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底沙養不好燕魚
『壹』 養燕魚的注意事項
燕魚
燕魚飼養到了一定程度,它就會進行繁殖,燕魚是卵生動物,因此在繁殖期它會不停的排卵,在燕魚的繁殖季節到來時,各位主人應充分把握燕魚繁殖的不同時期,為燕魚創造良好的環境。
燕魚繁殖選擇好的種魚是第一步,那麼選擇種魚首先要知道燕魚怎麼分公母,公魚頭部微微隆起,雌魚頭部平坦但肚子圓潤。燕子魚的魚齡達到十個月後就可以為繁殖做准備了。神仙魚的配對需要自願,通常是在一缸混養的神仙魚中挑選已經配對成功的,如果強硬配對,大多都是要失敗的。有了可以繁殖的親魚,就要留神觀察,如果兩條魚一起游來游去,並且肛門下垂突出,就要把兩條親魚移到繁殖缸里,准備好神仙魚繁殖桶,這時會看到兩只親魚開始清理繁殖的產地,48小時之後雌魚就會產卵,雄魚緊接著就會受精。產卵後的親魚會在魚卵上不停的游動,為魚卵提供氧氣,每條雌魚產卵的數量可以達到幾百到上千枚。沒有受精成功的白卵,雌雄魚就會吃掉,但是不會把受精成功的魚卵吃掉,這點可以放心。
對於燕魚的繁殖環境,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水,平時飼養用什麼水,繁殖就用什麼水,水溫比平時高1℃就可以了,並按正常換水。我平時養魚用的是自來水,所以繁殖也直接用自來水;換水時不加溫,讓繁殖缸的溫度產生波動,這樣對種魚有很好的刺激作用。但要特別注意加水的速度,一定要慢,應控制在排水速度的一半左右,不能直接沖到魚,可以加到上濾盒中緩沖一下。
最後到了孵化的過程時,我們可以採用自然孵化或者人工孵化這兩種辦法,自然孵化的情況下親魚會看護好魚卵,而雌雄魚會輪流進行扇水,直到幼魚孵化出膜。現在我們著重談談人工孵化,當親魚產完卵後,我們要立即把產卵板放在孵化箱裡面,並放入與水箱水溫相同的水,設置一個「水妖精」代替親魚,之後慢慢等待卵子孵化就可以了。在這里要十分留意孵化箱內水溫的異常,盡量保持水溫的恆定。
卵床用產板最好,用過盆、罐、筒等都可以,但燕魚還是更喜歡板,對板的材料並不苛求,只要平整光滑就行;最好是長20-25厘米、寬8-10厘米的綠色塑料板,10-20度傾斜放置(模仿水草葉片的自然角度),下面離開缸底,產板的上邊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燕魚的卵一般產在水面下5-20厘米范圍內。
此外,人工孵化的辦法畢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在整個孵化過程中一旦發現有顏色發白的死卵。要及時用吸管排走,以防整箱水的水黴菌感染哦!
『貳』 燕魚怎麼總是養不活啊是不是水質不好的問題
一個是水的原因,家用自來水都是經過消毒處理的(部分地區可能含少量漂白粉),對人無大礙,但對魚影響很大,建議換水周期不要太頻繁,每次換水抽出2/3的原水,保留1/3的原水。注意:加入的新水必須是經過日光自然紫外線殺毒的,不能直接用自來水。再一個你說魚缸水混的原因那就是餌料投放超量,魚吃不光,散落到魚缸里變質,直接後果就是水質渾濁、水質下降,造成魚的死亡。建議按魚的數量按比例投喂餌料,我養魚有些年頭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叄』 養燕魚鋪哪種底沙好
建議鋪淺色中性或偏酸性底砂,但是淺色的底砂一般都沒有偏酸性的,個人認為荷蘭西沙就很不錯,尤其國內繁殖出的魚適應力超強,中性甚至偏鹼性水質都不成問題
黑金沙等暗色底砂不是不宜用,而是因為燕魚本身體色以黑白為主,觀賞性有點欠缺啊
『肆』 在水族箱里怎麼養燕魚
養燕魚的最簡易方法以下是本人小時候養燕尾的經驗。是最古老的方法,也是最節約的方法。
如果你有一個小缸,又不想花費很多的錢去買設備,平時也沒有多少時間管理魚缸,那選擇燕尾吧,養燕尾會給你帶來靜溢之美。
燕尾說白了就是八個字,「精心細啄,懶人養魚」。這種魚都是越不管它,長得越好。也就是說,燕尾是非常環保,非常需要靜養的魚。當然,什麼都講究匹配。燕尾非常講究匹配。
選魚:
選擇幼魚的時候必須非常謹慎,狀態不好的不要,生缸魚也不要。病魚更不用說。一旦用過葯,幼魚很可能會停止生長,以後很難養得大。
最理想的幼魚尺寸為5-6CM,魚游動的姿態安詳,游動速度慢或保持靜止,魚旗張開,整條魚要象一張弓,沒有爛尾爛身,魚鱗全,沒有任何脫落,顏色要中等,太暗或太深均不佳。
入缸
新魚入缸前,可用最簡單方法消毒,用普通食鹽溶解的水浸泡幾分鍾,濃度可以稍大,魚耐不住的時候會掙扎,渾身無力,平浮上水面,此時既可撈起放入缸內。(如果無此經驗者可以換另外的消毒方法,我一般只使用這種方法來消毒)。
密度
要把魚養好,密度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尤其是燕尾,密度一定要掌握。我一般以60公分長,50公分高為一個標准單位。燕尾最多不要超過6尾,最好是4尾。(養燕章節附註意缸水位的高度,要稍微比水草缸高一點,因為當他們長大後,魚身會很高)。建議同一個缸內其他魚一律不養,只養燕尾。
環境
強烈建議不放底沙。一般建議不放水草,或者只放不需要底砂的水草,例如最最普通的金魚草就可以了,綁塊石頭讓它沉底,自然光1-2個月就長滿了(注意成年的燕尾是會吃水草的)。與燕尾相匹配的水中環境最好是石頭,特別是黑白的石景,燕尾會根據周圍環境改變自己身體顏色的深淺(絕大部分熱帶魚都會)。
溫度
如果溫度寒冷的城市,需要加發熱棒,溫度控制在25-27度為宜。炎熱城市不需要加發熱棒。
過濾與水流
關於過濾所造成的水流問題。燕魚不喜歡流動的水,他們喜歡安靜的水(其實很多熱帶魚都有這個特性)。如果密度控製得好,是可以不使用過濾設備的,燕魚換水的周期是可以比較長的。
食物
燕魚只要喂普通的紅蟲就可以了,也是最理想的食物。紅蟲有些地方也叫水蚯蚓,就是小攤攤上1元一份的紅色的成團的小水蟲啦。但一般紅蟲剛買回來是不能喂魚的,特別是目前城市的污染狀態嚴重。以下是我對紅蟲的處理方式,也許能為大家提供點幫助。剛買回來的紅蟲,用一個水仙盆(養水仙花那種小盆子)盛著,放自來水龍頭上沖洗,把紅蟲全部沖散,然後把最上面的水濾掉,連續沖洗幾次,然後靜放。靜放幾鍾後,紅蟲會自然重新成團,這個時候把紅蟲輕輕的整團的拿起,紅蟲團最底下的臟東西自然就留在盆里了,這個時候再把水全部倒掉,重新放入紅蟲,重復以上步驟,視情況定沖洗的次數。沖洗完後,就直接把紅蟲留養在水仙盆里,要注意盆中的水位,水位要剛好到紅蟲團的頂部,不要把紅蟲全部淹沒在水裡,然後把水仙盆放在陰涼的地方(不能放在全黑暗的地方或者暴曬的地方,紅蟲怕強光也怕全黑,溫度越高死得越快)。注意,此時的紅蟲還不能用來喂魚。紅蟲養1天後,會有部分自然死亡,死亡的紅蟲會變成白色,紅蟲會發臭,不需要擔心,此時重新清洗紅蟲,方法同上。養過1天-2天後的紅蟲就可以用來喂魚了,餵食的量注意不要太多,看見魚肚子鼓起來即可。記住,紅蟲最好每天換水一次。
清潔
由於不使用過濾器,所以燕尾的糞便會一直留在缸底,其實,就算有過濾器,缸底的糞便也是無法過濾掉的,健康的燕尾吃紅蟲後,糞便是黑色長條,並且相對來說比其他熱帶魚的糞便要結實,每周或者每10天用小水管吸出糞便即可。
小貼士:紅蟲清底法,這是我一直養無沙缸清洗缸底的絕招。把紅蟲打散,越散越好,然後散落的放到魚缸內,盡可能用最少的紅蟲量來散落式的散到整個缸底內,因為紅蟲有成團的習性,他們會把所有糞便纏繞在一起,並結成一個一個的小團,這個時候再用吸管把紅蟲團吸起來即可。
生長
燕魚的生長狀況是不均衡的,有個規律,先長身體後長旗,所以一開始養燕尾的時候不需要擔心他們的旗長不起來,即使是短旗品種的燕尾,身體長得足夠大後也會慢慢的把旗長長。我想也許是跟成熟狀況有關系吧(很多熱帶魚都有這種規律)。所以如果不想讓燕尾身體長得很大,只想他們長尾巴,最好的方法就是節食。
換水
用我以上說的方法來養燕尾,一般是不需要換水的,我從來不換水,只是添加被蒸發掉的水和清潔時耗費的水而已。
繁殖
其實燕尾的繁殖是相對簡單的,但水體的變化會造成魚卵的死亡。所以一定要注意,假如想把魚卵換缸,那一定要帶著舊水換缸,也就是說要把魚缸里的水一塊帶到繁殖缸里去。燕尾產卵是不固定的,有時候會在石頭上,有時候會在玻璃上,有時候會在你放置的平板上,有時候會在水草上,根據觀察,我發現他們會選擇整個缸內他們認為適合的溫度、水高以及產卵地合適的光潔度上產卵。而最重要的是讓他們自然配對,自然配對很簡單,成熟後經常在游在一起,一開始類似打鬥,過段時間成雙成對的就是親魚了,不需要刻意分辨公母。當然,如果你在他們繁殖的時候要做一點功課,例如把溫度控制在27度,適中的光亮度,做一下小設施的准備:如果他們產卵在玻璃缸壁上,可以用隔離玻璃隔離起來,如果產在水草或者你准備的有機玻璃板上,那就把水草和有機玻璃板拿起來,連魚缸的水一塊帶到新缸去,另外需要注意放置的水高度,與產卵處一致即可。剩下的就是喂養小魚的方法了,很簡單,喂洄水就OK啦,洄水就是豐年蟲幼蟲一類的小蟲蟲。
基本說完啦,祝您好運。
『伍』 鋪沙養彩燕,魚便對彩燕影響大不大
有影響。
魚的糞便在魚缸里時間長了會產生有毒物質對彩燕魚有一定的影響,不過不是太大,還是建議勤換水對魚有好處。
養彩燕魚一定要「養水」,注意水質問題。「養水」的主要意義是將自來水中的氯氣及其它不必要雜質去除,儲存以備換水之需。關於養水的量,建議是飼養七彩總水量的一倍。
『陸』 養七彩燕魚放底砂好嗎
天彩彩砂解答:放底砂還是可以放的,不僅可以當作裝飾,還可以為魚兒鑄造一個生態環境。哪種底砂都行,不過我還是建議你用細石砂的好,選用的還得注意是天然彩砂細石砂系列的。
『柒』 燕魚怎麼總是養不活啊是不是水質不好的問題
一是要加大換水量,以少次多換為好;可以掌握在三天一次,每次30%;其目的在於刺激魚的代謝功能。二是要注意防病防蟲,燕魚一旦發病,是不好治的,主要是不賴葯,要以預防為主。燕魚最大的病害是體內蟲和腸炎,新魚穩定後,先要喂葯餌驅蟲,第一次在穩定7-10天時,以後兩個月一次,每次連喂三天,每天喂一次就可以了。預防腸炎也用葯餌,每月一次,每次二天。小劑量用葯是不會影響繁殖的。(葯餌我用的是天津產的「珍寶」2號、3號
三是要堅持餌料的多樣性,避免單一,防止種魚營養不良。
四是要避免高溫飼養,一般控制在25-26℃為好,高溫對繁殖和種魚的壽命都不利。
『捌』 養燕魚是裸缸好還是鋪底砂的好
1。弄點水草可以不充養分小魚有的時候卻養分了會出現吃水草的現象
2.。砂石那些可以不用鋪墊可以用少些的五彩石太多太沉了水泡墊底3,4天換一次水別時間太長太短時間也不好
3要是看到了大肚子的魚可能懷孕下崽子的話容易被別的魚吃掉所以選擇五彩石的比較多水草也可以防止小魚被大魚吃注意魚需要環氧魚缸太小了不行必須比較大一些。小的魚缸的話2.天到3天換一次水,要是中型號的3.,4天換一次大型號的4.5天最次了
『玖』 我喜歡養熱帶魚中的燕魚,就是養不好,求助啊!
首先的水質。燕魚對水質的要求為弱酸性水,PH在6.0—7.0之間,水溫正常維持在28度左右即可,當然只要溫度范圍在24—30度之內魚都是可以正常存活的,只是狀態好與壞的區別,之所以建議大家的溫度保持在28度,是因為當遇到疾病的時候,魚缸還有升溫的空間。水質掌握好就能解決一大半燕魚怎麼養的問題了。
其次是飼料。一般買到的燕魚都比較大,所以不需要太注意魚卵及魚苗期的燕魚餵食問題,可以准備一些飼料或者紅蟲餵食燕魚。飼料的優點是安全,干凈,缺點是營養有限。活食的優點是營養豐富,缺點是處理不幹凈容易出問題。
『拾』 養燕魚放陶粒沙好不好
不好
陶粒沙陶粒砂是目前魚缸最常鋪的底砂,特別適合養孔雀魚、迷你鸚鵡等一些中小型魚類,鋪這種沙的好處是不會導致水體渾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