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核潛艇比常規潛艇還便宜
⑴ 常規動力潛艇與核動力潛艇相比分別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在動力方面核潛艇絕對好了不止一點半點,無論從續航能力還是水面和水下的航行速度比起常規動力都有巨大的優勢,而且核動力潛艇無需頻繁換氣(盡管現在常規動力也有了AIP推進,但是比起核反應堆還是差得遠了)。不足嘛,採用核動力就必然要接受核輻射的考驗,如果處理不好核反應堆可是要出大事的。而且核潛艇的高昂造價也不是一般國家能夠承受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核潛艇完全取代常規潛艇不太現實總結:不足:核動力要比常規動力噪音大,體積大,造價大,建造時間更長。優點:核動力的續航能力是常規動力所不能比的。核動力的戰略意義要比常規動力大很多。
⑵ 核潛艇與常規潛艇相比優勢在哪裡呢
常規潛艇因為水下氧氣問題,只能使用電力,而因為電能儲存量有限,不得不經常浮出水面用柴油機向電池充電。這就破壞了潛艇的優勢-隱蔽。
核潛艇在水下不需要氧氣,就能得到充足的能源,因此不需要經常浮出水面,大大有利隱蔽。
特別在戰略核威懾上,有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核潛艇隱蔽在大海中,隨時准備進行報復核打擊,使對方不敢使用先發制人的第一次核進攻。隱蔽是多麼重要,這就是為什麼核潛艇要比常規潛艇好的道理。
續航能力作戰半徑、武器裝載能力、戰斗人員總數上、下潛最大深度、外層水密格倉、最外層消音瓦敷裝等等的核潛艇也都占優勢的
⑶ 核動力潛艇與常規潛艇相比有哪些區別
核潛艇大,而且一般是有戰略意義的,而常規潛艇一般是戰術意義
發射的東西不同,核潛艇一般發射像核導彈這樣的戰略導彈
要求潛水的深度不同,核潛艇一般要求要潛得很深,而常規潛艇不要
動力裝置不同
成本核潛艇大
從技術含量和製造難度上說,兩者不在一個量級上。前文提到觀察系統、通訊系統、導航系統、武器系統、機電系統是潛艇的五大組成部分,其他四大系統都差不多,兩者的最主要區別就在機電系統。前文提到核潛艇機電系統是分為反應堆系統、二迴路系統、電氣系統、艙段系統、空調系統。常規潛艇沒有反應堆系統和二迴路系統,電力系統沒有汽輪發電機,配電盤和用電設備要少很多,但柴油發電機組比核潛艇的功率要大,蓄電池也要多很多。另外,由於在保證艇的安全的同時還要保證反應堆的安全,輻射防護也是要考慮的因素,所以核潛艇的機電系統所用設備的可靠性指標在同類產品中通常是最高的,重要設備均要採用冗餘設計。當然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關鍵區別在反應堆。常規潛艇本質上就是一艘能潛水的柴油動力驅逐艦。核潛艇就不同了,世界上能生產反應堆的國家就沒幾個,再把反應堆小型化並裝到船上就更不容易了。
俗話說,好貨不便宜,核潛艇作為艦船中的極品,其價格實在不是一般的國家所能接受,比如「海狼」的單價為24億美元,相當於10艘「基洛」,戰略核潛艇上攜帶有戰略導彈及彈頭,價格則要翻一番以上,這還僅僅是采購費用,其維修及配套設施建設費用,要數倍於此。一艘核潛艇沉沒,經濟上相當於損失十幾艘常規潛艇,政治影響無法估量,如果是戰略核潛艇,則直接影響到國家安全的基礎。
⑷ 核潛艇一定比常規動力潛艇先進嗎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核、常潛艇分別叫什麼
核潛艇肯定比常規潛艇先進,這是毋庸置疑的。目前能夠自行建造核潛艇的國家也就只有五個常任理事國,印度的核潛艇大部分都是俄羅斯幫助建造,不能算作掌握了核心技術。核潛艇顧名思義是使用核反應堆作為動力,特點是水下航行時間長(一般都在2個月以上),馬力強勁航速快,下潛深度大,可以攜帶的設備和武器多,能夠完成包括核反擊在內的所有高難度任務(包括為航母護航、水下反潛作戰、打擊陸上縱深目標,這些任務是常規潛艇根本無法完成的)。目前最現金的核潛艇包括美國的海狼級、弗吉尼亞級、洛杉磯級,英國的機敏級、前衛級,法國的凱旋級,俄羅斯的奧斯卡級、台風級、北風之神級、亞森級,中國的晉級。
⑸ 核潛艇和常規潛艇比較包括造價全壽命價格誰高
核潛艇的造價要比常規潛艇高很多甚至數十倍。至於你說的壽命其實都一樣。很多艦艇不是因為壽命到頭了才退役的,而是它的設計和裝載的設備跟不上發展的形式了,所以被淘汰了。
核潛艇和常規潛艇都有他們各自的作戰海域,不是說核潛艇就一定比常規潛艇好。 首先常規潛艇的噪音要比核潛艇小,更安靜但是水下續航能力太短很多任務不能執行。 大多是保衛祖國近海或者攻擊埋伏目標。
核動力潛艇水下續航能力很久,只要人員可以的話可以一年都不浮出水面。
核潛艇分為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戰略導彈核潛艇在戰斗中用處不大,主要是軍事威懾作用。其實和核導彈的用處是一樣,自二戰以後還沒有那個國家的戰爭敢動用核武器,一旦使用那說明要同歸於盡了。
至於攻擊型核潛艇的作用在於遠海巡邏攻擊和跟蹤目標。
因為核動力潛艇不用附上水面它可以長時間在水下跟蹤目標,而且在水下很難被敵方艦艇發現。 偌大的海洋里幾十艘潛艇還是不會浮出水面得那可真是大海撈針。
⑹ 核潛艇和常規潛艇比優勢在哪
核潛艇相對於常規潛艇最大的優勢就是能量優勢。核潛艇內有核反應堆,這為核潛艇提供了充足的能量。這帶來了核潛艇的一系列優勢。
1、潛航時間優勢:即使是AIP潛艇,也不過能在水下呆個十來天,就要上浮充電,這大大增加了潛艇暴露的幾率。而核潛艇,水下呆幾個月都沒問題。
2、速度優勢:常規潛艇的極速大多不超過20節,而且以這樣的速度航行最多不超過兩到三小時。而核潛艇的極速往往達到30節以上。而且能長時間高速航行。由於航速上的差距太大,常規潛艇在對抗核潛艇的時候幾乎無法完成佔位,幾乎無法得到有效地攻擊窗口。
3、探測優勢:強大的反應堆能提供足夠的功率,使得核潛艇可以支持功率更高,能耗更大,當然效果也更好的探測裝備,無論是主動聲納還是被動聲納,相近技術水平下,核潛艇上的都遠遠超過常規潛艇的。
4、武器優勢,什麼彈道導彈可以上核潛艇但常規潛艇就不能!
⑺ 常規潛艇和核潛艇哪個厲害
常規潛艇和核潛艇的主要區別有三點: 一是從外形來看,前者多似鯨魚形狀,而後者多似海豚那樣的水滴形; 二是從排水量來看,前者噸位較小、一般只有幾千噸,而後者則噸位較大,一般從數千噸到一萬噸左右,個別已達3萬噸; 三是從動力形式來看,前者為柴油和電動機推進,而後者則採用核反應堆和渦輪機作為主動力。 此外,與常規潛艇相比,核潛艇還具有水下航速高、裝載武器多、攻擊威力大、自給能力強和艇員居住性能好等特點。 潛艇有多種分類方式:按作戰使用分為攻擊潛艇和戰略導彈潛艇;按動力分為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按排水量分,常規動力潛艇有大型潛艇(2000噸以上)、中型潛艇(600~2000噸)、小型潛艇(100~600噸)和袖珍潛艇(100噸以下),核動力潛艇一般在3000噸以上;按艇體結構分為雙殼潛艇、個半殼潛艇、單殼潛艇和單雙殼潛艇。其中最常用的分類方式是按動力劃分。 核潛艇與常規潛艇相比,由於採用核動力推進,工作時不需要氧氣,不用浮出水面充電或換氣,核潛艇可以長期在水下高速連續潛航,甚至可以實現環球航行,跨洋作戰。核潛艇下潛深度可達600~700米,同時廣泛地採用一系列隱身措施,在航行中不被發現的概率達90%%以上。核潛艇根據裝載武器的不同,往往又分為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彈道導彈核潛艇是戰略核力量的中堅,它的生存概率高達90%%,遠遠高於其它核力量。相比之下,陸基核導彈(指固定的陸地發射井或架)生存概率僅為4%%~9%%,陸基機動核導彈生存概率為30%%~50%%,戰略轟炸機的生存概率為30%%~40%%。攻擊型核潛艇主要裝備先進的魚雷、反艦導彈、反潛導彈、射程超過3000千米的遠程巡航導彈以及水雷,因而能夠完成反潛、反艦、突襲、偵察、護航、佈雷、海上封鎖、運送特種部隊到局部戰爭地區以及對陸攻擊等任務。 常規潛艇由於動力裝置的局限,在海軍中的地位受到核潛艇的排擠,特別是美國、英國、法國海軍大國陸續放棄常規潛艇,更使人產生常規潛艇失寵的感覺。事實上,常規潛艇具有核潛艇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即近海作戰機動靈活、價廉、無核污染的危險。現代常規潛艇比核潛艇噸位小、外形尺寸小、操縱性好,因而更適於在近海、淺水區域、狹窄的海域和比較復雜的氣候條件下活動,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而且,據估算,一艘常規潛艇的造價是一艘核潛艇造價的1/5~1/3;如果按噸位計算,常規潛艇每噸造價為核潛艇的1/2左右,造價上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僅從技術含量和製造難度上說,兩者不在一個量級上。前文提到觀察系統、通訊系統、導航系統、武器系統、機電系統是潛艇的五大組成部分,其他四大系統都差不多,兩者的最主要區別就在機電系統。前文提到核潛艇機電系統是分為反應堆系統、二迴路系統、電氣系統、艙段系統、空調系統。常規潛艇沒有反應堆系統和二迴路系統,電力系統沒有汽輪發電機,配電盤和用電設備要少很多,但柴油發電機組比核潛艇的功率要大,蓄電池也要多很多。另外,由於在保證艇的安全的同時還要保證反應堆的安全,輻射防護也是要考慮的因素,所以核潛艇的機電系統所用設備的可靠性指標在同類產品中通常是最高的,重要設備均要採用冗餘設計。當然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關鍵區別在反應堆。常規潛艇本質上就是一艘能潛水的柴油動力驅逐艦。核潛艇就不同了,世界上能生產反應堆的國家就沒幾個,再把反應堆小型化並裝到船上就更不容易了。只有五大國成功製造了核潛艇,日本和德國曾製造過核動力貨船。一般認為小日本有能力建造核潛艇,而且很可能正在進行潛艇用反應堆的陸上試驗堆的建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小鬼子將會先後擁有「三大件」——核彈、戰略導彈、核潛艇,這對中國及世界和平大大的不利。 俗話說,好貨不便宜,核潛艇作為艦船中的極品,其價格實在不是一般的國家所能接受,比如「海狼」的單價為24億美元,相當於10艘「基洛」,戰略核潛艇上攜帶有戰略導彈及彈頭,價格則要翻一番以上,這還僅僅是采購費用,其維修及配套設施建設費用,要數倍於此。一艘核潛艇沉沒,經濟上相當於損失十幾艘常規潛艇,政治影響無法估量,如果是戰略核潛艇,則直接影響到國家安全的基礎。
謝謝
⑻ 你知道核潛艇和普通潛艇有什麼區別嗎
顧名思義動力不一樣,一個核動力,一個柴電動力,從外形上核潛艇要大得多,因為要出遠洋作戰,且可長期水下高速航行,常規潛艇適合近海作戰,速度和排水量相對小,且需時常換氣。自持力和隱蔽性不如核潛艇。但便宜且技術含量低得多,適合大多數國家列裝。
1動力系統,核潛艇採用核反應堆提供動力推動,常規潛艇通常採用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
2續航力,核潛艇由於有核反應堆,發電不需要空氣,而且加裝一次核原料可以在水下不上浮幾個月甚至長達一年(生活補給足夠),所以續航能力超強;而常規動力的燃料需要定時補給。
3武器系統,核潛艇分為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核攻擊潛艇,武器系統有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魚雷、反潛導彈、反艦導彈;常規潛艇武器系統通常只有魚雷、反艦導彈。
般柴電潛艇隔一段時間都要到潛航狀態,把換氣管伸出水面換氣。一是為了開啟柴油機給蓄電池充電,還有就是換換艙里的空氣。由於柴電潛艇電力有限,只能利用葯板製造氧氣,而葯板產生的氧氣,味道都不雜好。所以換換氣,通通風。核動力潛艇好處就是反應堆不會停止,電能也是源源不斷的。有充足的電能就可以電解海水制氧氣,這就不需要上浮去換氣了。只要反應堆有燃料,在食物消耗光之前,潛艇都不需要上浮,連淡水,都能少量的自給自足。
⑼ 世界上最便宜的核動力潛艇采購價格會不會低於10億美元
潛艇目前是最昂貴的海上武器,核潛艇的單艘價格是5億~30億美元,常規潛艇是3~30億美元,實際10億美元以下價格的核潛艇與3億美元以下價格的常規潛艇是沒有多少戰鬥力的,用途很有限,甚至說基本不可能在高強度戰場發揮多大用途。常規潛艇超過5億美元才能有大洋作戰價值,3億美元1艘的玩意只配近海玩玩,至於更低價的常規潛艇實際連近海作戰也得看看對手是誰才行,而核潛艇要具有高效作戰價值不大可能低於15億美元的價格,常規潛艇實際比相近作戰能力的核潛艇還貴,因為常規潛艇通常不會做成7000噸~10000噸的噸位,那在動力方面的技術門檻太高了,所以一般2000噸就是大型潛艇了,在2000噸級的常規潛艇上安裝具有高能力的大型聲納探測系統,技術上要求就很高,這個設備的研製與製造會比核潛艇用的同級別能力的探測系統更昂貴,而如果又要求有反潛導彈攻擊,魚雷對抗等先進大型核潛艇才追求的全面攻防能力,那麼整個潛艇的探測作與戰系統的價格就會超過同等技術能力的大型核潛艇,而又因噸位與動力的限制,水下航程會短的多,武器攜帶的件數也少的多,所以又貴,威力又小,因此很少有國家去要求常規潛艇可以執行全面攻防能力,這是經濟上劃不來的事情,但也有例外的,日本和澳大利亞就熱衷擁有具備全面攻防能力的高端遠洋常規潛艇,所以澳大利亞肯花370億美元招標特製12艘4000噸級常規潛艇,估計最後幾艘的單艘造價能突破40億美元大關,而現在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攻擊潛艇也就23億美元1艘,這種現象在國際上屬於罕見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