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休息不好為什麼會一側肢體不舒服

休息不好為什麼會一側肢體不舒服

發布時間: 2022-10-03 14:44:49

1. 青年人睡眠中出現單側肢體麻木是怎麼回事

睡覺的時候可能沒有注意到,腿上的靜脈被壓會導致間歇性缺氧,所以的確要注意長時間的不當睡姿,所以幾乎每個人睡覺都下意識的要翻身。長期伏窩的病人不僅有得褥瘡的危險,而且會使肌肉萎縮。人死亡以後由於血液不動,所以會形成血淤的現象。
只要勤翻身,沒事,我那時候也經常麻木,有時腿還抽筋,以為是缺鈣,實際上是長時間沒活動的緣故。

2. 越不睡好覺手臂酸脹是什麼原因,越熬夜了就難受的睡不著

你經常性的頭皮發麻、和左手時有偶爾的發麻,和你的頸椎有極其重要的關系

你的皮膚經常會發癢,一抓就紅還起疙瘩,這是你的皮膚性質問題,這個症狀和你的頭皮和手指發麻,沒有什麼關聯

要注意你平時用的化妝品是否適合你的皮膚(化妝品使用不當,會引起皮膚瘙癢),還要注意不要過度的勞累,減少心理壓力大(精神上壓力大,會影響身體的代謝,皮膚會很糟糕)、少熬夜(經常性的熬夜,休息不好,皮膚會變的非常的敏感會起疙瘩),減少用手常摸臉的習慣(手上的細菌是最多的,會刺激毛囊

多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可以補充體內缺少的水分,皮膚的好壞與水是密不可分的,還能排泄掉體內的垃圾)

而你的頭皮和手指發麻,是和你的頸椎病有相互關聯的

頭皮手指發麻是因為你已經有頸椎病了(盡管你還沒有意識到你已患上了頸椎病),是和你長期的久坐運動少(比如長時間的用電腦或工作學習),而你又沒有及時的緩解、平時又不注意頸部的鍛煉,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覺中,得了頸椎病

由於頸椎病局部的症狀輕,有些人甚至根本無頸部症狀;許多頸椎病患者表現為其它系統疾病的症狀,很容易就與其它疾病相混淆,當成別的病治療

經常的久坐不動,總使頸椎保持一個姿勢不動,造成的頸椎病(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經有頸椎病了)

頸椎病的特徵是 :頸部僵硬、不舒服、疼痛、有酸脹感,以及脖子活動不靈活
轉動脖子時,有咔咔響的聲音,不進行調理,進行下去會頸椎增生

當有頸椎病時:神經根受到刺激或壓迫後會有這些症狀 :

頸部、肩部、胸部疼痛、或麻木,不及時的治療、頸椎病就進一步加重,會有持續性或陣發性並向肩部、上肢、胳膊、及手指放射傳導,可以伴有針刺樣(針刺痛)或過電樣串麻感、麻痛、酸痛、脹痛、和蟻爬麻感,當頸部活動或咳嗽、打噴嚏或用力稍大時疼痛及串麻感可加重

由於頸椎病會壓迫神經血管,會使血液不能很好的輸送到頭部,會令頭皮發麻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頭皮發麻還和心血管疾病有關系,這一點不可忽視

還是建議你先到醫院,檢查後,沒有心血管方面疾病,那就能放心的以治療頸椎病為主,這樣做安全些,別耽誤治病的最佳時間

頸椎病加重時也可以有上肢肌肉萎縮、發沉、酸痛無力、動作不靈活等現象,在夜間頸肩部及上肢可能痛得更厲害,可以翻來覆去睡不著。

由於頸脊髓受到刺激壓迫後,使脊髓血液供應不足,可以促使多個部位(肩膀、胳膊、手臂、手指、腰部、臀部、腿部和足部)的發麻。

再嚴重的話,會繼續向下、向腰部蔓延:腰部酸痛、腰無力、腰膝酸軟等

向腰部:腰部無力,酸軟、疼痛、不敢彎腰等

向臀部:坐骨神經痛、不敢久坐、有麻痛感,睡覺時明顯

向腿部和小腿蔓延:腿部有發麻現象,活動後症狀會減輕些

向足部:足部怕涼,怕冷、會導致末梢神經循環差
可以促使多個部位(肩膀、胳膊、和手指)的發麻。

如果經過稍微的活動後,血液循環的快些了,症狀會有所減輕,因為壓迫頸椎病會壓迫神經血管,使血脈不通暢、是經絡受阻的緣故

以下是緩解、治療頸椎、和肩部的鍛煉方法:

告訴你肩部的運動方法,因為,做肩膀運動,對你的頸椎病能起到非常好的、有輔助的治療效果

頸椎病還與睡眠的不良姿勢有關:(總睡過高、過硬的枕頭),因其持續時間長,會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失調,加速頸椎退變。

枕頭與睡眠: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後仰。習慣側卧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

頸椎病與學習、工作的姿勢不當有關 :處於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的,雖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頸椎病發病率很高。(比如:長時間的上網,打字、生活中長時間打麻將,看電視也可以造成頸椎病。)

不適當的體育鍛煉: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可加重頸椎負荷

無論是睡眠、休息.還是學習工作,甚至日常一些動作,都要保持良好的習慣,時刻不忘頸椎的保護。同時加強頸肌的鍛煉

告訴你緩解頸椎病的方法:

平時要注意少低頭,工作一兩個小時至少休息一次,休息時頭向後仰,或平卧,讓頸椎得到休息。頸椎病患者要注意不要來回突然的猛然的轉頭,更不能旋轉頸椎,使勁斜搬按摩頸部

多坐聳肩、和擴胸動作:對頸椎病造成的肩膀、後背、胳膊、和手部麻痛有非常好的效果

多游泳。因為游泳的時候頭總是向上抬,頸部肌肉、肩部、背肌、胸肌、腰肌都得到鍛煉,而且人在水中沒有任何負擔,也不會對椎間盤造成任何的損傷

也可以在家,做旱地游泳的動作(假的游泳),做各種游泳的姿勢:(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

做用下巴向前的畫圈動作(就像,鵝探頸的姿勢)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頸椎部的運動時,速度千萬不能過快、過猛,一定要緩慢的進行

還可以做:雙手十指互相交叉,放到腦後,雙手向前方使勁,頭部頸部向後用力,可以使頸部、肩膀減少僵硬、麻痛、酸痛的症狀

休息時,經常的用熱水袋,敷在脖子下面,熱敷對緩解頸椎病的效果很好

放風箏:放風箏時,挺胸抬頭,左顧右盼,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有利於增強骨質代謝,既不損傷椎體,又可預防椎骨和韌帶的退化。

做頸椎部體操的方法 :

1. 基本姿勢:每次做各項訓練動作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全身放鬆。

2. 前俯後仰:雙手叉腰,先抬頭後仰,同時吸氣,雙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後緩慢向前胸部位低頭,同時呼氣,雙眼看地。做此動作時,要閉口,使下頜盡量緊貼前胸,停留片刻後,再上下反復做4次。

3. 左右旋轉:雙手叉腰,先將頭部緩慢轉向左側,同時吸氣於胸,讓右側頸部伸直後,停留片刻,再緩慢轉向右側,同時呼氣,讓左邊頸部伸直後,停留片刻。這樣反復交替做4次。

4. 提肩縮頸:做操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平行,雙手自然下垂。動作時雙肩慢慢提起,頸部盡量往下縮,停留片刻後,雙肩慢慢放鬆地放下,頭頸自然伸出,還原自然,然後再將雙肩用力往下沉,頭頸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後,雙肩放鬆,並自然呼氣。

5. 左右擺動:做操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平行,雙手叉腰。動作時頭部緩緩向左側傾斜,使左耳貼於左肩,停留片刻後,頭部返回中位;然後再向右肩傾斜,同樣右耳要貼近右肩,停留片刻後,再回到中位。這樣左右擺動反復做4次

以下這些是肩部的運動

按摩肩膀的方法:

穴位按摩 :按摩手三里。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 ,揉動 1分鍾 ,換左手 ,每日 3次。按摩印堂穴。用食、拇指按住該穴 ,旋轉揉動 ,每次 1分鍾 ,每日 3次。

捏壓患處 :用右手拇、食指捏住壓痛點 ,用力深壓 ,並向前後左右揉動 1分鍾 ,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捏右肩。每日 2次

肩膀運動方法:
一 、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牆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二 、手指爬牆 患者面對牆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牆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三 、體後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上牽拉。

四 、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後停10分鍾,然後回原處,反復進行。

五 、後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後呆住不動,2分鍾後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六 、梳頭 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側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並旋前(掌心向上),盡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

七 、頭枕雙手 患者仰卧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收,然後再盡量外展。

八 、旋肩 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後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復數遍。

以上幾種動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根據你的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鍛煉,每天3—5次,一般每個動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恆

多揉、多按摩頸部和肩部肌肉,按摩大椎穴、肩井穴、風池穴、百會穴、腦戶穴、中府穴、雲門穴等,對你的頸椎病有非常好的效果

睡前泡手、泡腳(水溫不能太燙),沒事多搓搓手,多跺跺腳,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對頸椎病有輔助療效,還有非常好的促進睡眠作用

要減少久躺、久坐的壞習慣、多運動(久躺、久坐都會傷及頸椎)

注意風濕:根據季節,適時的添加衣服、保暖好頸部和肩膀,防止受寒、受風

在學習、工作時的坐姿,盡量的常做到挺胸收腹,坐姿挺拔,(這個姿勢一般人,很難持續下去,可以坐直一會兒、歇一會,在做,再休息)

你的脖子針刺痛的問題,按照以上的鍛煉方法和注意事項,疼痛就會有明顯的好轉

如果在配合中醫的針灸、拔罐和按摩、貼葯膏,那效果就更好了

祝你牛年財源滾滾,發得像肥牛;身體壯得像頭牛;愛情甜得像牛奶;好運多得像牛毛;事業蒸蒸像大牛。

願你享有期望中的全部喜悅,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能帶給你甜美的感受和無窮的快樂!

祝你心想事成!!!!!!!!!!!

祝你身體健康!心情愉悅每一天!

3. 身體一側手腳麻木是怎麼回事

身體一側麻木是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頸椎的,看是不是因為頸椎病壓迫神經導致的身體麻木,自己平時要注意睡姿。

4. 不明原因的一側性肢體麻木和無力是什麼疾病症兆

出現一側肢體麻木的症狀,由於肢體供血不足或者神經損傷引起,常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腦血管疾病包括腦梗塞和腦出血,也稱腦中風,是最常見的原因。常見的臨床症狀有頭暈、頭疼、一側肢體麻木、言語不利等,嚴重的可能會引起一側肢體活動障礙、偏癱等,因腦血管疾病急性期治療效果較好,出現肢體麻木症狀,最好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如頭顱CT。2、頸椎疾病是頸椎的一種退行性改變,常見的症狀有頭暈、頭疼、頸部不適、肢體無力等,壓迫神經會出現肢體麻木等不適症狀,平時多飲水,飲食清淡,加強鍛煉,多吃蔬菜、水果。

5. 睡眠不好,老是感覺身體不舒服怎麼回事

短期內休息不好,身體肯定不會舒服的,長期下去就會引發很多疾病,
失眠症根據失眠發生的時間先後,可區分3種失眠症。
① 發生在睡眠初期,表現為很難入睡,也是最常見的失眠症。
② 表現為全夜時醒時睡。
③ 發生在睡眠終期,患者過早蘇醒,不能再入睡。
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太差,就會嚴重影響大腦的機能,原來是很聰明的人也會變得糊塗起來。很多人患上了神經衰弱等疾病,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嚴重睡眠不足引發的。
你如果總是感覺自己睡眠不好教你幾個提高睡眠質量的幾個方法:
1.堅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在周末不要睡得太晚。如果你前一天睡得晚當日起得晚,那麼當日晚上你可能就會失眠。
2.睡前勿猛吃猛喝。在睡覺前大約兩個小時吃少量的晚餐,不要喝太多的水,因為晚上不斷上廁所會影響睡眠質量;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也會影響睡眠。
3.睡前遠離咖啡和濃茶。建議你睡覺前2小時不要喝咖啡。
4.選擇鍛煉時間。下午鍛煉是幫助睡眠的最佳時間,而有規律的身體鍛煉能提高夜間睡眠的質量。
5.保持室溫稍涼。卧室溫度稍低有助於睡眠。
6.大睡要放在晚間。白天打盹可能會導致夜晚睡眠時間被「剝奪」。白天的睡眠時間嚴格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且不能在下午三點後還睡覺。
7.保持良好的心態,睡前總是想太多問題會使腦細胞高度活躍,難以進入睡眠狀態。

特別嚴重的就要考慮就醫,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給你開據葯物,一般情況是不會給你開安眠葯的,一般都會開一些安神類的葯物,另外也可以試試保健類的食品,我母親吃的大豆多肽就很不錯,以前她睡覺很輕,夜裡一樓的狗叫都能吵醒她,現在都可以一覺睡到天亮了,人也有精神了。

6. 為什麼睡覺時會感覺腿關節不舒服!好像是酸酸的!

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鈣、受涼、局部神經血管受壓引起.
平時可適量補鈣,多曬太陽,注意局部保暖,也要注意體位的變化,如坐姿睡姿,避免神經血管受壓,你也可做局部肌肉的熱敷、按摩,加強局部的血液循環,如果還無改善,你就應到醫院檢查治療。

下面是腿抽筋發作前用於預防的 4點建議:

穿舒服的鞋子。平足和其他身體構造的問題使一些人特別容易發生腿抽筋。合適的鞋是彌補的方法之一。

拉松被褥。很多人睡覺時喜歡把被子捂得緊緊的。但是特別在仰卧的時候,被子可能壓住足部,這樣使腓腸肌和足底肌肉緊綳。緊綳的肌肉很容易發生痙攣。只要將被褥拉松一些就可以了。

伸展肌肉。睡前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可有助於在第一時間預防抽筋。伸展方法和腿抽筋時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的方法相同。還可以將足前部置於樓梯踏步的第一階,慢慢下壓腳跟使腳跟位置低於階梯位置。

大量飲水。如果平時活動量大(包括散步、整理花園、做家務),需要補充液體以避免脫水,但是不要過量。大量液體能稀釋血液中鈉的濃度,這樣可能導致各種問題,包括肌肉抽筋。應該飲用多少水取決於你的活動量和所食用的食物。因為口渴刺激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越來越微弱,我們在年老後可能會忘記喝足量的水。一些人還擔心因為喝水太多而上廁所次數增多,特別是晚上更不方便。
預防和治療低血鈣引起的抽筋,主要方法有:膳食要選用含鈣量高而又有益於營養平衡新鮮食品,如奶類,在臨睡前喝一杯牛奶有明顯療效;吃些豆製品或是海帶等也可以補充鈣質; 在食品中適量添加骨鈣粉、碳酸氫鈣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葡萄酸鈣片、鈣素母、乳酸鈣等含鈣葯物。與此同時,注意多吃一些含維生素D的食品。小腿肚抽筋通常是由於鈣流失導致骨質疏鬆引起的。造成鈣流失的原因很多,而減肥是頭號元兇。許多女性在減肥過程中拒絕一切與脂肪有關的食物。殊不知,在減去脂肪的同時,也會把骨骼減弱了。另外,吸煙、喝酒、飲濃茶或咖啡都會造成鈣流失。補充鈣質千萬不要迷信葯物,運動的補鈣效果比葯物更有效。補鈣最有效的運動方法是有氧運動配合力量運動。另外在飲食中增加奶製品的攝入也可輕松補鈣。
但是腿抽筋未必都是缺鈣,中老年人腿抽筋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
預防小貼士下面是腿抽筋發作前用於預防的4點建議:
穿舒服的鞋子。平足和其他身體構造的問題使一些人特別容易發生腿抽筋。合適的鞋是彌補的方法之一。
拉松被褥。很多人睡覺時喜歡把被子捂得緊緊的。但是特別在仰卧的時候,被子可能壓住足部,這樣使腓腸肌和足底肌肉緊綳。緊綳的肌肉很容易發生痙攣。只要將被褥拉松一些就可以了。
伸展肌肉。睡前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可有助於在第一時間預防抽筋。伸展方法和腿抽筋時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的方法相同。還可以將足前部置於樓梯踏步的第一階,慢慢下壓腳跟使腳跟位置低於階梯位置。
大量飲水。如果平時活動量大(包括散步、整理花園、做家務),需要補充液體以避免脫水,但是不要過量。大量液體能稀釋血液中鈉的濃度,這樣可能導致各種問題,包括肌肉抽筋。應該飲用多少水取決於你的活動量和所食用的食物。因為口渴刺激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越來越微弱,我們在年老後可能會忘記喝足量的水。一些人還擔心因為喝水太多而上廁所次數增多,特別是晚上更不方便。

小腿抽筋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抽筋的學名叫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發生在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發作時疼痛難忍,尤其是半夜抽筋時往往把人痛醒,有好長時間不能止痛,且影響睡眠。
引起腿腳抽筋的常見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①外界環境的寒冷刺激,如冬季夜裡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

②疲勞、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過多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均可引起肌肉痙攣。如走路或運動時間過長,使下肢過度疲勞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積;睡眠休息過多過長,血液循環減慢,使二氧化碳堆積等。

③老年婦女雌激素下降,骨質疏鬆,都會使血鈣水平過低,肌肉應激性增加,而常發生痙攣。

④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卧,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卧,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小腿抽筋發作時該怎麼辦呢?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下列不同的對策,可以很快解除痙攣而止痛。當發生抽筋時,只要據「反其道而行之」,即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腳趾並堅持l~2分鍾以上,即可收效。具體來說,如果是小腿後面的肌肉抽筋,可一方面扳腳使腳板翹起,一方面盡量伸直膝關節;當小腿前面的肌肉抽筋時,可壓住腳板並用力扳屈腳趾。

預防腿腳抽筋,平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驅寒保暖。

②注意睡眠姿勢。

⑧走路或運動時間不可過長。

④適當參加體育鍛煉⑼

⑤必要時補充一些維生素E。

⑥適當補鈣,含乳酸和氨基酸的奶製品、瘦肉等食品,能促進鈣鹽溶解,幫助吸收。

人們常見的腿抽筋其實是小腿肌肉痙攣,表現為小腿肌肉如腓腸肌突然變得很硬,疼痛難忍,可持續幾秒到數十秒鍾之久。

一腿抽筋常見的原因

①寒冷刺激。如冬天在寒冷的環境中鍛煉.准備活動不充分;夏天游泳水溫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覺沒蓋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會痙攣得讓人疼醒。

② 肌肉連續收縮過快。劇烈運動時.全身處於緊張狀態,腿部肌肉收縮過快.放鬆的時間太短,局部代謝產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縮與放鬆難以協調,從而引起小腿肌肉痙攣。

③出汗過多。運動時間長.運動量大,出汗多,又沒有及時補充鹽分.體內液體和電解質大量丟失.代謝廢物堆積.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環不好,也容易發生痙攣。

④疲勞過度。當長途旅行、山、登高時,小腿肌肉最容易發生疲勞。因為每一次登高.都是一隻腳支持全身重量,這條腿的肌肉提起腳所需的力量將是人體重的六倍,當它疲勞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生痙攣。

⑤ 缺鈣。在肌肉收縮過程中.鈣離子起著重要作用。當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太低時,肌肉容易興奮而痙攣。青少年生長發育迅速,很容易缺鈣,因此就常發生腿部抽筋。

二腿抽筋的預防

①要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D,可吃鈣片,也可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蝦皮、牛奶、豆製品等。

②要加強體育鍛煉,鍛煉時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讓身體都活動開,這時下肢的血液循環順暢,再參加各種激烈運動或比賽,就能避免腿抽筋。

③要注意保暖,不讓局部肌肉受寒。

三腿抽筋的應急處理
平時一旦發生腿抽筋,可以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側的大腳拇趾,再慢慢伸直腳,然後用力伸腿,小腿肌肉就不抽筋了;或用雙手使勁按摩小腿肚子,也能見效。
如腿抽筋的情況多次頻繁發生,則應就醫治療。
最簡單的就是抽筋的時候要放鬆~再慢慢伸直腳

7. 一側身體發酸乏力易疲勞手僵硬怎麼回事

應該是前期疲勞累積較多
向疲勞成疾方向在發展
建議你最近要好好休息了
保證良好
充足的休息時間
手僵硬應該是血液循環不好
免疫力下降的體現
建議你可以盡快的喝點三勒漿抗疲勞液
可以幫助你盡快的排除身體中累積很多的疲勞因子
同時補充身體中所需的氨基酸
維生素等微量元素
同時還可以幫助你調節免疫力
雙管齊下
相信一定可以幫助到你
祝你早日康復

8. 左側身體發麻怎麼回事應該如何治療

血壓正常否? 生育情況? 有無頸椎病?有無因此問題影響導致頭暈頭昏? 有無偏頭痛病史? 另外描述不夠清楚:什麼是「腳心和手指連接處」? 基本上,無法准確回答您的問題。 因為原因不明啊。 做熱敏灸應該可以找到並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 或者扎針。這也是個經絡問題,應該可以解決。 或者您可以自己拍拍肢體,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供血狀況。 同時刺激了局部經絡。

9. 左側肢體麻木是什麼原因...

肢體麻木是指肢體感覺喪失。發病原因有營養缺乏和代謝障礙性肢體麻木、中毒性神經性麻木,感染引起的神經炎性麻木,急性多發性神經根引起麻木,脊髓骨質增生性麻木,骨髓病性麻木,動脈硬化性麻木,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性麻木,營養缺乏和代謝性肢體麻木。病人可有長時間的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會有嚴重營養缺乏的病史,上述並發導致病人體內維生素b族嚴重缺乏而引起肢體麻木。
身體左邊發麻,首先要考慮為生理因素所致,如情緒過度緊張、營養不良、缺乏B族維生素、濫用葯物等,都有可能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出現左側肢體麻木的症狀。除此,還有一些病理原因也會導致此症狀發生,腦動脈硬化、脊髓血管病、腦膜瘤等,具體詳細介紹如下。

第一、腦梗死
如果是老年人出現身體左邊發麻的症狀,就要考慮為腦梗死所致。因為此病好發於老年人,出現後主要表現為肢體麻木、共濟失調、感覺障礙等。
第二、腦出血
腦出血容易損傷顱腦組織和神經,導致患者出現一側身體麻木、無力或癱瘓的症狀。
第三、脊髓血管病
身體左邊發麻也要考慮為脊髓血管病所致,因為此病易導致脊髓短暫性缺血,出現一側肢體麻木、間歇性跛行、肌萎縮、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的症狀。
第四、頸椎間盤突出症
頸椎間盤突出症容易壓迫脊髓神經,導致患者出現步態笨拙、走路不穩、肢體麻木、四肢肌張力增高、肌力減弱的症狀。
第五、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類型較多,無論患有哪一種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肌無力、肌萎縮、肢體麻木等。部分嚴重的患者可能還會伴有頸部疼痛、睡眠障礙、小腦共濟失調等。
第六、腦膜瘤
體積較大的腦膜瘤容易壓迫脊髓組織,導致患者出現左側身體發麻、運動障礙、感覺異常的症狀。
身體左邊發麻多數都是因為疾病所致,希望患者們能夠格外重視,及時去醫院做好相關檢查確定病症原因,然後再根據誘因做好防治,消除危害。但是要注意,在此病恢復期間不能過度勞累,也不能進行太劇烈的運動,以免牽拉損傷脊髓組織,加重不良病症,影響疾病恢復。

熱點內容
罪惡都市手機版射擊為什麼會偏移 發布:2025-08-18 23:15:06 瀏覽:98
蘋果11打游戲為什麼網路斷斷續續 發布:2025-08-18 23:03:19 瀏覽:770
為什麼微信能發不能收 發布:2025-08-18 23:00:50 瀏覽:481
為什麼加拼多多後微信老是少錢 發布:2025-08-18 22:56:50 瀏覽:929
為什麼電腦佔用80多 發布:2025-08-18 22:49:02 瀏覽:689
為什麼男人覺得女人什麼都不好 發布:2025-08-18 22:48:10 瀏覽:124
為什麼晚上睡覺會夢見新墳墓 發布:2025-08-18 22:48:08 瀏覽:39
為什麼電腦輸入的都是英文 發布:2025-08-18 22:48:01 瀏覽:91
為什麼晚上黑眼圈比白天不明顯 發布:2025-08-18 22:47:55 瀏覽:294
小米手機為什麼總收不到微信 發布:2025-08-18 22:38:18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