般來講輸入決定了輸出。但是仍有家長會說,為什麼孩子讀了很多書卻依舊寫不好作文?來自美國最大出版社學樂出版社專家講師Holly在下文中,介紹了好文章的6+1要素,幫助大家通過這幾步來審視孩子的寫作。

文| Holly 編輯丨李臻

孩子作文寫不好,怎麼辦?其實大多數時候,身為家長的我們都很無力,好像除了送孩子去作文培訓班,再叮囑他們多讀書,也別無他法了。各種書囤了一堆,孩子也讀得不亦樂乎。錢和時間都花了,等到寫作的時候,不是沒想法,就是語言貧乏,說好的」閱讀對寫作有幫助」呢?

頭痛腦熱,陰虛火旺,人們都說多喝水,雖然也不敢確定到底有沒有作用。那閱讀是不是這樣的萬金油呢?投個票吧!

閱讀當然對寫作有幫助

閱讀對寫作有幫助,但對我/我家孩子好像沒用

閱讀對寫作也許有幫助,原因我也不太清楚

說不清

既然是討論寫作,那怎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我們就用美國寫作教學中6 Traits來看看好文章到底好在哪裡。所謂6 Traits,就是好文章的6大特質(qualitiesof good writing),現在就請大家或者孩子用這6大特質審視自己的文章。

Ideas(想法):這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是由文章的內容,主旨,及支持主題的細節構成的。

這個topic我很了解嗎?

我的topic是否清楚,有趣?

我是否用了很多細節描寫?

Organization(組織):這是文章的內在結構,用怎樣的邏輯把觀點,細節組織在一起。

我的文章是不是有開頭,中間,結尾?

我有跑題嗎?

我表達觀點的順序合理嗎?

Voice (語氣):這是文章的調性,作者通過遣詞造句,文章內容與結構想傳遞給讀者怎樣的情感。

我寫作的時候,是否有考慮到讀者?

讀者能體會到我想表達的情感嗎?

我自己最喜歡這篇文章的哪個部分?

Word Choice (詞語的選擇):這是指作者的用詞是否豐富多彩,是否能打動讀者。

是否用詞去描述不同的感受

是否嘗試著用新的詞?

用詞是否精準,令人印象深刻?

Sentence Fluency (句子流利度):這是指句子讀起來的流暢度,以及節奏感。

句子讀起來容易嗎?

是否運用不同種的句型,句式?

是否長短句結合?

句子的開頭都是同樣的詞嗎?

Conventions (書寫規范):這是指要文章符合英文書寫的常見要求。

單詞有沒有拼錯?首字母有無大寫?

語法是否正確?

標點符合有無錯誤

段落有無縮進等等

最近寫作教學理論又倡導另外一個trait,從傳統的6大變成6+1,這最後一個就是 Presentation。

+1 Presentation (文章的呈現)

不管文章是手寫,還是機打,都要考慮字體,格式,排版等問題,文章整體看上去舒服。

知道了好文章的6+1種標准,那麼這些特質如何培養呢?

Ideas

想法,觀點來自哪裡?來自於我們對事物的觀察,體驗與思考。作為個體,只活這一世,我們的直接經驗太有限,無法上天入地,回到過去。好在我們可以讀書,可以任由書籍帶我們去任何時空。不廣泛閱讀如何獲取這些體驗?有了體驗,還要勤於思考。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閱讀瞎想,註定徒勞無功。

Organization

英文寫作有四種文體:Exposition (雜志文章,報紙新聞,政府公告,現象的原因,比如如何保護熱帶雨林),Argumentation(議論文,類似於討論「高考的改革是好事嗎」),Description(說明文,比如「景泰藍的製作」),以及Narration (記敘文)。每種文體都有自己的internal structure,只愛讀小說故事的朋友,明顯無法應對多樣的文體。

Voice,Word Choice,Sentence Fluency

這三個都是需要閱讀精品經典書籍,細細揣摩分析,才能達到的境地。以前大學學英美文學的時候,教授經常讓我們分析詩歌或文章的tone(voice) and manner,當時真的很討厭。現在才發現,文章的tone決定著你以怎樣的方式傳遞你的ideas,選用哪些詞才和tone匹配。當然要讀精品的文章與書籍,才能真正體會好作者是如何渾然一體的用voice, word choice,sentence 為文章的ideas服務的。

Conventions,Presentation

這兩個當然是需要專門的訓練,再加上多看優秀的書籍,文章才能修煉的技能。

從以上各項的解析中,相信大家可以看出,一篇好文章的每一項特質都離不開閱讀,但是並不意味著隨隨便便漫無目的的閱讀就一定能促進寫作的發展。那要怎麼讀呢?有以下兩點可以參考:

1.閱讀范圍:Reading Widely

有一句話叫做You are what you read.我們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所讀的東西都會從你的言談與文章反映出來。

只讀教材的,你的文章會很乾;讀了優秀小說的,文章會有豐富的細節;愛讀詩歌的,語句也是有節奏與美感的。多讀書,還要走出自己的閱讀舒適區,去讀一些平時自己可能不感興趣的東西,才能獲取一些不同的經驗,受到新的啟發,跳出被用爛了的那些梗,比如提到老師必定「深夜老師窗前仍燈火通明「,提到獻愛心必然「砸爛多少個存錢罐,媽媽笑了,我也笑了」。

2.閱讀方式:精讀+ 泛讀

泛讀讓我們拓寬視野,啟發思考,熟悉話題的背景知識,學到更多的新鮮詞彙,見識到什麼是有趣有效的表達方法,寫議論文時有充分的論據,能分辨書籍的品質??

精讀nonfiction文章或書籍,讓我們了解作者是通過怎樣的邏輯順序,羅列怎樣的論據,選用怎樣的詞句,用什麼voice來跟觀眾對話,來表達或者論證自己的觀點。

精讀fiction 文章或書籍,讓我們了解作者如何營造情景,氛圍,選擇怎樣的語言來描述人物外在及內心,設置怎樣的情節矛盾來展現人物性格,以及故事要表達作者怎樣的態度或情懷。

現在理解為什麼老師要我們分析文章的主旨(theme),作者的意圖,段落結構等等讓人很煩的東西了吧!雖然因為標准化考試的局限性,讓這些分析變得僵硬且答案唯一,但是這些都是幫助我們理解文章,寫好文章的必經手段。

閱讀必然對寫作有幫助,讀得越多,寫的越好;同時寫的越多,也更能加深閱讀理解的能力。閱讀與寫作就像太極的陰和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缺一不可。

當然寫作是一項復雜的過程,只閱讀不多寫,也會導致眼高手低的境地。這篇文章雖然是從英文寫作的角度來分析閱讀與寫作的關系,但是相信家長朋友們都看出來來了,大道相通,這些論述對於中文寫作同樣有效。所以別干著急了,多讀,多寫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大道至簡:Keep Reading,Keep Writing。

熱點內容
為什麼覺得眼睛老是濕潤的 發布:2025-08-09 14:07:16 瀏覽:689
眼睛突然劇烈疼痛是因為什麼 發布:2025-08-09 14:05:57 瀏覽:475
公蟬為什麼晚上特別喜歡叫 發布:2025-08-09 14:05:50 瀏覽:941
黃金首飾為什麼沒有別人的顏色 發布:2025-08-09 14:05:37 瀏覽:561
功不唐捐為什麼詞典里找不到 發布:2025-08-09 14:02:20 瀏覽:649
力克軟體為什麼裝上打不開 發布:2025-08-09 14:02:03 瀏覽:920
aj4大巴黎為什麼顏色不一樣 發布:2025-08-09 14:00:38 瀏覽:661
為什麼男生喜歡跟你開玩笑 發布:2025-08-09 13:55:34 瀏覽:160
底特律為什麼和紐約的時間相同 發布:2025-08-09 13:54:38 瀏覽:883
電腦吹出冷氣為什麼 發布:2025-08-09 13:53:53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