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旋球為什麼發不好
① 拉下旋球怎麼發不上力
拉下旋球技術相對於攻球技術來說,難度要大一些,因為要自身主動發力,所以很多初學者在剛開始練習起下旋的時候往往整個身子會很僵硬,這是由於正手攻球基本功練習不到位的緣故,需要彌補。 剛開始練習拉下旋,一般都是從拉高吊弧圈球開始,這里需要注意三個要素:1.發力;2.引拍擊球節奏;3.摩擦點和厚薄比例。三個要素都具備了,起下旋就會很輕松,某個要素沒做好就容易失誤。 1.發力是拉球的基礎,這里所說的發力不是發死力、發蠻力,而是全身發力的順暢和集中,如果發力方式不合理,球拍在空中運行的加速度就出不來,自然也就無法拉起下旋球來。 2.這一點包含了兩個方面,引拍的時機和出拍擊球的時機。和正手攻球一樣,引拍要在對手擊球(搓球)後球過來的一瞬間開始,這個節奏過早則造成「等球」,等了以後就只能用眼睛去瞄,出手時機就不準確,過晚則會被來球頂住發不出力;出手時機需要找准來球的弧線頂點,這時候球會「定住」一瞬間然後開始下降,此時出手命中率最高,如果搶點過早,在來球上升期就出手拉球則容易失誤。這一點綜合起來看,整體的動作就是球過來瞬間開始引拍-到位-找准擊球點馬上出手,這個動作需要一氣呵成,每個環節都不能有明顯停頓,否則就會影響拉球質量。 3.這一點也包含了兩個方面,摩擦球上的位置和摩擦厚薄。摩擦球上的位置位於球體中上部或者中部,而且要「正」,如果摩擦位置偏了則拉下旋球的上升力度也會由於角度偏斜而減弱從而造成下網。那麼從動作上看,一些初學者拉球時手腕習慣「勾」著,內扣太多,這樣一拉球摩擦點總是偏到側面,難怪使很大的勁還是感覺球容易往下掉,這時候一定要把手腕外撇開,拍型適當前傾,在身體前面擊球,這樣才能發上力。摩擦厚薄可以通過聽擊球響聲來判斷,俗話說「響球不轉,轉球不響」,就是這個道理。擊球太厚,則會聽到很脆的「啪」聲,弧線不好,不容易上台,這時候要增加吃球的摩擦,也就是薄一些,就能夠糾正這個問題了。 上面所說的是練習拉下旋時的注意事項,而在比賽中,如果要想上手拉起下旋球,那麼首先要過了對方的控球關,也就是說,在搓球控制上的能力必須高於對手或和對手差不多,這樣才能通過搓球控制迫使對方出現低質量的回球,自己才有機會上手。否則對方搓過來的下旋球都是弧線又低、又頂又快、落點又偏的高質量,你又如何能夠保證自己的上手質量?所以在練習中學會拉下旋以後,應該先和控球水平低於自己的球友打練習比賽,在「菜鳥」身上找准感覺,這樣才能夠盡快把練習和比賽結合起來。很多人認為必須和高手過招才會有進步,和菜鳥打只會越打越差的觀點是很片面的。
記得採納啊
② 乒乓球發下旋球,我發的球不是很轉這是哪裡不到位呢
用力向下、向前切一下。很多球迷發球時對板形控制太過隨意,例如,你立著拍子去發下旋,即使用上很大的力量,這個球也不會太轉,這個時候,試著將板形放平一些,橫向水平發力多一些,這樣才能將球發的死轉。最後是拍面傾斜。找准擊球點,像切菜一樣,削過去,但不是越傾斜越好的,前提是你要發過去不失誤。
上旋和下旋是一組訓練項目。學員在練習發球的時候,先是上旋後是下旋,隨著發球技術的提高,教練員會要求學員用同一動作分別發出上旋球與下旋球。提問者的問題就在這個階段。下面按順序教您如何用正手發出加轉下旋球:身體站位:左腳稍前,身體略向右傾斜,左手掌心托球置於身體右前方。眼睛注視球。拋球引拍:左手將球向上拋起,眼睛注視球,同時右手直握拍的手腕伸。
③ 為什麼我不會發下旋球···乒乓球。
下旋球要求拍子從己方向對方摩擦乒乓球,新手可能正身台內發下旋很吃力,可以嘗試右側身砍,而且學會之後還可以發出下旋雨正旋結合的旋轉球,一般這樣的球發出去比較台外;而反手發下旋力量較弱旋轉不會很大,但是近台,可以與反旋結合。兩邊發球都會了還可以正反長短結合,讓對手不適應,提高接球難度。仔細體會鍛煉,希望對你有幫助……
④ [原創]問:為什麼我發的下旋球總是不太轉而側旋球卻很轉
我覺得可能你只是看到形沒學到神!我建議拋球到摩擦那一瞬間要有一個短暫停止的時間具體方法是當球下落到與網差不多高的時候擺前BI向前向球的底部摩擦,注意你這個時候不要太過於把手內收,這樣會影響下旋的強度如果太多了就成了側旋球了!一定要向前向底部摩擦,別把手內收得太過,另外拍子不要太立了,要在接觸的時候基本與地面平行才行,另外要用拍頭觸球,這樣發出來的球非常轉!!再配合不轉球·這樣威力就更大了!
⑤ 乒乓球發下旋球,我發的球不是很轉這是什麼原因
建議大家可以學習下面許昕的這種摩擦動作,觸球的時候盡可能的讓球在球拍上多停留一會,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吃住球。這種感覺說起來很神奇,有個小訣竅就是你的前臂和手腕跟著球拍多往前送一送,手腕放鬆。一般來說,你越想發轉,你越用力,手腕也就越緊,其實越要轉,手腕越得放鬆。,重心降低。重心降低,有利於蹬地轉腰,有利於利用身體發球,不是只有攻球和拉球才需要轉腰的,發球一樣需要。
在發球的體系裡,上旋和下旋是一組訓練項目。學員在練習發球的時候,先是上旋後是下旋,隨著發球技術的提高,教練員會要求學員用同一動作分別發出上旋球與下旋球。提問者的問題就在這個階段。說明你的手感還不是很好 也就是打球的時間不會太長 磨擦的不充分 所以不是很轉。
⑥ 發下旋球時為什麼我發的球不是很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一項領域都有屬於自己成功的秘訣,運動項目更是如此,掌握了技巧才有可能在強者如雲的比賽中獲得勝利。那麼兵乓球想要把球發的旋還是要多練,多和實力相當的對手切磋,在實戰里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術。
⑦ 乒乓球正手發下旋球易出現的錯誤和改正方法
易出現錯誤①身體合力不對,發球和拉弧圈球都是需要身體合力才能發的出高質量的球。解決方法:需要注意將球向上拋時,重心移動至右腳,兩肩微微向左轉,球賽引至肩膀處,手腕向外展。球落下擊球,重心迅速移至左腳,轉肩膀,手腕發力。②拋球後等球下落至於網子等高處再擊球③有的人發下旋球第一落點離球網很近,這是錯誤的,第一落點應該靠近自己的身體。④發下旋球不能完全摩擦球的下部,那樣太薄沒有質量,應該從中下部摩擦出去,再拍子上吃住球。以上就是發下旋容易出現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沒有捷徑全靠多練,並且正確的練!
⑧ 乒乓球怎麼打下旋球我老是發不出來
發下旋球要領:
1磨擦球的中下部到底部——不能只是中下部;
2球拍擦球瞬間不僅鄉下用力更要向前用力摩擦——否則側旋多下旋不純;
3擦球瞬間甩腕動作要通過手指傳到球拍擊球處——橫拍食指、直拍中指;
下面是詳細的
⒈ 注意發球動作要符合規則:
發球動作只有兩部分組成,⑴一隻手的上拋動作:上拋高度大於等於16cm,上拋動作要在球台端線外、高於檯面且需垂直上拋;⑵另一隻手的揮拍動作:若按照新規則,要高於檯面,並且要使兩側居中的裁判和對方運動員的視線,能看清動作。
⒉ 注意發球的針對性:
知已知彼,百戰百勝。發球前,應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基本情況主要有 ⑴是直拍還是橫拍;⑵是左手還是右手;⑶ 是亞洲選手還是歐美選手;⑷是生膠還是半長膠;⑸是反膠還是正膠;⑹是近台快攻打法還是削攻打法;⑦是初次見面還是熟手。對上述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通過熱身、錄像、報導等,了解對方的特長,了解對方發球、擊球、落點規律和球路。
⒊ 注意發球直接得分:
通過學習研究各種螺旋發球,練就最拿手的發球和絕招發球,如練發擦邊球、回頭槌、近網邊線球,在發球的開局,直接得分。在開局和中局,就爭取主動,把比分拉開,這在「+一分制」 中,顯深得格外重要;
⒋ 注意為發球搶攻做准備:
總體上來說,發球為搶攻做准備的宗旨:就是用各種方法提高發球的質量,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使對方回球質量不高,從而為搶攻創造了條件。 具體說來,應注意下面幾點: ⑴利用對方的漏洞、和弱點,在落點、旋轉、力量、曲線上不斷地變化,從而提高發球的質量,創造搶攻的機會; ⑵研究發球的規律,在發球時,就大體上可以預測對方回球的線路,從而提高搶攻成功的概率。 ⑶利用組合發球的威力,調動對方。如發近網、短而轉的球,組合發底線,左、右、近身、長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⑷利用旋轉的組合,如發近網轉和不轉的球,及發近網側下旋球和「左爆沖側上螺旋球」 ,把球發到對方左邊線。這樣旋轉的組合,使對方感到難於適應,從而控制了比賽的節奏,使攻球頻頻得分。
⒌ 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後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⒍ 注意發球的旋轉:
乒乓球旋轉的多樣性和由此產生的曲線的豐富性,在所有的球類運動中是獨一無二的。那麼如何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旋轉,特別是動作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旋轉呢?主要應注意如下幾條: ⑴用球拍不同部位擊球和磨擦球,發出不同旋轉的球。如用拍面下側與拍面上側擊球和磨擦球,就可以發出相應時的轉與不轉球; ⑵用螺旋線引拍,如果在不同階段和不同方向擊球和磨擦球,會產生不同旋轉。下螺旋線方向觸球會產生下螺旋;上螺旋線方向觸球會產生上螺旋; ⑶用手腕發力方式不同,產生不同的旋轉:如果是彈擊發力,則不太轉,如果是上螺旋線形摩擦發力,則是上螺旋式旋轉; ⑷適當增加海綿厚度,增強球拍粘性,可以增強乒乓球的旋轉。特別是在使用大球以後,這個問題顯得更加重要; ⑸增加合力作用在球拍上的時間和距離:如在發加轉螺旋球時:應用靠近拍面右側的部位摩擦球;如在發不轉螺旋球時:應用靠近拍面左側的部位摩擦球; ⑹ 動作適當加大,加快擺速,並切得薄:這樣在擺速方向遠離球心的條件下,擺速越快,擊球力量就越大,球拍摩擦球的力量也就加大了,因此球的旋轉就得到加強;
⒎ 注意發球的變化:
發球變化莫測,常使對方不知所措。但是我們常會看到:在比賽中,包括一些大賽中,有些運動員,從頭到尾,只用一種或二種發球。發球單調,落點也單調,常使對方較快就適應,而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因此多准備幾套發球,如正手、反手、側身發球、上螺旋、下螺旋、長螺旋、短螺旋等等,充分發揮發球階段主動時機,努力做到:六結合+組合,並在發球時就准備好幾套發球搶攻的路線,常會使我們處於不敗之地!
⒏ 注意發球的創新:
不斷提高發球質量,不斷創造新的發球,是乒乓球運動發展的需要,也是乒乓球運動富有生命活力的體現。在一種高質量新的發球面前,由於對方對它陌生,頭腦中尚未建立條件反射。因此在擊球時,感到不協調、不順手,甚至束手無策,這樣就導致發球直接得分,或間接得分,這就充分顯示了新發球的巨大威力。最近,筆者研究發一種「左爆沖側上螺旋球」 ,把球加力、加速、加螺旋,從本方左中端線,發到對方左邊線,在對付橫拍,特別是對付直拍和直拍長膠及削球手,收到很好的效果。
⑨ 在打乒乓球時發下旋球,為什麼我發的球不是很轉呢
在生活當中,或許我們都會認識很多人,也會經歷很多事情,有的人有的事都會慢慢教會我們成長。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是需要去學習很多東西,你才能夠收獲屬於自己的成功,同時也要掌握一些技巧,你才能夠掌握其關鍵。或許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都很熱愛運動,同時也會把一項運動當成自己的興趣愛好。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優秀的乒乓球員為我國獲得了很多的榮譽。在打乒乓球時發下旋球,然而,你發的球不是很轉,或許是有原因。
對於我來說,我不會打乒乓球,所以我也不知道下旋球是什麼樣子的,但是在奧運會上也看到那些奧運健兒發的球轉的很快。如果你發的下旋球沒有很賺,那麼可能是因為你沒有掌握真正的發球技巧,所以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