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母親為什麼對我不好對外人好

母親為什麼對我不好對外人好

發布時間: 2022-12-23 03:27:37

⑴ 為什麼我的媽媽對別人比對我好

那隻是你看到的表面現象啊!媽媽當然會對你好了,她對外人好只是對別人的尊敬和禮貌,而對你就不一樣了可能是出於對你的關心或許有時對你會嚴厲些,有句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嘛!這是媽媽對你的愛,希望將來你能更懂事,一定要理解媽媽啊!不要誤會她的好意啊!!

⑵ 我總是傷媽媽的心 對外人又好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你知道媽媽是最親近的人,能包容你理解你,不和你斤斤計較,會原涼你,所以你總是肆無忌憚地發泄傷害她,對外人態度好,因為別人不是你親人,你不敢和別人發脾氣,你對人家不好就會失去朋友,因此,要有好心態好心情,無議對待誰都要心平氣和,對母親要懂得感恩,她把你帶到人世間給了你生命,你對母親發脾氣傷害她是大逆不道,百善孝為先,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今天媽媽就是明天的自己,所以要善待媽媽,做一個孝順的女兒。

⑶ 有的人對家裡人不好,卻對外人好這是為什麼是一種什麼心理

我婆家嫂子就是這樣的人,估計就是慣的。嫂子十七歲就嫁過來了,大哥比他大八歲,第二年就生了個胖小子,婆婆一家就可勁慣著,沒去地里干過活,孩子也是婆婆幫著帶,嫂子想吃啥就吃啥,想幹啥就幹啥,後來又生了閨女,就更不用幹活了,婆婆身體壯實,所有的家務都是婆婆料理,地里幹活也是一把好手,只要嫂子好好跟著大哥就行,而我們結婚是在他們結婚十幾年以後了,家裡就可勁盡著他折騰。

如今嫂子的孩子也都成家了,卻天天干涉人家的生活,這不前幾天非要侄女離婚,弄的雞飛狗跳的。

嫂子對我的兩個大姑姐也不好,她們都怕她,怕她不高興,怕她不和大哥過了,怕她找我婆婆的事,她一不高興,就要找婆婆的麻煩,各種理由,婆婆受了她幾十年的氣了,大哥也從來不敢吭氣,前兩天為侄女的事嫂子打侄女,大哥說說她,照大哥臉上就是幾個耳光。

可是嫂子對外人挺好的,說話也好聽,我們鄰居都知道她什麼人,遠一點的就都誇她,真不知道是咋想的,越是親人她越是鬧騰,外人她倒是不敢了,所以我說是慣的,典型的窩里橫。

這種人我分析一是慣的,二是沒出門受過苦,三是自己不努力還嫉妒別人比她過得好,四是沒有一個好心態,沒有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五沒有文化,沒有知識,見識淺短,六是不和外人打交道,不敢招惹外人,只敢窩里橫了。

關於有的人對家裡人不好,卻對外人好的行為,我以前是深受其害。

前男友就是這樣的人,為了朋友,為了面子,為了可笑的認知, 可以插家人兩刀。

有一次,他認識了一個拳館教練,稱兄道弟一個多月後,用我的信用卡刷出幾千塊錢借給他,至今未還。

當時我們的處境也非常艱難,平添一筆支出,壓力倍增,我都給他氣哭了,最後只能等到約定的還款日期,讓他催那朋友還款。

到了還款期限,他那朋友推三阻四,各種借口拖欠還款,我前男友還幫著他說服我,理解他那朋友的難處,自己都快交不起房租了,還在那是金錢如糞土,氣得我呀......

這件事讓我徹底認可了一句話:

有本事的男人,從外面往家拿東西,因為他知道家是需要經營的避風港,而不是可以無限索取的地方。

沒有本事的男人,拿家裡的東西給別人,因為家人不容易徹底斷了關系,而朋友不給點好處,自己就沒有別的能耐吸引他們了。

他們到底什麼樣的心理呢?

我的前男友就是典型的面子大過一切的人。

我發現他有一種特殊的心理認知:自己可以用刻意的行為,給新朋友或不經常見面的朋友留下完美的形象,肯定自己。

我估計他是非常認可心理學中的首因效應,並且不遺餘力地把它運用在人際關繫上。

我承認他確實有很多優點:愛干凈,很會做飯,有藝術細胞,用心的時候非常體貼......

但對著家人,他更多的是冷漠,因為家人對他很了解,他知道無論做再多,他在家人心中的形象已經定了位,無法滿足他的虛榮心。

也只有在不深入了解彼此的朋友那裡,他的形象才是絕對的金字招牌,閃閃發亮。

但在我看來,那樣的好,換來的大部分是酒肉朋友。

逃避什麼呢?逃避對家庭的責任。

家是一個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經營的地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每個人都有應負的責任。

而我的前男友不願意花這個時間和精力,他在家時,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是抱著手機,沉迷於玄幻小說,不願為家庭的運轉貢獻耐心和力量。

家人,即使是完全鬧翻了,在遇到挫折時,對於自己孩子,有多少人能完全做到坐視不理呢?

因為家人的寵溺,因為有求必應,讓他們對家庭索求無度,還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他們會認為:無論自己的態度好或不好,家都在那裡,不離不棄。

家人就應該負擔起自己的所有需求。

有能力賺到足夠的花銷,不用拿家裡的東西去補貼,這個還稍好一點,但話又說回來:會賺錢的,都知道來錢不容易,絕對不會隨意揮霍。

只有那些不知人間疾苦的少爺們,才以為自己家買東西的錢,都是大風刮來的,不用珍惜。

拿自己的東西給別人,那叫大方;拿家人的東西給別人,只能叫揮霍。

對家裡人不好,卻對外人好的人,揮霍了錢財,揮霍了家人對他的好。

我老公對外面人好得沒話說,對我對兒女不是罵,就是打,工資從不貼家用。吃定我。別人告訴我,他外面有好幾個女人,他的錢估計都花在這幾個女人身上了,其中有一個相好跟定了他。他天天逼我離婚,在我三十六歲那年如他所願,離了。當法院問及倆子女,他立馬提出,子女他一個都不要,東西都是他的。離婚是八月,籌備婚禮包括做傢具,同年十二月下旬就辦酒結婚了。之後他看到自己的親生兒子女兒形同陌路。而女方帶過來的女兒,視如己出,寶貝得不得了。聽鄰居告訴我,自打他結婚後,他每月的工資全上交,退休了五千多的退休工資也全部上交。怕老婆怕得要死。別人說他人不要做,喜歡做鬼。親爸不要做,喜歡給別人做後爸。

對家裡人不好,對外人好這種行為在我看來屬於一種不成熟的心理。

在前幾年的時候,我自己也有點這種性格,現在長大了看開了,覺得家人最重要,對別人再好都不如對家人好點。

以前的我在外人面前總是可以很好脾氣,人家說什麼也不會太計較,因為家裡人總是教育我在別人面前要有禮貌,要懂事,所以久而久之我在外人眼裡一直都是那個誰家懂事乖巧的女兒。

我記得有一次,別人家的小孩拿我家事開玩笑,當時雖然心情有點不爽,卻安慰自己人家不是故意的。

我沒有懟那個小孩,只能想那是因為他還小不懂事,但是當天晚上回去我就和父親發了脾氣,導火線是父親那晚喝酒喝到很晚才回來。

我本來心情就不好,剛好父親喝酒的事又撞上時候,所以那晚我就忍不住對父親發了脾氣,說了很多不好聽的話。

但是之後冷靜下來,我 又 對父親產生愧疚之心,當時我在想為什麼明明是外人說的話讓我不開心,我怎麼還對家人發脾氣?

也許就是我內心的那顆自卑心作祟吧,在外人面前一直都想努力做個好小孩,這樣別人就會稱贊我,就會多一點人喜歡我。

而父親是家人,時時刻刻陪在我身邊,我總覺得他會容忍我所有的壞脾氣。 但是我忘記了父親才是自己最親近的人,他也會有情緒。


當我對他發脾氣的時候,不僅傷害了他,更是傷害了我們之間的感情。

所以長大後的我,每次回家都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不把壞情緒帶回家,對父親說話也盡量的溫聲細語, 對家人好才是最高級的修養。

我們總習慣性的以為,家人永遠在我們身後,不管怎麼過分,他們都不會離開我們。

殊不知,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只會把家人推得越來越遠。

在《都挺好》中,蘇明成就是因為總是把壞情緒帶回家,導致婚姻破裂。

雖然蘇明成很愛他老婆,但是當他工作不順,心情煩躁的時候,他就會失去理智般對妻子大喊大叫,甚至動手。

都說失望是一次次的積累,當蘇明成一次又一次的發泄,導致最後麗麗提出離婚離他而去。

我們生活中,像蘇明成這樣的人很多,他們對外人總是無比熱心腸,但是對家人就缺乏耐心,理所當然把家人當出氣筒。

所以後面的蘇明成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你肆無忌憚的消耗親人的愛,只會給你們的感情留下傷痕累累。

畢竟,有句話說得好,越是親密的人傷口越難以癒合。


最近的《小歡喜》剛結局,裡面的劉靜吸粉無數,那麼溫柔的媽媽,貼心的妻子是多少人想要的。

在劇中,剛開始的季勝利和兒子不親近,矛盾重重,而當習慣領導的季勝利看到不服從自己的兒子,只會拍桌子發脾氣。

但是劉靜就是他們父子間的潤滑劑,每當丈夫發脾氣的時候,她的語氣就像羽毛般輕輕的就把丈夫的壞情緒安撫好了。

她總是很包容,脾氣也很好,對外人也是溫溫柔柔,對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更是輕聲細語,就連自己生病不舒服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像劉靜這樣性子的人,除了她成熟的心智以外更多的是長期以來的好教養。

那是一種刻在骨子裡的教養,不僅在外人面前落落大方,在面對自己親人的時候更會給予更多的尊重和關愛。

所以,我們除了要控制自己的壞情緒不對家人發作以外,更要學會化解家人的壞情緒。

家是我們的避風港,而家裡住的人是我們最重要的人,所以他們值得我們溫柔以待。

我可能就是這樣的人。

一歲左右的時候父母就把我留在家裡外出打工了,小時候作為留守兒童一直待在外婆家,外公很兇,我一直不敢跟外公說話,但外婆待我極好,她是我在世界上最親的人,在我八歲多二年級的時候外婆去世了,我失去了我最親的人,那時候妹妹半歲多,外婆去世以後我就回家和奶奶一起生活,有時候會去外公家看看外公,妹妹一歲多以後也被留在了家裡,每次放學回來或者放假我就幫忙帶妹妹,奶奶年紀大了她能做的就是幫我們做飯,妹妹和我的衣服都是我自己洗的,那時候才九歲,沒有洗衣機,都是把衣服拿到河邊洗的,妹妹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就被接到城裡去上學了,我和奶奶一直在家,一年能夠見到父母一兩次,過年的時候他們回來或者暑假他們把我接到城裡待一段時間,初中的時候住校了,初二奶奶去世,後的一年多時間里就我自己一個人在家,周末放假我不願意回去,家裡的被褥長時間不住人潮濕的沒法睡,灶台也落灰長霉,家裡也沒有菜,面條放的時間久了也長了蟲子,而且一個人睡在家裡我很害怕,所以那時候我放假以後喜歡去同學家或者留在宿舍里。

初中畢業以後沒有考上高中,年紀小我不想那麼早出去打工,後來就在城裡上了中專,這才終於結束了自己的留守生活,那時候已經16歲了,日常都是住校,周末回來兩天,每次回來都要洗一大家子的衣服,一開始沒有洗衣機都是手洗,我能感覺到我和我的父母並不親近,經常吵架,日常感覺到父母對妹妹的偏心我讓我對這個家對他們的失望又加深了,所以對於父母我缺少了很多包容和理解,經常反駁他們,對他們講話有時候很不客氣,不注意語氣,但這些其實我一點意識都沒有,我覺得我是正常在溝通的,後來畢業以後出去工作以後那一兩年也不常回家,也不怎麼想家,偶爾回去一次或者和家裡人打個電話,二十歲以後才有了戀家的感覺,也許是長大了,懂得了家人的重要了吧,但和家裡人的關系還是不親近,我慢慢長大了也算個大人了,我媽有時候對我很客氣,偶爾還帶點小心機,不真誠,我就覺得很厭惡,我不知道是不是孩子長大以後父母親都會這樣,還是只有我媽是這樣,我們的相處還是像以前一樣,有時候我不小心就把母親說哭了,她每次哭的時候我都很無奈,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錯她怎麼就哭了呢,我爸會說我不懂事,變了怎麼樣怎麼樣,前兩天我媽給我發視頻沒說兩句我們又吵開了,我媽還是覺得我說話語氣有問題,掛了電話我問我男朋友剛才我說話有問題嗎,他說是的,讓外人聽起來就覺得我很不尊重父母,男朋友還批評了我,當時我委屈的哭了,說實話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和父母相處。

不是對他們不好,平時買東西,發紅包,給家裡錢我做的一點不比周圍的朋友差,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就是沒辦法和家裡人那麼親密,感覺像隔著一層東西,有些東西是怎麼也改變不了的了。

唉!這這樣的事我深有休會,我們家人也是這樣。別人都說他挺不錯一個人,可在家裡不是對孩子大呼小叫,就是跟我說不了三句話就要吵。家裡有什麼事讓他去辦,他就說,如果沒我就不辦了。讓他去學校接小孩,要麼喊別人去,要麼一路罵孩子一路。別人家有事喊他,他跑的比兔子還快,他大哥兩個兒子沒地蓋房子,把我們的讓給了他大哥,我爸媽從來沒用過我們一分錢。一二萬塊錢放在我們家,他還不放心。有時拿一千塊錢去用,他還要一遍一遍問,幾時還為了孩子也就這樣過了十幾年。

我老公他一家就都是這種自私自利的小人,婆婆也是這種人對鄰居倒還好對我這個媳婦一點也不客氣,一字不識還處處都拜出阿婆的架子,真是無語。他么是個渣男加媽寶男。凡是他娘家人他都顧得很牢很聽他老娘的話,他老娘錯的也放縱也是對的。對我和女兒及其不負責任凡是家裡的事他一概不負責也不想負責,對女兒也一點不寶貝女兒小時還經常要打罵我們是暴君!如碰到有什麼事要同他商量他都反對商量不進的還桃氣。而且還脾氣大動不動就發火瞪眼同我吵,一吵就好幾個月不說話就好像欠他似的拜了個臉真難看,真氣啊。這就是下等人:沒本事還脾氣大!真想與他分開啊。女兒說給她5年時間,如5年內還沒找到心怡的人就同意我離。

題主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曾經流行過一句話, 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親近的人,卻把耐心、寬容給了不知是誰的陌生人。


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這種情況,一個在公共場合文質彬彬的人,在家裡對待父母、妻子、孩子卻像個統治者,說一不二,甚至蠻橫不講理。很多人都定義這類人叫「窩里橫」,是一種沒有出息的表現。

今天我想說的是,他們並不是慫,也不是沒有出息,而是被傷害過。

在自體心理學中,科胡特認為, 父母無法對孩子共情,以及孩子對這種失敗的反應是幾乎所有心理問題的根源。


當孩子有需求向父母發出信號,父母沒有給到回應或者粗暴對待,孩子因此變得無助,憤怒,失控,他會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我一定是不夠好,他們才這樣對我。

如果每次在瀕臨崩潰時才能得到父母回應,會讓他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潛意識認為我只有暴怒才能獲得親密關系。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接受四面八方的教育,自我認知慢慢成熟,在外部環境中,孩子保持安靜,懂事的樣子,在家裡卻放飛自我,肆意發怒。

說到底就是沒有學會如何處理親密關系, 親密關系成為他的性格轉變的啟動鍵,從天使到惡魔一秒就能轉換。

如何讓這種「怒火家人」消氣變溫柔呢?


首先, 憤怒和恐懼都是想伴而生 ,當伴侶開始發脾氣時,要及時堅定的冷處理。讓怒氣降降溫,才能更冷靜的處理問題。

其次,當雙方都可以冷靜坐下來時,開始做非防禦性的溝通,不是一味的指責對方,你如何不好,嘗試和他談內心的需求,比如「告訴我怎麼了,哪裡出現問題?」等等。 有了良性的溝通,才是改變的第一步。

願每個曾經沒有學會與親密關系相處的人,都能早日走出陰影,修復內心曾經的傷痛。

早一些時候,我在張德芬微博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一個人「越是要面子、喜歡討好外人、獲得認同的人,對自己親密的人越不好。因為能量都用到外面去了,面對親人只好放鬆,把負面性、不耐煩等通通透透地展現。」


我遇到過這樣的人。在外面簡直就是聖人般的好,一回到家就變換了面孔,好像家人欠了他的。你做什麼他都不滿意,你說什麼他都聽著不對。以至於你沒法與他交流,只能保持沉默和忍耐。


如果你和他朋友說這個人脾氣怎麼壞,人家會很不相信地說:他脾氣多好啊,你說的我們不太相信呢。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樣的人應該是一個支配欲極強的人。因為在外面他要滿足自己的支配欲,就必須要有好的人際關系,在大家面前充分展示他人格魅力,讓大家認可他。


比如,他對外人極好,時間長了,大家就會敬重他,感激他,就會成為他誓死的炮灰朋友,他在朋友面前的話語權就會穩定。但是回到家裡,因為面對的是家人,是親人,就不用戴著面具去做好好先生,而是他完整的本來的面目。於是,不好好說話,沒有耐心,脾氣爆燥等等統統釋放出來。

他用這樣的方式打壓親人,不是不愛家人,而是為了控制家人,使得家人感覺自己一無是處,轉而聽從他的一切指揮。這樣的人格其實是完全沒有安全感的,追索性格形成根源,可能是他從小在原生家庭被父母控制的比較嚴格,沒有自我發揮和放鬆的空間,因此長大了極力彌補曾經沒有擁有過的控制慾望。

對於這樣性格的人,家人如果一味地遷就他,他會變本加厲的瘋狂。你要麼徹底的制服他,比如揭穿他的真實目的;要麼遠離他。不然,天天在被控制中度過,沒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和獨立空間,情緒也會在鬱郁寡歡中煎熬。

我曾在網上看到關於作家路遙的一個情節。

路遙給人的印象是胸懷天下,悲天憫人,在他的作品裡也充滿這種情懷。但他也是一個冷酷的丈夫。

有一回,他老婆扛著煤氣罐上五樓,他坐在一樓,神情漠然地看著她艱難爬行,幾步一歇,卻一動不動。

也有很多人為別人的一點傷害搖旗吶喊,所言所行,為人所折服,但在家中卻變身暴君,對妻子家暴。

01 對家人發泄 安全 沒有後顧之憂

有句話說的好:被愛往往有恃無恐

我們習慣了擁有,覺得家人的愛和包容是理所當然的。而「理所當然」和「有恃無恐」是最可怕的。我們不再感動,不再珍惜,甚至尖酸刻薄、無所顧忌,因為我們知道也堅信他們永遠不會離開我們,我們做什麼最後都會被原諒。

我們在外面受的委屈和無處發泄的情緒,在家人面前,在愛面前,完全沒了後顧之憂,也不必維護形象,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了。

外人,他們不會無條件的包容我們,對於我們的言談舉止會選擇要不要維持這樣的關系,我們在處理這樣的關系的時候,會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現出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妥帖。

02 真正關心你的家人給了你不想聽的批評

外人無冤無仇,沒有利害關系,不會當面批評指責你。但家人對你真心實意的關系,往往會指出你的缺點和錯誤。人,很少能真正聽得了別人的指責和批評,尤其來自家人的。

同樣,外人對你友善,是因為他們沒有責任和必要說出你的缺點,他們也想要維持和你的利益關系。

03 在家庭關系中,曾經受到傷害

很多人都有小時候被打或者被罵的記憶。

每個人都想被愛和溫暖溫柔對待。小時候我們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通過各種方式,有時甚至是做一些無理取鬧的事。但如果,我們最終沒能從父母那獲得我們期待的愛和溫暖,我們會覺得悲苦在失望中產生憤恨。很多的家庭關系不好的原因,也在於此。

04、對家人有所期待,對外人只講合作

我們對家人更多的是期待和需求,當他們不能達到我們的期待時,我們會生氣或者發怒。

比如,我們的很多處理不了的問題,總是先從最親近的人來求助。如果他們都幫不了你,你只能靠自己,而自己有無能為力的時候,你就會生氣發怒,這就回到第一條的問題上。

對於外人,我們是合作關系。沒有人有義務幫助你,除了父母親人。所以,對外人,你並不抱有很大的期待,即使有期待,你也只能說笑著說:「沒關系」。

所有的關系都是需要經營的。因為是家人,是親密關系,我們有更多的需求和期待,當不能被滿足時,我們心裡上的落差造成的傷害,就會通過其他方式展現出來。

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我們最應該珍惜的就是這種感情的牽絆,我們也應該珍惜和感恩,而不是恃寵而驕。

⑷ 為什麼媽媽對別人客氣對自己態度惡劣

你好,媽媽對別人客氣,對自己態度惡劣,那是因為媽媽對你看不順眼。你可能是氣的媽媽,或者是讓媽媽感到難過,所以媽媽才會對你這樣。

⑸ 為什麼我媽媽態度很傲慢,對別人很好,對我卻一副嫌棄

我媽媽也是啊,每個人都是這樣,對越親近的人越隨意,對外人蠻好,換個角度接受吧,但媽媽一定是愛你的。^v^

⑹ 為什麼我媽媽對我很不好對別人的孩子很好

你的媽媽對你怎麼可能不好呢,只是表達的方式不一樣。你媽媽對你的好有時候因為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你也就自然感覺不到,在別人看來你媽媽對你很好。 從小到大你都在你媽媽的心裡這個不就是了嗎?你要是有點什麼心最痛的還是你的媽媽不是嗎?自己的媽媽是不可能對自己的孩子不好的。她對別人家的孩子好能好一輩子嗎?對別人家的孩子的好只是一種好,而母親的關心給你的更多隻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熱點內容
小米為什麼能縮水 發布:2025-08-03 22:06:24 瀏覽:987
為什麼有時候流眼淚眼睛腫 發布:2025-08-03 22:03:17 瀏覽:576
aj拖鞋為什麼配色官網找不到 發布:2025-08-03 21:53:28 瀏覽:40
ps為什麼修改畫布大小的時候改不了顏色 發布:2025-08-03 21:42:10 瀏覽:425
為什麼泰羅的光線技不一樣 發布:2025-08-03 21:36:58 瀏覽:61
小米運動稱重為什麼不顯示稱重中 發布:2025-08-03 21:34:42 瀏覽:696
為什麼永不了蘋果隨手寫 發布:2025-08-03 21:33:15 瀏覽:84
為什麼電腦上開不了抖音 發布:2025-08-03 21:33:05 瀏覽:95
為什麼總有一些昆蟲進眼睛 發布:2025-08-03 21:20:20 瀏覽:814
為什麼男人喜歡搭帳篷 發布:2025-08-03 21:18:31 瀏覽: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