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中國米飯不好吃

為什麼中國米飯不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0-22 10:09:38

⑴ 為什麼說白米飯是垃圾食品大王

米飯作為主食,能夠提供我們日常所需的大部分充足能量,而且其中也含有多種礦物質、B族維生素,作為主要的能源物質最合適不過,怎麼能說是垃圾之王呢?

至於說大米是高熱量食物,也是不科學的。

很多時候,大家吃的東西遠遠比大米的熱量高。就不拿那些油炸食品作比較,就說說肉類,熱量比大米高得要多:每100克大米飯熱量=117千卡,而每100克醬牛肉熱量=246千卡。

所以,可不要因為這樣的謠言就對米飯心存懷疑,甚至不吃~此外,想要吃得更健康建議平時飲食注意粗細搭配,比如在白米中加糙米、大豆、山葯等;也可以按照自己喜好任意搭配雜糧作為主食,如黑米、小米、薯類等。

⑵ 感覺小時候吃過的大米口感很好,為啥現在的大米不好吃了

小時候香噴噴的大米飯,為什麼現在吃不到了?

記得小時候,家裡的大米飯煮熟後,掀開鍋蓋,一股子香氣撲面而來,聞著就覺得好吃,就著簡單的鹹菜和辣醬,每次都能吃上兩大碗,但現在卻怎麼也吃不到那樣美味的大米飯了,日常吃的大米飯味如嚼蠟,完全沒有小時候那種粒粒珍珠的美味。


精白米

大米所具有的種種營養就集中在於此地,也可以說是營養的寶庫。胚芽等於是米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由於胚芽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及生命的根源,經過濃縮而貯存在胚芽部分,不久後便剝落在地,並藉此營養而萌發新的稻苗。把此生命的根源充分地予以保留,便是今日的胚芽米。或許有些人認為此種米並不稀奇,因為很早便有了糙米及七分碾白米。其實,糙米的成分雖很充足,而且也容易消化,但由於包圍了一層堅硬的種皮(外皮),因此不美觀,導致賣相不好,但從營養學的角度說,保留胚芽的大米要更有利於人體對營養的需求,更有利於我們日常的攝入和吸收。

⑶ 為什麼自家做的米飯不好吃

你們知道為什麼自家做的米飯不好吃?只因少了這一步

中國美食[1]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傳統,它與世界各國烹飪相比,有許多獨特之處。

(一)風味多樣。地域廣闊的中華民族,由於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的差異,自古以來,中華飲食上就形成了許多各不相同的菜系。就地方劃分而言,有巴蜀、淮揚、齊魯、粵閩四大菜系之分。

(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調配飲食,是中國烹飪的主要特徵。中國一直遵循按季節調味、配菜,冬則味醇濃厚,夏則清淡涼爽。冬多燉燜煨,夏多涼拌冷凍。各種菜蔬更是四時更替,適時而食。

米飯,是中國人日常飲食中的主角之一,中國南方主食。米飯可與五味調配,幾乎可以供給全身所需營養。大米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留有胚與糊粉層的大米飯含有人體90%的必需營養元素,且各種營養素十分均衡,所以是最佳主食。米飯的面世,可追溯至粥。由於烹煮粥水控制水量的要求比米飯低,上古的華夏民眾慢慢掌握不同水量時的烹煮效果,就發展出較飽滿的米飯。

米放得越久,水分就越少,怎樣煮都生硬。難道舊米就不能煮出美味的米飯了嗎?看看下面這位吃貨如何將舊米起死回生!

注重情趣。中國烹飪自古以來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形、器和質量、營養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在菜餚的命名、品味的方式、時間的選擇、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雅緻的要求,立意新穎,風趣盎然。

(五)食醫結合。中國的烹飪技術,和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中國,向來就很重視「醫食同源」、「葯膳同功」,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烹成各種美味的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與治的目的。葯食同源即葯與食物相同.《黃帝內經太素》中寫道:「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葯物」,反映出「葯食同源」的思想。

⑷ 白米飯煮得不好吃,是什麼原因

米飯煮的不好吃首先要考慮米的原因。每一種米的口感都是不同的,有的米好吃,有的米不好吃,所以在購買的時候就要買口感更好的米。每一種米的生長環境都是有所差異的,所以在口感上也會有一些差別,就比如說東北大米在所有米中口感算是比較好的。是因為東北大米生長的緯度比較高,熱量較低,所以一年只能收割一季,它的生長周期比較長,口感也比較好。所以如果覺得煮的米飯不好吃的話,可以考慮換一種大米,也可以吃一段時間換一種大米,從而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那一種。

用電飯煲煮飯,煮好後不要立馬將鍋蓋打開,應該讓米飯在保溫狀態保持五分鍾,這樣可以讓電飯煲當中的水汽充分融入到米飯當中,會使米飯的口感更好。在煮好飯後也可以晚飯中滴入一些植物油,這樣可以使米飯吃起來更加的香,也可以使米飯分隔開來,粒粒分明,吃起來口感更好。所以煮出來的米飯口感更好,這是一件需要積累的事情,再一次又一次的煮飯當中積累經驗,讓煮出來的米飯更加好吃。

⑸ 白米飯真的是很差的主食嗎本文給你解釋真正優質主食解析

白米飯是中國南方居民最愛的主食,但是也是近年來被人詬病最多的主食。



只要隨便在搜索引擎搜一搜「白米飯」,就會有無數白米飯是垃圾食品的「刺眼」言論出現。說實話,我們好好地吃了多少代人的白米飯怎麼突然就成了垃圾食品?


這個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權威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曾經發表過一篇關於中國2型糖尿病的事實報告。


其中就有一條就指出了:中國居民日常所需能量竟然有30%都來自於大米(注意不是來自於碳水化合物)。而大米攝入最多的那20%的人群,他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竟然比吃大米最少的20%人群高了78%之多!

很多人看到這一段,就拍大腿醒悟:原來大米才是妥妥的垃圾食品!


這當然是不對的。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是不能這么解讀的,在此我不展開繁雜的解讀就只上結論:最中肯的理解是, 大米吃最多的人群,通常伴隨著總體飲食能量更高,升糖效應更高的飲食習慣。所以更加容易罹患2型糖尿病。

所以我們看待大米的態度就是:適量吃沒問題,但是不是每天必需吃,更加不可以放開吃。


白米僅僅是在亞洲和部分拉美才是主食,其他地方大米只是 選擇性的主食 或者幾乎不吃,所以離開它完全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雖然其他地方的主食比如白麵包,義大利面也不見得很 健康 ;因此我們的重要思維就是「主食改革」,而不是糾結於白米飯還是白麵包哪個更合理。因為,這兩種都不是優質的主食。



白米飯的升糖指數真的很高!

我們直接上數據。白米飯在煮熟後測試升糖指數,在某些品種中竟然高達109-112!明白升糖指數概念的人,會覺得:哪有什麼食物升糖指數能超過100的?因為100就是純純的葡萄糖對血糖反應的基準值。

然而與想當然不一樣的是,因為部分品種米飯中支鏈澱粉較多,如果煮熟的過程又比較軟糯的話。其實消化和吸收入血的速度,真的是會比直接吃糖還可能快。所以在這里要刷新一下大家的觀點:覺得穀物比糖吸收慢很多,其實還真的不一定。

喝粥尤其會有這方面的血糖問題,所以對血糖控制差的人群,對待白米粥的態度應該跟對待糖水是一樣的。


而我也放出汽水這類真正沒啥營養的「糖水」的升糖指數。大家可以品一品它們其實升血糖的效應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高。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汽水用的糖是「果葡糖漿」,而果糖在人體的消化很特別,是需要經過肝臟這個迂迴的道路才能釋放入血。

所以這里絕不是說汽水比大米飯要好,而是說大米飯對血糖的影響其實可能比糖水都高。而汽水升糖指數稍低純粹是因為它含有對人體更加不利的果糖(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相關),而不是因為它糖少。

所以對白白米飯,我們要適量食用。對於汽水,是盡可能不喝。


就是白米飯的微量營養指標也都較貧乏。

因為白米飯是精製大米,其營養豐富的糠和芽都被磨去了,所以剩下的是大量的澱粉和3%不到的蛋白質(雖然其蛋白質量比較高),少量的鎂和維生素B。所以白米飯只能充當胃口和能量的填充物,而不能認為是補充營養素的主要來源。



而且由於現代生活飲食熱量普遍過剩,大米用來補充如上的微量營養的意義就更弱了,因為當你企圖通過吃白米來攝取足夠蛋白質和維生素,你會先成為一個胖子的。


不過想澄清的是,我並不是批判白米飯,更不是否認我們亞洲人的飲食習慣。要知道,全世界其實都在面臨一個飲食改革,尤其是「主食革命」的趨勢。因為過多的慢性病不得不讓我們反思我們的飲食是不是哪裡出錯了?

但是主食過度單一高度依賴白米飯,確實是我們亞洲人飲食的通病。不僅僅是我們,日本人的壽司也是白米為主食的餐飲,所以現在國外很多人開始推行 健康 壽司--用棕米,糙米,紅米,黑米做成的壽司,甚至還有藜麥壽司。

所以說,提高主食質量,不僅僅是我們中國人在努力;全世界有 健康 意識的人們都在朝這個方向前進,他們都在以這樣的方式漸漸化精為粗--粗糧壽司,全麥麵包,全麥意粉,炒粽米飯。


其實我們「主食革命」最該做的是「回歸自然」——也就是回到我們原先大米飯產量低下,不充足時期的那些方式。倒不是說要故意裝窮和倒退,而是需要借鑒當時的思維,我們是用什麼填飽肚子的?

對,就是雜豆類。豆類一直都是澱粉含量高但是膳食纖維同樣高的好食物,所以它既飽肚子但是升糖效應並不高。因為它豐富的膳食纖維會大大減緩我我們對它的消化速度。


其實我們不需要做真正的革命,只需要回歸我們原先多樣化的飲食習慣,就是一種對飲食的進化與升級。


白米飯雖然質量並不高,可是不代表你可以完全不吃飯,然後吃不飽就用菜和肉代替。尤其如果用大量肉代替那是非常可怕的後果。

對於一般無需減肥的 健康 人,合理而 健康 的能量來源比大概是糖類55%蛋白質20% 脂肪25%,當然可以有上下波動(減肥的人糖類可以適當減少,而蛋白質提高)。所以如果你僅僅認為白米飯差就拋棄它,那麼你的這個能量缺口用什麼來填呢?

當然是其他的雜糧穀物,各種薯類以及上面大力推薦的雜豆類。




所以解決你問題的根本在於: 單純白米飯確實是比較差的主食,但是主食不等於只有白米飯。

主食的最大意義在於飽腹,也是維持平衡膳食最重要的環節。它提供最多的能量以及重要的飽腹感,所以占的地位如此重要。而正因為此,我們花點心思來提升主食的質量,其實是非常有長遠意義的做法。


所以告訴你的長輩們把主食換成營養豐富的會更好:比如土豆,薯類,豆類混雜的米飯,粗糧,quinoa(藜麥),燕麥, 玉米,等等。

如果腸胃欠佳就換成好消化的小米粥,燕麥粥等等,這樣就可以完美替換掉白米了。這樣不僅可以攝取更多微量營養,而且纖維攝入增多從而飽腹感強,並且避免了白米高升糖作用帶來的負面影響。



此外,不要被穿了馬甲的主食例如饅頭,麵包,義大利面,夾饃,粉絲,米線等小魔鬼怪蒙蔽了,他們一樣是白米、麵粉或者純澱粉的隊友。也不要認為顏色稍微黑一點就叫全麥製品了,很多麵包僅僅含有10%的全麥粉,升糖指數一樣非常高,但是卻有不少減脂的小夥伴認為它能輔助減重。



真正的粗糧是包括胚芽,麩皮在內的整粒穀物,即使有的「全麥麵包」那些麵包僅僅黑一點然後沾了一點谷糠也不一定是很標準的粗糧--因為真正的全麥麵包口感是很多人接受不了來的,粗糙而且干硬。



千萬不要認為炒飯就是一個蛋加幾顆玉米就完成了。真正營養比例合理的炒飯,是這種菜:飯=1:1的。



比如豬肉燉粉條里的粉條,雜豆燉肉里的豆類,土豆蘿卜燒雞里的土豆和蘿卜,炒豌豆也是主食本身。



我天天吃米飯, 健康 得很!怎麼解釋?

有的超級健壯大漢會說:我不吃大量白米餓得慌,所以一天一斤以上也很 健康 很壯實啊,誰說白米不好?



這個就比較綁架思維了,因為白米本身並無害,也不是問題食品。不是說吃了就會有問題我才推薦大家換,尤其對於年輕力壯需求能量大的肌肉男同胞們,說白了,肌肉男或者體力活小伙即使天天喝大可樂也很可能不會發胖並且可以沒有任何 健康 問題,但是不代表這就是沒問題的。

所以我們 健康 飲食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當下不生病,不發胖。更重要的是為了長久的營養充沛和平衡,以及老年後有質量的壽命。我們所有對 健康 的損傷,都是有累積效應的。這也解釋了為何只有40歲以後的人,才會出現各種各樣慢性的毛病。

所以不是你真需要吃這么多白米飯,是你的身體還經得起折騰罷了。


食堂沒得選怎麼辦?

還有食堂黨的讀者表示沒有白米飯之外的選擇,應該怎麼解決?

說實話這個是硬體問題,要麼用意志力克服,比如身體力行地在宿舍安置個電飯煲,自己煮點雜糧飯。要麼不願意或者沒辦法這么做,就吃白米飯也沒問題,但是一定要控制量。



然後多多吃蔬菜,豆類,魚肉蛋適量吃也是完全能做到膳食平衡。如果覺得白米飯吃少了吃不飽,就應該繼續多吃一份蔬菜一份飯,一定不要有「餓了就來碗米飯」這種不平衡加餐的思路。而是保持蔬菜(包括豆類):肉蛋奶大豆製品:白米飯=3:2:1 這樣的比例。

⑹ 為什麼有的米飯很香,有的米飯就很難吃,差在哪裡了

口感好確實是導致大米價格偏貴的一部分因素,但不是全部。如享譽全國的黑龍江五常市出產的大米,其種植的品種「稻花香」聞起來便帶有香味,種植時採用河水灌溉,結合當地的自然生態氣候,使得該品種的大米具有很好的風味。但五常大米價格偏高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它好吃,更因為五常大米的出米率低,生產成本高,一般大米的出米率大概在70%,而五常大米的出米率僅為50%左右,所以它的價格自然偏高。

此外,還有一些大米吃起來口感與普通大米並無太大差異。但因其蘊含的營養價值以及在生產過程中投入的成本導致了其價格高於普通大米。

富硒米中含有較多的硒元素,硒元素作為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癌抑制腫瘤生長等功效。我國推薦人均每日攝入硒含量為0.06毫克。普通大米中硒元素約為每公斤0.01—0.03毫克,而按照國家標准,富硒大米中的硒含量不能少於每公斤0.07毫克。在富硒大米種植過程中,需要進行人工補硒和農田施硒肥才能保證大米中的硒含量達標。

有機大米因在種植過程中不能使用農葯和化肥,需要更多的人工投入,且產量較一般大米低,所以其生產成本也相對較高。

而免淘米不需要經過淘洗就能食用,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在加工過程中增加去除米糠粉的工序,這就使其生產成本間接升高,導致其價格相對普通大米來講比較貴。

到底要怎麼選米?

「大米是否越貴就越好對每個消費者來說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從理論上來說,價格是產品質量的信號,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消費者的心理。但如果商品的價格超過了消費者的接受能力,或是讓消費者感覺商品的價值與價格相差太多,那麼這個信號功能就會消失。」哈爾濱工業大學市場營銷系主任鄒鵬教授說。

而且並不是大米越貴就越好。市面上一些大米產品價格偏高與其市場運作有關。舉例而言,一些流通在市面上的富硒大米,可能其實並沒有按照正常的在大米生長過程中通過科學種植手段增加硒元素的含量,而是大米成熟後在加工過程中加入硒元素,這樣生產出來的大米食用後並不能起到增加人體攝入硒元素的效果,而消費者卻很難對這種大米進行辨別。

又如珍珠米,其實這種大米本身只是普通粳米的一種,只是形狀較圓狀似珍珠,而被商家命名為珍珠米,其價格是普通散裝大米的幾倍,而營養卻與普通大米並無太大差別。因此消費者還是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與需求選購大米,不必被商家宣傳所誤導。

大米再好也不可能一日三餐只吃大米,保證食物多樣性,豐富營養結構才最重要。

熱點內容
女人為什麼掉頭發是什麼原因 發布:2025-07-05 09:41:56 瀏覽:414
為什麼同是骨轉移放療的時間不同 發布:2025-07-05 09:38:36 瀏覽:281
手機微信為什麼突然變成黑屏 發布:2025-07-05 09:23:46 瀏覽:662
為什麼晚上睡覺時候老是腿抽筋 發布:2025-07-05 09:11:45 瀏覽:991
淘寶上買的黃瓜籽為什麼比市場大 發布:2025-07-05 08:52:28 瀏覽:932
為什麼玻璃內窗戶有玻璃水的顏色 發布:2025-07-05 08:50:15 瀏覽:564
為什麼小便的顏色是橙色 發布:2025-07-05 08:50:11 瀏覽:118
晚上的星星為什麼光亮 發布:2025-07-05 08:32:18 瀏覽:875
太陽落山喜鵲叫不好為什麼 發布:2025-07-05 08:11:45 瀏覽:963
男生為什麼不能給女生畫眉毛 發布:2025-07-05 07:54:04 瀏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