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詠春小念頭不一樣
發布時間: 2025-07-03 19:28:55
Ⅰ 本人自學詠春拳,學的小念頭是姚氏詠春。但感覺就小念頭這一塊就與葉氏的差距甚大。有人說姚氏就是勁撐
詠春是一種練柔為剛的南拳(與太極拳練剛為柔的理念恰好相反),其技擊理念是「消打」,講求快、准、狠的防守反擊,發勁迅猛、反應快速方為上乘。葉氏小念頭初入門宜松、宜慢,其目的有二:一是防止毫無基礎的人將勁練蠻了,以後再也難以發出迅猛的寸勁、彈抖勁(彈簧力);二是延長站樁時間,練習下盤穩定力(南拳很講究下盤的穩定,此為發勁時所謂腰馬合一的根源)。
也就是說,松、慢只是初級的詠春,快捷剛猛、寸勁和彈力十足的才是高級的詠春。你看到的姚氏小念頭發的是很大的「勁」而不是很大的「力」,對南拳有一定基礎和水平的人都知道「勁」和「力」並不是完全一樣的!另外,我估計你看到的葉氏小念頭是入門示範套路,所以松、慢,但絕非一些人瞎吹的「越輕松、越沒勁,就證明小念頭打的越好」,這純粹扯談,千萬不要相信,以免誤入歧途!!你可以看看葉問生前在其香港居所示範的那段小念頭錄影,其橋手進出同樣是快捷迅猛、干凈利索的,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尋橋發勁可以沉穩一些,但到了標指則一定必須要發出迅猛、暴烈的寸勁,否則練成廢拳,有姿勢無實際(就像空姐練詠春一樣)!
如果你純粹自學且主要目的是打鬥防身,但沒有什麼南拳基礎的話,我建議你學練葉系香港梁挺詠春,簡練、實用,容易上手。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