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工資和應聘薪酬不一樣
『壹』 為什麼好多公司招聘寫的薪水 和實際的不一樣
避免面試被坑,一定要學會反問面試官。
常州姜東整理(應聘需要注意事項),一直以來都是面試官(企業)為大,應聘者往往都是弱勢群體,面試完了就是一句回去等消息,很多應聘者來面試過程中不知道問什麼或者問不清一些公司情況,導致入職後出現信息不對稱、不清楚(招聘信息會出現誇大現象,比如招聘寫的是工資5000、講的也是5000,入職才發現5000薪資是2000+3000提成),另外往往面試回去後,會出現不知道結果沒人回復的情況,所以個人就整理了一下關於應聘人員在去面試時候需要問清楚的問題,內容相對較全,建議採用部分即可。
1、假如我正式入職本公司,試用期有幾個月?工資是按照多少來算?簽合同嗎?繳納保險嗎?
2、轉正後,公司有全額繳納五險一金嗎?是按照底薪繳納還是全額工資繳納(比如獎金等)?
3、工資薪資是怎麼算的?底薪是多少?會不會發成多種結構?是按照當地最新薪資算底薪還是公司確認底薪?會實際寫在勞動合同裡面嗎?
4、招聘寫的薪資是實際薪資嗎?有沒有任務要求?(尤其是做銷售行業的)比如5000薪資,是實打實的薪資嗎?
5、公司是8小時工作制嗎?有雙休嗎?如果超過法定的工作時間會給加班費嗎?
6、平常會不會加班?假如加班會給加班費嗎?以及加班會有車補、飯補等福利嗎?
7、公司會有聚會嗎?多久聚會一次?部門還是公司整體?可以不參加嗎?不參加有影響嗎?
8、工資是每月什麼時候發放?會出現延遲發放的現象嗎?每年都會年終獎嗎?
9、每月有生日福利?國家法定的節日有發放節假日補助嗎?比如端午節
10、法定的時間加班是怎麼算的?加班費用是按照本地最低薪資還是按照個人實際底薪來算?
11、公司有剋扣工資(包括提成獎金等)現象嗎?比如遲到扣錢?看手機扣錢等
12、請假多久批復?比如年假、事假以及婚嫁等?請假是書面申請還是電子郵件?
13、產假的薪資按照什麼來,公司發送還是生育津貼?
14、如果遇到類似新冠的事件,超過一定周期不上班,會按照國家要求全額發放薪資嗎?提成會不會算進去?如果不會,怎麼扣?按照底薪實際上班天數扣還是按照法定天數扣?還是按照本地薪資標准扣?
15、如果離職,工資是會正常發放嗎?還是要拖延一個月?會照常發放獎金、提成等額外工資嗎?
16、假如公司開除我,會按照勞動法進行補償嗎?補償多久到位?
『貳』 入職後發現實際待遇跟面試時說的待遇不一樣,這種情況要怎麼處理
當入職後發現實際待遇跟面試時說的不一樣時,首先去問一下HR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距,看看是不是HR那邊把薪資弄錯了。如果HR態度強硬,堅持說就是這個水平的話,那麼不要糾結,直接走人。
面試官會說,我們公司工作安排合理,除非你能力不足,不然一般不需要加班。看上去很民主,實則不然,你要知道,工作是做不完的。做完了手邊的工作,領導自然會給你安排新的工作,這時你為了體現自己並非無能之輩,只能選擇加班完成這些工作。
總之,求職人員在面試時一定要多留一個心眼,以免自己吃虧上當。
『叄』 招聘上寫的工資和跟老闆談的時候,為何有時會不一樣呢
招聘上寫的工資和跟老闆談的時候,為何有時會不一樣呢?
招募公司的薪水,就像求職者的戰斗價值一樣,我習慣於「更多在一樓」,有多少虛假繁榮,你必須發揮折扣。在這些年裡,我還在公司旅行,客觀地發言,當招聘經驗豐富的舊油炸機時,如果薪水不混合水分,這是真的,有時候是真的,沒有人,簡歷你真的,但它確實沒有人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招聘市場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氛圍。你想做一個明確的流量並不是那麼容易.許多引文,或不確定的性能,或者給出大范圍,簡而言之,人力資源將採用一些技術,有多少誇張的組件,作為求職者僅供參考,具體的薪水必須面對pk。
『肆』 面試談的薪資,為什麼和招聘網站上的不一樣
去稅和五險一金之後,大概也就4200元左右。但凡請個假或者之類的,到手工資基本上就4000以下了。所以實際合同薪資也就4000出頭。招聘公司給的薪資,就像求職者秀的戰斗值,都習慣了「更上一層樓」,多少有一些虛假繁榮,你必須得打著折扣看。一定要先看何種崗位,再去看薪資的最低數,基本上就會有個預判了,不過如果你的能力很強,超過薪資范圍的最高數也是很有可能的,干什麼樣的活,自己每月可以掙多少錢。
還有一些工資寫著4000-8000/3000-6000你就按著低的算就行了,想拿高的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你要加班,你要累個半死才會拿到這么多,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套路,過去的工資數是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能力和專業知識是不是貴公司所需要的。加班費用和獎勵金通常會隨人、時間、產能變動。
可以通過一些平台,對原公司進行一些評價的。如果一個公司的口碑不是很好了,那麼去應聘的人也會相應減少很多。大多數運營的底薪都在3k左右,其餘全部靠提成,一個月到手也就在3k-4k之間,甚至還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新來的比老員工的到手工資都高,為啥呢。
『伍』 面試時,老闆說的薪資待遇和上班後說的不一樣,怎麼辦
你好!
如果你入職的時間還很短,還沒有過試用期的話,而且你也十分滿意,現在這份工作的話一定盡快跟老闆談清楚薪資的這個問題,否則後患無窮。
①面試時老闆說的薪資待遇,一般情況下是加上獎金、績效和提成後,你能拿到的最高工資。
現在你剛入職不久,也許能拿到的只是普通的底薪,所以跟面試時說的不一樣。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記得我剛畢業不久去一個工貿一體的公司面試外貿跟單的時候,當時面試官跟我說綜合收入是8000到1萬左右。
然後面試官說他們的底薪是3000元,全勤獎每個月300元,伙食補貼每個月200元,住宿補貼每個月300元,交通費每個月100元 ,話費補貼每個月200元…然後每個月每一個跟單員可以跟5~6個訂單,綜合提成就是五六千。
其實我們稍微思考一下都知道,面試官跟我說的,這是綜合工資,加上績效和獎金的。
一般來說,初入職的職員,,如果你是本地人,那麼就沒有住宿補貼。
如果你請了一天假或者遲到了,就沒有全勤獎。
而且你沒達到一定的工齡,甚至連伙食補貼、話費補貼這些都是沒有的,那麼你能拿到的就是普通的底薪3000元。
『陸』 面試時,老闆說的薪資待遇和上班後說的不一樣,怎麼辦
面試時說的和實際的工作不一樣怎麼辦?
羅勒網 在獵頭行業從業十餘年,遇到的這種情況主要還是發生在規模比較小且入職員工多為應屆生或者工作經驗並不多的職場人身上。
其實有很多公司都是這么乾的,以後你會發現很多這種公司,面試時候跟你談好的待遇,等第一個月之後會找各種理由和借口扣掉一部分或者直接不是原來所說的那個工資,很正常。但是一般正規的國企,外企和大型民企都是按照約定來的,約定是多少就是多少,很少有企業會剋扣的,因為這樣會影響企業形象,但是很多小民企和私人企業還有那種三資企業經常做這種事,所以以後找工作的時候要睜大眼睛問清楚,把勞動合同看清楚,問清楚每個細節。
其次現在這種狀況你應該去找你的企業會計部門和人事部門問清楚,到底是為什麼,他們給個什麼理由,如果是明確跟你說就這個錢,愛做不做,你就拿了錢果斷走吧,這種企業沒什麼發展的。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換一份更合適的工作就好了。
其實在企業還存在另一種情況,就是在一些公司,為了逃避個人所得稅,有些單位特意將員工的工資分成兩部分來發放,現在大部分公司都是通過銀行的渠道來發放工資,公司通過銀行把員工當月的工資發到員工銀行卡上,這是員工的一部分工資,另一部分則是通過私下的方式發放,即以現金的形式發放,員工簽字。這樣的話勞動合同註明的工資是通過銀行渠道發放的工資,不是員工實際工資。
一般來說,勞動合同工資與實際談的工資不一樣,是用人單位的一個陷阱,目的是為了在支付賠償金額的時候降低用人單位的賠付成本。就像社保基數一樣,按照當地最低社保繳費基數和按照實際工資繳費基數給員工繳納社保,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按照當地最低社保繳費基數繳納,用人單位負擔會小一些,但從勞動者的角度來說,是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希望羅勒網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