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語音語調不一樣
1. 關於語音語調
最近有點忙,更新又停歇了。這段時間我對語調感悟頗多。
前幾天開課,比上次開課有進步,但是仍然有許多改進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語調,老師們提到, 語調略生硬,不夠柔合 。這讓我反思自己早讀的效果是否大。
自己已經堅持了一年多的早讀,語音有進步,但是 語調卻仍然不得章法。原因之一是自己關注單音問題過多,忽略了語調的自然。原因二是模仿得比較生硬,與原聲無法完全疊合。
第二件事是自己有幸在Buffy小課堂改革後的第一天,幸運被抽中,獲得了老師的親自糾音。老師的點評十分詳細和專業,而且有些錯音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還是要繼續加油!
第三件事是前幾天通知了學生演講比賽,但時間比較匆忙,准備得略倉促,稿子就准備了兩天,離比賽也只有兩天了。自己努力地和他們說語調,但他們還是不得要領,而且演講技巧教得不夠,致使比賽當天被領導批評了。雖然面子有點掛不住,但是自己確實沒有指導到位。
總之,語調是我不得不重新審視的一個方面,自己在今後的練習中,要著重這塊的思考和訓練,加油!
2. 語音語調跟語法有什麼不同還有詞彙是什麼
語音:語言的發音,比如音標之類的。發音不對很可能會被錯誤理解成其他意思
語調:說話時的聲調,比如降調,升調。語調基本上全憑個人喜好,以及個人想表達的感情色彩。沒有對錯之分
語法:語言結構的規則。比如:主謂賓,定語從句等屬於語法。語法不正確也會被理解錯誤從而達不到交流的目的
詞彙就是語言基本構成單位之一,「詞」的集合。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比如你不知道「洋蔥」這個英文單詞,你就沒辦法告訴別人你晚上吃的是洋蔥炒雞蛋
3. 為什麼譯製片和國產片的配音語音語調不一樣
老譯製片配音多是上海譯制廠配的,喬榛,丁建華,童自榮,丘岳峰等人,很有特色的聲音,太富有感情色彩,可以說是經典,所以應該熟悉。國產片多是演員自己的聲音,比較雜,但真實。
4. 為什麼我講的英語別人聽不懂
用英語交流時,自己講的英語別人(尤其英語母語者或英語水平很高的人)聽不懂,主要有以下五個原因。
1.發音問題
發音問題有兩種情況。 一是錯誤。發音錯了,別人當然聽不懂。二是混淆。英語是許多國家的官方語言,比如,美國,英國等。每個國家的英語發音存在差別,不同的發音混在一起,聽的人,尤其是英語母語者,比較難聽懂。
2.語音語調問題
中英文的語音語調不一樣。 一般來講,中文發音每個字平均用力,而英文卻輕重有別,還存在弱讀、連讀等。講英文時語音語調不對,也會導致別人聽不懂。
3.語速問題
語速適中最容易理解。 適中是相對而言的。如果發音不太標准,語音語調不對,語速更要適當放慢,聽者才有足夠的時間處理聽到的信息,才容易聽懂。如果存在發音、語音語調問題,語速還很快,聽者處理信息的難度更大,自然聽不懂。
4.語法問題
語法錯誤也可能導致聽者理解困難。 有些語義,英語用語法形式表達,而中文用另外的字詞來表達。比如過去發生的事,英語用謂語動詞的形式變化表示過去,而中文添加字詞表示。I saw the movie. 我看過這部電影。英文用saw,see的一般過去時形式,中文要在動詞「看」後面加「過」。因此,如果英語語法形式不對,有些時候聽者就理解不到說者想傳遞的信息。
5.中式英語問題
如果前面列出的自己都沒問題,那麼問題多出在中式英語。 中式英語就是用中文思維組織的英文,即將中文表達中的字換成英文單詞形成的英文表達。聽者雖然能聽出我們說的英文單詞,但往往不明其意或理解成其它意思。
中式英語問題,多出在和英語水平較高者或英語母語者交流時,因為和聽者預期不符,造成理解困難。和英語水平不太高者交流時通常不出現問題,甚至障礙更少,這是由於共同的母語的幫助。
中式英語相比前述問題更隱蔽,要盡量減少此問題只有通過大量接觸地道英語,用大量、正確的語言輸入(聽、讀)擠壓犯錯誤的空間,還能增強英語語感,提高對中式英語的警覺性。
小結:
● 五個原因導致自己講的英語別人聽不懂。
● 前四個原因明顯,而且相對容易解決。
● 第五個原因比較隱蔽,必須藉助大量、正確的輸入解決。
(完)
如果想看作者的其他文章,可進入作者主頁或直接點擊下面文章的鏈接。
想學好英語,就是堅持不了,怎麼辦?
學英語,怎樣安排時間才高效?
怎樣提高英語寫作? 口語? 閱讀? 聽力?
學英語,如何選擇難度適當的聽、讀材料?
其他: 完形填空 , 改錯
寫: 看圖寫作 , 命題寫作 , 寫概要 , 讀後續寫(1) , (2) , 翻譯
說: 對話(1) , (2) , 看圖描述
聽: 教材配套聽力(1) , (2) ; 聽寫 , 泛聽
讀: 閱讀(1) , (2) , (3) , (4) ; 朗讀(1) , (2) , 復述 , 背誦
要想學好外語,須盡量撇開母語中介
學外語:為什麼學?學什麼?怎樣學?
要想外語學得好,基礎必須打得牢
5. 關於英語和漢語的語音語調問題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歷史起源不同導致語言不同,然後語音語調當然也會不同。我們開始接觸外國語言的時候,已經練習母語好多年了。所以再去說外語的時候就帶著母語音調。外國人也是一樣的。學的時候讓自己去專心聽外語的語音語調。要做到學一門外語,你就必須要適應它的發音和音調,那樣就能像外國人一樣講外語了。如果你想特別純熟地講外語。是需要很多年的時間的,環境很重要。比如呆國外。有現成的環境讓你去說。
6. 為什麼故事裡語氣語調不一樣
為什麼故事裡語氣語調不一樣
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心情,他們都需要說不同的話。
語氣和語調是最明顯的,很容易讓人從裡面判斷出對一個人的感情。比如一個男生對一個女生說,你怎麼那麼任性啊!如果是笑著說,柔聲細語的,那麼問題自然不大,多少還有點寵溺的意思。別人從這句話裡面所能聽出的感情也非常和善。但是同樣的話,同樣的人,你換個語氣,換成特別煩躁的,或者是稍微大一點聲音,加重一點語氣,那麼這些都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猜忌,給人的感覺也像是抱怨,含怒的。
7. 為什麼有的詞彙語音音調不同意思就不同
肯定拉!像prensent,重音音節不同,意思就不同。做名詞時有禮物的意思,做動詞有出席的意思…語調不同是因為有些單詞有不止一個詞性。
8. 為什麼自己讀英語感覺語音語調跟讀中文差不多該怎麼改
回答如下
沒有其他部分辦法,只能是多聽多模仿,當初聽新概念時,老師要求我每個詞的語音語調都和錄音完全一樣。intonation很重要。
9. 中老年人的語音語調與年輕人的差別
跟聲帶沒有關系,跟語氣也沒有關系,這都是天生的,年輕人一樣有說話很低沉的,老年人也同樣有洪亮高亢的,區別在與你是年輕人他是老年人。只是年齡有區別聲線不分彼此。
老年人的聲帶會有些鬆弛,沒有年輕人的聲音有精神,會有些雜音,而且細胞也衰老了,沒年輕人那種拉緊的感覺。在語音方面,青少年已擺脫兒童時期稚嫩的聲音,但與成年人相比,區別仍然很明顯。青少年時期,語音的調值通常比較高,音量較大,語速比較快,節奏輕快活潑,具有跳躍性,但與中青年相比語氣更加傲慢,急躁,沒有耐心。中青年也有其區別於其他年齡層的個性特徵。如,語速適中,聲音有力,發音清晰,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語氣中充滿自信,不卑不亢,更有禮貌,有耐心。與成年男性和女性聲音差別相比,青少年時期的男性和女性的聲音差別要小很多。也就是說,在青少年時期,語音的性別差別不是很明顯。而在中青年時期,語音往往帶有明顯的性別特徵,如女性的話語更加溫柔舒緩,婉轉動聽,而男性的聲音更加粗獷有力,擲地有聲。這些特徵在中青年時期的言語中體現的最為明顯。由於生理原因,老年人的話語會有經常性的不自覺的停頓,聲音變得含糊,音量較小,與前兩個年齡層相比語速最緩慢,節奏最為和緩,穩定。語氣也最為平和,有耐心。但發音很用力,這可能是彌補音量小和發音含混的一個必然選擇。
老年人與青少年的語音變化在方言中體現的更為明顯,並且自然而然地形成老派和新派。「例如香港粵語鼻音聲母n和邊音聲母l原來是可以互讀的音位變體,但是今天的新派已經將l和n合為l一讀,如『奶』只有lai一讀,而老派仍有lai和nai兩讀。香港粵語老派有後鼻音聲母ng,但後鼻音聲母ng在新派方言已變為零聲母,例如『牛』老派讀ngniu,新派讀niu。」[2]「比如廣東省韶關市,老派與新派各有不同的語音系統,其差異主要是:老派有18個聲母,區分n和l,新派有17個聲母,不區分n和l;老派有47個韻母,新派有52個韻母,但少了4個入聲韻。」[3]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語音發展的趨勢應是簡潔,統一和發音方便。
在語音方面,各年齡層段的語言區別主要是受生理因素的影響。年齡越輕,生命力越旺盛,生命活力可以從語速,話語節奏中充分體現出來。雖然,中青年的生命力也很旺盛,但中青年的語音特徵還要受社會因素的影響。因為中青年作為社會的活動主體,要考慮到與人交流的需要,會有意識地放慢語速,態度溫和而有禮貌,以達到與人順暢交流的目的。而且也會利用聲音的性別優勢達到自己的社會目的。老年人由於其社會經歷的原因,通常心態更加平和,更加有禮貌,也更表現出對後輩的關愛,這些也是形成老年人語音特徵的社會因素。
10. 英語中語音 語調的區別
直白一點說,就是語音是具體到每個單詞的發音是否規范;
而語調是一個一群或者一句話的讀法。是升是降,是連讀還是弱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