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這部電影為什麼不好看
『壹』 守望者這部電影怎麼樣
電影《守望者》是DC旗下的一部反映超級英雄的電影。其內容是講述在那個冷戰的時代的超級英雄。這些英雄有的是正常人,有的卻非常的極端,極端的好、偽裝的惡、偽裝的好。整個電影比較黑暗,看起來並不像當今超級英雄電影那樣非常爽快,反而很壓抑。
『貳』 如何評價電影《守望者》
好久沒寫守望者的答案了……
原本今晚幫朋友做LOGO但剛才喝了點酒現在有點暈……隨意寫點。
同樣都是比較有深度的漫畫英雄電影,《守望者》的評價為什麼明顯不如諾蘭版《蝙蝠俠》三部曲?
這個問題里 @孫小方說的已經很好了,我大概評價下守望者的電影吧。
至今我所看過的所有超級英雄電影里,沒有能超過守望者的。
這句話前提是我的主觀臆斷,不討論票房,電影高度還原原作漫畫。
全世界范圍內颳起超級英雄電影旋風是在二十一世紀初蜘蛛俠三部曲問世的時候(我個人更喜歡現在的超凡系列)。後來漫威的復仇者計劃讓這一風暴持續,但是,現在的超級英雄電影還是爆米花屬性居多,最多看得爽看得過癮。
守望者不是。
不論是從敘事手法,還有電影鏡頭語言的運用上守望者都甩其他電影幾條街。
最先令人驚艷的是片頭笑匠死後鮑勃迪倫的《 the time they are a change》歌聲中回歸歷史。還有插敘,令人推敲的畫面細節等等。
姜文八年磨一劍的《讓子彈飛》贏得業界觀眾雙口碑,靠的就是把掏錢的過審的大爺們諷刺了個遍順便展現一下自己的情懷——最後一人一馬走天涯。守望者里,不止諷刺,深刻揭露,而且個人命運以及政治大勢都拿捏得非常到位。
舉個例子。
夜梟在笑匠葬禮上回憶自己和夜梟的一次行動,看到混亂的場面,年輕的他感嘆:
『叄』 你如何評價《守望者》這部影片
你很難說這部電影里的角色們孰對孰錯。矛盾就在於此:每個人都是英雄,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信念作戰。而這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羅夏的自我犧牲、曼哈頓博士的離開、數百萬無辜群眾的滅亡,以及法老為達成目而密謀的笑匠之死、達成目的後同為守望者的夜梟的憤怒。每個人都是正義的。即使是看似反派的法老,也願為了一個「團結和諧的世界」而自我犧牲,承受來自同伴的不理解和負罪感。這是我至今為止看過的最棒的漫改電影,沒有之一。
『肆』 美國的電影《守望者》好看嗎
電影《守望者》改編自雨果獎獲獎漫畫《守望者》,主要講述了一個架空的上世紀80年代的某一個月之內發生的事情,中間漸次插敘守望者及守望者前身民兵組織成員各個歷史時期的所作所為,高明之處是將上世紀歷史中的著名事件跟這些人的活動聯系了起來,用一種討巧的方式飽滿了人物的背景形象。
如果你是個冷戰歷史愛好者,你或許會對裡面各種歷史秘聞的細節看得津津有味,比如片頭蒙太奇式的著名事件過場,電視訪談中的嘉賓,都有歷史上的真實痕跡。
如果你是動作片愛好者,那這部電影的動作場面可能不會太令你驚喜,招式慢動作充滿了扎導的畫面藝術構思,但缺乏痛快的打擊感;另一方面露骨地表現了各種血腥場景(骨頭斷裂出體、人體分解等),即便是減掉了很多的版本。在一些場面的處理上過度地使用了慢鏡頭,使得打鬥節奏過於遲緩,缺乏真實感。
故事基調不同於一般的陽光向上的超級英雄,而是用一種更現實主義的態度組合了一個能力非常不對稱的英雄團體。這個團體名義上是自由的義警,實際上卻盡受外部世界的壓力,被割裂成了不同的個體:有的成了國家機器,有的成了私營企業主,有的因為害怕被政府通緝隱姓埋名。
主線劇情從一個被稱為喜劇演員comedian之死開始,到最終發現幕後黑手是自己的昔日同志,再到最終劇情反轉發現幕後黑手是為了拯救世界才犯下了滔天惡行,各種事件諷刺地暴露了那個時代美國大都市的世間百態人性缺陷。最後的結論:在勢力相對平等的人類群體之間,會不斷地陷入自發性的競爭和階段性的毀滅,而最快而有效的解決方式,是創造一個更可怕的共同敵人,來換取人類之間短暫的協作共存。
看了這部電影的人,可以知曉,不應對西方文化抱有任何類似共贏的幻想,因為人家早就看明白人類達爾文主義的生物本質,並且為了方便,很可能去擁抱這個本質而不是迴避。
『伍』 守望者為什麼是爛片
對於這部電影的安排和任何鏡頭的設計,可以說扎克施耐德吃了阿蘭摩爾的很大的紅利,幾乎完整地復制了漫畫中的鏡頭,沒有什麼大的改變。
但不得不承認,這種做法彌補了扎克施耐德在敘事和控制電影節奏方面的不足,因為他只需要閱讀原著,理解,基本上節奏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從視覺上講,這部電影沒有太多可以分析的地方。如果你想比較電影鏡頭的組合,你可以根據《守望者》的原創漫畫進行比較,重讀原創永遠不會浪費時間。
而且在營造氛圍上,無疑不是扎克施耐德的一大優勢,尤其是笑匠葬禮的場景。冷清的畫面搭配《the sound of silence》繼雨天為背景的經典名曲之後,蒙太奇一段一段地交叉,在葬禮上營造出庄嚴沉重的氛圍。
『陸』 如何評價電影《守望者》
從傳統技法來說,片子的攝影和音樂都用得很漂亮,也有很多嚴密的草蛇灰線,考據黨會很喜歡。但在節奏把握上問題嚴重,片長也沒能很好的控制,終極剪輯版達到喪心病狂的215分鍾,導致片子缺乏調動觀眾情緒波峰的力量,很多時候會顯得沉悶。當然,我們看電影不能片面強調故事性,「講好故事」那是被國產院線片不斷拉低底線後衍生出來的核心痛點,而不是所有片子的普世標准。
從主題深度講,非常厲害,秒殺諾蘭的黑暗騎士。守望者主要探討的是「什麼是正義」這個政治哲學中最核心的母題之一,曼哈頓博士以神性的視野,在面對羅夏對真實偏執的追求、和法老王以謊言和罪行建立和平這兩種極端立場上,最終選擇殺死羅夏、幫助法老維持「高貴的謊言」。這樣的反高潮結局,分分鍾摧毀超級英雄電影觀眾的核心價值觀,不得不說:太帥了。
『柒』 怎麼評價《守望者》這部電影
《守望者》就是自電影誕生以來我們所能看到過的最高境界的終極電影,當然,我指的是導演終極剪輯那一版,而且我不單只是從它的故事情節或它的特效畫面或它的每一個單獨方面去說,我指的是一個電影可以達到的最高藝術表現程度。就像電影的概念所曰,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但它又具有獨自的藝術特徵,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這一點,在《守望者》身上得到了全然的體現。
『捌』 同樣是英雄電影,《守望者》的評價為什麼明顯不如諾蘭版《蝙蝠俠》三部曲
任何試圖用漫畫中的細節解釋影片中細節的行為都是不尊重觀影群眾的。
這都歸功於諾蘭團隊的創作,而不是漫畫的優秀。
『玖』 您對《守望者》(2009年電影)有何評論呢
盡管忠實於消息來源的一般故事情節和視覺效果,但這部電影自命不凡。
古德的外表不僅使他看起來顯然是故事的壞人,由於某種原因,劇組允許他編造一個背景故事,韋德是納粹逃亡美國的孩子,因此在公眾場合扮演美國人,但使用了德國人。與同事交談時的口音…
『拾』 如何評價電影《守望者》
從傳統技法來說,片子的攝影和音樂都用得很漂亮,也有很多嚴密的草蛇灰線,考據黨會很喜歡。但在節奏把握上問題嚴重,片長也沒能很好的控制,終極剪輯版達到喪心病狂的215分鍾,導致片子缺乏調動觀眾情緒波峰的力量,很多時候會顯得沉悶。當然,我們看電影不能片面強調故事性,「講好故事」那是被國產院線片不斷拉低底線後衍生出來的核心痛點,而不是所有片子的普世標准。
從主題深度講,非常厲害,秒殺諾蘭的黑暗騎士。守望者主要探討的是「什麼是正義」這個政治哲學中最核心的母題之一,曼哈頓博士以神性的視野,在面對羅夏對真實偏執的追求、和法老王以謊言和罪行建立和平這兩種極端立場上,最終選擇殺死羅夏、幫助法老維持「高貴的謊言」。這樣的反高潮結局,分分鍾摧毀超級英雄電影觀眾的核心價值觀,不得不說:太帥了。
忍不住再黑一把諾蘭:編劇羅伯特·麥基的評價很准確,諾蘭「假裝很有精神訴求的樣子,他可能有一些精神上的理念,但並不意味著他擁有對靈魂的洞察力,不意味他懂得生命的真正價值,懂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編劇界奉為大神的羅伯特·麥基,說《星際穿越》不是好故事)蝙蝠三部曲中,也只有第二部蝙蝠俠跟小丑的對峙中,加入了一些貌似深刻的因素,最後卻還是以「人性是可期待的」這一經不起推敲的立場破局,看到兩艘船上的平民和罪犯不約而同放棄炸死對方、「和諧社會 你我共建」,我簡直就要期待蝙蝠俠一臉嚴肅地對小丑說出國內肥皂劇名言「你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愛!」星際穿越也是老毛病,引入一大堆設定,最後還是落到雞湯味兒十足的「愛」上面。
PS:我絕不是說扎克施耐德比諾蘭強,作為一個導演,他還是以偏風格化的攝影調度見長,且發揮極不穩定;守望者電影的主題深度大部分也歸因於漫畫原作,其他方面不管成片質量,還是對超級英雄在嚴肅主題的探討所能達到的可能性的開拓上,扎導遠遠不及諾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