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尾葉桉在山谷長不好

為什麼尾葉桉在山谷長不好

發布時間: 2022-11-12 01:57:13

❶ 植物的奧秘

1世界上第一粒種子是怎樣誕生的:世界上第一粒種子不是上帝賜給人類的,而是非生命物質氮、氫、氧、碳四大元素演化而成的。距今六十億年前,地球上的元素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地進行著化合、分解等各種化學變化。到了三十多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細胞。又經歷了大約二十億年,細胞形成了完整的細胞核。在六億多年前,地球上只有水中長著藻類植物。又經過了二億多年的時間,地球上出現一次巨大的變化,陸地上升,海水下降,許多水生植物被迫進入沼澤地帶。水生植物為了生存,逐漸擺脫水的束縛,慢慢適應了陸地生存,於是成為最早登陸的水生植物。裸蕨是最原始的陸生植物,隨著不斷地進化,它們形成了特殊的器官。過了一段時間,有些植物變成用孢子繁殖,孢子植物開始是不分雌雄的。後來,有些植物出現了大小不同、雌雄有別的兩種孢子,雌孢子和雄孢子結合,就發育成種子。世界上的第一粒種子就是這樣誕生的。
2、植物會改變性別嗎:有些植物是雌雄異株,它們無法改變性別,但有些雌雄同株的植物卻可以改變性別,菠菜就是其中的一種。在高溫的影響下,雌株菠菜會變成雄株菠菜。更讓人驚奇的是,番木瓜受了外傷也會改變性別。而且有的植物如果剛開的花或結的果子被人摘了,它也會生氣地變性。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植物體內和人一樣含有激素,正常情況下,激素可以穩定植物的性別。但如果環境發生變化,出現乾旱、日照變化、植物受到損傷等情況,激素的分泌就會紊亂,這樣就直接導致了植物的性別發生變化。科學家經過長期觀察發現,植物變性有一定的規律:在溫度、水分等諸多環境狀況比較優越的情況下,植物會出現雌性化現象;在環境變得比較惡劣時,植物就會出現雄性化現象。
3、人能不能跟植物談話:20世紀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亞科學家在研究植物的抗旱能力時,不經意間發現,遭受嚴重乾旱的植物會發出「咔嗒、咔嗒」的聲音,這件事在科學界產生了極大的轟動。後來,兩位來自加拿大和美國的科學家做了一個試驗。他們在玉米的莖部安裝了竊聽裝置,並與電子計算機連在一起。實驗發現,當植物不能從土壤中得到所需要的水分時,它便從莖部的組織中汲水,同時產生一種超聲波雜訊音,恰似「呼救」聲。發現了植物的種種語言之後,人就可以與植物進行談話了。前些年,前蘇聯摩爾維達維亞科學院為了讓人類能同植物對話,製成了一台信息測量綜合裝置。通過這台儀器的同步翻譯,當時在場的生物學家、植物病理學家、細胞學家、遺傳學家、生物物理學家、氣象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和軟體學家,都與植物進行了對話。看來,人們與植物談話已不是天方夜譚了。什麼是超聲波:超聲波是超過人能聽到的最高頻率(2000赫)的聲波,這種聲波做近似直線傳播,它的穿透力很強,醫生就是用超聲波來進行醫療診斷的,另外,動物界的蝙蝠也通過發出超聲波來飛行。
4植物的根會自己尋找食物嗎:植物的根千姿百態,可以簡單地分為直根、須根和貯藏根三種。植物的根有兩種作用:一是固定植株,二是吸收水分和溶解水中的養料。為了生存,植物的根會向有營養的方向生長。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在凍膠的中央放進一塊肥料,周圍種上幾粒發芽的種子。三四天後,所有的根都會伸向中央的肥料,並把肥料圍繞起來。這個實驗說明植物的根會自己尋找營養。大多數植物的根都會伸向有「食物」的地方。其中,極少數植物的根在找不到食物的情況下,進化成會「走路」的植物。南美洲的炎熱沙漠中有一種仙人掌,當它在原生地找不到水時,它的根就會收縮到地面,在風的吹拂下尋找有水分的土壤,一旦找到適宜的環境,它就會在那裡生根發芽。還有一種蘇醒樹的生存方式也是如此。紮根最深和最淺的植物:俗話說「樹有多高,根有多深」。漂浮在水面的浮萍,它的根不到1厘米;在南非有一種無花果樹,估計它的根深入地下有120米,要是掛在空中,有40層樓那麼高!估計這是世界上根長得最深的植物了。
5、長得最快的植物是什麼:從橫向生長來看,生長速度最快的是泡桐,生長7年的泡桐,樹干胸徑可達50厘米。從縱向生長看,要數新幾內亞桉樹生長速度最快,它每年能長高8米。但日平均增長高度最快的,要數毛竹了,毛竹的竹筍經40~50天就能長成,高度達12米,但是毛竹一旦長成,就不再長高了。就竹筍的成長時間來說,雨後的竹筍長得特別快,因為它的莖和別的植物不一樣。一般的植物只有莖的頂端能生長,而竹筍分成很多節,在同一時間里每節都能生長。如果一根竹筍有50個節的話,它的生長速度就是其他植物的50倍。竹子在高度上增長很快,但不能長粗。因為樹木的莖裡面有一層叫形成層的細胞,這些細胞不停地向四周裂出新的細胞,使樹木變粗。竹子里沒有這層形成層,所以只能長高,無法長粗。
6、有驅趕老鼠的植物嗎:鼠見愁又名葯用倒提壺,是十分有名的驅鼠植物。葯用倒提壺屬於紫草科,是兩年生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亞洲北部。它的植株曬干後,能發出一種氣味,使鼠類無法忍受,鼠類一旦聞到它的氣味就馬上抱頭逃竄,更不用說靠近它了。甚至有的老鼠遇到「鼠見愁」時,情願跳水自盡,也不願久聞其味。可以驅逐老鼠的植物被稱為「植物貓」。經過科學家的長期研究發現,植物界除了「鼠見愁」可以驅逐老鼠外,還有香菜、黃毛蕊毛、羊躑躅,這三種植物都會釋放出特殊的氣味,使老鼠不願接近。人們通常根據這一特性,把它們放在糧倉內,使老鼠不敢靠近。老鼠為什麼怕貓:老鼠怕貓是因為貓會吃它,貓喜歡吃老鼠和魚,主要是因為老鼠和魚的身體里,含有一種能增強貓的夜間視力的酮元素,貓為了生存,就只好見一隻老鼠抓一隻了。
7、為什麼世界上每個月都有植樹節:植物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說植物是人類生存在地球上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植樹造林也是人類造福自己的一件大事。世界上基本上每個月都有植樹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月:約旦、馬拉雅;2月:西班牙;3月:中國、法國、瑞典;4月:美國、日本、德國、朝鮮;5月:加拿大、澳大利亞;6月:緬甸;7月:印度、尼泊爾;8月:紐西蘭、巴基斯坦;9月:泰國、菲律賓;10月:哥倫比亞、古巴;11月:英國、新加坡、義大利;12月:印尼、黎巴嫩。我國的植樹節定在3月12日,是因為在驚蟄之後,樹木及易成活,而這一天也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日子。
8、樹會「發燒」嗎:樹在缺水時就會生病,它的體溫也會因缺水而升高。如果採用精密的儀器對樹的體溫進行測量,就會發現它是變化不定的,而且不同部位的體溫也不相同。樹葉子的溫度變化是最明顯的。白天,葉子的溫度主要靠蒸騰作用來調節。當土壤里的水分充足時,蒸騰作用較明顯,葉溫會降低;當土壤里的水分不足時,葉子由於缺水,在陽光下不得不把氣孔閉合,這樣蒸騰作用就會減弱,葉溫就升高。生病的樹木和人一樣會升高體溫,但人生病時一般是晚間發燒嚴重,早晨退燒;樹木剛好相反,是早晨發燒得最厲害。根據樹木會發燒的現象,護林人可根據樹木的溫度來判斷哪片森林有病,從而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9、紅樹為什麼被譽為「海岸衛士」:在海邊,你會看到有的樹在海水裡泡著,時不時就會受到潮水猛烈地沖擊,但它們卻可以長得很茂盛。紅樹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是名副其實的「海岸衛士」。紅樹的根很奇特,支柱根、板狀根、氣生根縱橫交錯,盤根錯節。這些根部分裸露在外,呼吸水面的空氣;部分牢牢插入海灘的淤泥中,固定植株。由於紅樹林特殊的繁殖習性和強大的根系,使得茂密的紅樹林能夠在海岸上形成一座「長城「,可以抗風拒浪、固堤護岸。同時,紅樹林不斷地把海水沉積物固定起來,加上落葉、鳥糞等物質的聚集,使之形成新的陸地。紅樹林還為海邊的鳥類、魚蝦提供了棲息繁殖的場所,從而成為維持海岸生態平衡的基地,所以,我們稱紅樹林為「海岸衛士」。紅樹不什麼不怕含鹽度很高的海水:紅樹的葉子很厚實,可以反射陽光、減少蒸騰,葉的背面緊貼著短絨毛,可以阻擋海水浸入;同時,葉面上還有許多小孔,可以排出體內過多的鹽分,所以,紅樹可以抵擋海水的浸泡和海潮的沖擊。
10、我國境內的世界「獨苗」長在哪裡:世界上很多物種都瀕臨滅絕,但是僅存活一棵的樹種卻不多見。在我國佛教四大勝地之一的東海普陀山上,就有世界上僅有一棵的普陀鵝耳櫪樹。這棵樹大約200歲,生長在海拔260米的普慧寺西側山坡上,從外表看上去它並沒有什麼驚人之處。它高約13米,樹干直徑63.7厘米,樹皮呈灰白色,樹葉呈橢圓形,葉的邊緣有鋸齒。1930年5月,我國著名的植物分類學家鍾觀光教授,在普陀山上發現了這種樹,當時在山上並不少見。1932年,林學家鄭萬鈞將此樹種定名為普陀鵝耳櫪樹。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時,這種樹還很多,但後來由於人工砍伐和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普陀鵝耳櫪樹就剩下這唯一的一棵了。為了不讓普陀鵝耳櫪樹絕種,杭州植物園的科研人員通過播種和無性繁殖的方法,已經培養了大量的普陀鵝耳櫪樹苗,這一珍貴的樹種有望在將來廣泛種植。有哪些植物是中國獨有的:在裸子植物中,如銀杏、水杉、銀杉與金錢松等,均為中國特有的植物;在被子植物中,珙桐、喜樹、觀光木、水青樹與鵝掌楸等都為中國所特有。
11、森林為什麼會發生火災:森林的面積很大,而且大都是相連的,裡面有許多枯枝落葉、雜草堆和灌木叢,所以遇到一點兒火星就會燃起熊熊大火。如果氣候乾燥,又遇上雷雨季節,森林中大樹的樹梢很容易被雷擊中而著火,引起火災。另一個引起之災的原因,則是地下泥炭層溫度太高,引起了地下火。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有的樹木可能釋放出一種人所未知的揮發性氣體,遇到一定的條件就會起火。在我國新疆天山地區有一種白鮮樹,它的葉子里含有醚。醚的燃點很低,當白鮮樹的果實成熟時,醚的含量也同時達到了飽和,如果這里陽光強烈,白鮮樹就會自燃了。在東南亞國家的一些森林裡,有一種杜鵑花科植物「看林人」,它的花、莖和葉子中含有極其豐富的芳香油,當太陽直射時,大量的芳香油會揮發出來,如果氣溫繼續升高,「看林人」就會自燃。|
12、紅色葉子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嗎:植物必須通過光合作用吸收養分才能生長,葉綠素是進行光合作用的關鍵物質。但有些植物的葉子是紅色的,像紅莧菜、秋海棠、糖蘿卜的葉子,它們是怎樣進行光合作用的呢?原來,這些紅色的葉子里也有葉綠素,只是過多的花青素把葉綠素蓋住了。如果把這些葉子放在水裡加熱,葉子就會變成綠色了,因為花青素很容易溶於水,而葉綠素不溶於水,這就證明了紅色葉子里是含有葉綠素的。許多生長在海底的植物,像海帶、紫菜等,也常常是褐色或者紅色的。它們同陸地上的植物一樣含有葉綠素,只是綠色被另一類色素——藻褐素或藻紅素遮住了。
13、為什麼要把果實套大袋子里:在果實成長過程中,將幼果套於特製的袋子里叫果實套袋。這種技術已經在蘋果、梨、桃、葡萄、香蕉等多種水果栽培中應用,是提高果品質量,推廣無公害果品的重要手段。那麼給果實套袋有什麼好處呢?第一,保護果實不被害蟲侵食。實踐證明,套袋可使因害蟲入侵而導致的爛果率大幅度降低;第二,促進果實著色。通過套袋可使紅色品種果實顏色鮮艷;第三,避免果實表面長銹斑;第四,可減少噴葯次數;第五,避免農葯直噴於果面,減少水果面上的農葯殘留量。套果實的袋子是專用的,分為單層和雙層。套袋必須在沒有露水時進行。不同的水果套袋時間也不相同,比如橙子在六七月份的中旬,桃梨在5月的上中旬,葡萄在5月中下旬。摘袋前澆一遍水,可以防止果實被太陽曬傷,摘掉袋子後要及時入庫貯存。
14、為什麼南方多柑橘、北方多蘋果:任何植物的生長都與環境有關,只有在適宜的環境下植物才能生長,就像柑橘大多種植在南方,而蘋果種植在北方。柑橘樹和蘋果樹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它們生長所需的環境也不相同。柑橘樹原產於我國的中南部地區,喜歡高溫多濕的氣候。柑橘樹在0℃以下時間長了就會凍傷,只有在年平均溫度在15℃以上的地區,都有順利栽培。它需要的空氣濕度以75%為佳,年降雨量需要1000~2000毫米,這些環境條件是北方所不具備的。蘋果樹的要求剛好和柑橘相反。它適宜於夏季乾旱、溫度不高的地區,有較強的耐寒力,而且在冬季需要兩個月的低溫,來解除休眠才能恢復生長。這些條件在陝西、山東、河北、遼寧、甘肅等省完全具備,尤其是陝西渭北地區,是蘋果生長的理想之地。當然,這種情況也不是絕對的。以前被認為是蘋果樹禁區的廣東和福建等一些地區,現在也已經種植了蘋果樹。為什麼有的足球、網球運動員上場前吃香蕉:這有助於臨場表現,因為香蕉的糖分可迅速轉化為葡萄糖,立即被人體吸收,是一種快速的能量來源,另外香蕉屬於高鉀食品,鉀離子可強化肌力和肌耐力,因此特別受運動員的喜愛。
15、無籽西瓜是怎樣培育出來的:生物學家發現植物的染色體有三種類型:單倍體、二倍體、三倍體。單倍體只有花粉和卵細胞才有;細胞是二倍體的植物,可以傳宗接代,有種子長出;細胞是三倍體的就不會結種子;所謂無籽西瓜,就是利用遺傳上三倍體不能形成種子的原理,育成沒有種子的西瓜。普通西瓜的身體細胞中含有22條染色體,它們可以配成11對,即11對同源染色體,它們可以產生正常的花粉和胚珠,結出正常的種子。科學家們為了得到三倍體的西瓜種子,通過秋水仙精處理,獲得了同源四倍體(含有44條染色體)以後,又以四倍體西瓜做母親,普通(二倍體)做父親,經過雜交,就獲得了三倍體西瓜,即無籽西瓜。這樣的西瓜不僅可以免去吐籽的麻煩,吃起來比較爽口,還能使養料集中到瓜肉上,大大提高了品質。酒味西瓜是怎麼培育出來的:出自美國園藝師的「酒味西瓜」,它的培育方法十分特別。在西瓜開始生長時,用一根燈芯,一端浸在美酒里,另一端接在瓜藤的切口上,並用石膏封牢,當西瓜成熟後,切開西瓜,酒香撲鼻,別有風味。
16、什麼樣的西瓜是熟西瓜:西瓜內含93%的水分,在水果中含水量很多。西瓜汁中富含維生素C、果糖、果酸、葡萄糖等多種營養物質,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但是,生西瓜卻肉質僵硬,淡而無味。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分辨出熟西瓜呢?分辨西瓜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看外表。如果西瓜表上沒有茸毛,溜光透亮,瓜蒂旁往下陷,貼著泥土的那面瓜皮變成了黃色,這個西瓜就有可能熟了。第二,聽聲音。用手指彈彈西瓜,聲音沉的是熟瓜,聲音像敲木魚般的是生瓜。第三,看沉浮。把西瓜放在水裡,按它一下還往上浮的就肯定是熟瓜。西瓜是貼著地面生長的,上面有很多細菌和臟東西,所以在切西瓜前必須把西瓜皮洗洗。西瓜最早產自中國嗎: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產地,但西瓜並非源於中國,早在4000年前,埃及人就開始種植西瓜了,後來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而後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我國,所以稱之為「西瓜」。
17、為什麼甘蔗的下段比上段甜:甘蔗是熱帶、亞熱帶作物,具有喜高溫、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長期長的特點。它對熱量的要求尤其高,冬季最低溫度如果低於0℃,就有可能遭受凍害。我國南方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水熱條件較好的河谷平原、三角洲,是適宜種植甘蔗的地區。到了秋天,是吃甘蔗的季節。小朋友們在吃甘蔗的時候都搶著吃下段的,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成熟的甘蔗下段比上段甜。甘蔗在成長過程中,要不斷消耗養分,沒有成熟的甘蔗上下都不會甜。成熟以後,就會製造出較多的糖分,成熟的甘蔗不再消耗養分了,多餘的糖分就會貯藏在甘蔗的下段。另外,由於甘蔗通過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葉片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所以甘蔗本身的水分大多貯存在葉子附近,而根部的葉子比較少,水分也就少了,這樣根部糖的濃度相對就比較高,所以甘蔗下段比上段甜。甘蔗對身體有哪些好處:甘蔗汁具有解熱止渴、生津潤喉、助脾健胃、利尿和滋養的功效,可用於口乾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秘結、反胃嘔吐、消化不良、發燒口渴等病症。
18、為什麼花粉能讓人得病:有的人在每年春天的固定時候就會得很奇怪的病,輕的面部長滿紅痘,不停地流淚流鼻涕,重的喘氣不止。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不吃葯不打針也就好了。這些和人類開玩笑的「病菌」,其實是花粉。我們都知道,花瓣里長著雌蕊和雄蕊,花蕊頂上有許多細小的花粉,當花開時節,蜜蜂、蝴蝶等昆蟲都會飛過來傳粉。風也會幫助花傳粉,但一些花粉通過風吹到人的皮膚上,就會對花粉過敏的人造成影響。經過植物學家和醫學家的聯合研究,發現有些花粉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使某些人引起過敏反應。要預防「花粉病」就必須知道引起過敏的是哪種花粉。如果你是花粉過敏患者,又不知道對什麼花粉過敏,可以在自家的窗檯上放上塗滿凡士林的玻璃片,然後收集上面的花粉。確認是哪種花粉以後,就用這種花粉做成疫苗,像種牛痘一樣預先注射到體內,以後就不會再得這種病了。花粉是怎樣轉變成蜂蜜的:蜜蜂的口器像一個能伸能縮的吸管,采蜜時將吸管伸長,將花蜜吸進蜜胃裡,蜜蜂身上長有絨毛,能沾住花粉,蜜蜂將花蜜與花粉和在一起,揉成一個個小小的花粉團,裝進後腳上的「花粉籃」里,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在消化道中花蜜可以轉化成蜂蜜。
19、為什麼要經常給盆花換土:種植盆花時要經常給花澆水、施肥,使花可以不斷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但是時間長了,土壤就會板結,這時,就需要給盆花換土。等到盆里的花長大以後,花盆的空間不夠花的根部生長需要,我們還要及時把花換到更大的盆里去。而在大自然中生長的花是不需要鬆土和換土的,因為自然界的蚯蚓、屢殼螂等動物會自覺地給它們改善土壤環境。
20、花有「年齡」嗎:人們的年齡是一年為一年;樹的年齡也一樣,過365天,才能長一歲。可是,你知道花有「年齡」嗎?沒有,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沒有一朵花能開一年而不凋謝的,所以,花就不能用「年」齡來計算,它只能用天、小時來計算。蘭花是熱帶的一種花,它能開80天左右,已經是花中的老壽星了;鐵樹花可開50天左右,石斛花能開30天左右;我國十大名花之一的牡丹花,只能開幾天的時候;有名的王蓮,開花時間只有2天。還有開花時間更短的,就只能用小時來計算了,像牽牛花、木槿花、曇花等才開幾個小時就凋謝了;最短的,也是人們不注意的小麥花,只開5分鍾到半個小時的時間。
21、花芽是怎樣過冬的:如果天氣很冷,花芽的細胞里出現了冰晶,那麼細胞膜一破,植物就會死亡。可是,日本札幌季溫研究所的兩位科學家做了一個試驗,他們用微小的溫度計檢測杜鵑花屬的一些越冬花芽的溫度,花芽的溫度已降到冰點以下,但花芽並沒有死亡,甚至達到零下30℃時,花芽仍然安然無恙。花芽到底用了什麼方法來保護自己呢?原來花芽細胞進行了一種脫水過程,脫出的水滲到花芽的外層細胞,這樣冰晶就只存在於外層細胞的間隙里,而不能傷害花芽內部了。就這樣,嚴寒在小小的花芽面前敗下陣來,再也無法傷害花芽了。春天來到時,氣溫升高。外層的水分又回到了花芽內部,花芽就可以在春天滋潤下蘇醒發芽了。什麼是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是指植物莖生長點由分生出葉片、葉芽轉變為分化出花序或花朵的過程,一般花芽分化可分為生理分化、形態分化兩個階段,芽內生長點在生理狀態上向花芽轉化的過程,稱為生理分化,花芽生理分化完成的狀態,稱作花發端,此外,便開始花芽發育的形態變化過程,稱為形態分化。
22、水仙為什麼只喝清水就能開花:在萬花凋謝的冬季,如果能看著一盆在清水中亭亭玉立的水仙,你一定會心神氣爽。為什麼僅有一些清水而沒有泥土,水仙就可以長得綠葉青青,氣味清香呢?一般的的植物都需要吸收土壤中的營養才能存活,而水仙是多年生鱗莖植物,所以它不需要土壤。它的生長過程和一般的花也不同,每年秋天把水仙的小鱗莖種到土壤里,它就會長出葉子。第二年夏天,把生長了一年的小鱗莖挖出來,存放在陰涼、乾燥的通風處,到秋天再種到土裡。如此反復5年以後,它就長成大的鱗莖了。我們在花卉市場買到的水仙「種子」,就是這種大鱗莖。由於它在土裡生長了5年,貯存了許多養料,所以只要清水就可以長葉、開花。大鱗莖放在清水中,生長很快,幾天後它就可以長出葉子,並逐漸開出美麗清香的花朵。有些細心的養花人還會用它做出多姿的花卉造型。注意,水仙有毒:水仙有毒,觸摸完水仙後,一定要把手洗干凈,有孩子的家庭更應注意,最好把水仙放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切記不要讓孩子觸摸水仙鱗莖,更不能誤食,一旦大量食用,會產生嘔吐、腹痛、昏厥等症狀,有時候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23、雪蓮為什麼不怕寒冷的風雪: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山上終年覆蓋著白雪,永遠是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在海拔5000米以上,只能見到一些生命力特別強的地衣。但在7月份,就可以看到正怒放的雪蓮。不同植物有著不同的生長季節和開花習慣。以臘梅為例,0℃是最適合它開花的溫度,所以臘梅在冬天開放。便妖艷的蓮花為什麼能在冰天雪地里開呢?雪蓮的植株很矮,緊貼著地面就可以頑強地躲過山上的狂風。它的根十分發達,可以深深地扎進石縫間的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和養分,雪蓮的身上還有一層白色的外衣,那厚厚的絨毛把雪蓮從莖到葉都包裹起來,既防寒又保濕。同時雪蓮的體內含有許多糖分,所以即使氣溫下降到0℃以下,它也不會結冰。雪蓮是一種名貴的中草葯,有除寒祛痰、壯陽補血、治療脾虛的功效。冬天都有哪些花會開放:冬天開花的花卉很多,比如杜鵑、茶花、素心臘梅、三角花、一品紅、君子蘭、天堂鳥等,當然,如果你願意,把煙花算上也可以哦。
24、你知道會跳舞的草嗎:在我國雲南、廣東、廣西等省區的山地灌叢中,可以看到一種小灌木,當人們對它講話或唱歌,它的小葉片會左右舞動,很有節奏,宛如聽到你的聲音翩翩起舞,因而人們稱它為「舞草」。舞草又名跳舞草、情人草、無風自動草、多情草、風流草、求偶草等,屬多年生木本植物,呈小灌木。它高達1.5米,復葉,有小葉3片,頂生小葉長圓形至披針形,側生小葉很小,長圓形至長條形,一般長約2厘米。側生小葉經常明顯地轉動,有時小葉同時向上合攏,然後慢慢分開而平展;有時一片向上另一片向下移動,同一株的各小葉可以同時轉動,有快有慢,有上有下,此起彼落,有如舞池上的舞伴翩翩起舞,節奏動人。舞草的舞蹈現象在植物界是罕見的。它不像含羞草受機械刺激產生的感震運動,也不像捕繩草的捕蟲行動,而是很特別的運動。
25、蒲公英為什麼是毛茸茸的:蒲公英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小草。它又名黃花苗、黃花地丁等。夏天,蒲公英開出許多黃色的小花,開花後,每朵小花都結出許多又輕又小的果實,果實的頂端還長著一簇絨絨的白毛。它們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毛茸茸的「果球」。一陣風吹過,小毛球四處飛舞,看上去就像一群小降落傘一樣。這時,蒲公英的果實就可以乘著風飄到很多的地方安家了。很多人都認為飄在空中的是蒲公英的種子,其實那是它的果實。蒲公英嫩苗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可以炒著吃,也可以做成冷盤。同時,它也是一種中葯,不但是利尿的良葯,還對消化不良和便秘有很好的效果;它的葉子可以改善濕疹、舒緩皮膚炎;花朵煎成汁可以去雀斑;根具有消炎作用,烘乾後磨成粉,可以當咖啡的代替品。
26、黃連為什麼特別苦:俗話說「黃連連心苦」,「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但黃連究竟有多苦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將一小塊黃連的根放在清水中,過一會兒就會發現清水變成了淡黃色,這是黃連素在作崇。黃連素是生物鹼中的一種,黃連的苦就是它所引起的。黃孽、十大功勞等植物中也含有黃連素。由於黃連素易溶於水,所以在加工黃連時一般不用水浸,而要把它烘乾。黃連素究竟苦到什麼程度呢?有人做過實驗,用1克黃連素兌上25萬克的水,這樣的溶液仍然是苦的。雖然黃連很苦,但它卻是很好的葯材,人們患了腸炎、痢疾,或者上火時都離不開它。黃連的生長習性:黃連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及陝西。黃連喜陰,因此只能在山地林下或山谷陰面生長,它是國家三級保護瀕危物種,其中峨眉黃連是國家二級保護物種。
27、韭菜為什麼可以多次收割:韭菜是中國特有的蔬菜。它營養價值高,而且一年可以多次收割,是四季皆宜的蔬菜。用韭菜做成的包子和餃子更是中國的特色食物。韭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在地下長著不太明顯的鱗莖,裡面貯藏著許多營養物質。每次收割時,上部的葉子被割去後,由於鱗莖里的營養物質依然存在,所以韭菜可以很快地再生長出來。韭菜的播種季節較靈活。北方是在春季的四五月播種,夏季的7月播種。南方一般都在10月播種。韭菜出苗以後,一般經過半年的時間才可以收割。但是,為了讓地下的鱗莖生長得好一些,需要等韭菜長到一年以後才開始收割,以後每隔一個月就可以割一次。如果韭菜沒有及時收割,過了收割期的韭菜就會開花,而韭菜花也可以當凋味品吃。

❷ 涼山大火一周年,寥廓山又著火了,森林大火為何撲滅難度這么高

涼山大火一周年,寥廓山又著火了,森林大火頻頻發生,這是為何,這主要是森林是極其易燃、可燃物,天氣乾燥就會容易引起火災,火源也是森林火災的主導因素。那為什麼發生森林火災就很難被撲滅呢?還有就是因為森林火災往往火勢都是非常大的,而且影響面很廣,點多面廣,更可怕的是森林火災往往發生在氣溫較高的季節、、氣候乾旱的時節。加上一些些林木含有大量的油脂,這就積累了不少可燃物,再加上火借風勢,往往會很快擴大、擴散,這也就是森林火災很難撲滅的主要原因了。

❸ 桉樹根和水杉樹根做茶台哪個更好

桉樹根和水杉樹根做茶台,都不合適。
桉樹容易開裂,水杉硬度不夠。
水杉,是杉科水杉屬植物。
水杉是喬木,高達35米,胸徑達2.5米;樹干基部常膨大;樹皮灰色、灰褐色或暗灰色,幼樹裂成薄片脫落,大樹裂成長條狀脫落,內皮淡紫褐色;枝斜展,小枝下垂,幼樹樹冠尖塔形,老樹樹冠廣圓形,枝葉稀疏;一年生枝光滑無毛,幼時綠色,後漸變成淡褐色,二、三年生枝淡褐灰色或褐灰色;側生小枝排成羽狀,長4至15厘米,冬季凋落;主枝上的冬芽卵圓形或橢圓形,頂端鈍,長約4毫米,徑3毫米,芽鱗寬卵形,先端圓或鈍,長寬幾相等,約2至2.5毫米,邊緣薄而色淺,背面有縱脊。葉條形,長0.8至3.5(常1.3至2)厘米,寬1至2.5(常1.5至2)毫米,上面淡綠色,下面色較淡,沿中脈有兩條較邊帶稍寬的淡黃色氣孔帶,每帶有4至8條氣孔線,葉在側生小枝上列成二列,羽狀,冬季與枝一同脫落。
球果下垂,近四棱狀球形或矩圓狀球形,成熟前綠色,熟時深褐色,長1.8至2.5厘米,徑1.6至2.5厘米,梗長2至4厘米,其上有交對生的條形葉;種鱗木質,盾形,通常11至12對,交叉對生,鱗頂扁菱形,中間有一條橫槽,基部楔形,高7至9毫米,能育種鱗有5至9粒種子;種子扁平,倒卵形,間或圓形或矩圓形,周圍有翅,先端有凹缺,長約5毫米,徑4毫米;子葉2枚,條形,長1.1至1.3厘米,寬1.5至2毫米,兩面中脈微隆起,上面有氣孔線,下面無氣孔線;初生葉條形,交叉對生,長1至1.8厘米,下面有氣孔線。花期2月下旬,球果11月成熟。
水杉喜氣候溫暖濕潤,夏季涼爽,冬季有雪而不嚴寒,並且產地年平均溫度在13℃,極端最低溫至8℃,極端最高溫24℃左右,無霜期230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2%。土壤為酸性山地黃壤、紫色土或沖積土,pH值4.5至5.5。
多生於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勢平緩、土層深厚、濕潤或稍有積水的地方,耐寒性強,耐水濕能力強,在輕鹽鹼地可以生長為喜光性樹種,根系發達,生長的快慢常受土壤水分的支配,在長期積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長緩慢,樹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縱棱。
喜光,不耐貧瘠和乾旱,凈化空氣,生長快,移栽容易成活。適應溫度為零下8度至24度。

❹ 像桂花樹一樣開花,但樹桿是銀色,脫皮,跟紅色的,是啥樹

是九里香。
九里香栽培技術
冬季當最低氣溫降至5℃左右時,移入低溫(5至10℃)室內越冬,過早不利於鍛煉其耐寒性。室溫過低易掉葉,影響翌年生長,低於0℃就可能凍死,而室溫過高,植株不能很好休眠,甚至在室內萌芽,出室時冷風一吹,芽又縮回,待再次發新芽,則影響當年的生長。冬季室溫過高,消耗植株營養,對翌年生長開花不利。生長期間切忌陽光直射,應放在疏蔭下培養,這樣才能使該花花繁味濃。
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肥沃或向陽丘陵坡地,定植前需經整地、作畦和挖定植穴,也可利用宅旁、房前屋後,結合綠化栽植成綠籬。
定植
有灌溉條件的地區可在春季進行定植,沒有條件的應在雨季進行定植。作為香料植物,為採花方便,宜集中栽培在土壤水肥條件好的地區。以來花為主時,可適當稀植,株行距為50厘米×50厘米;以收葉為目的並結合綠籬栽培時,則可密植,株行距25厘米x30厘米。
養護管理
栽種時,盆底應放幾塊動物蹄角片為基肥。除栽種時施放基肥外,上盆或翻盆換土時,宜在培養土中摻些骨粉或氮磷鉀復合肥,在生長期,每月要施一次腐熟有機液肥。不可單施氮肥,否則枝葉徒長而不出蕾,4至6月為促其花芽分化,每月可向葉面噴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剩的可淋根部。因該花原產南方,喜微酸性土壤,一年之中最好間隔施兩次「礬肥水」。但在冬季休眠期內不要施肥。如果培育幼樹,肥水可適當大些,以促其加快生長發育;盡早達到造型所需要的高度和粗度。
該花耐旱,澆水要見干見濕,盆內不要積水,遇連續降雨天氣時,應把盆放倒或放置在避雨的地方。如澆水過多,常造成爛根,如樹葉卷縮,失去光澤,這就是爛根的信號,要引起注意,盡早採取補救措施。首先要控制澆水,觀察其變化,如2至3天後,不僅仍無好轉,反而更加嚴重,則應把植株從盆中扣出,用水沖去根部泥土,將其晾乾,再浸入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然後放到1:2000的萘乙酸生根素溶液中浸泡8小時再重新上盆。生長期間澆水不宜過多,只要能經常保持土壤稍濕潤即可。夏季高溫季節澆水不宜過多,但盆(桶)內不能積水,這時還需經常線枝葉上噴水,這樣既能起到降溫增濕作用,又有利於使枝葉油綠。冬季入室內後,應少澆水,只要保持盆土濕潤即可。
在春季應結合栽種或翻盆,進行一次修截。對過密枝、陡長枝,應隨時進行短截或疏截。大的修截應在10月下旬或11月份進行。花期不要強截,以免影響觀賞。

❺ 長的最快的植物是什麼

長的最快的植物是毛竹。它從出筍到竹子長成,僅僅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高度卻可達到20米,相當於六七層樓的高度。毛竹在生長高峰時,一晝夜能長高1米。「雨後春筍」的說法即是由此而來。
(5)為什麼尾葉桉在山谷長不好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地下莖為單軸散生。竿高達20餘米,粗者可達20餘厘米,幼竿密被細柔毛及厚白粉,籜環有毛,老竿無毛,並由綠色漸變為綠黃色;基部節間甚短而向上則逐節較長,中部節間長達40厘米或更長,壁厚約1厘米(但有變異);竿環不明顯,低於籜環或在細竿中隆起。
末級小枝具2-4葉;葉耳不明顯,鞘口繸毛存在而為脫落性;葉舌隆起;葉片較小較薄,披針形,長4-11厘米,寬0.5-1.2厘米,下表面在沿中脈基部具柔毛,次脈3-6對,再次脈9條。
穎果長橢圓形,長4.5-6毫米,直徑1.5-1.8毫米,頂端有宿存的花柱基部。筍期4月,花期5-8月。
生長習性:
毛竹根系集中稠密,竹稈生長快,生長量大。因此,要求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年平均溫度15--20℃,年降水量為1200--1800毫米。
對土壤的要求也高於一般樹種,既需要充裕的水濕條件,又不耐積水淹浸。板岩、頁岩、花崗岩、砂岩等母岩發育的中、厚層肥沃酸性的紅壤、黃紅壤、黃壤上分布多,生長良好。在土質粘重而乾燥的網紋紅壤及林地積水、地下水位過高的地方則生長不良。
在造林地選擇上應選擇背風向南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帶;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濕潤、排水和透氣性良好的酸性砂質土或砂質壤土的地方。
毛竹林的林下植被有油茶、拎本、姜子、鵝掌楸、山礬、懸鉤子、紫金牛、柔毛綉球,還有木荷,絲栗拷等,草本植物主要為禾本科、莎草科和蕨類植物如里白、鐵芒箕等。
有時,毛竹亦與杉木、馬尾松、長柄水青岡、頭狀四照花等組成各種類型的混交林。在這些混交林中,毛竹一般居於第二層,L層為形體較高大的馬尾松等。
植物文化:
毛竹四季常青,竹稈挺拔秀偉,瀟灑多姿,卓雅風韻,獨有情趣。另外,其觀賞價值還表現在竹稈虛心。高風亮節,品格高尚;竹稈剛強正直,不屈不撓,不畏冰封雪裹,依然本色,和松、梅並列為歲寒三友,這些特殊價值,是人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寶貴精神財富的源泉。
古往至今,多少詩人學者,為此吟詠不盡,贊不絕耳。
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鄭板橋贊之「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你西南東北風。」
陳植先生曰"益幽篁環繞,萬玉森森,日出有清明,月照有清影,風來有清聲,雨來有清韻,露凝有清光,雪停有清趣。自覺景物深幽,意志瀟然,誠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還有人大聲疾「玉可碎不可毀其白,竹可焚不能毀其節」。
對其配景,陳繼儒《小窗書記》有載:「亭後有竹,竹欲疏;竹盡有室,室欲幽。」
參考資料:網路-毛竹

❻ 什麼植物長的最快

虎皮蘭、綠蘿、豆瓣綠、天竺葵等等這些植物長的最快,且最容易養活。

分析如下:

1、虎皮蘭

天竺葵完全就屬於隨便取個枝條,往地里一插,就能生根,而且基本上當年插,當年就能開花的種類,花期長,花色多,很容易就美爆你的陽台。

(6)為什麼尾葉桉在山谷長不好擴展閱讀:

長日照植物是指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有一段時期,如果每天光照時數超過一定限度14小時以上,花芽會形成更快,光照時間越長,開花越早,凡具有這種特性的植物即稱為長日照植物。

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有一段時期,如果每天光照時數超過一定限度(14小時以上) 才能形成花芽,日光照時間越長,開花越早,凡具有這種特性的植物即稱為長日照植物;

反之,長日照植物如果給予比臨界暗期(critical dark Period)長的連續暗期的光周期,花芽便不能形成,或花芽形成受到阻抑。

在自然界里,當日照比較長的時候,花芽便進行分化。例如菠菜、天仙子、蒔蘿、高雪輪、小麥等。若暗期較短,隨之而來的光期也短,花芽仍進行分化,即使給予長的暗期,如在暗期的適當時刻進行短時間的光照射花芽也能分化。

❼ 怎麼種桉樹 桉樹什麼施肥啊

桉樹花的栽培技術
桉樹通常是以人工為主,機械化整地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對整地效率、效果的提高有明顯的效果。但是,也對桉樹林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消除雜草的過程中也消滅了不少有益生物。

整地
整地能夠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讓土壤變的通透,有效的清除雜草,增強土壤蓄水能力,對板結的土壤進行整地效果尤為明顯。在幼林階段,整地可以增加土壤肥料的轉換率,減少根系生長阻力,從而提高幼苗的生長速度。

挖坑
栽植密度對桉樹的最終產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而挖坑則決定了最終栽培密度。在挖坑時,要根據速生桉樹的種植年限和品種生長特性來決定挖坑間距,保證桉樹在生長中具有合理的通透性,還要避免因栽植密度過小而浪費土壤肥力。通常,挖坑密度可為行株距3m×2m,挖坑規格為1250px×1250px×1000px,品字形排列。此外,還要防止挖坑造成水土流失,做到先整地,後挖坑,且坑底深度應深於1000px。

施肥
速生桉樹生長速度快,對肥料的需求也較高,因此,合理施肥對提高桉樹生長速度十分關鍵。在施肥時,一定要把握一個基本原則:在滿足桉樹生長的前提下追求最小的肥料使用量。因此,在研究施肥技術時不但要研究施肥具體方法,還要確定植株所需肥料。首先,要重視基肥使用,基肥通常是發酵後的城市生活垃圾或廄肥,這些肥料具有緩釋性,因此可在種植前1個月施肥,在回填土時還可以穴施的方式將銨磷鉀肥與有機肥混合施人。需要注意的是,幼苗期的桉樹根系比較脆弱,要避免肥料直接接觸幼苗根系,導致燒根。速生桉樹前3年需要的肥力較多,可在首次施肥後40天進行首次追肥,若前期施肥中含氮量較多,則可適當延後首次追肥時間。以後的追肥要依據桉樹長勢,尤其是樹冠郁閉程度來決定追肥時機與追肥量。此外,為避免林間雜草爭奪肥力,須進行及時的除草作業。

種植
在整地並實施基肥後,要選擇合適的種植時間。春季溫度適宜,雨水充沛,桉樹樹苗成活率較高,是較為理想的造林時間。在種植時,首先要選擇健壯的幼苗,並進行防病、防蟲處理,保持幼苗濕潤,在種植時做到脫袋、深栽、壓實。其後,應根據桉樹樹苗的成活率進行補栽。

撫育
按樹苗在栽植成功後的3~6個月內,長勢還較弱,為保證幼苗能有充足的光照和養分,要注意清除雜草,避免其與樹苗競爭生長元素,且春季正是雜草生長旺季,除草是必須工作。同時,為保證土壤肥力的釋放,還要進行鬆土作業,在作業時應注意與樹苗根部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傷害根部。

基肥:種植前7天,每穴施復混肥料或桉樹專用肥0.25-0.5公斤,肥料施入穴內,回填一層1-2厘米厚的表土。
追肥:植後1個月或幼樹長高1米後,開始追肥,每株施復混肥料或桉樹專用肥0.25公斤,促進桉樹早長快發;第二年,3-4月份追肥一次,每株施復混肥料或桉樹專用肥0.5公斤;第三年,第四年,各追肥一次,每株施復混肥料或桉樹專用肥0.8公斤,促進桉樹快速成材,4-5年即可砍伐,畝產木材可達6-8 立方米。
桉樹追肥要點:
1、每次追肥前,一定要除草,避免雜草爭肥。
2、離樹根30厘米處,在樹根上坡方向,開月牙形施肥溝或在樹根的上方、左右兩側各開一個施肥穴,施後覆土,防止肥料流失。
3、最好選擇雨後施肥,肥料易被吸收。
4、坡脊,土壤薄而瘦,應多施肥,溝邊山谷,土壤厚而肥沃,應少施肥,因地制宜,合理用量,節省成本,提高效益。
5、測土施肥,根據技術部門給出的測土施肥建議卡,進行施肥,節本增效。

❽ 桉樹怎麼施肥最好尤其是廣西一帶的

一、需肥特性

桉樹是三大速生樹種之一,根系發達,吸收力強,生長量大。水肥供應充足,1年長高1.5—5.5米,4—5年即可採伐利用。桉樹吸收的主要營養元素是:氮、磷、鉀、鈣、鎂、鋅、硼等。據研究,每株桉樹每年平均吸收氮36克、磷2.8克、鉀20克、鈣31克、鎂8.5克,吸收量依次是氮>鈣>鉀>鎂>磷,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為:13:1:8。缺氮植株失綠或變紫紅色,生長受阻;缺鉀植株軟弱,易倒伏,葉色暗淡無光澤;鈣、鎂元素可增加桉樹的抗性,使桉樹生長迅速,樹型直而勻稱,成材率高;鋅、硼元素促進桉樹頂端生長,如果缺乏這兩種元素,桉樹會出現頂芽乾枯或嫩芽腫脹變脆、易風折、形成弱小叢枝等,嚴重影響桉樹生長。

二、施肥技術

桉樹施肥首先要滿足桉樹對各種養分的需求;其次要做到適量,以最小的肥料投入,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再次,要掌握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桉樹施肥按以下方法進行:

基肥:種植前7天,每穴施復混肥料或桉樹專用肥0.25—0.5公斤,肥料施入穴內,回填一層1—2厘米厚的表土。

追肥:植後1個月或幼樹長高1米後,開始追肥,每株施復混肥料或桉樹專用肥0.25公斤,促進桉樹早長快發;第二年,3—4月份追肥一次,每株施復混肥料或桉樹專用肥0.5公斤;第三年,第四年,各追肥一次,每株施復混肥料或桉樹專用肥0.8公斤,促進桉樹快速成材,4—5年即可砍伐,畝產木材可達6—8立方米。

追肥要點:

1、每次追肥前,一定要除草,避免雜草爭肥。

2、離樹根30厘米處,在樹根上坡方向,開月牙形施肥溝或在樹根的上方、左右兩側各開一個施肥穴,施後覆土,防止肥料流失。

3、最好選擇雨後施肥,肥料易被吸收。

4、坡脊,土壤薄而瘦,應多施肥,溝邊山谷,土壤厚而肥沃,應少施肥,因地制宜,合理用量,節省成本,提高效益。

5、測土施肥,根據技術部門給出的測土施肥建議卡,進行施肥,節本增效。

❾ 桉樹的種類

桉樹種類繁多,有522種和150個變種。可種植的有藍桉、直桿藍桉、檸檬桉、大葉桉及觀葉型銅錢桉5種。

1、藍桉,又名「洋草果」,是桃金娘科、桉屬大喬木。樹皮灰藍色,片狀剝落;幼葉對生,卵形,心形在基部,革質,披針形,鐮刀形;花大,單生或叢生在葉腋;蒴果半球形。

2、直桿藍桉,起源於澳大利亞東南海岸600-900米的山區,在深厚的壤土和潮濕的山谷中生長得最好。雲南、四川等省區種植在雲南,可高出海平面2000米,生長良好。

3、檸檬桉,又名「油加利樹」「尤加利樹」,是桃金娘科、桉屬的常綠大喬木。樹高28米,樹皮光滑;幼葉披針形,具腺毛,基部圓,葉柄盾形,成熟葉窄披針形;圓錐花序腋生,芽長倒卵形;蒴果壺形,4-9月開花。


4、大葉桉,原產地澳大利亞,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福建等。木材紅色,紋理扭曲,不易加工,耐腐性較高。葉供葯用,有驅風鎮痛功效。

5、觀葉型銅錢桉,是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統稱。常綠喬木,約600種。常綠植物,一年內有周期性的枯葉損失。大多品種是高大喬木,少數是小喬木,呈灌木狀的很少。樹冠形狀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

熱點內容
為什麼我一到晚上臉上就發熱 發布:2025-07-05 16:59:05 瀏覽:658
為什麼做軟體交付 發布:2025-07-05 16:27:42 瀏覽:330
買顯卡為什麼京東比淘寶貴 發布:2025-07-05 16:22:04 瀏覽:741
孩子為什麼會吃還這么瘦 發布:2025-07-05 15:17:54 瀏覽:527
為什麼電腦下載火狐用不了 發布:2025-07-05 15:17:47 瀏覽:41
為什麼海底會有奇怪的東西 發布:2025-07-05 15:14:59 瀏覽:548
為什麼到晚上就會興奮 發布:2025-07-05 14:08:39 瀏覽:928
新眼鏡為什麼看東西變小了 發布:2025-07-05 13:05:34 瀏覽:949
打發泥為什麼頭發會有白東西 發布:2025-07-05 13:04:03 瀏覽:307
蘋果手機為什麼打不開了 發布:2025-07-05 12:56:02 瀏覽: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