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為什麼粗細不一樣
㈠ 為什麼脊髓外形粗細不一
是神經功能障礙所致,是支配調節肌肉供血的神經有問題
㈡ 關於脊髓有哪些介紹
脊髓是人類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的一部分,它是人體的高速公路。脊髓位於脊椎骨組成的椎管內,呈長圓柱狀,全長41~45厘米。上端與顱內的延髓相連,下端呈圓椎形,終於第一腰椎下緣(初生兒則平第三腰椎)。臨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時,多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間進行,因為在此處穿刺不會損傷脊髓。脊髓兩旁發出許多成對的神經(稱為脊神經)分布到全身皮膚、肌肉和內臟器官。脊髓是人體神經與腦之間的通路,也是許多簡單反射活動的中樞。
脊髓是神經系統重要組成部分,所有活動直接由腦控制。其位於椎管里,呈圓柱形,前後稍偏,外包被膜,它與脊柱的彎曲一致。脊髓的上端在平齊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平齊第一腰椎下緣,長約40~45cm。脊髓的末端變細,稱為脊髓圓柱。自脊髓圓柱向下延為細長的終絲,它已是無神經組織的細叢,在第二骶椎水平為硬脊膜包裹,向下止於尾骨的背面。脊髓的全長粗細不等,有兩個膨大部,自頸髓第四節到胸髓第一節稱頸膨大;自腰髓第二至骶髓第三節稱腰膨大。
脊髓的表面前後還有兩條縱溝,位於正中,為對稱的兩半。前面的前正中裂較深,後面的後正中溝較淺。此外還有兩對外側溝,即前外側溝和後外側溝。前根自前外側溝走出,由運動神經纖維組成;後根經後外側溝進入脊髓,由脊神節感覺神經元的中樞突所組成。每條後根在與前根會合前,有膨大的脊神經節。腰、骶、尾部的前後根在通過相應的椎間孔之前,圍繞終絲在椎管內向下行走一段較長距離,它們共同形成馬尾。在成人(男性)一般第一腰椎以下已無脊髓,只有馬尾。
㈢ 脊髓在人體什麼位置
脊髓的位置在椎管內,上端平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接,下端在成人平第一腰椎體下緣,全長42-45cm,最寬處橫徑為1-1.2cm,脊髓呈前後稍扁的圓柱形,全長粗細不等。其有兩個梭形的膨大,分別是頸膨大和腰骶膨大,頸膨大自第四頸節至第一胸節,腰骶膨大自第二腰節至第三骶節。
這兩個膨脹形成是因為內部的神經元數量相對較多,與四肢的出現有關,脊髓末端變細,稱為脊髓圓錐,至此向下延為細長的無神經組織的終絲。在第二骶椎水平以下,硬脊膜包繞終絲向下止於尾骨的背面。脊髓在表面上有六條縱行的溝,分別是前正中裂、後正中溝、前外側溝、後外側溝,以及後中間溝等。
㈣ 脊髓的功用如何
如果我們把整個脊柱的椎管打開來,可以看到一條有點像「蜈蚣」樣的條狀物,那長長的「蜈蚣」名叫脊髓;從蜈蚣身體兩邊伸出去的31對「腳」,則是從脊髓出來的神經。這些神經通過椎間孔後逐步分支,通向全身各處。
不過,這條「蜈蚣」是白色的。脊髓和腦一樣也有灰質和白質。灰質在裡面,白質在外面。我們吃豬脊樑骨的時候,就可以看到這白色的脊髓。
新生兒的脊髓長約14~16厘米,重約3~4克;10歲時長約28~32厘米,重約26克;到了成年,則長約43~45厘米,重約30克。脊髓的粗細並不一致,在上段的頸部和下段的腰部,顯得膨大些。
脊髓與腦一樣屬於中樞神經系統。12對腦神經主要支配頭面部器官的感覺和運動;31對脊神經主要支配頸以下身體和四肢的感覺及運動。當然,腦是司令部,軀體或內臟的信息由神經傳到脊髓後,脊髓還得把這些信息報告大腦。例如,冷了、熱了、痛了、接觸到什麼了……就由脊髓「中轉」,通過大腦,再由大腦決定下一步怎麼辦。腦對四肢和周圍器官的命令,也要通過脊髓這座「橋梁」讓神經傳下去。我們不論提筆寫字,還是跳高、賽跑,都由腦下達命令,經由脊髓傳達給肌肉執行的。但在某些情況下,脊髓也能自己思考和處理緊急問題。例如你的手指碰到了滾燙的玻璃杯,脊髓感到「不好」,馬上就命令手指縮回來;天氣太熱了,它也會自動地命令出汗,以便散熱——這些,叫無條件反射。腦的事情太多,無條件反射並不一定需要腦來處理,通常只要交給脊髓就行了。
脊髓雖然被脊柱嚴密保護著,可它仍會受到傷害的。它如受了嚴重外傷,「橋梁」作用就可能完全消失;外界的刺激無法上傳,大腦的命令不能下達,肢體無法活動,甚至小便都無法控制了。這樣的病人,醫學上叫截癱。
脊髓也會受細菌、病菌的侵犯,生許多病。有種病叫脊髓灰質炎,危害就更嚴重,小兒常受其害。得病後常造成下肢麻痹,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小兒麻痹症。此病十分古老,在古埃及法老陵墓的壁畫中,就畫有這樣的病人。成人有時也會得這種病,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是中年後得此病的,所以他到什麼地方視察工作,發表演說,總離不開輪椅。現在,我國和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預防此病,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㈤ 脊髓的構成
結構:人和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在椎管裡面,上端連接延髓,兩旁發出成對的神經,分布到四肢、體壁和內臟。脊髓的內部有一個H形(蝴蝶型)灰質區,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在灰質區周圍為白質區,主要由有髓神經纖維組成。脊髓是許多簡單反射的中樞。
組織構成:脊髓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位於脊椎骨組成的椎管內,呈長圓柱狀,人的脊髓全長41-45厘米。上端與顱內的延髓相連,下端呈圓錐形隨個體發育而有所不同,成人終於第一腰椎下緣或第二腰椎上部(初生兒則平第三腰椎)。
脊髓有兩個膨大,上方一個稱頸膨大,位於頸髓第三段到胸髓第二段,在頸髓第六段處最粗;下方一個稱腰膨大,始自胸髓第九段到脊髓圓錐,對著第12胸椎處最粗。這兩個膨大的形成,與四肢的出現有關,由於此處脊髓內部神經元的增多所致。
在脊髓的表面有六條彼此平行的縱溝,前面正中較深的溝,稱前(腹側)正中裂,其前外側有前(腹)外側溝,前根從其間走出;後面正中有一淺溝,稱後(背側)正中溝,其後外側有後(背)外側溝,後根纖維從其間進入脊髓。在後正中溝與後外側溝之間,還有後中間溝。前、後根纖維在椎間孔處匯合,構成脊神經。在匯合之前,於後根處形成一個膨大,稱脊神經節,內含假單極的感覺神經元。脊髓全長共發出31對脊神經,與每一對脊神經相對應的脊髓部分,稱脊髓節,共有31節,計8個頸節、12個胸節、5個腰節、5個骶節和1個尾節。
脊髓與脊柱在發生發展過程中,由於二者生長速度出現不平衡(脊髓的生長速度慢於脊柱),成人脊髓的下端僅達第1腰椎下緣,因此腰、骶、尾部的脊神經根,圍繞終絲集聚成束絲呈垂直下降,形成馬尾。由於第1腰椎以下已無脊髓,所以臨床上一般在第3~4腰椎間進行穿刺。
㈥ 脊髓背角是脊髓後角嗎
脊髓背角是脊髓後角,二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它是痛覺傳遞的重要起始部位。脊髓是前後稍扁的圓柱體,其全長粗細不等,位於椎管內,上端在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尖削呈圓錐狀,稱為脊髓圓錐,圓錐的尖端延續為一細絲,稱為終絲,終絲向下經骶管終於第2尾椎的背面,成人脊髓的全長約為42~45厘米。
更多關於脊髓背角是脊髓後角嗎,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058d10161609468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㈦ 簡述脊髓的形態、位置及其結構與功能(任舉一例動物)
呈前後稍扁的圓柱體,全長粗細不等,位於椎管內,上端在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尖削呈圓錐狀,稱脊髓圓錐,圓錐尖端延續為一細絲,稱終絲,終絲向下經骶管終於第2尾椎的背面。
位置:脊椎骨組成的椎管。
舉例:
成人脊髓全長約42~45厘米。脊髓有兩個膨大,上方一個稱頸膨大,位於頸髓第三段到胸髓第二段,在頸髓第六段處最粗;下方一個稱腰膨大,始自胸髓第九段到脊髓圓錐,對著第12胸椎處最粗。這兩個膨大的形成,與四肢的出現有關,由於此處脊髓內部神經元的增多所致。
在脊髓的表面有六條彼此平行的縱溝,前面正中較深的溝,稱前(腹側)正中裂,其前外側有前(腹)外側溝,前根從其間走出;後面正中有一淺溝,稱後(背側)正中溝,其後外側有後(背)外側溝,後根纖維從其間進入脊髓。
在後正中溝與後外側溝之間,還有後中間溝。前、後根纖維在椎間孔處匯合,構成脊神經。在匯合之前,於後根處形成一個膨大,稱脊神經節,內含假單極的感覺神經元。脊髓全長共發出31對脊神經,與每一對脊神經相對應的脊髓部分,稱脊髓節,共有31節,計8個頸節、12個胸節、5個腰節、5個骶節和1個尾節。
(7)脊髓為什麼粗細不一樣擴展閱讀: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SCI)往往導致損傷節段以下的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礙。
由於損傷階段的不同,脊髓損傷可分為原發性脊髓損傷和繼發性脊髓損傷。原發性脊髓損傷由受傷即刻的暴力直接產生,暴力的大小與脊髓損傷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從病理學上講,損傷後脊髓可出現廣泛的水腫,由於受到椎管的骨性限制、硬脊膜及軟脊膜的束縛,神經壓迫及髓內水腫可進一步加重,導致脊髓與椎管之間的硬膜外靜脈、脊髓動靜脈的循環障礙,引起脊髓缺血、水腫、出血及壞死。
㈧ 脊髓的結構及組織構成
人和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在椎管裡面,上端連接延髓,兩旁發出成對的神經,分布到四肢、體壁和內臟。脊髓的內部有一個H形(蝴蝶型)灰質區,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在灰質區周圍為白質區,主要由有髓神經纖維組成。脊髓是許多簡單反射的中樞。 脊髓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位於脊椎骨組成的椎管內, 呈長圓柱狀,人的脊髓全長41-45厘米。上端與顱內的延髓相連,下端呈圓錐形隨個體發育而有所不同,成人終於第一腰椎下緣或第二腰椎上部(初生兒則平第三腰椎)。臨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時,多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間進行,因為在此處穿刺不會損傷脊髓。 脊髓兩旁發出許多成對的神經(稱為脊神經)分布到全身皮膚、肌肉和內臟器官。脊髓是周圍神經與腦之間的通路。也是許多簡單反射活動的低級中樞。脊柱外傷時,常全並脊髓損傷。嚴重者脊髓損傷可引起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等。
脊髓位於椎管內,呈圓柱形,前後稍偏,外包被膜,它與脊柱的彎曲一致。脊髓的上端在平齊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平齊第一腰椎下緣,長約40~45cm。脊髓的末端變細,稱為脊髓圓柱。自脊髓圓柱向下延為細長的終絲,它已是無神經組織的細叢,在第二骶椎水平為硬脊膜包裹,向下止於尾骨的背面。
脊髓的全長粗細不等,有兩個膨大部,自頸椎第四節到胸椎第一節稱頸膨大;自胸椎第九節至第十二節稱腰膨大。
脊髓的表面有前後兩條正中縱溝分為對稱的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