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打雷下雨為什麼不好
A. 正月打雷有什麼說法
正月打雷說法多了,各地說的也不一樣,但大多認為是不好之兆、破財、死亡等等。
在古人眼裡正月打雷是一件非常值得警惕的事情,現如今也有不少關於正月打雷的說法,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從爺爺奶奶那裡聽到過,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下正月打雷的那些說法。
詳細內容
- 01
壞徵兆
正月里天氣還比較寒冷,氣候也比較乾燥,在這種天氣條件下,一般是不會打雷的。因為只有在天氣變暖變濕,比如說二月二龍抬頭,或者六月天這種環境下才會出現打雷。所以,當正月打雷時,老一輩人就會覺得不是一件好事,這年的收成會出問題。 - 02
破財
正月打雷了,那麼這種時候大家在錢財問題上需要好好的注意,有可能會因為運氣不好而導致破財。建議最好不要因為任何人的一面之詞就做任何與財務相關的決定,貿然投資或者一毛不拔,都是不合適的,如不精打細算,則日子可能越過越辛苦,在年節期間尤甚。 - 03
死亡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正月雷,墓谷堆」,意思就是正月打雷容易大量死人。
B.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這句話有什麼道理
自古以來產生了很多諺語,有些諺語至今仍然廣為流傳。有的諺語細細品味還是有些深意的,有的諺語時隔至今,它的正確性我們還需要重新審視。農村有句俗語叫做“正月打雷,遍地出賊”,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正月里打雷、下雨,盜賊就會遍地都是。其實,這里的“賊”並不是指現實生活中的盜賊,而是指農田裡的害蟲。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璀璨的明星,傳統文化中有精華的部分,也有不適應時代發展的,甚至是糟粕的部分。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揚棄,發揚傳統文化中優秀的部分,摒棄其中的糟粕,才能使我們的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煥發出勃勃的生機。“文化強國”的夢想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夠實現。
C.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是啥意思
正月打雷在人們的眼中認為是不好的,會影響一年的莊稼收成,二月打雷是一個很吉祥的徵兆,預示著一年風調雨順。
在農歷二月打雷是相當好的,一是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二月份在生長的農作物已經乾涸了許久,出現打雷下雨的季節可以使農作物更加快速生長。農作物吸收到了水分,能夠快速生長也意味著有一個好的收成。
其實農歷三月打雷下雨也是一個很好的徵兆,三月打雷糠殼飛,糠殼都能飛起來證明農民收成相當好,三月份的雨就像及時雨一樣,滋潤萬物。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三月打雷糠殼飛。其實也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在我國南方正月出現打雷下雨的天氣也是很正常的。在北方,他們覺得正月打雷是不正常的,所以還是看南北方的地域性來決定。這些俗語是根據人們生活以及研究觀察來決定的,並不能夠確定他們就全部都是對的,而且南北方種植的農作物也是有所差異。
D.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正月打雷,遍地出賊」這句話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話說,正月打雷是非常罕見的,當然,罕見並不代表不發生,畢竟打雷現象是自然現象,天氣變化多端,復雜多變,說不定哪天就打雷了。
說來也巧,這兩天全國大范圍寒冷天氣來了,我們當天昨天白天颳了一天的大風,樹葉到處飛舞,真是辛苦環衛工人了。然而昨天晚上就開始打雷了,還把我從夢中驚醒,醒了之後,反正睡不著就站在窗邊欣賞一下雷雨天的夜景。
昨晚打雷了,今天還是正月二十一,正是正月里有打雷天氣。「正月打雷,遍地出賊」,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這句話表面意思說的是:正月里天空打雷,那麼人間遍地都是盜賊出沒。
其實這句話的內涵是說,正月里打雷將出現倒春寒天氣,倒春寒天氣對於農業生產是很大的不利影響的。莊稼減產或者絕收,人們種植的糧食都不夠口糧吃,沒有吃的,沒有穿的,就紛紛逃難,於是盜賊也就多了。
位置江西,前天到昨天一直都下雨,並且雷聲很大,凌晨五六點就被雷聲震動窗戶的聲音驚醒。
奶奶一直在客廳到陽台上晃悠,嘴裡還不時的念叨著,這老天到底是怎麼了, 正月雷聲發,大旱一百八 啊。
我還安慰奶奶,天氣突變不是很正常的嗎,春天來了,下個雨,打個雷,至於那些老祖宗留下來的諺語念念就好了,別太當真,像什麼 「正月打雷,遍地出賊」 。
可是奶奶說,也不一定, 尤其這種農業諺語,是我們古代農耕時期百十年的經驗總結,老祖宗們根據當時的氣溫,降雨,反饋在農業上的作用,一年復一年總結出來的,這種諺語便以言簡意賅的短語廣泛流傳,多數是真實的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就比如,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 三月桃花水,四月干開裂。
處於好奇,翻了很多書籍,專門查了查,「正月打雷,遍地出賊」這句話的可取之處。
經氣象局得出,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在冬天都是很少打雷的,冬天氣溫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凝結成塊,但是隨著近幾年氣溫的不斷回升,冬天打雷下雨經常光顧,對於農業而言不是個好兆頭。
因為如果 冬天會打雷下雨,那就預示著暖冬要提前來了,迎接來的春天氣溫會直線升高,在短期內出現倒春寒,而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土地上容易滋生細菌,地表溫度升高,容易在春雨匱乏的時候出現乾旱,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收成。
收成不好,游手好閑的人便比較多。
所以題主的「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但是,也不用驚慌全信,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國的 科技 也在隨之發展,必有解決的正確辦法,科學農業,會有滿意的收成。
正月打雷,遍地出賊,這句話還挺押韻,一說起打雷,大家就會想到天氣要變了,就像西遊記中的唐僧所說的那樣,打雷了,下雨了,快收衣服了。
那麼為什麼正月打雷,遍地出賊呢?打雷與賊會有什麼聯系?一提起賊,往往會在臘月的時候,快過年的時候,這個時候小毛賊特別猖狂,也可能是有人沒錢過年了,想搞點收入,但卻不走正道,我小時候在冬天有個賊晚上闖進隔壁的家裡,結果驚醒了隔壁的人,於是他大聲呼喊,小毛賊逃跑了,因此在農村過年的時候門戶一定要看的緊緊的。
當然,現在這句話已經不適應了,不能因為正月打雷就會想到遍地出賊,想要解釋這句話,讓我們借上帝的手把時光倒退100年, 來一次穿越時空,那個時候沒有電,沒有手機,地里莊稼產量也很低,農業是一個靠天吃飯的年代,因此,天氣對莊稼的影響特別的重要,而在正月里打雷就意味著天氣要大變,即使不會下雨下雪,天氣也會急速的轉冷,這樣就會使莊稼減產受災,以前的天氣特別的寒冷,尤其是我們這里,雖然說是正月,但是如果沒有太陽颳起風來冷嗖嗖的,我記得小時候冰溜子很常見,而現在幾乎見不到冰溜子了,也說明現在的天氣比以前要暖和,比如今年我們這里冬天竟然沒有下雪。
也就是說,春天打雷會使體溫急速下降,比如今天武漢也打雷了,而且也下雨了,平時最高氣溫可達到十七八度,但是當下雨以後,最低氣溫可以達到零下,地里的莊稼已經隨著氣候的變暖開始生長了,但是氣溫又回到了以前的寒冷,自然對莊家的損傷很大,人們的生活就可能會挨餓,那時候還沒有農民工這一說。
當很多人找不到吃的時候,有人就會想到偷,其實大家都在餓肚子,即使去偷也找不到偷的對象,生活陷入疾苦!
但是現在,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以及天氣慢慢的轉暖,雖然說天氣對莊稼也會有很大的影響,但影響肯定不會比過去大,自然不存在遍地是賊的說法了,當然防人之心不可無,出門在外,還是小心為妙!
現在屋外西北風吹的呼呼的響,而且吹起來的東西打到窗戶的玻璃上,只聽見玻璃上噼里啪啦的,的確很嚇人。在下午吃飯的時候,我們這里就打雷,而且是那種很響的雷,噼里啪啦的好幾個,我們家孩子說像放鞭炮一樣,聲音比鞭炮還響。這個時候我爸就說了一句「正月打雷,遍地出賊」,讓我們外出的時候注意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別被人偷走了還不知道。
然後我媳婦就多問了一句,為什麼正月里這打雷小偷就多了?然後我爸就說正月里打雷不見得是個好現象,因為「正月打雷人骨堆,二月打雷牛瓮堆」,說的是 正月里打雷的話,那麼今年收成會非常不好,如果果放在舊 社會 的話餓死的人非常多。如果二月份在打雷的話,糧食多的就會連給牛裝飼料的瓮裡面都用來裝糧食,象徵著是大豐收。 說了半天,其實我爸也不知道「正月打雷,遍地出賊」到底有什麼科學含義,於是我就上網查了一下,下邊就把查到的東西給大家總結一下。
正月打雷實際上指的是一種氣候現象,說直白點就是暖氣流的迴流。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國家絕大多數的地區都處於溫帶,因此氣候主要受到西伯利亞寒流和太平洋暖流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冷暖氣流的交匯必然會引起刮風現象。而打雷現象恰恰是由於天空中不同雲朵被風吹動撞擊在一起而發出的巨大響聲,同時伴隨著放電現象就是我們所知道的閃電。
而在正月裡面打雷,就意味著在正月裡面太平洋的暖氣流就開始北上,並且表現的比較強勢,和冷氣流的交鋒就比較激烈。但是我們知道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主導了我們一個冬天,豈是那麼容易退縮的?雖然暖氣流很強勢,而且暖氣流到來之後氣溫會明顯上升,田地裡面種的莊稼都會生長速度比較快,甚至像油菜還會提早開花,但是這一切剛好是災難的開始。
但是隨著西伯利亞寒流在蒙古高壓聚集的能量越來越大,因此到了一定時候冷空氣會再次強勢來襲,同時擊退暖空氣,這樣一來就會形成我們農民最怕的倒春寒!相信2018年清明節那會兒50年不遇的倒春寒大家都還記?因此也就是說正月裡面越暖和,意味著之後出現倒春寒的概率越大,並且倒春寒引發的農作物凍害越嚴重。而以前基本上所有人都是靠種地謀生,一旦發生嚴重的倒春寒讓莊稼減產或者絕收,自然很多人就沒有飯吃,就打起了歪心思做賊。
「正月打雷,遍地出賊」,這說法在現在的 社會 中,還有待商榷,至少後半句在現在已經沒有了。
打雷嘛,自然界中很常見的,風、雨、雷、電四大天氣,伴隨著我們的生活。可以說,缺少了它們四大家,我們的農民無法正常生產了。
俗話說「二八月打雷糧食收」,這正月打雷是怎麼樣的呢?好巧,昨晚,我們就聽到正月的雷聲了,我當時被雷聲吵醒,我還不相信打雷,後來,我豎起耳朵停,又聽到雷聲了。正月打雷,雷聲滾滾,但是雷聲大雨點小,也伴隨著下小雨,還伴隨著風,風處在玻璃上縫上,嗚嗚的響。
正月不能打雷嗎?怎麼不能,當然能打雷,正月打雷在我們父輩看來是氣候反常的預兆,說明今年有倒春寒,還有夏季的乾旱。俗話說「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正月打雷,遍地出賊」。在以前,農民主要靠種植糧食,如果碰到糧食減產或者絕收,農民就沒有糧食吃,人嘛,餓極生悲,到處搶,到處偷,成為 社會 的不安全因素。如今,人們種糧更加科學化管理了,對於自然條件依賴性減少了。在我們安定和諧的 社會 中不會出現遍地出賊的。
今天下午我們這里開始下起了小雨,倒是沒有聽到雷聲。先不管正月打雷好不好,也不管正月打雷是出賊還是出小偷,對於我們嚴重乾旱的膠東地區來說,只要能夠下雨,農民們就高興,管他出什麼呢,先下了雨再說。
去年整個冬天應該說是一個無雪的冬天,從立冬開始,農民們就盼著下雪。小雪大雪的節氣都沒有下雪,然後是冬至、小寒大寒。總之,冬季所有的節氣都過了,北方的天空還是沒有飄過雪花。整個一個暖冬一個乾旱的冬天,地里的泥土都干成了煙兒,這對於北方農村的冬小麥來說,是嚴重的不利。
在一些人的傳統意識里,總是覺得正月不應該打雷,覺得正月打雷有違了季節的常規。用一些農村老人的話說,正月打雷,遍地出賊。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正月打雷預示著今年的收成不好。在過去貧窮的歲月里,只要是收成不好,當然就會出現一些偷糧食的賊。就像我們當地人說的,三九四九開了河,農人賣老婆一個道理。都是形容年頭不好,莊稼欠收,農民們吃不上飯,除了偷就是賣老婆。
隨著現在形勢的改變,老天爺也不按常理出牌。哪有大冬天打雷下雨的道理?冬天不下雪卻打雷下雨,本身就違背了季節的常規。可話反過來說也有其道理,不管如何現在已經立春了,立了春就是春天。盡管現在還在正月,可春雷春雨有什麼不好?說正月打雷,遍地是賊。已經是過去了。現在無論什麼時間打雷,都不會有人去偷糧食了。無論怎麼樣,我們膠東農村的農民們,希望這場雨下得更大一些,哪怕有雷聲,只要下雨,就能夠緩解麥苗以及果樹的旱情。
其實這句俗語在咱們老祖宗那都是有一定經驗積累的,正月里是冬天,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冬天都不會出現打雷的現象,那麼出現打雷的現象會有什麼徵兆呢? 農村老人講,正月里打雷一定會有不測,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曾經在一個傳說故事中還有個說法就是,正月里雷神雷母去給玉皇大帝拜年 ,為了給玉皇大帝表演個節目,就拿起錘子鑿出了雷聲,可這雷聲把龍王給嚇壞了,於是龍王很生氣,就漫天下起了雨,把人間的莊家都給淹了,農民莊稼沒了收成,自然就會缺糧食吃,在過去沒糧食就不能生存,所以為了生存,人們就會變成盜賊, 你偷我,我偷你,最後就演變了遍地出賊的局面。
雖然這個傳說有些滑稽, 但在正月打雷確實不是什麼好現象,打雷就要下雨,哪有大冬天,大正月下雨的,如果是,那就是暖冬提前來了, 暖冬的危害有倒春寒、土地容易滋生細菌、暖冬還會加速氣溫上升蒸發地表面氣溫,容易在春雨匱乏的時候出現乾旱 ,所以,正月打雷真的不是好的自然現象,一定要預防。
但現在農業 科技 非常發達,對天氣也有預報能力,所以我們不必過於擔心各種自然異常帶來的問題,科學學農,科學種地,相信2020年一定會大豐收的。
而關於驚蟄前打雷天氣的一些農村俗語在民間也是非常的多,比如「正月打雷,遍地出賊」,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這句農村俗語其實跟農業也是有很大關聯的,因為如果在正月份出現打雷的天氣,就說明今年將會不尋常。以前農業技術比較落後的情況之下,農民種地都是看天吃飯。農民都知道驚蟄前後一旦打雷,地裡面的害蟲就會驚醒出來破壞莊稼,而今年在驚蟄之前正月份就已經出現打雷的天氣,必然會使地裡面的害蟲提前驚醒出來禍害莊稼,這樣對於農業的損失將會非常的大。
對於以前的農民來說,糧食就是他們的命根子,所以如果害蟲提前出來毀壞農民的莊稼,就等於是偷走他們的糧食,當然會被他們認為是賊,因此也不難理解以前的農民為什麼會這么說了。
今年這個天氣也怪,現在才正月,天上就打起了雷,轟隆隆地,真嚇人。我那80多歲的爺爺說,現在這個年代,正月打雷倒不怕什麼,要是擱他年輕那會,正月打雷會愁死個人,因為那會兒農村有個說法,叫做「正月打雷,遍地出賊」。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
在正常年份,正月其實很少打雷,一般都要到二月,或者六月。
因為正月里大多數地區都還在冷空氣的控制下,比較寒冷乾燥,在這種氣候環境下不會出現打雷的現象。
二月份天氣回暖回潮,但是冷空氣並沒有完全退去,海上吹過來的暖濕氣流為了盡快趕走冷氣流,這個時候就會打架,兩者一碰撞,就形成了打雷。
六月份天氣多變,「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說的就是這個。這個時候天氣較熱,熱的近地面上暖濕氣流都受不了,為了圖涼快,它們便會往高處爬,因為高處風大涼快嘛。可高處是冷空氣的地盤呢,暖濕氣流跑上來那不是搶我地盤嗎?這還不直接幹上?兩者一碰撞,轟隆隆就又打雷了。
所以說啊,這打雷,其實是因為暖濕氣流和冷氣流對撞形成的。而正月里大多數地方都還是寒冷乾燥的天氣,突然打起了雷,你說正常不正常?
再後來人們發現,只要正月里一打雷,這一年世道就難太平,日子會過的很艱難,而且到處出盜賊。於是接著就有了「正月打雷,遍地出賊」這一說法。
這背後原因其實是正月打雷,意味著暖濕氣流提前到來。正月里寒冷的天氣還來不及把那些藏在地里的害蟲給凍死,氣候就變暖和了,地里的蟲子也提前蘇醒,並大量繁殖。地里有了許多害蟲,那個時候又沒有現在的滅蟲手段,只能任由害蟲成長,啃食莊稼,最後地里莊稼欠收絕收,自家人都養不活。俗語說:窮起盜心。飯都吃不上了,又沒有其他的謀生手段,只能去偷去搶了。這就是「正月打雷,遍地出賊」這一說法的由來。
到了現在,都是些專業種植戶在種地,他們有技術,有實力,對付害蟲有自己的辦法。所以即使正月打雷,他們也可以將天氣提前變暖的影響消除,不影響莊稼的收成。而且現在農村裡大多數人並不是靠種地過日子,因此大家完全不用再擔心「正月打雷,遍地出賊」這一說法了。
2020年註定就是個讓人不省心的年,這年的春節將是我們難以忘懷的春節,從正月初一開始,我們被封閉在村裡,到現在還沒有解封,今年的氣候也不正常,難道真就應了俗語:正月打雷,遍地是賊嗎?
我是七零後,自打記事起就沒遇到過去年冬天和今年正月這樣的天氣,以前冬天三九、四九凍死老狗的說法被推翻了,2020年裡的三九四九氣溫在零上,不再是以前的零下十幾度,到了正月、疫情發生時天氣正暖,甚至從前天晚上開始,我們這里下起了雨,一直到昨天,昨天下了一整天雨,但昨晚畫風突變,雨不知道在夜裡幾點偷偷變成了雪,今早起來,到處是白茫茫一片,好大好大的雪。
昨天傍晚我們吃飯的時候聽到了打雷聲,婆婆沒聽清,用懷疑的語氣問我們:剛才是打雷嗎?她兒子耳朵最靈敏,用肯定的語氣告訴她:對,打雷了,下著雨還打了雷。
婆婆的眉頭緊皺:正月打雷,遍地是賊。要是在過去,今年就是個很不好的年頭,可能會吃不飽穿不暖,出現民間慌亂,偷搶現象。
原來過去還有這樣的說法,正月本該還是冷的時候,農作物休眠即將復甦的時候,下雨、打雷說明氣候回暖到了一定數,而這樣的溫度會導致休眠狀態的農作物早早復甦,也許會產生萌芽狀態,但這樣的氣溫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必定會有倒春寒,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它們就是在殺回馬槍,把以為天氣溫暖,該努力生發的作物狠狠冷凍,於是過早復甦的農作物就會遭到破壞,厲害的能導致絕產。
過去的農民,除了種地維持生計別無其他,當莊稼被倒春寒摧毀後,這一年沒有糧食吃的農民,在溫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會出現很多討飯吃的,還有偷盜、搶劫等行為發生。
正月打雷強調的不是遍地是賊,而是告訴大家,今年是一個不好的年頭,有可能會出現農作物失收,或者別的自然災害,打雷是告訴大家,氣溫反常,今年也會反常。
這樣的俗語是過去農民們用來分析年景的依照,我們現在沒必要擔心這個,因為我們生活在經濟發達的新 社會 ,無論有什麼困難,大家都敢面對,哪怕是自然災害,舉國上下萬眾一心也有能力共渡難關,戰無不勝。
E. 「正月打雷,墳谷堆」!有科學依據嗎它將引發哪些災難
“‘正月打雷,墳谷堆”,這是一些地方的諺語,大概意思就是如果在正月里打雷,那麼今年就諸事不順了!而這諸事往往就是一件事情引起的!
預計整個2020年我國將有1億畝左右的糧田遭遇草地貪夜蛾威脅!隨著天氣變暖,草地貪夜蛾的防治已經刻不容緩。
F. 正月打雷好嗎
古人對閃電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正月打雷不是好兆頭,甚至有「正月打雷,墳谷堆」的說法。不過從科學角度而言,正月打雷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現象。雷電在自然界中具有不可思議的巨大威力。自古以來,漢族民間對雷電存在著不解和恐懼心理。尤其在不該有雷電的時期里,有雷鳴電閃,人們更以為是將有災禍的預兆。這樣的認知是不對的。
G. 正月打雷有什麼說法嗎
1、古人將節氣中驚蟄的雷歸為春雷,因此正月里出現的雷被歸為「冬雷」。民諺「冬天打雷雷打雪」,意思是冬季打雷是出現暴雪的先兆。而下雪時打雷就是「雷打雪」。
2、河南方城一帶,有俗語雲:「正月打雷土谷堆,二月打雷糞谷堆,三月打雷麥谷堆。」土谷堆,即為疫病將臨,墳頭激增之意。
3、專家認為,從科學角度而言,正月里打雷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和吉祥與否無關。據悉,近幾年南京、蘇州、上海、武漢等地都出現過冬打雷的現象。
4、關於冬天打雷的民諺還有諸如「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三月少秧水,四月秧起節」「正月雷聲發,大旱一百八(即180天)」。
H. 正月打雷是什麼兆頭
01 古人對閃電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正月打雷不是好兆頭,甚至有“正月打雷,墳谷堆”的說法。不過從科學角度而言,正月打雷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現象。
正月打雷到底好不好?看看諺語:
“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三月桃花水,四月干開裂。”正月雷聲發,大旱一百八(即180天)。正月里打雷,滿地賊。
二月里打雷,麥谷堆。正月間打雷墳堆堆。正月里打雷土鼓堆。 二月里打雷麥鼓堆 ...那三句的意思是正月打雷不好,二月打雷正好,三月打雷最好。
“正月打雷秕殼飛,二月打雷谷堆堆。”意思是:如果某年在立春與雨水兩個節氣之間的正月間就打響雷,那年的收成不會好,二月間才打雷則會豐收。也有“正月打雷墳谷堆”的說法,那就不吉祥了——那一年,說不定死人就會多些。總之,正月里響雷橫豎不是好兆頭。
雷電在自然界中具有不可思議的巨大威力。自古以來,漢族民間對雷電存在著不解和恐懼心理。尤其在不該有雷電的時期里,有雷鳴電閃,人們更以為是將有災禍的預兆。河南方城一帶,有俗語雲:“正月打雷土谷堆,二月打雷糞谷堆,三月打雷麥谷堆。”土谷堆,即為疫病將臨,墳頭激增之意。十月已進初冬,也不該再響雷了,故而民間亦有忌十月響雷的俗語。如河北一帶雲,“十月雷,閻王不得閑”,“十月雷,人死用耙推”。意指十月內有雷電,來年有災疫。江蘇一帶,也有“十月雷,人屍拌來堆”的說法,其意相同。
還有一民間傳說:從民間流傳看來,二月二為龍抬頭之日,因為四大龍王在正月初一去天宮過年後,正月十五在龍宮搞大慶,因此元宵節鬧龍燈,一直到正月三十處在慶賀之中,不正式上班工作。從二月二開始,龍王們正式上班工作,行雲布雨,滋潤大地蒼生萬物。即從二月二之後,才能聽到隆隆的雷聲。如果正月聽到雷聲,說明人間大地發生了不太平的事情,龍王們不得不提前工作,並且帶有怨氣,遷怒於整個一年中,這一年就很難保證風調雨順。
從科學角度而言,正月打雷沒什麼不好。從民間流傳來看,二月二為龍抬頭之日,因為,四大龍王在正月初一去天宮過年後,正月十五在龍宮搞大慶,因此元宵節鬧龍燈,一直到正月三十處在慶賀之中,不正式上班工作。從二月二開始,龍王們正式上班工作,行雲布雨,滋潤大地蒼生萬物。即,從二月二之後,才能聽到隆隆的雷聲。如果正月聽到雷聲,說明人間大地發生了不太平的事情,龍王們不得不提前工作,並且帶有怨氣,遷怒於整個一年中,這一年就很難保證風調雨順。這當然是民間傳說。其實,從科學角度來看,打雷下雨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和大氣層的變化有關,地球公轉一周為365天,而陰歷是按照月亮圍繞地球一周而計算的,因此,陽歷與陰歷存在差距,也因此就出現了的陰歷的閏月,所以,一年開始什麼時間打雷,陽歷比較准確。
I. 正月打雷好嗎為什麼說正月打雷不好
以下是為您篩選的正月打雷好嗎 內容!
替啥子說歲尾挨雷短歹?古夜一年日晨朝,就聽睹地上轟轟的雷聲,之先就聽睹四周各己擱鞭炮的聲響,年日許少己說歲尾的時辰挨雷短歹,那非替啥子呢?雅語說:「歲尾雷挨雪,仲秋雨沒有歇。三月桃樹花火,四月做謝裂。」
歲尾雷聲收,年日澇一百八(便180地)。 歲尾挨雷癟殼飛,仲秋挨雷谷堆堆
歲尾外挨雷,謙天賊。 仲秋外挨雷,麥谷堆
歲尾間挨雷墳堆堆
歲尾外挨雷洋飽堆 仲秋外挨雷麥飽堆 ...這三句的意念非歲尾挨雷短歹,仲秋挨雷恰恰,三月挨雷最佳。 歲尾外挨驚雷,十處豬欄九處空。(暗示野畜沒有危)。 雅語說:「歲尾雷挨雪,仲秋雨沒有歇。三月桃樹花火,四月做謝裂。」
歲尾雷聲收,年日澇一百八(便180地)。 歲尾挨雷癟殼飛,仲秋挨雷谷堆堆
歲尾外挨雷,謙天賊。 仲秋外挨雷,麥谷堆
歲尾間挨雷墳堆堆
歲尾外挨雷洋飽堆 仲秋外挨雷麥飽堆 ...這三句的意念非歲尾挨雷短歹,仲秋挨雷恰恰,三月挨雷最佳。 歲尾外挨驚雷,十處豬欄九處空。(暗示野畜沒有危)。
J. 正月打雷是什麼徵兆
氣象專家認為從科學角度而言,正月里打雷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與徵兆無關。只是古人對閃電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正月打雷不是好兆頭,甚至有「正月打雷,墳谷堆」的說法。從科學角度而言,正月打雷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現象。
一年四季打雷,都屬正常天氣現象,只不過秋冬雷雨天較少。「雷打冬」天氣雖然在秋冬季不常見,但不過是一種天氣現象。
雷電的形成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空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暖濕空氣上升的動力,空氣要能產生劇烈的上下對流運動。春夏季節多雷電,是因為暖濕氣流活躍,空氣潮濕,同時太陽輻射強烈,近地面空氣不斷受熱而上升,形成強烈的上下對流,這樣就易出現雷電現象。
而在秋冬季,由於空氣寒冷而乾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很少出現雷電現象。但是,當出現強盛的暖濕空氣北上,遇上冷空氣被迫抬升後,也會產生強烈對流,到一定強度就會出現雷電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