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天氣不好黃鱔成活率很低
『壹』 黃鱔無法在低溫環境中生存,冬天如何養殖黃鱔
黃鱔在全年的銷售中有較大的季節差價,很多養殖戶喜歡囤養黃鱔到春節前後出售。但由於天氣逐漸轉冷,在10℃以下時黃鱔一般會停止攝食,反應遲鈍,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進入冬眠狀態。因此,為了讓黃鱔能安全順利的越冬,要掌握好黃鱔的囤養技術,否則會出現黃鱔大批死亡。
『貳』 新手黃鱔養殖經常是不成功的,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有句話一定要記在心裡,叫做選擇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養殖黃鱔,第1步要做的肯定是選苗,如果選苗不對,那麼我們所做的努力就有可能會因此而打水漂。其實不同的種苗適合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地區養殖,對於新手養殖失敗這個苗種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作為新手應該選擇的是那些成活率比較高的品種,千萬不要去找那些野生的黃鱔回來養,因為野生的黃鱔如果沒有經過相應的培育作為新手的我們,沒有更好的技術去進行管理,很容易引發死亡。
黃鱔24小時都在水裡面,水質影響到了黃鱔的生長。臭水溝往往沒有黃鱔,大量滋生的水溝以及污濁腐敗的水溝,我們是很難看到黃鱔的,所以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水質的好壞影響了黃鱔的生長,一定要選擇一些水質比較好的地區。
『叄』 冬天蟮魚苗能成活嗎
黃鱔為何要越冬養殖?
1.做苗種:由於黃鱔養殖用的都是野生苗,大家都集中在5~6月份放苗,造成價格高,苗種參差不齊,加上天氣原因,風險非常大。然而改用秋苗來養殖,價格相對便宜,天氣比較穩定,苗種成活率高,養殖周期長,產量相對也較高。
2.等價格:行情是影響很多黃鱔要越冬的重要因素,養殖戶都希望來年黃鱔有個好價錢。
3.養殖管理不善:造成損苗或是長速慢,沒有產量,不願意出售。
黃鱔越冬時出現的嚴重問題:
通過這幾年的觀察發現,黃鱔在越冬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死亡,要麼在臘月時出現問題,尤其是結冰天氣,要麼在來年4月份分箱時,上草發病非常嚴重,黃鱔將損失一半甚至全軍覆沒。
原因分析以及防控方法:
第一,最為重要是觀念問題。黃鱔停食前很多養殖戶都能做到細心養殖,一有問題都能及時發現並解決,但往往停食後,很多養殖戶認為不投餵了水質就不會變差,自然不用護水、護底和護草,尤其是漫長的冬春季,越到後面越是鬆懈,導致問題日積月累,最終爆發。所以,改變冬季不管理的觀念是黃鱔成功越冬的首要條件。
第二,定位好做當年鱔魚還是隔子。有些養殖戶沒有分清楚,前期猛攻,後面價格不行又不想賣,結果喂狠的鱔魚是很難過冬的。
第三,注重增強黃鱔體質。平時投喂的都是高蛋白的蚯蚓、鮮魚、飼料等,容易造成黃鱔的肝臟和腸胃負荷過重,在冬季不能出售的情況下,由於黃鱔體質太差,應對不了環境的變化而造成死亡。因此,養殖戶平常就要根據情況,適時投喂如活性蒜寶、保肝膽汁酸、酶解多糖等保健營養品,養護黃鱔的肝臟和腸胃,增強其體質。
3、訓食餵食的方法:鱔苗入箱後3~5天不要投喂,使其腸道內食物全部消化,處於空腹飢餓狀態,同時初步適應生活環境。訓食多用蚯蚓和紅絲蟲誘食,訓食期間投喂量占體重的百分之二,經過一個星期的訓食,待鱔魚開口後加少量的白鰱和飼料投喂,飼料和魚的比例初期在1:3,隔年魚餵食不宜過多也不宜過早停喂,一般情況按8個點投喂,白露過後晝夜溫差大,氣候不穩定應適當減料或停一天料,定期在混合飼料中添加酶解多糖、膽汁酸,增強排毒、解毒功能。越冬前投喂豐富蛋白質和一定量脂肪的能量飼料,增強鱔苗活力及免疫力,以抵抗越冬惡劣的氣候變化和蟲害的侵襲。
4、 入冬前網箱內水草的管理:網箱內的水草要定期地用活性蒜寶(1瓶混2桶水)驅草上的蛔蟲,促進水花生水下根系的生長,為鱔苗越冬提供良好的保暖條件。
5、 霜降時的管理:由於冬季霜降時水花生草被凍死,而這些枯萎的水花生在網箱里腐爛,一旦溫度適宜很容易滋生大量細菌、病害及有毒有害氣體(如氨氮、亞硝酸鹽、甲烷等),因此用消毒劑進行解毒,減少網箱底部的耗氧因子,減輕有害氣體對黃鱔的毒害。冬季出太陽或暖和氣候時,每半個月用刺激小但對黃鱔無副作用的消毒殺菌產品,阻斷細菌的生長源,殺滅水裡游離生物,保護黃鱔不受病害襲擊。
6、冬季水面結冰和水溫劇降:黃鱔對低溫的耐受能力一般在1度,嚴寒的冬天網箱水面容易結冰,時間過長會導致黃鱔窒息死亡,養殖戶應及時破冰,以增加水裡溶解氧,防止黃鱔缺氧窒息。
7、 開春季節的細節管理:由於開春季節晝夜溫差大,越冬後黃鱔體力消耗大,體質弱,抗病能力較差,容易產生應激反應,建議使用抗應激產品潑灑進行防抗應激;越冬期間黃鱔的排泄物及水草的腐爛物發酵腐敗,待開春後氣溫水溫回升時易滋生病害和蟲害,建議用樂暢桉樹精油消除底部的蟲卵,抑制弧菌及有害菌的生長繁殖。
養殖戶做到以上幾點,其黃鱔越冬成活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