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銹鋼擦傷口不好
A. 剛剛切傷的刀傷為什麼沾水會更痛為什麼不銹鋼刀割傷的傷口比瓷片刀割傷的傷口更痛
這種情況如果是有局部的傷口,沾水後會引起局部的水腫刺激加重導致疼痛加重的。建議局部盡快做一下徹底的清洗消毒處理傷口,避免污染導致傷口的感染。如果傷口較大應該消毒處理後縫合才能順利癒合的。同時定期應該換葯處理。
B. 被家裡經常用的不銹鋼切菜刀劃傷怎麼辦
如果傷口不大可以用創可貼處理即可,因為是不銹鋼沒有生銹所以不用考慮破傷風感染。
C. 被不銹鋼刮到,傷口發黑,傷口有2毫米深,較長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打破傷風
破傷風桿菌是厭氧菌,在泥土和有鐵銹的金屬表面較多,容易在細而深的傷口中滋生,傷後可以用醫用雙氧水,碘伏等處理傷口,並對局部壞死組織進行清創。實在的說很多事情是說不準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為安全起見,建議打破傷風。有很多人對破傷風過敏,記得做皮試。
D. 今天不小心劃了一個口子 是 不銹鋼的 沒有銹 蠻長的 不是 太深 需要打針嗎請 認真回答。
你已經進行了初步的傷口處理,你自己也說了,沒有綉,也就不要緊!但是你說傷口長,但是不深,所以應該癒合的快!但是現在處於夏季,天氣熱,弄的不好是哦很容易感染化膿的,只要自己平時小心點,應該也沒什麼大礙!
其實打針也沒必要,只要沒有出現嚴重的感染化膿跡象,打針沒必要的!中國人就是抗生素用太多,所以抵抗力差,這種小傷口如果打針也就是打抗感染的葯,如抗生素等,所以沒什麼必要!
莪建議,每天都清理一下傷口,去葯店買那種碘伏,每天洗澡後,塗擦,不要貼膠布,都沒必要,因為傷口不深,但是切記,不要隨便用手摸,因為手上細菌多!
E. 腳被不銹鋼劃傷半個月傷口還沒好怎麼辦
您好,根據您描述的問題,這個情況有可能是傷口恢復後的正常色素沉著,建議您還是不要太擔心的,慢慢可以恢復正常,如果有瘙癢,疼痛,還是建議您去醫院外科,讓醫生幫忙徹底檢查一下看看,希望可以幫到你。
F. 在醫院的前台不小心來櫃子的不銹鋼劃破了怎麼處理
被不銹鋼劃破如果傷口較深有出血時,應及時消毒、清創,先用雙氧水沖洗創口,然後使用碘伏消毒,並建議患者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以免感染破傷風。破傷風是由感染破傷風桿菌引起的疾病,常和創傷相關聯,如被帶有鐵銹的刀具、釘子等刺傷或割傷。另外,如果傷口狹小且較深時容易營造缺氧環境,也有利於破傷風桿菌生存。
G. 腿被不銹鋼劃傷了,傷口發黑
你好,注意消毒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擔心,如果傷口發黑,看是不是有鐵銹什麼影響的傷口了。
H. 不銹鋼板把腳擦破皮,已止血,第二天傷口有黃色液體滲出,傷口不大,該怎麼進一步處理
當你遇見了意外,把自己的腳插上那那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去醫院找醫生給你處理,因為自己感覺在表皮上是看不出來又裡面是否已經造成傷害,所以說說去醫院做處理最好的自己在家所看到的所做的處理不一定能夠把裡面夠都能夠清理干凈,所以出現了一些化膿現象的現象,這就需要去正規的醫院,經過醫生的處理,能夠把你的傷口內的一些感染消毒處理
I. 不小心擦去了在超市裡的不銹鋼,會不會有破傷風,但沒出血
要看傷口的長度和深度,又長又深的才會感染.
實在怕的話去扎一針.
什麼是破傷風(tetanus)?
破傷風是一種歷史較悠久的梭狀芽胞桿菌感染,破傷風桿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體傷口、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種急性特異性感染。破傷風桿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膚和粘膜,故破傷風都發生在傷後。一切開放性損傷,均有發生破傷風的可能。
什麼原因引起破傷風?
破傷風桿菌侵入人體傷口、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引起的一種急性特異性感染。
破傷風有什麼症狀?
1.潛伏期:長短不一,往往與曾否接受過預防注射,創傷的性質和部位及傷口的處理等因素有關。通常7 ̄8日,但也有短僅24小時或長達幾個月或數年。
2.前驅期:乏力、頭暈、頭痛、咀嚼無力、反射亢進,煩躁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牽拉,抽搐及強直,下頜緊張,張口不便。
3.發作期:肌肉持續性收縮。最初是咀嚼肌,以後順序是臉面、頸項、背、腹、四肢、最後是膈肌、肋間肌。
4.對聲、光震動、飲水、注射可誘發陣發性痙攣。患者神志始終清楚,感覺也無異常。一般無高熱。
預防破傷風的方法有:
1、正確處理傷口。對於一般小的傷口,可先用自來水或井水把傷口外面的泥、灰沖洗干凈。有條件的,可在傷口塗上碘酒等消毒葯水,然後在傷口上蓋一塊干凈的布,輕輕包紮後再到醫院進一步治療。對於一些大的傷口,可先用干凈的布壓住傷口,然後迅速去醫院治療。
2、注意產婦衛生。
3、注射預防針。
4、內服中葯。
並發症:
除可發生骨折、尿瀦留和呼吸停止外尚可發生以下並發症:
①窒息:由於喉頭呼吸肌持續性痙攣和粘痰堵塞氣管所致;
②肺部感染:喉頭痙攣、呼吸道不暢、支氣管分泌物郁積、不能經常翻身等都是導致肺炎肺不張的原因;
③酸中毒:呼吸不暢、換氣不足而致呼吸性酸中毒,肌強烈收縮、禁食後體內脂肪不全分解,使酸性代謝產物增加造成代謝性酸中毒;
④循環衰竭:由於缺氧、中毒,可發生心動過速,時間過長後可形成心力衰竭,甚至發生休克或心搏驟停。這些並發症往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應加強防治。
破傷風需要做哪些檢查?
1.患者有開放性損傷感染史,或新生兒臍帶消毒不嚴,產後感染,外科手術史。
2.前驅期表現乏力,頭痛,舌根發硬,吞咽不便及頭頸轉動不自如等。
3.典型表現為肌肉持續性強直收縮及陣發性抽搐,最初出現咀嚼不便,咀嚼肌緊張,疼痛性強直,張口困難,苦笑面容,吞咽困難,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呼吸困難,緊張,甚至窒息。
4.輕微的刺激(強光、風吹,聲響及震動等),均可誘發抽搐發作。
5.局部型破傷風,肌肉的強直性收縮僅限於創傷附近或傷肢,一般潛伏期較長,症狀較輕,預後較好。
破傷風桿菌在傷口的局部生長繁殖,產生的外毒素才是造成破傷風的原因。外毒素有痙攣毒素和溶血毒素兩種,前者是引起症狀的主要毒素,對神經有特殊的親和力,能引起肌痙攣;後者則能引起組織局部壞死和心肌損害。破傷風的痙攣毒素由血液循環和淋巴系統,並附合在血清球蛋白上到達脊髓前角灰質或腦乾的運動神經核,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後的毒素主要結合在灰質中突觸小體膜的神經節甙脂上,使其不能釋放抑制性遞質(甘氨酸或氨基丁酸),以致α運動神經系統失去正常的抑制性,引起特徵性的全身橫紋肌的緊張性收縮或陣發性痙攣。毒素也能影響交感神經,導致大汗、血壓不穩定和心率增速等。所以破傷風是種毒血症。
如何治療?1.單間隔離,加強護理,減少刺激,嚴防交叉感染。
2.傷口處理,徹底清創,用雙氧水或1:1000的高錳酸鉀液體沖洗,或濕敷傷口,開放傷口,絕禁縫合。傷口已癒合,一般不需清創。
3.破傷風抗毒血清的應用:T.A.T10-20萬u,或5萬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靜滴。以後每日肌注5000-10000單位,直至症狀好轉。用前必須皮試,傷口周圍也可注射5000-10000u,必要時鞘內注射,人體破傷風免疫球旦白也可應用,免於皮試。
4.控制、解除肌肉強直性收縮:可用冬眠靈或苯巴比妥鈉,10%水合氯醛,安定,杜冷丁等。抽搐嚴重時可用硫噴妥納液體靜注。
5.預防性氣管切開:有呼吸困難時應用,切開後應加強 護理,及時吸痰。
6.抗生素(頭孢唑啉鈉)的應用。
7.全身支持療法。
補充:
破傷風是破傷風桿菌侵入傷口內繁殖、分泌毒素引起的急性特異性感染,主要表現為全身或局部肌肉的持續性收縮和陣發性痙攣。破傷風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厭氧芽胞桿菌,廣泛存在於泥土、糞便之中,對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創傷時其可污染深部組織,若傷口較深,又有壞死組織,局部缺血、缺氧,就形成了適合細菌生長繁殖的環境。
所有造成傷口感染的細菌都是侵入組織引起局部變化和全身中毒。但破傷風桿菌與其他病原菌不同,無論菌體或其產生的外毒素,在傷口均不產生明顯的病理改變,其是通過分泌出和擴散到全身的毒素而導致發病。其產生的外毒素有痙攣毒素,毒力強,對神經有特別的親和力,經吸收後,分布於脊髓、腦乾等處,與中間聯絡細胞的突觸相結合,而抑制突觸釋放抑制性傳導介質。運動神經元失去中樞的抑制,興奮性增強,從而出現肌肉緊張性痙攣。
補充2:
破傷風是一種歷史較悠久的梭狀芽胞桿菌感染,破傷風桿菌侵入人體傷口、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種急性特異性感染。破傷風桿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膚和粘膜,故破傷風都發生在傷後。一切開放性損傷,均有發生破傷風的可能。破傷風桿菌對人體的主要危害是在繁殖過程中所產生的外毒素,外毒素有痙攣毒素和溶血毒素兩種,前者對神經有特別親和力,所引起全身橫紋肌群的緊張性收縮和陣發性痙攣。後者則能引起組織局部壞死和心肌損害。 破傷風的潛伏期平均為6 ̄10日,亦有短於24小時或長達20 ̄30日,甚至數月,也有數年之久,新生兒破傷風一般在斷臍後7日左右發病。一般地說,潛伏期或前驅症狀持續時間越短,症狀越嚴重,死亡率越高。病人先有前驅症狀,如乏力、頭暈、頭痛、嚼肌緊張致脹、煩躁不安,隨後出現典型的肌肉強烈收縮,以後順次為面肌、頸項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間肌。嚴重時往往危及生命。 本病關鍵在於預防及正確的處理傷口,往往可避免破傷風。
臨床表現
1.潛伏期:長短不一,往往與曾否接受過預防注射,創傷的性質和部位及傷口的處理等因素有關。通常7 ̄8日,但也有短僅24小時或長達幾個月或數年。 2.前驅期:乏力、頭暈、頭痛、咀嚼無力、反射亢進,煩躁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牽拉,抽搐及強直,下頜緊張,張口不便。 3.發作期:肌肉持續性收縮。最初是咀嚼肌,以後順序是臉面、頸項、背、腹、四肢、最後是膈肌、肋間肌。 4.對聲、光震動、飲水、注射可誘發陣發性痙攣。患者神志始終清楚,感覺也無異常。一般無高熱。
診斷依據
1.患者有開放性損傷感染史,或新生兒臍帶消毒不嚴,產後感染,外科手術史。 2.前驅期表現乏力,頭痛,舌根發硬,吞咽不便及頭頸轉動不自如等。 3.典型表現為肌肉持續性強直收縮及陣發性抽搐,最初出現咀嚼不便,咀嚼肌緊張,疼痛性強直,張口困難,苦笑面容,吞咽困難,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呼吸困難,緊張,甚至窒息。 4.輕微的刺激(強光、風吹,聲響及震動等),均可誘發抽搐發作。 5.局部型破傷風,肌肉的強直性收縮僅限於創傷附近或傷肢,一般潛伏期較長,症狀較輕,預後較好。
破傷風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化膿性腦膜炎。雖有「角弓反張」狀和頸項強直等症狀,但無陣發性痙攣,病人有劇烈頭痛、高熱噴射性嘔吐等,神志有時不清,腦脊液檢查有壓力增高,白細胞計數增多等。
2.狂犬病。有被瘋狗貓咬傷史,以吞咽肌抽搐為主,咽肌應激性增強,病人聽見水聲或看見水咽骨立即發生痙攣,劇痛喝水不能下咽,並流大量口涎。
3.其他。如顳頜關節炎、子癇、癔病等。
治療原則
1.單間隔離,加強護理,減少刺激,嚴防交叉感染。 2.傷口處理,徹底清創,用雙氧水或1:1000的高錳酸鉀液體沖洗,或濕敷傷口,開放傷口,絕禁縫合。傷口已癒合,一般不需清創。 3.破傷風抗毒血清的應用:T.A.T10 ̄20萬u,或5萬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1000ml靜滴。以後每日肌注5000 ̄10000單位,直至症狀好轉。用前必須皮試,傷口周圍也可注射5000 ̄10000u,必要時鞘內注射,人體破傷風免疫球旦白也可應用,免於皮試。 4.控制、解除肌肉強直性收縮:可用冬眠靈或苯巴比妥鈉,10%水合氯醛,安定,杜冷丁等。抽搐嚴重時可用硫噴妥納液體靜注。 5.預防性氣管切開:有呼吸困難時應用,切開後應加強 護理,及時吸痰。 6.抗生素的應用。 7.全身支援療法。
用葯原則
「A」項TAT的應用為主,輔加「B」項抗生素和「C」項葯物,加強支援治療。燥動不安病人給予「B項中必要的鎮靜葯等。
輔助檢查
破傷風僅需按照檢查框限「A」即可。
療效評價
1.治癒:全身症狀及抽搐消失,無並發症。 2.好轉:全身症狀及抽搐基本控制,出現並發症者。 3.未愈:全身症狀及抽搐仍存在。出現嚴重並發症者。
補充3
破傷風桿菌的感染條件、致病機制和防治原則。
(1)感染條件:破傷風梭菌是一種非侵襲性細菌,芽孢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當機體存在窄而深的傷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的同時感染,或壞死組織多、泥土或異物污染傷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厭氧環境,有利於破傷風梭菌的繁殖。
(2)致病機制:破傷風梭菌感染易感傷口後,芽孢發芽成繁殖體,在局部繁殖並釋放破傷風痙攣毒素及破傷風溶血素。前者作用於脊髓前角運動細胞,封閉了抑制性神經介質,導致全身肌肉強直性收縮出現角弓反張(破傷風特有的症狀)。
(3)防治原則:由於破傷風痙攣毒素能迅速與神經組織發生不可逆性結合,故一旦發病治療困難,所以預防尤為重要。如遇到可疑傷口應做到清創、擴創,同時使用大劑量青黴素抑制細菌繁殖。用破傷風抗毒素對患者進行緊急預防,對已發病的人要進行特異性治療。易感人群如兒童、軍人和易受外傷人群應接種破傷風類毒素,兒童應採用白百破三聯疫苗進行接種預防。
無芽胞厭氧菌的致病條件。
(1)機械性或病理性損傷。由於手術、拔牙、腸穿孔等屏障功能手損,細菌侵入非正常寄居組織。(2)菌群失調。(3)局部或全身免疫力下降。(4)局部厭氧環境的形成。
無芽胞厭氧菌的感染特徵包括哪些?
(1)發生在口腔、鼻咽部、胸腔、腹腔、盆腔的感染及其他深部膿腫。(2)分泌物帶血或呈黑色,有惡臭。(3)血培養陰性的敗血症、感染性心內膜炎等。(4)分泌物直接鏡檢有菌,但一般培養無菌生長。(5)使用氨基甙類抗生素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治療無效。
肉毒梭菌的致病機理
肉毒梭菌在厭氧條件下能產生毒性極強的肉毒毒素,主要隨污染的食品經消化道吸收經血液或淋巴液作用於中樞神經核及外周神經-肌肉接頭處,阻礙乙醯膽鹼釋放,影響神經沖動的傳遞,導致肌肉遲緩性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