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工資繳費基數不一樣
A. 一樣的工資為什麼繳費基數不一樣嗎
實踐中,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勞動者一樣的工資可能出現繳費基數不一樣的情況,用人單位為了降低企業成本,在企業內部根據員工的級別不同,對繳費基數設定不同,通常對於重要崗位或領導崗位繳費基數設定較高,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繳納社保存在異議的,當事人可以到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社保局進行投訴。
《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第六十三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並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第八十三條 用人單位或者個人認為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的行為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用人單位或者個人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依法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核定社會保險費、支付社會保險待遇、辦理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手續或者侵害其他社會保險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個人與所在用人單位發生社會保險爭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侵害個人社會保險權益的,個人也可以要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依法處理。
B. 為什麼我每個月社保繳費的基數都不一樣呢
因為職工社保繳費,是按照當月用人單位申報的工資為基數繳納的,單位申報的工資應當以用人單位應當工資為准,應發工資低於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的名義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為基數;高於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為基數。
五險一金交多少取決於繳費基數和繳費比率兩個因素,也就是說,五險一金繳納金額受繳費基數和繳費比率兩個因素影響。其中,繳費基數是職工上個年度月均工資,但不能超過當地平均工資的三倍,也不會低於當地平均工資的60%;而繳費比率全國各統籌地規定不同。
五險一金費用交下來,個人繳費佔到職工工資的11%左右,公司繳費佔到職工工資的25%左右。五險一金分為公司繳費和個人繳費,公司繳費進入統籌賬戶,個人繳費進入個人賬戶。工資基數是按照國家統計局規定的統計口徑來的,只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六部分。
C. 為何一個單位員工基本工資一樣。公積金扣款額度卻不一樣
公積金並不是都按個人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繳費基數不一樣,繳費比例也有可能不一樣,所以最後扣款額度也會不一樣。
繳存比例和繳存基數對公積金的繳納金額有一定關系:
1、如果上一年職工的平均工資上漲了,繳存比例不變的情況下,個人和單位繳納的公積金較多;
2、如果繳納基數一樣,繳存比例高的,個人和單位需繳納的公積金金額較高。
比如,甲方公積金繳存1800元,乙方公積金繳存2000元。根據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得到的公積金總額就會不同。
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隨著社保支出缺口的增加,社保的繳納比例和相關政策變化頻繁。
【拓展資料】:
1.住房公積金月繳存分為職工住房公積金月繳存和單位住房公積金月繳存兩部分。
2.職工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金額為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3.單位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金額為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4.住房公積金月繳存上限為上一年度北京市全體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乘以本單位和本年度職工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之和。
5.每月住房公積金存款金額上限的執行期限為一個住房公積金年度。
6. 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上限,由管委會適時調整並公布。
7.住房公積金和社保屬於不同的用途,住房公積金的基數與社保的基數存在差異。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D. 工資一樣為啥交的社保不一樣
法律分析:員工繳費基數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員工的工資標准,還有一個是當地最低社平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險事業。
第六條 國家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嚴格監管。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制度,保障社會保險基金安全、有效運行。
E. 我的社保繳費與同單位的員工為什麼不一樣;但工資是一樣的
很多粉絲關心一個問題,兩個人在同一個單位,同樣的工資,為什麼社保繳費不一樣,養老金也不一樣?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社保繳費這裡面其實大有玄機,不知道會吃虧,不了解的話就會成為養老金低的那個人。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按照規定,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按理說,工資一樣,社保繳費應該一樣,不過企業會有很多種神奇操作,會讓你的社保繳費不一樣。
一是只按照你的基本工資標准來申報繳納社保。
工資往往分為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有的企業為了減輕社保負擔,只按照你工資裡面的基本工資標准來繳納社保。
雖然說你們的最終工資水平一樣,但基本工資水平可能是不一樣的,如果有的人高,有的人低,那麼自然社保繳費也會有高有低。
舉個例子,兩個人工資都達到1萬元,但一個人的基本工資是6000元,你的基本工資是5000元,由於你的基本工資少一些,所以社保繳費也會少一些,自然退休的養老金就要少一些的。
二是有的企業會給員工申報不同的社保繳費基數。
現實生活中,很多企業為了減輕社保負擔,不是按你的工資來申報繳費,而是是給員工按照最低60%的社保下限申報繳費的。
可能企業給你申報的是60%的社保繳費基數,給其他同事申報的是80%或者更多,此時也會造成了社保繳費的不同。
如果給你申報的是最低繳費基數,而你的同事繳費基數更高一些,那麼他的養老金自然就會比你要高的。
三是用工性質不一樣也會導致社保繳費不一樣。
如果一個人是勞務派遣工,那麼他的社保繳費是由勞務派遣公司來繳納社保的,而不是由用工單位來繳納社保。
如此一來,一個人是企業正式職工,一個是勞務派遣工,那麼社保繳費也是不同的,盡管工資一樣。
所以大家一定要時常查看自己的工資條,核定一下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是否正確,不要因此吃了虧。
如果企業沒有給你如實申報社保繳費基數,你一定要保留證據,首先是可以跟人力溝通的,以後是可以維權的,要求補繳的。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轉發打賞。
F. 工資一樣為啥交的社保不一樣
工資一樣交的社保不一樣可能是新入職和老員工的區別。
因為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每年用人單位都要在固定時間核定社保繳納基數。以北京市為例,2019年7月社保繳費基數參照2018年職工工資總額的平均數,對於2018年未參加工作的新職工,可以按照第一個月工資總額來核定。所以,即使同一個單位,同一工資的不同入職時間,可能會造成社保繳納不一樣;可能是公司的合規不合規的區別。雖然《社會保險法》明文規定,社保繳費基數必須嚴格按照職工的工資總額來定。但是有的單位嚴格按照國家法條規定,按照合規基數繳納社保,有的單位卻不按照國家規定按照不合規基數繳納社會保險。所以,就算是同一類型公司,同一工資水平,不同單位的執行標准不一樣也會造成社保繳納基數不一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全文》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全文》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全文》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G. 為什麼同一單位職工社保基數一樣社保繳費不同
法律分析:同一單位職工社保基數一樣社保繳費不同是因為職工應發工資每月不同,繳費工資不同。職工社保繳費,是按照當月用人單位申報的工資為基數繳納的,單位申報的工資應當以用人單位應當工資為准,應發工資低於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的名義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為基數。高於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為基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H. 為什麼在同一單位,工資相同,社保公積金基數不同
雖然你們現在的工資相同,但是可能僅是當前月份工資相同,再往前推幾個月可能是不同,這就會造成你們的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不同,也就社保公積金基數不同了,社保基數是取職工上一年度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工資額,這里上年度是指上一自然年,即上年的1月至12月期間。
社會保險是指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討論社會保險的歷史時就不能把社會保險從社會保障中抽出來。
社會保險主要是通過籌集社會保險基金,並在一定范圍內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統籌調劑至勞動者遭遇勞動風險時給予必要的幫助,社會保險對勞動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勞動者符合享受社會保險的條件。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對參加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或失業時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的制度。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
I. 為什麼我每個月社保繳費的基數都不一樣呢
因為職工社保繳費,是按照當月用人單位申報的工資為基數繳納的,單位申報的工資應當以用人單位應當工資為准,應發工資低於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的名義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為基數;高於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為基數。
五險一金交多少取決於繳費基數和繳費比率兩個因素,也就是說,五險一金繳納金額受繳費基數和繳費比率兩個因素影響。其中,繳費基數是職工上個年度月均工資,但不能超過當地平均工資的三倍,也不會低於當地平均工資的60%;而繳費比率全國各統籌地規定不同。
五險一金費用交下來,個人繳費佔到職工工資的11%左右,公司繳費佔到職工工資的25%左右。五險一金分為公司繳費和個人繳費,公司繳費進入統籌賬戶,個人繳費進入個人賬戶。工資基數是按照國家統計局規定的統計口徑來的,只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