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商務禮儀不一樣

為什麼商務禮儀不一樣

發布時間: 2022-10-31 04:45:20

① 為什麼中西方商務禮儀不同

文化角度不同,對事情的理解方式不同,價值觀不同。
就像中外對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同,對成功理解的不同。
外國人在意善待自己,對自己好才能對別人好;
中國人講究對己對人,將心比心,對別人好才能換來大環境的好。
隨著文明的進步,很多禮儀會趨同的,比如禮服。
參考。

② 中西方商務禮儀之間的差別

中西方商務禮儀之間的差別

引導語:中西方商務禮儀之間有很大的差別,隨著各國經濟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學習中西方禮尚交往之間的習慣差異是很有必要的,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與人溝通交流,同時它在商務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交際方式的差異

中國以飛速的發展與世界接軌,跨國交際日益增多。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接觸越來越多。兩方文化行征著較大的差異,由此也對交際儀式有一定的影響。中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視人際交往,但交往的觀念,交往的方式都有著明顯的差異。

1 語言不同

問候語也會有不同的表達形式這常常是交際失誤產生誤解的因素之一。漢語中打招呼的形式使初來乍列的外國人感到不可思議比如:中國人愛用“吃過飯了?”這樣一些話來打招呼,這一極平淡、俗套的日常問候語體現出了中國老百姓質朴、實在的性格:它沒有更多的花言巧語,沒有對社會、政治的高談闊論,它直接指向人們最關心、最急迫的問題;它體現出了普通百姓之間一直存在的那種真切的、溫情的關系,也體現出了中國人對個體生命的真誠關懷。而這種問候語直譯過來卻是無法被說英語的人接受的。在英語里的寒暄語常常是評論或預測天氣狀況,達是由於英國人的地理位置對天氣特別敏感外,更重要的是因為天氣永遠是一個非個人的話題。中國人寒喧時可能談起年齡、工資和婚姻等,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社會家庭化,“四海之內皆兄弟” 的為人准則,顯示對他人的關心。但若對一個英國人說這些,恐怕他會敏感地認為你要刺探其隱私,容易發生文化沖突,造成誤解

每一種晤言,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演變之後,都會形成各自獨特的稱謂體系和使用規范中國文化中長幼、上下不同身份的稱呼是很講究的,不注意就會失禮。它最人的特點是“貶己尊人准則”,對自己,如:小弟、拙文、寒舍、賤內等;對他人、長輩、卜級的稱呼要用一定稱謂職務、 銜,以示尊敬,如:兄台、貴、您、您老,千局長等。英語中,銜稱十姓氏(有時,銜稱+教名)稱謂形式也是有的,多用於對皇族,政府上層、宗教界、軍界或法律界人士的稱謂,比如Prince Charles(查爾斯親王)、President Roosevelt(歲斯福總統),Father White(懷特神父)、GeneralPatten(巴 將軍)等等。如與漢語中銜稱+姓氏的形式相比,英語的這種稱謂方式遠遠不如漢語普遍。

阿方蚓家以名相稱卻相當常見,美圍人尤其如此。以名_豐曰稱是關系密 、彼此熟悉的表現。兄弟姐妹之間, 同事,熟人或刪友之間,都可以名相稱。莢 的某些人學里,不但教師或教授可以使學生的教名,反過來,學牛也可直呼教師或教授的為字。這種喜歡以名相稱的 氣反映;L會人們不拘形式、期望關系密切的願望。

2 文化不同

在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在中西方也有很大的差異。中國人人際關系,以“倫理” 為主。在中國家庭中,子女年幼時依賴父母,父母為家庭做出很多的個人犧牲,但要求子女更多的服從。子女成長後則對父母負有贍養的責任,但在某些情況下會繼續依賴父母。父母與子女這種依賴與被依賴的關系不可能使子女與父母平等相處,子女更不可能用名字來稱呼父母;西方人認為父母培養孩子的目標是使孩子往l8歲左右能成為j蟲立自主、自食其力、並對自我行為負責的j蟲立的個人 在職業、婚姻、家庭、運動、愛好各方面,都傾向於自我抉擇,但兒女成年後和父母間的來往則越來越少,家庭、親情的味道冷漠許多。在西方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關系較為平等。子女與父母之間沒有這么多依賴性,子女中學畢業後就不在家裡住,年輕人以獨立自主為榮。而父母老了以後也不以子女為依賴,子女也沒有贍養父母的責任,雙方沒有這么多義務與責任,才使家庭中父母與子女問的平等關系成為可能。

餐飲商務禮儀的差異

中國人有句話叫“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國人將吃飯看作頭等大事。中國菜注重萊餚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於超過了對營養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營養反而顯得不重要了 西方的飲食比較講究營養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種科學的飲食觀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營養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仃的飲食多是為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講究味的享受。在餐飲氛 方面,目人在吃飯的時候都喜歡熱鬧,很多人圍在 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大家在一起營造一種熱鬧溫暖的用餐氛 。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會上,並沒有什麼很特別的商務禮儀。而兩方人在用餐時,都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他們認為在餐桌上定要注意自己的商務禮儀,不可以火去節,比如在進餐時不能發出,艮難聽的聲音。

中西方宴請商務禮儀也各具特色。任中國,從古至今大多都以左為尊,在宴請客人時,要將地位尊貴的客人安排左邊的 座,然後依次安排。在西方是以右為尊,男女間隔而座,夫 也分開而座,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的席稍高,上要替他自己邊的女賓客拉開椅子,以示對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時要坐正,隊為彎崾,低火, 用嘴湊 去吃很不禮貌, 但是這恰恰是中國人通常吃飯的片式。吃西餐的時候,主人不提倡大肆地飲酒.中同的餐桌上灑是必備之物,以酒助興.何時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喝酒的時候都是杯杯地喝。

服飾商務禮儀的差異

西方男士往正式 交場 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穿白襯衫,打領帶。他仃J喜歡黑色,因此 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上住正式場合要穿服套裝。另外女外出有鼓耳環的習俗。西方目家,尤其是在莢國,平時人們茸歡穿著休閑裝,如T 恤加牛仔般。

當今中固人穿荇打扮趨兩化,傳統的中山裝、旗袍等已退出歷史舞台。正式場合男戈著裝已西 並疋二異。在平時的市片生活,倒會看列不少人穿著背心、短硨、拖特等不合商務禮儀的服飾。

1 個人人生觀的差異

西方人崇拜個人奮斗尤為個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以及在獲得成就後的狂喜。 在這個人主義(Indivialism)精神是一種邊疆文化遺產。在殖民時期,拓荒者 掙悅了社會桎梏, 與此同時也不再享有文明社會的安逸與舒適,他門必須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自給自足。這種自立的精沖延續至今,成為美圈人信奉的精砷之一。

中國文化卻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提倡謙虛謹慎。仟得到對方的稱贊時, 中人雖然從心理感覺同樣愛聽贊揚的話,其是住人多的時候或公場合, 多教人還是傾向於拒絕。一般來說,中國人大多反對或蔑視王婆賣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國式的自我謙虛或自我否定 常常使西方人大為不滿。住西方人看來,這不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贊揚者的鑒賞力。這種中舊式的謙虛在西方資本主義的競爭市場是行不通的。

大多數西方人,物質財富的擁釘與否擁何多少怍為衡 曼個人生存能力的象徵,他們認為物頃成就的獲取標志茜個人主義價值觀的灰現和個人自立與獨立精神的社會肯定。為了灰現自我(S elf_achie ement),他們十分重視勤勞,推崇通過勞動實現個人成就,不習慣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過問他人的事情。西方人總是喜歡自己做自己的,不喜歡管別人的“閑事”。而中國人提倡無私奉獻、埋頭苦乾的務實精神,提倡助人為樂,互相幫助.認為人的高層次的精神需要比貪圖享受的物質需要更具有驅動力。然而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幫助往西方往往就成為令人難堪的事。 為接受幫助只能證明自己,沒有能力獨立完成一件事情,也會做誤會是干涉別人的私事。

2 社會習俗的不同

英國 中世紀時將救助弱者尤其是愛護女尊為“騎十精神”。幾百年來,方的傳統一直是以照頤女性和尊重女性為交際商務禮儀的要求。住現代各種交際場合遵循的“女士優先(Ladies first)”的≯L儀很多:走路和進出門時止女士先行;下樓時男於要走仡而保護女子,上樓時卻是男子走在後面給以保護;在大衡 人行道上行走時,男了走在靠馬路的側,以確保女子不受車輛傷害;進出門,上下電梯或汽車時,男子主動為女了開門,給予照頤並讓其先行;進出門時, 男子主動協助女士脫下或穿上外衣;進餐時,男子主動站到女士背後,為其推拉椅子,幫她們坐好;在會場和公車輛 ,男子主動給女子讓座;照相時讓女子坐在前排正中央;同乘電梯時男子必須脫帽……“男尊女卑”的文化是中國聖賢孔子的代表作之一,一直在傳統社會習俗中占據著不幾丁動搖的地位,給中國人留下了極深的烙印。在現代中國,“女土優,尢”的觀念剛開始還有些爭議,有些不慣,時間久了,人也就慢慢地接受了,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女士亡先”又擴充為“老人優先” 和“孩子優先” 了。這都被視為土會文明進步的標志。現在,隨著巾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西的“女士,尢”原 在中國也備受青昧。西方文化的交融,也使中西方商務禮儀日趨融合、更具國際化。

3 等級觀念的差異

往西方歷史上不乏違背平等(Equality)觀念的事例,人們對西方國家存住的 平等現象的批判也從木停止過,半等作為一•種追求與信仰為大多數人所尊豢。正如莢 ‘句流行的諺語所言:“(Ifworking hard, even cowboy can bepresident.) 要努力,牛仔也能當總統”。在家庭中,子女與父母不是服從關系,而是平等關系。在學校,教師與學生也有朋友似的感覺,教師並不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學生被看作是教學的中心,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恨據學乍的需要安排教學。住公司,老闆與職員之間並沒有不町逾越的障礙。即使在等級森嚴的軍隊中,成功的軍官一般也不採用絕對權成的FI吻與下級講話,而是讓士兵在平等的氛圍中產生協作精神,從而自覺地完成任務。中國傳統文化,其實質是強調社會的仃序,堅持社會的秩序。就應是下有序,父子何倫。用孔子的話講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治精神所主張和堅持的 會秩序是一種親和的社會關系。任這種土會里,“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見愛弟敬,犬和婁柔,她慈婦聽”。當今社會中,盡管傳統禮制中的等級制度已}皮消除,但等級觀念仍對東方文化產生影響。

;

③ 美國和歐洲的商務禮儀有哪些相似點和不同點

美國人不像英國人那樣總要衣冠楚楚,而是不大講究穿戴。他們穿衣以寬大舒適為原則,自己愛穿什麼就穿什麼。別人是不會議論或譏笑的。

在美國,12歲以上的男子有享有「先生」的稱號,但多數美國人不愛用先生、夫人、小姐、女士之類的稱呼,認為太鄭重其事。他們喜歡別人直接叫自己的名字,並視為這是親切友好的表示。美國人很少用正式的頭銜來稱呼別人。



公私單位訪問前,必須先訂約會,最好在即將抵達時,先通個電話告知。美國人熱情好客,哪怕僅僅相識一分鍾,你就有可能被邀請去看戲、吃飯或出外旅遊。但一星期之後,這位朋友很可能把你忘得一干二凈。

到美國人家中去登門拜訪,冒然登門是失禮的,必須事先做好約定。

應邀去美國人家中做客或參加宴會,最好給主人帶上一些小禮品,如化妝品、兒童玩具、本國特產或煙酒之類。對家中的擺設,主人喜歡聽贊賞的語言,而不願聽到詢問價格的話。



准時守信相當重要。美國商人喜歡表現自己的不正式、隨和、與幽默感。能經常說幾句笑話的人,往往易為對方接受。美國商界流行早餐與午餐約會談判。當你答應參加對方舉辦的宴會時,一定要准時赴宴,如果因特殊情況不能准時赴約,一定要打電話通知主人,並說明理由,或者告訴主人什麼時間可以去。赴宴時,當女士步入客廳時,男士應該站起來,直到女士找到了位子你才可坐下。



美國由於猶太人甚多。所以需要注意當地的猶太人節日。

聖誕節與復活節前後兩周不宜去訪問。 除6--8月的度假時間外,其餘時間可以前往訪問。

④ 商務禮儀和一般的禮儀去區別在那裡

商務禮儀嚴格地說就是我們在商務交往中應該遵守的交往藝術.商務禮儀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掌握商務禮儀知識能夠塑造職業人士形象,贏得大家的尊重與賞識.運用專業的商務禮儀知識,能夠推動事業成功.那麼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需要使用的一些常規的禮儀.首先,我想給大家講一講公務活動中遇到的幾個禮儀.第一、公務交往中的介紹問題。人和人見了面你要介紹,你有時不介紹就很麻煩了,我也遇到過這種人,他對你很客氣,跟你說了半天話你不知道他是誰,你就沒辦法跟他溝通。一般介紹分為兩種:第一種介紹——自我介紹,第二種介紹——介紹他人。那兩者你都需要了解。他有規矩。自我介紹一般有四個要點需要注意。第一,最好先遞名片再介紹。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比較省事,什麼頭銜,什麼職務都不用說了,頂多把名字重復一下。所以有經驗的人一般先遞名片後介紹。這樣做還有一個信任的問題,比如你跟人家談了半天,說到最後你才把名片給人家,讓人家感覺你不信任人家之感。這個人和我聊到最後才把名片給我。這樣不好。第二,自我介紹時間要短,不要廢話太多,直接了當,一般半分鍾就可以了.顯得訓練有素.第三,內容要全面.自我介紹一般內容要四個要素:單位、部門、職務、姓名。第四,倘若你的單位名稱和部門頭銜術長的話,一定要注意,第一次介紹的時候使用全稱。舉個例子:比如我這里有個詞「南航」有的就會想到南方航空公司。其實還有一個南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所以一定要注意。先講全稱,再搞簡稱。這是關於自我介紹。第二個方面,介紹別人。介紹別人有兩個點比較重要,第一點,誰當介紹人?比如社交場合的慣例。介紹人一般應該是女主人。那麼在國際交往中介紹人是誰呢?一般是第三種人,第一種,我們稱專業對口人員,第二種就是公禮賓人員,第三種,如果是貴賓來了,那麼就是我們在場的這些人里職務最高的。那麼下面再說一下國際交往中名片的使用。關於名片使用講兩個要點。第一個要點,在國際交往中,一個沒有名片的人,將被視為沒有社會地位的人。第二點,一個不隨身攜帶名片的人,是不尊重別人的人。名片不僅要有,而且要帶著。而且在外企。員工這個名片放在什麼地都有講究。一般放在專用的名片包里。放在西裝上衣口袋裡,不能亂放。用的時候找不到,也不要別人跟你交換名片時,你告訴人家你忘記帶了。還有使用名片要注意的三個不準:一、名片不隨意塗改。二、不提供私宅電話。三、頭銜不能太多。以上就是名片的使用。下面要說的是,商務禮儀之儀容儀表。那我們先說一說女士儀容儀表的標准。1.女士發型應保持美觀大方,要注意選擇發卡,發帶的時候,應選莊重大方的.符合身份,以少為准.胸針、腳鏈不能帶。2.女士商務著裝:干凈整潔,女士著裝的時候需要嚴格區分女士職業裝和休閑服.著正裝時,無領、無袖、太緊身或領口開的太低這樣的衣服應該盡量避免。3.女士在正式的商務場合應化淡妝。不應濃妝艷抹,也不能一點不化。4.女士在選擇絲襪和皮鞋時,要注意,絲襪長度一定高於裙子下擺。皮鞋應該盡量避免鞋跟過高或過細。5.女士在選擇佩戴物品時候,需要注意盡量避免奢華,必備物品和男士攜帶標准基本相同。以上就是商務禮儀經常用到的。

⑤ 商務禮儀與一般禮儀的異同

儀容通常是指人的外貌、外觀。其中的重點,則是指人的容貌。商務禮儀對個人儀容的首要要求是儀容美。他的具體含義主要有三層:儀容自然美、儀容修飾美、儀容內在美。

商務人員在修飾個人儀容時,通常應當注意頭發、面容、手臂、腿部、化妝等五個方面。

商務人員的服務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服飾的選擇要與穿戴者所處的環境、穿戴者的社會角色、穿戴者的自身條件、穿戴者的時節相協調。男士在穿著西裝、女士穿著套裙以及佩戴飾品應遵循相應的要求。

儀態是人的身體姿態,又稱體態。包括體姿和表情兩個方面的內容。在體態方面對站、坐、寫、行、蹲、鞠躬、手姿等七個方面有具體的要求。在表情方面要注意微笑和目光的禮儀規范。

⑥ 中西商務禮儀差異淺思

中西商務禮儀差異淺思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速,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經濟摩擦也隨之增多。對於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人來說,熟悉不同國家的禮儀,掌握跨文化交際技巧,有著十分重要現實意義。

一、稱呼方式大相徑庭

雙方商務人士會面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如果不了解對方的稱呼習慣,就有可能出師不利。一方面,中國人有著強烈的宗族觀念,講求「上下有別、貴賤有分、長幼有序」,並且「貶己尊人」。對自己就是鄙人、拙見、寒舍等,對他人則稱作:貴、您、某某經理,某某局長等。在西方稱呼規則簡單明確,「你」就是you,「我」就是me,而且很少用頭銜來稱呼別人,即使有也僅限於對皇族、政府上層、宗教界、軍界或法律界人士,比如Prince William(威廉王子)、President Obama(第44任美國總統總統)、Father White(懷特神父)等。普通陌生人之間用Mr.(先生)、Mrs.(太太)、Miss(小姐)即可,熟人之間則以名相稱,這是關系密切、彼此熟悉的表現,就連父母與子女之間都可以直呼其名。另一方面,儒家思想佔主導地位的中國敬老尊老,長者是智慧的象徵。漢語習語中就有很多體現了這一價值觀念,如「寶刀未老、老當益壯、姜還是老的辣」等。對待年長者在稱呼前面或在姓氏後面加上一個「老」字以示尊敬,如「老領導、老同志、劉老、張老」等。西方人一切著眼於未來,一切向前看,「老」是虛弱、不中用的代名詞,會阻礙社會的進步,稱別人為「老」是一種無禮的表現。因此和年老者談話時應盡量避免提及或以委婉的形式出現,如用senior、elderly,advanced來代替old。

二、時間觀截然不同

西方人奉行線形時間觀,認為時間一去不復返。因此,對他們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做任何事都應有嚴格的日程安排,並且將交往對象是否遵守時間當作判斷其個人素質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據。在大多數西方國家,安排商務會晤至少要提前兩個星期,如果遇到特別重要的事情則至少在2個月前進行預約,到最後一分鍾才聯系被認為是製造麻煩、甚至是侮辱,並且一般都會遭到拒絕。在商務會談中,他們喜歡開門見山,不喜歡停下來或保持沉默,習慣速戰速決。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們推崇環形時間觀,認為時間像圓環一樣能不斷輪回、重復。因此,中國人安排時間比較隨意,不太重視預約。並且,中國人經商注重關系,喜好感情投資,慢慢和對方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更看重長遠的相互信任,故中國人的商業活動時間周期較長。在兩種不同的文化差異下,急於進入談判正題的西方人顯示出的無奈和焦慮往往被中方誤認為缺乏誠意;而寒暄的中國人被認為東拉西扯、不務正業。如果不理解這些時間觀念的差異,往往會導致商務活動無法順利開展。

另外,西方人對於工作時間和個人時間有嚴格的區分。如果是工作交往,應選擇在對方的工作時間里進行;如果是私人交往,就要選擇在對方下班的時間里進行。而中國人在時間分配上往往公私不分,下班以後談公事或是上班時間談私事都是尋常之事。

三、飲食各有特色

宴請是一種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方式,東西方的商務人士都樂於此道。但是,中國主人和西方東道主的風格卻截然不同。

首先,飲食習慣的差異。建立在農業基礎上的中華飲食文化以五穀雜糧等素食為主,夾取蔬菜、米飯的長筷形成了共餐制;西方國家發達的畜牧業給他們提供了豐富的肉類食品,切割肉食的刀叉帶來分食制。因此,在商務活動中,中方喜歡安排圓桌筵席,與客人說說笑笑、熱鬧非凡;而各吃各的西方人則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甚至喝湯或咀嚼食物都不發出聲音。

其次,中國人宴客講究排場,美味佳餚琳琅滿目,並且不斷勸酒、代客夾菜,只有才能體現出主人的熱情好客;而富有的西方人卻崇尚節儉,即使是正式的大型宴會,菜餚道數也不多,而且要盡量吃完,不能浪費。主人也決不會勉強別人,「help yourself(請隨意)」,客人吃多少、吃什麼完全由自己決定,若像在中國一樣客套那隻能餓肚子。另外,在安排菜餚時,必須考慮到西方人的飲食禁忌,他們不吃寵物、動物內臟、頭部、腳爪和無鱗無鰭的魚。而中國人這方面的禁忌要少很多。

再次,在宴請禮儀方面,中國以左為尊,西方以右為貴。另外,受舊社會陋習的影響,女性地位總體上低於男性,所坐位置一般不顯著;而崇尚騎士精神的西方時刻講究「女士優先」,男士要替身邊的女賓拉開椅子以示尊重。進餐結束後,要等女主人起身離席,其他人方可離席。

最後,地位重要或是關系親密的人士會被邀請到家中赴宴。在西方,上門做客不可早到,因為主人可能還沒有準備好,早到會使主人忙亂不堪。而在中國,客人有時會提前幾個小時到主人家,女士們忙著准備飯菜,男士們則在一起聊天,看電視。席間,西方人會熱情洋溢地說:「這是我的拿手好菜!」或「這道菜是精心為你准備的。」而視謙虛為美德的中國人佳餚滿桌還不停地說:「菜做的不好,請隨便吃點」。初來乍到的西方人會很反感:「菜燒的不好,何必請我呢,難道是不重視我嗎?」另外,中國人請客時若食物被吃光,會感覺沒面子,因為這表明飯菜不夠豐盛;而西方女主人見此情景,定會感到歡欣鼓舞。若還剩下不少菜,反而會垂頭喪氣,因為這說明其烹飪水平有待提高。由於中西方宴客有較多的差異,我們一定要尊重他們的習俗,用恰當的禮儀去招待他們。

四、送禮方式天壤之別

送禮是人際交往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外商務人士都講究送禮以增進友誼。然而,中國人和西方人在禮品選擇及饋贈禮儀上卻各有千秋。在中國,雖然嘴上說著:「禮輕情義重」,但通常都認為禮物越貴重越好,過於簡單或廉價的禮物不僅起不到增進感情的目的,反而有可能會得罪人。西方人送禮比較講究禮品的文化格調與藝術品位。如:獻給女主人一束美麗的鮮花,送給朋友一瓶名酒或小工藝品。總的來說,他們不送過於貴重的禮品,但卻相當重視禮品的包裝,以此表示深情厚誼。

各國人們在受禮時使用的語言也很有特色。中國人會推辭再三,盛情難卻收下禮物後,也會說「讓你破費了」,並且不會當面拆開禮物;恰恰相反,西方人總是非常爽快地收下禮品,當面拆開且表示驚喜和感謝。他們認為,贊揚禮物宛如贊揚送禮者。如果不了解這方面的差異,西方人會認為中國冷淡、虛偽,收了他的禮品就放在一邊置之不理,讓送禮人很尷尬,會認為是你不重視他送的禮物,甚至是不尊重他;而中國人會覺得西方人迫不急待,甚而是貪婪,舉止粗野。

五、結語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日趨密切的中西交往中,我們必須正視中西商務禮儀的差異,求同存異、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同時加強專業禮儀人才的培養。這必然要求高校向社會輸送既通曉國際商務規則、又能用英語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涉外活動的人才。要實現該目的,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知識結構,將跨文化知識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拓展學生的全球化思維,培養其跨文化交際實力,從而提高商務交流的效率,建立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

;

⑦ 中西商務禮儀差異

中西商務禮儀差異

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為了相互尊重,在儀容、儀表、儀態、儀式、言談舉止等方面約定俗成的,共同認可的行為規范。禮儀是對禮節、禮貌、儀態和儀式的統稱。下面是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中西商務禮儀差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中西商務禮儀:價值觀差異

在中國的文化觀念中,人生的價值往往體現在其社會價值之中,總是把個人或者自我放在社會關系中去考察,否定個體的自我主體性。它追求的是這一種群體和諧的、穩定的倫理道德社會,個人可以弘揚個性,但不能將自我置於國家、集體之上;西方則不然,其主張以自我為核心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念。個人是社會的核心,追求個人利益的主觀能動創造性是社會進步的內在動力。因此,應將個人利益置於高於一切的位置,實行利己主義和自由主義。這種價值觀的差異可以說是根本性的,它是決定中西方商務禮儀差異的根本因素。

在與人交談時,切不可談及個人的私事,諸如年齡、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別人買的東西不可問其價格。而在中國,人們對個人隱私的界限遠沒有這么深刻,人們並不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但在中國人與美國人打交道時,在中國人看來很普通地問對方一些家庭情況,美國人就很可能認為你侵犯了他的隱私,一樁生意很可能就這樣泡湯了。

西方人見面時,不一定會握手,只要笑一笑,打個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見面,而中國人則視握手為一個基本禮節。但在中國握手並沒有太多的限定,而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禮節的。例如男女之間,若女方無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點頭鞠躬致意;長幼之間由長輩先伸出手;上下級之間,由上級先伸出手;賓主之間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時應注視對方,並摘下手套,否則會被視為不禮貌。在商務談判中,見面禮是對方對你的第一印象。讓對方認為你很重視這次談判,也讓對方看到你的誠意所在。尊重他人的文化,是我們在商務活動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並且愉快且輕松。

中西商務禮儀: 時間觀差異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領域中,人們推崇一種環形的時間觀念。因此,中國人利用時間比較隨意,比較靈活;西方人奉行的則是線形的時間觀念,認為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因此,他們的時間觀念非常強烈,做任何事都有嚴格的日程安排,時刻保持「緊張」的時間觀念。這種差異表現在國際商務禮儀中,主要導致例如以下兩個方面的中西差別:首先,在國際商務活動中,中國人不重視預約,有時候即使預約,也不嚴格遵守預約時間,而西方人則注重預約,且嚴格按照預約時間安排活動。其次,在商務談判中,西方人喜歡開門見山,且在談判中不喜歡停下或者保持沉默,而是習慣於速戰速決。然而,中國人則喜好感情投資,喜歡宴請或者送禮物,在交杯換盞中達成一致,商務活動進程一般比較緩慢。

中西商務禮儀: 飲食觀及宴請差異

在中國,飲食已經上升到一種幾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質形態和精神形態的舉足輕重的東西,「民以食為天」是其最好的表達。中國的菜餚講究「五味調和」和「色、香、味、形、器俱佳」,追求美味,而忽略營養均衡;西方人飲食追求科學搭配,營養均衡,菜餚的「色、香、味」是次等要求。他們喜歡清淡少油、原料新鮮的食物,只是將飲食當做一種攝取營養的手段,吃得比較簡單,不會過分地追求口味。因此,在商務活動中,中方喜歡安排圓桌筵席,美味佳餚置於中心,與客人相互敬酒讓菜、熱鬧非凡,在形式上形成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然而,西方的宴會則講究優雅溫馨,富有情趣和禮儀,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在宴請禮儀方面,中國從古至今大多都以「左」為尊,要將地位很尊貴的客人安排在左邊的上座,然後依次安排。西方則以「右」為貴,「女士優先、尊重婦女」是人們宴會排座位的標准。宴席中,男女間隔而座,夫婦也分開而座,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於自己右邊的女賓客拉開椅子,以示對女士的尊重。此外,西方人用餐時要坐正,認為彎腰,低頭,用嘴湊上去吃很不禮貌,但是這恰恰是中國人通常吃飯的方式。吃西餐的時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飲酒,中國的餐桌上酒是必備之物,以酒助興,有時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喝酒的時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中國就餐中這些熱情的舉動,在西方可能會被視為不太注重禮節,但在中國,這些都是商務談判中對對方重視和表現自己誠信的方式。在餐飲氛圍方面,中國人喜歡很多人圍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在吃飯的時候都喜歡熱鬧,大家在一起營造一種熱鬧溫暖的用餐氛圍。而西方人在用餐時,更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並且在吃飯的過程中很注重自己的餐桌禮儀,要表現的很有涵養,不能失去禮節,比如在進餐時不能發出很難聽的`聲音。酒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被視為做生意,交朋友等社交場合不可或缺的。酒杯不空茶水不滿。在西方,通常喝啤酒、葡萄酒,不喜歡勸酒。在中國,宴會喜歡共桌共菜,西方則認為不合衛生,實行分餐制。中國人宴請時,觥籌交錯,歌舞昇平。西方則要求少聲響少動作,用餐程序較多。

中西商務禮儀: 語言習慣差異

(1)稱謂稱呼方面在西方,稱呼是比較籠統的,一個稱呼可以涵蓋中國很多稱呼。例如,西方稱呼男的為先生,稱呼女的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國「先生」第一解釋是「教師」,是對教師最古老最悠久的稱謂。隨著改革開放,先生已成為社會上最流行的尊稱口語,西方人稱」uncle」,可以涵蓋我國的嬸嬸,伯母,姨。他們對這些方面的關系也不如中國分明,中國父親那邊的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親方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們見面時喜歡直呼其名。在中國,謙虛被奉行為一種美德。所以,在得到別人的贊揚時,中國人常以「哪裡」、「不好」、「不行」、「還不夠」等來回應。這不符合西方傳統,尤其是美國。西方人會對別人誇獎做積極的回應,常說「Thank you」。而英語中的敬語和謙詞則非常少見,在英語環境里,不管談話的對方年齡多大、輩份多長、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用不著像漢語那樣用許多諸如「您、您老、鄙人」等敬謙語。所以,在國際商務活動中,中國人的謙虛與貶己常常讓西方人感到不禮貌。

(2)交際語言方面中國人通常是見面點頭致意,握手或行拱手禮,微微欠身然後握手,而西方人認為欠身顯得自卑,擁抱是最常見的見面禮與道別禮,親吻禮與吻手禮也較為常見。在我國除了見面和告辭時使用,在表示祝賀、感謝或互相鼓勵時也使用。發展到現在,被簡單的「你好」,「再見」所取代。可是西方的貼面禮、親吻禮、吻身禮,讓國人仍很不習慣接受。中國在見面時喜歡客套的問去哪了?有沒有吃飯?西方則認為這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感到奇怪。送客離開時,中國人習慣挽留,說「走好」「慢走」,而西方僅微笑作再見就可。

;

⑧ 商務禮儀的特點有哪些

商務禮儀,指的是在一些商務活動中,為了體現相互尊重,需要通過一些行為准則去約束人們在商務活動中的各個方面,這其中有儀表禮儀,言談舉止,書信來往,電話溝通等技巧,從商務活動的場合不同又可以分為辦公禮儀,宴會禮儀,迎賓禮儀等。

商務禮儀,指的是在一些商務活動中,為了體現相互尊重,需要通過一些行為准則去約束人們在商務活動中的各個方面,這其中有儀表禮儀,言談舉止,書信來往,電話溝通等技巧,從商務活動的場合不同又可以分為辦公禮儀,宴會禮儀,迎賓禮儀等。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ktpXuYFh1jcwRLCLnKOf0Q

?pwd=tq4d提取碼: tq4d

熱點內容
蘋果手機facetime為什麼用不了了 發布:2025-07-04 09:43:47 瀏覽:677
淘寶為什麼不接急件 發布:2025-07-04 09:38:42 瀏覽:205
九寨溝為什麼分兩種顏色 發布:2025-07-04 09:34:57 瀏覽:841
蘋果手機靜音了為什麼 發布:2025-07-04 09:16:47 瀏覽:119
為什麼放射科晚上沒值班的 發布:2025-07-04 08:52:03 瀏覽:136
為什麼手機相機拍不出真實顏色 發布:2025-07-04 08:51:25 瀏覽:22
為什麼蘋果手機靜音有震動 發布:2025-07-04 08:51:24 瀏覽:748
D703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7-04 08:51:11 瀏覽:604
男人為什麼喜歡戴套 發布:2025-07-04 08:35:01 瀏覽:435
為什麼游戲充值ios和安卓不一樣 發布:2025-07-04 08:17:56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