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東西為什麼不好吃
㈠ 為什麼有外省人到廣東然後說找不到什麼好吃的東西
這個有什麼奇怪的,廣東人窮啊!例如四川菜和湖南菜要放很多辣椒,特別是四川菜還要放花椒,廣東人買不起辣椒,唯有吃辣椒葉,所以在珠三角的酒樓飯店你能見到的都以清蒸為主,象清蒸東星斑,白切雞、芝士焗龍蝦,花膠魚翅湯等連一些辣椒的影都見不到,所以無辣不歡的外省人來廣東找不到好吃的菜都很正常。在廣州的城中村有很多湖南湖北和四川人開的小飯店,幾個人圍著一桌,一盤小龍蝦大概有兩到3斤,裡面放滿都是紅色的小辣椒,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我們廣東人只吃基圍蝦和竹節蝦,而且都以白灼為主。就算外省人去白天鵝賓館、中國大酒店和花園酒店也同樣找不到好吃的東西,廣東實在太窮!外省的朋友就體諒一下吧。
在廣東找不到好吃的東西?那是開玩笑。
在廣東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吃不到的,早、午、晚、夜不分時段,茶樓酒樓大排檔外賣美團、餓了么、真功夫隨時恭候,任君選擇,豐儉由人。
食在廣州早已聞名於世,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鑽地的,野菜山花,蝸牛、蚯蚓、泥蟲、螞蚱等等。都能成為美味佳餚。
廣東老火靚湯眾所周知,慢火煲的老火靚湯種類很多,還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季節食材搭配有所不同,煲湯方法千奇百異,人各不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分大火、中火、小火、慢火、有煲、敖、滾、燉等。
廣東夏天比較熱,煲湯講究清熱解毒,比如苦瓜排骨湯,椰子煲雞,沙葛豬骨湯,枸杞薏米冬瓜煲老鴨,霸王花豬骨湯,板栗煲雞等。
喜歡吃辣的朋友可光顧川菜館,湘菜館,重慶火鍋等。比如有名的宮保雞丁,辣子雞,水煮魚,剁椒魚頭,虎皮尖椒,麻婆豆腐等。辣得額頭冒汗,直吐舌頭,那叫辣得爽。
如上火有涼茶王老吉,二十四味,黃振龍,徐其修等等。
冷飲種類眼花繚亂,有芒果汁,西瓜汁,橙汁,檸檬水,燒仙草,西米露,有紅茶,綠茶,烏龍茶,香蕉奶昔,火龍果,紅豆冰,草莓雪花冰等。
糖水種類聞所未聞,單一個化州糖水店吃上幾個月也不會吃重復,所以說在廣東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吃不到的。
鹽 辣椒 酒 煙都是癮品。當你當地口味比較重的時候,你會很不適應淡口味的廣東。
那是你,那不是我,每次進入廣東省,我都盡量的選擇步行,因為吃的太多了,一會兒就飽了,只能不停的運動,然後消化了以後,才好繼續吃
為什麼有外省人到廣東然後說找不到什麼好吃的東西?
先說說為什麼海外那麼多粵菜館,按照我們這邊的講法叫「塘水煮塘魚」,什麼意思呢,就是賺自己人的錢。不是嗎,初到海外,人生地不熟,就需要老鄉幫衫,最好的媒介就是粵菜館,有什麼困難都在飯桌上解決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吃慣了家鄉菜,粵菜自然入不了自己的法眼。你說白切雞選用走地雞,清甜嫩滑,原汁原味。人家說骨頭還帶血水,蘸料清湯寡水沒味道。魚為什麼要清蒸,紅燒不好嗎,螃蟹也是,辣椒蟹比水煮蟹入味多了。
還有湯水,很多外省人是沒有喝湯水這個概念的,為毛廣東人天天換著花樣煲老火靚湯,為什麼要餐前喝?所以說,各地方飲食習慣的巨大差異,形成了很多人到廣東找不到 美食 的困惑。
多年前,我店來了一桌客人,看樣子是談合作的,坐主位的是一位女士,樣子精明干練。請客吃飯的是廣東人,上菜了,盡管主人熱情招呼,女士卻吃的不多。
這樣尷尬的場景就出現了,開始冷場。後來還是服務員醒目,和女士耳語了幾句,然後到後廚端了油碟,辣椒醬,女士每夾一次菜都蘸一下味碟,氣氛才恢復過來,最後合作愉快。
還有一次是父女倆人來吃飯,從他們的對話中,應該是女兒考上了廣東這邊的大學,父親送女兒回校。點的菜有文昌雞,滑魚球,焗乳鴿,白灼螺片,牛肉丸,要求每個菜都加辣椒。
後廚瞬間就炸了鍋,這不是暴珍天物嗎?傳統粵菜哪有加辣的?
隨即又傻了眼,不會做。我硬著頭皮,把鮮辣椒,腌辣椒,豆瓣醬,蒜蓉辣醬,辣椒油等抱出去,徵求父女倆喜歡吃啥味,每道菜放多了,最終矇混過關。
還有一次是涮羊肉,這個不是粵菜,而是北京「東來順」的名菜,解放後才傳到廣東,我店只是有樣學樣。這次來了兩桌客人,看樣子是第一次來廣東。
這次後廚學精了,除了准備芝麻醬,芝麻油,豆瓣醬,南乳,蝦油,醬油,浙醋,韭菜花,紹興酒,香菜,干蝦米,濕粉絲,蔥段,大白菜之外,還多准備辣椒油,泡椒,辣醬,鮮辣椒,各種食材分別另放,客人自選。這次客人相當滿意,連連稱贊。
初到廣東,確實是覺得粵菜不好吃,這個時候,可以到外面尋找自己喜歡吃的。如果你是湖南人,在繁華商圈,每隔幾百米就有一間湘菜館。如果是四川人,看到有湘菜館,隔不了多遠必有川菜館。
同一個區域,還會有蘭州牛肉麵,西安小吃,各省市的 美食 代表作,如螺螄粉,烤魚,燒雞,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如果想品嘗外國 美食 ,只要仔細尋找,連偏門的德國菜也有。
即不排斥外來 美食 ,我還見過阿三在賣印度飛餅,面團在阿三手裡上下翻飛,不一會就形成了一張薄薄的飛餅,比我們攤煎餅果子更有氣勢。味道嘛,充滿著異國情調,值得搏命一試。
至於外地來的 美食 能否站穩腳跟,就看自己的造化了。我店旁邊的蘭州拉麵,其實在蘭州不叫拉麵,而是叫牛肉麵,不到一年時間,已經換了三個老闆。現在接手的賣北京烤鴨,不過人家賣的是開膛腌制後現烤,帶骨剁塊這種,非常接近廣式叉燒味道,目前生意還不錯。
我店刀工大劉,湖南人,剛開始的時候,什麼菜都是無辣不歡。幾個月之後,竟然開始喜歡上了早茶,喝湯,吃豬雜粥,和我們沒有什麼區別。而且對於白切雞不排斥了,在後廚看得多了,知道了製作過程,心理這關就過了。
外省人提這樣的問題,足見你未曾來過廣東!在廣東,你隨便找個城鎮,什麼菜系沒有?如果說不好食,只能是你老鄉炒菜水平差而已!
外省菜都加辣,粵菜不加,不辣。所以外省人吃不慣。覺得不好吃。認為到廣東沒什麼好吃的,當然打工族的認為,若有點錢,進入高擋一點的粵菜館,就不會有這樣的認為了。
因為別有用心的外省人都恨不得把廣東這個經濟大省的頭銜不服。所以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來貶損廣東人。這樣可以達到他們的險惡用心。最好是廣東人不要搞什麼第一了。向浙江人學學就好了!
廣東好吃的東西確實不多,也就是豬牛羊雞鴨鵝,山珍海味,燒鹵涼拌,粥粉面炸,荔枝龍眼,菠蘿榴槤…而且不吃辣麻,不吃小龍蝦,不吃臭豆腐…唉,還能吃啥??
畢竟屬於 邊陲百越 之地。
飲食方面:「 敢為天下先 」的邊陲百越傳統,外省人大部分是接受不了的。
唐代張鷟《 朝野僉載 》卷二記載:「嶺南獠民好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飼之以蜜,釘之筵上,囁囁而行。以箸挾取,咬之,唧唧作聲,故曰蜜唧。」
《 綱目拾遺 》稱:「禾蟲,閩、廣、浙沿海濱多有之,形如蚯蚓,閩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餉客為饈,雲食之補脾健胃。」
《 清稗類鈔 》記:"粵人嗜食蛇,謂不論何蛇,皆可佐餐。"《本草綱目》記載:"南人嗜蛇。
㈡ 美食博主吐槽廣州老字型大小美食,是地域原因吃不慣還是真的不好吃
網路上有一則新聞,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注意,就是有一個美食博主吐槽廣州老字型大小美食,有網友就問是因為地域原因吃不慣,還是真的不好吃。我覺得這兩個原因都是有的。
第一,不同地域的人口味真的不一樣。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不同地域的人,口味是真的不一樣,就比如說我是一個南方人,讓我吃北方的菜,可能北方人覺得很好吃,但我怎麼吃我都覺得不好吃。
這是基於這個原因,所以我覺得呢,可能確實不好吃,而且也有可能是因為地域的原因,這兩個原因都是有的。我相信大家旅遊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感受,比如說我們去上海旅遊,大家推薦了那麼多天,等到去吃的時候才發現又貴又不好吃。
㈢ 廣州老字型大小美食遭吐槽引怒廣州網友,該事件爭議的焦點是什麼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這一次的爭議就是因為一個東北的美食博主在某個平台上吐槽廣州老字型大小美食,而且他的名字叫做打假人李大鵬,他在視頻上寫踩雷廣州非常有名氣的老店。
在李大鵬的視頻賬號裡面介紹,這里是資深吃貨,做了8年的餐飲老闆。而這一次他來到廣東,專門測評廣州這些知名的老字型大小美食。
老字型大小美食都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成為當地美食的文化的代表,當地的文化底蘊,取得了當時的廣泛認同。一個外地人,從沒有吃過廣東的美食,就開始各種的吐槽,是不是太過膚淺,沒有素質。
有記者專門去這幾家店鋪采訪,店內虛無坐席,許多廣東網友表示去支持老字型大小美食,這些老字型大小不會因為這些所謂的一倆個「差評」而受到影響。確實是,本來就是做本地人的生意,來吃的都是本地的常客。
就因為不同的地域差異才造就了這么多不同的風味,要有包容性,這些美食都是值得我們慢慢地品嘗。沒有從小生活在當地,從小吃這些食物長大,是沒有批判權的。不喜歡可以選擇不吃,但是去批判,詆毀就太過分了。
㈣ 我是外地人在廣州越秀,為什麼覺得廣州所謂美食都不好吃、不健康
可以說你是吃不到傳統廣州人做的正宗食物了!現在都是假貨滿天飛的時代,老廣州的地道美食你是不可能吃到了,根本都不本地廣州人做的美食都是外省人或外地人做的美食,水準自然就如你吃到的哪些冒牌美食地道美食你要找到是正宗廣州本地人做的還要是上一代人傳承下來的製作手法與配料配方你才能吃到真正的美食!舉例說一說,過去正宗雲吞面的湯底是用三鮮骨熬湯打底的新鮮豬骨肉,清遠走地一整隻鮮雞去毛去頭,加上鮮河蝦或鮮海魚,現在就沒了這個三鮮湯底了,都是濫竽充數偷工減料的味精雞精或三鮮香精湯底,作假做假吃了還口渴情緒緊張焦慮難受吃了一次就怕怕,那種天然古法鮮香美味就不可能出現,還有很多都已經偷工減料的,例如奶黃包,作假,用黃色番薯肉冒充雞蛋黃,加食用香精與食用黃色素,用白砂糖,用煉奶,不是新鮮純牛奶!……最主要還是很多的批量化代工生產的有些還是山寨版,都已經不是上一代廣州傳統個體經營精心加工調味選料的地道美食,質量當然大打折扣,傳統廣州美食製作選料都是認認真真的絲毫不能偷工減料的,澳門與香港可以保留大部分老廣州的地道美食製作工藝,過去哪些練精學懶的徒弟被廣州傳統老師傅大罵!壞我名聲,接近失傳的傳統廣州美食何日恢復當初的艇仔粥,柴魚花生粥,蝦仔粥,魚腩粥,正宗沙河頂牛腩粉,沙河頂河粉正宗是用沙河的河水或低下無污染的天然河水製作的豐富的天然礦物質製作出來的河粉就是爽滑容易消化粉質多純白跟白米一個色度,現在就是水廠添加氯氣消毒的自來水做假沙河粉的還加了明膠瓜膠質化的半透明的假河粉難消化就是彈壓爽根本就是垃圾食物不健康添加劑太多,什麼是沙河粉關鍵用的就是沙河那個地方的河水製作的,現在工業污染嚴重,沙河水不可能再被利用製作沙河粉了,如果堅持製作傳統正宗沙河粉製作只能低下河抽水用,那種河水很特別的,製作出來的河粉就是爽滑不用添加什麼明膠瓜膠的添加劑的就能爽滑容易消化百吃不膩,廣州八十年代的正宗沙河河粉到了現在變了透明的橡皮筋河粉了,什麼原因?你說不好吃不健康的是對的!不是天然古法製作都是垃圾食物對健康不好也不好吃……更加不要說健康養生了,作假做假偷工減料偷梁換柱都是那些人做出來的?
㈤ 為什麼廣州買的河粉都不好吃而且炒不斷,家裡的就容易斷也很香米味
製作的材料可能有點不一樣,質量不比家裡那邊,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你吃習慣了家鄉那種,你就覺得外面的不太好吃。
㈥ 為什麼廣州人不喜歡吃土豆啊炸土豆,很美味啊,疑惑~
廣東地大物博,本身的地理位置造成就比較悶熱的天氣,大熱天誰還愛吃熱乎乎的東西,其次煎炸的食品吃多了,超容易上火、口舌生瘡、濕疹,不然廣東涼茶也不會那麼有名。而且,廣州好吃的東西多,選擇也多,不是不喜歡吃土豆,一般都是拿來熬湯比較多
㈦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愛吃「廣東美食」
提到廣東,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吃,特別是最近「廣東人吃福建人」這個埂,讓廣東人食譜的廣泛又一次被世人所知。其實廣東人吃飯是非常講究的,而且敢於突破創新,在民間流傳的廣東吃胎盤,吃小老鼠,吃蠍子,吃蛇等之類的,讓大部分人對於廣東的印象都是廣東人面目可猙,飢不擇食。
但是其實廣東人對於吃來說,是非常挑剔而且干凈的。廣東人最喜歡煲湯,每頓飯都要有湯,你可以不會做飯,但是你必須要煲了一手好湯。
還有就是廣東人口味特別淡,他們主要是鮮,做什麼都會保持它原有的味道,就是一個字「鮮」。一般口味重的人到廣東之後,都會吃不下飯,因為口味太淡了,而且很少用調味品,像火鍋之類的東西根本就不會出現在廣東人的食譜上。
還有就是廣東的飯比較貴,廣東人最重視的一頓飯就是早茶,吃早茶對他們來說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早茶非常精緻,一個盤裡面擺上兩三個,做的都非常精細,而且味道特別好,但是就是貴。對於一個北方人來說,幾個人一塊去吃早茶,選一個比較低檔的地方,沒有個幾百塊錢根本拿不下。
一籠蝦餃,十幾塊,幾個抄手,十幾塊,還有一些其他的零零碎碎,都很好吃,吃完之後就讓你忘不掉那個味道,但是就是貴。很多人到廣東之後,沒有說過廣東的飯難吃,只有一個印象,就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