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初七為什麼不好聽

初七為什麼不好聽

發布時間: 2022-12-23 09:50:21

❶ 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真的假的 農村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

農村民間有句老話說七不出八不歸,到現在還有很多人相信,下面就來看看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真的假的?

一、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真的假的

只是說法而已,沒有科學依據。

1、在古代的時候,因為知識匱乏,很多東西的講究都是比較迷信的,他們遵行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吉利才行。

2、因此七這個數字並不是吉利,在農村有做七的說法。意思就是人去世之後,逢七就需要做法事。八不歸家,是因為八字不吉利,因為八是分開的人,會讓人分離。所以逢八會回家。

3、因此這些說法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只是那個時候人習慣性的出門看日子,回家看日子,都喜歡討個好彩頭,實際上是什麼時候出門回家都可以,主要有空。

二、農村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

1、說法一

(1)七不出門

主要是因為大年初七的時候不適合,出門遠行,還有人說七這個數字不好聽,因為農村有做七的傳統,大概意思就是人去世之後,需要逢七做法事。另外初七離開家有諧音「妻離」的意思,所以綜上所述不吉利。

(2)八不歸家

初八回家,因為八字是人字分開的樣子,分開的人在寓意上很不吉利,所以在農村初八的時候不能回家。

2、說法二

(1)七不出門

七實際上說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七種家庭用品,若是這七樣東西都沒有安排妥當,那麼出門也不會安心的,當家人要為家人負責。

(2)八不歸家

八實際上說的是「忠、孝、仁、義、禮、利、智、信」。意思是人的八種品德,若是沒有做到這八點,那麼就不配回家見家人和朋友。

總結:

以上就是關於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真的假的,農村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的全部內容了,相信大家看完本文後也對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能幫到你。

❷ 初七結婚有什麼說法 一篇帶你了解初七為什麼不能結婚

在我們國家結婚是有著非常多講究的,除了需要准備各種東西外,大家還會在結婚之前給自己挑選一個適合結婚的日子,因為在傳統習俗里,一個好的結婚日子是有利於新人未來的婚姻生活的,那如果在初七結婚可以嗎?下面給大家分享。

初七結婚有什麼說法

在我們的傳統習俗,初七是不宜結婚的,有兩個說法,第一個說法就是我們中國人比較講究雙數,認為單數不吉利,所以初七就不宜結婚了,第二個說法就是初七是三娘煞。傳說,因為月老不為「三娘」牽紅線,使她終身不能出嫁,就產生報復心理,堅決跟月老作對,於是專門破壞新人之喜事,故每月的「三娘煞」之日,即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廿七,不宜結婚。不過需要區分真假三娘煞,真三娘煞才是不適合結婚、需要迴避的日子。真三娘煞:初三又逢庚午日,初七又逢辛未日,十三又逢戊申日,十八又逢己酉日,廿二又逢丙午日,廿七又逢丁未日,共六日,這種機率就不會太高;假三娘煞:每月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廿七。

鬼節也不宜結婚

除了初七不能結婚,鬼節也是不宜結婚的,有3個鬼節,第一個是清明節、第二個是中元節,第三個是寒衣節,這三個節日都是不宜結婚的,因為這3個節日都是人們祭祀祖先的日子,有傳說,就是在這3個節日結婚的話,一些孤魂野鬼會專門找上門討娶討嫁,不吉利。

節氣結婚好嗎

節氣結婚好嗎?不好,這4個節氣是不能結婚的,分別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當天不能舉辦婚禮,另外前一天後一天也都不能舉辦婚禮,據說非常不吉利,可能會影響夫妻兩人感情。

❸ 農村老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老話不管是在過去的農村還是現在的農村,大家都是比較遵從的,逢七步出門,逢八不回家,逢九出門是非多。 如果說問它有沒有道理, 對於農村老人來說,祖宗留下來的都有道理,但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確實沒什麼道理 ,尤其對於經常出來的人來說,公司安排你哪天走, 你還能因為這個忌諱去跟公司講么,說不通的 ,所以這句老話現在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確實意義不是那麼重了。 下面咱們就來講講這句老話的含義。

一,七不出門

聽爺爺講,過去的」跑商「的人總是挑日子走,因為在我們這一個習俗就是,」七「代表了妻,如果逢七出門的話就是」七離「寓意著妻離 ,如果初七出門會對夫妻的和睦和家庭關系帶來不好的影響。 還有就是我們這又燒頭七的習俗 ,而燒頭七是為了撫送先人,如果我們選擇逢七走的話, 會被人們看做是走向陽關道,是很不吉祥的,所以一般都不會選擇逢七出門。

二,八不歸

我們這的八不歸有自己的說法 ,跟別人傳言的那個做人講究孝、悌、信、忠、義、禮、廉、恥, 沒有多大的關系 。我們這主要就是因為 」八「字和」人"字有著相像的形意 ,如果初八回家的話就是 把人給分開了 , 在農村是很忌諱的,所以回家的日子還是要選好。

三,逢九出門空手回

滿九回娘家是我們這的一個習俗 ,一般在過完年初九那天媳婦會大包小包的提著禮物回娘家探親,而且一般都是 待上三天、六天、九天在回來 ,這樣也是寓意 三六九順順順 ,這樣對於媳婦來回去娘家的路上也能 一路順風 ,而我們帶去的禮物最後都會給娘家留下,所以才會空手回來, 也就是逢九出門空手回。


古語作為古人口口相傳下來的一種口頭語,有的是利用農業生產和生活,有的則是表達個人美好的願望,就像這句古語,說的不一定都有道理,我們只能吸取其中好的地方,運用到我們生活中,不管什麼樣的古語,我們都要結合自己的實際,這樣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意思是說,每逢新年大吉走親訪友、出門遠行辦事都得有所講究,要選擇良辰吉日,凡「逢七」不宜出門,「逢八」不宜返回,「逢九」出門將一無所獲空手而歸。

為什麼會這樣呢?你問大人們,他們會說:「你們問那麼多幹嘛,照著做沒有錯。」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才知道,在農村流傳下來的這句俗語,其實有其深意,並非單指出門遠行得看看「好日子」的意思。

如何理解「七不出門,八不歸」?

與諧音有關。 「七」音同「妻」,「八」諧音「發」。「七不出門」既「妻不出門」,妻主內,是內當家,一般不出門,妻輕易的出門了,給人「妻離」之意。「七」還諧音「棄」「氣」,認為「棄、氣」不吉利。所以,人們忌諱「逢七」出門。

「八」既「發」,發,理解為發財之意。在外經商做生意,正是財源滾滾的時候,正是發財的好時機,這個時候應該安心做生意,萬不可此時思念故土非得回家。

與生計問題和道德觀念有關。 所謂「生計」就是說家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件事沒辦好就不能出門。這七件事事關一家人的生活,如果這七件事沒有辦好,一個家將過的不像家,你出門去也會牽腸掛肚,在外面也會辦不好事情。所以,你外出之前,需要先把自己的家庭事務處理好。

所謂道德,就是說的古人最講究的「八德」,即「忠孝禮義悌信廉恥」,如果沒做到「八德」,或者說有違「八德」,則無顏見江東父老,不好回家。這「八德」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國古代做人的基本原則,如果連這些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還有什麼臉面回家?

與傳統習俗有關。 農村有「燒七」的習俗。"燒七"就是從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為一個祭日,稱為"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計49天。

傳說人有三魂七魄,死後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盡,七滿魄盡,所以要過"七期"和三周年。

民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說死者從去世之日起,在49天內,每隔七天閻王要審問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稱"過七災"。所以,農村人很忌諱「逢七出門」。

與交通不便有關。 古代交通不便,人們外出做生意、做官、趕考等等,好一點就是乘船、坐馬車,一般則是步行。因此出去一趟很不容易,花費的時間很長,少則七八個月,多則三五兩年。所以,要就不出門,出門則七八個月,就是說沒有七八個月回不來。

如何理解「逢九出門空手回」?

回娘家「空手而歸」之說。 農村有大年初九日,女婿挈妻回娘家的習俗,一方面讓妻子在娘家陪陪父母盡盡孝,另一方面讓妻子跟父母說說這一年來和丈夫生活的一些事,看看女兒有沒有吃苦,好讓父母放心。

妻子回到娘家,一般會在自己的父母家多待幾天,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天半個月。而女婿則要提前回家料理自家的大小事情,此時女婿當然是空手先回家。所以才有"逢九出門空手回"之說。

再說,等女兒回家時,父母會安排她的哥哥或者弟弟送她回去,並且會給的回禮。但是,回禮一般是女兒回來時帶來的,這樣做,是希望親家親家母更加關心愛護自己的女兒,娘家實際上沒有另添禮品。因此,這也相當於「空手回」。

「逢九年」不吉利之說。 所謂「逢九年」,指的是人的年齡虛歲時有九字的年。就稱為「逢九」年。

古時農村裡面很信封建迷信,流傳著「閻王點簿」的迷信。說是每年的除夕日和陰歷七月初一,閻王便要對生死簿進行檢查。並且,這個時候會對年齡逢九的人進行隨機點名,點到誰的名字,誰這一年不死也會脫層皮。

後來,七傳八傳引申為凡「逢九」年齡的人出門,容易遭遇災禍。輕者鬧病破財,重者險象環生。所以,便有了逢九出門不吉利的說法。

「逢九」沖撞煞氣之說。 「九」是數字中最大的一個數,也是戾氣最重的一個數字,一般說皇帝「九五至尊」,道家「九九歸一」的這些,一般人的命格扛不住這個數字,出門容易碰到沖撞煞氣等不利的事情,最後導致空手而歸。

對傳統習俗,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所用

出遠門、辦大事看日子,選擇良辰吉日,如今仍較盛行。然而如今的年輕人基本不講究那一套了。

公務人員執行公務、履行職責,如果還選好日子再去做,往往錯失良機。經商做生意也必須搶抓商機,優柔寡斷如何抓住發展機遇?

再說做工作必須下級服從上級,個人服從組織,命令一來必須迅速行動。如遇軍情、災情、險情必須當機立斷,火速行動。否則就將釀成大錯。

當然,民族傳統文化流傳數千年,經受了時間和 歷史 檢驗,不能一概揚棄,需要去粗取精,發楊光大。對於民間俗語,也不要一味的照搬照抄,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選擇適合形勢發展要求的東西為我所用。

天天都是好日子,就看你如何對待生活,如何安排每一天。

相信大家對「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這句老話非常的熟悉,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按照這樣的習慣來安排自己的出行,其中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俗語其中的原因,其實這和時代的發展是有關系的,現代人很難理解古人的思維,更很難設身處地的站在古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在古代非常明顯的兩個時代特徵就是:一是知識文化水平有限。大多數人的文化水平都是比較低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去接受教育,大多數人對時代的了解都是非常有限的。二是傳統道德對人的束縛比較嚴重。在以前 社會 的時候,法律體系建設不是特別完備,所以很多時候一些東西都要依賴於倫理道德文化。「七不出,八不入,逢九出門空手回」這句老話也受到了這兩個時代特點的影響,給人們的理解增加了一些困難。

「七不出」,通俗的理解就是逢初七的時候不要出遠門,但其實並非只有這么簡單。對於這句俗語可以有兩方面的理解:一是和家中事物的安排有關系。這里的七指的是每個家庭里都會有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七件小事,不要看這七件事情比較小,但卻關繫到家庭的正常運轉。如果在家裡的大人外出的時候沒有把這七件事情處理好,那家裡很有可能就會因此亂成一鍋粥。二是和傳統思想有關系。七的諧音其實是「妻」,初七的時候外出工作,其實就是初七的時候離開家門,也就是「妻離」。在當時人們對這種東西非常的避諱,自然要避開初七才離家了。以上兩種說法是當下最流行,也相對靠譜的理解,對人有一定的啟迪和幫助。

「八不入」,簡單說就是初八的時候不要從外地歸家,但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它被賦予了另一層含義。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的交通不是特別好,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只能生活在一個地方。當時的人外出的話思鄉情懷都會比較重,因為外出的話很難再回到自己的家鄉,回去一次特別的麻煩和困難,所以才有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無奈。在外生活的人要遵守一些傳統文化道德的要求,「忠、義、孝、禮、信、悌、廉、恥」這八種基本的思想道德要求是人們都要遵守的。如果違背這八種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質,回家的話肯定免不了要被別人說閑話。

「逢九出門空手回」,這句俗語講的是初九的時候夫妻外出探親往往是男方一人獨自空手回來。人們一般會在初九的時候選擇和媳婦一同去丈母娘家省親,到了丈母娘家妻子往往會在自己的父母家多待幾天,丈夫因為要照看自己家裡的大小事情,所以會提前回家。丈母娘家給女婿帶的東西一般都是女兒帶回去,這樣會讓親家更加重視自己的女兒,這其實也是一種交往的技巧。「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這句老話現在看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管到什麼時候都需要處理好家中事情,才能夠離開家裡;不管在外面混的有多好,都要遵守基本的禮儀道德規范。

農村老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啥意思?有道理嗎?

要說農村的規矩,可以說是很多的,很多老人堅持流傳下來的那一套。因為,對於他們而言,文化傳承必有價值,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農民堅守的規矩,大部分都可以從農村老話、農村俗語當中獲悉。比如就有這么一句俗語,說的是「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為什麼出門還得看日子呢?

首先,七不出門,大年初七不適合,出門遠行。 有人說,七這個數字不好聽,農村有「做七」的傳統。就是說,在人去世之後,沒逢七要做法事。還有人說,「七」同「妻」,初七出門離家相當於「妻離」,這個是很不吉利的。也有人說,七代表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如果沒有將這些家庭瑣事安排妥當,出門也不得安心。 所以,在決定出門,要選定日子,不能初七出門,就是這個原因。

其次,八不歸,既有初八不回家,又說八德未行,不得歸家。 對於第二句俗語,有人初八不回家,因為「八」同分開的「人」,從語意上是不吉利的。也有人認為,八代表的是八德,即忠孝禮儀悌信廉恥,作為家庭擔當,如果出門在外沒有做到這么幾點,也是無顏見江東父老的。 所以,對於歸家,不說光宗耀祖,也得符合八德,不做坑門拐騙之事。

最後,逢九出門空手回,初九不適合出門,否則血本無歸。 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宣揚九九歸一,初九是個位數當中最大的,也是戾氣最重的,這個時間出門,不利於成事。所以,有「初九出門惹是非」的說法。

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這是過去農村老人針對農村當家人出門而特意制定的老話。

意思是說農村當家人無論什麼事情要考慮的面面俱到,不能耽誤家裡的一切事物,比如想要出遠門,必須做好七件農民認為很重要的事情。

把家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置辦齊全以後再出門,否則你要是出了遠門,一連好幾天不回家,那麼得先考慮到了自己走了以後,家裡這一攤子是否有足夠的吃喝用度。必須給家人辦齊了才可以出遠門。過去就是都是當家人置辦家裡的東西。


八不歸是說這個當家人出去以後,如果有八件事情沒做好的話,那就別急著回來,等完成了這這事再回家不遲。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當年農村很講究道德禮儀,認為大男人應當在外面把祖宗教訓的這些道德禮儀做好才可以回家,不然的話對不起祖宗先人,又有什麼臉面見家裡人啊。

逢九出門空手回,是說三六九本來是媳婦回娘家的日子,這天如果當家的出門一般是陪媳婦孩子回娘家,去了以後難免丈母娘會留閨女和孩子住幾日,所以只好當家的兩手空空而歸,丈母娘即使要送啥東西,也是等媳婦回來時帶回家。因此當家的兩手空空回吧。

但這句老話只在過去有用,是提醒當家男人無論做什麼都要考慮的家裡人的感受的一句老話,現如今不好用了,因為現在男人只負責掙錢養家,花錢都是媳婦說了算,媳婦掌握經濟大權,所以老話成為了老去的話。現在用不上了。

「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是句農村廣為流傳的老話。過去人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往往會把自然規律與個人臆想連系起來,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生活習貫。

「七不出門」過去人們習貫認為「七」字與故去的人有關聯。紀念逝者故去的時間,往往都與七字有聯系。如一七,三七,五七都是己故去人靈魂活動的日子,所以才有了「七不出門」,要避開逢七倍數的日期才出門的說法。

「八不歸」是指嫁出去的女子過年時回門說的。「八」字與「扒」字同音,「扒」字字面上有扒分,扒扯的意思,聽起來似乎與家庭和睦不利,所以女人過年回娘家或婆家都要避開初八日子。

「逢九出門空手回」過去人們認為逢九是人生的節點,十九,二十九,五十六,七十九,九十九等,人心容易產生浮躁,會心不安氣不順,做事也不易成功,只會兩手空空。所以最好是靜下心來,不要趕在這個年令節點出門謀利。

農村老話俗語由於有 歷史 文化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完全符合科學原理,存在一些迷信糟粕也是必然的,不足為奇。隨著時代的進步,那些不合時宜的俗語也在逐漸被淘汰,很少會有人再去相信它了。

在我們河北農村,形容一個人幹嘛嘛不行,到哪哪叫人煩,通常說 「八不歸」 。意思就是說這個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樣都不佔,用家鄉話說就是這個人 狗屁不通,四六慈不懂。

借著這個話題,今天和大家聊聊 「 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 」 這句俗語在我們家鄉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01】、七不出,指的不是初七或者說帶七的日子不能出門

實際意思說的是出門前要辦好七件事,這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即平常我們說的開門七件事。過去的人們出門辦事,或者做生意經商,一走就是幾個月,甚至三年五載,臨行時,自然要為家裡的妻兒老小做好生活的打算,只有這樣才能放心地遠行。

過去的男人是一家之主,離家之時合理安排好家裡的一切,合乎當時的 社會 現狀。只是後人慢慢就理解成了逢七的日子不出門了。

【02】、八不歸,說的是出門後有八件事沒做好不要回家

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古人的八條做人基本道德准則,違犯了任何一條,都覺得對不起祖宗,沒法面對江東父老,更無臉回來見家人。

因為這八項做不好就不能回家,慢慢曲解成了有八的日子不歸家了。

【03】、逢九出門空手回,說的是初九出門容易惹事非,會一無所獲最後空手而歸

據說在土家族的傳統習俗中,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蛇日,冬月的雞日,三、六、九、臘月的牛日在土家地區被視為「紅煞日」。在這幾個日子裡是忌出門遠行的。

我們家鄉這些年一直盛行這樣的順口溜 「要出口(門),三六九,要回家,二五八」 ,意思是出門的日子三六九最好;回家的日子首選二五八。三六九代表六六大順;二五八表示年年大發。

綜上所訴:中國是多民族國家,在各民族文化水乳交融的過程中,五千年的漢文化對其影響深遠,至今每一句流傳下來的俗語都有其深刻含義,也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局限性。我們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一味的去迷信。

「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我們應該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那就是不忘初心,好好做人,用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人生。

農村人對數字比較講究,像我們小城的公交車一直沒有四路車,好像人們很忌諱四這個數字,就連自家車掛牌也是盡量避開四,在人們的印象里,「四」跟「死」是諧音,所以就不吉利,所以我們當地人都不喜歡四這個數字。至於七八九這三個數字倒沒有太多的忌諱,而且對於這三個數字各自的意思,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解釋。

平常的時候,人們非常喜歡「八」這個數字,因為「八」同「發」,買車掛牌的時候都希望有八這個數字。可是買樓的時候,人們卻都喜歡買七樓,不喜歡買八樓,理由是七上八下。十八樓的價格最低,因為沒有人願意購買十八樓,解釋的理由是,十八層是地獄。聽了這些解釋,是不是覺得有一些荒唐?可不管是不是荒唐,地方習俗就是這個樣子,大家也只能入鄉隨俗。 說到這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這句話,也是每個人的理解各不相同。

七不出門,就是逢七不能出門,也就是說初七十七二十七,這三天不適宜出門, 對於這個問題, 每個人的解釋不一樣。我理解的七不出門的原因是,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七夕節,是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日子,他們夫妻分別一年,只有在七月初七這一天才能夠團聚,實在是太不容易。三百六十天的分別,所有的話都要等到這一天去訴說。

對於他們來說,七月初七這一天真是一刻值千金。善良的人們為了不打擾牛郎和織女相會,就決定七夕節這一天都不出門,可以讓牛郎織女安靜的待在一起,度過這美好的一天。凡間的人們,只需要晚上躲在葡萄架下面,偷偷的聽牛郎織女說的悄悄話。所以我認為七不出門,只是代表七夕節這一天。

八不歸,就是說初八十八二十八,在他鄉的人,這三天不適宜回家。 本來八是個吉利數字,前面我已經說過,可在買樓的時候人們都認為七上八下,這時候八成了一個被忌諱的數字。我理解的這八不歸,或許也是跟七上八下有關吧。也有人說「八」字是「人」分開了,按照字型來解釋是有道理的,但是歸家是和家人團聚。又不是離家,怎麼能是分開呢?所以覺得這個解釋也有一點牽強。

逢九出門空手回。 我們這里都說,要想走三六九,就是說要離家出遠門的時候,最好選擇三六九這三個日子,出門辦事順利。可能各地風俗不同,有的地方卻說逢九出門空手回,這個空手回,有人說是去父母家裡的時候帶著東西去了,而回家的時候空手而歸。我覺得這話可能在過去有道理,但是現在相反了,現在很多年輕人去父母家的時候是空著手,而回自己家的時候卻大包小包的滿載而歸,不管逢八還是逢九出門都是如此。

農村老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啥意思?是說舊時年青婦女七月、八月、九月 "月月重,節節高", 為此, 要宅在家裡,哪裡也不要去;否則凶多吉少。恕纖夫細究其因:

七不出門

″七月七″牛郎織女天河配,現代人賦予更濃重的愛情色彩,大有越演越烈之勢,″七夕節"已經被視為中國的″情人節″。即然如此,廣大織女,都要宅家恪守婦道,″不出門",未婚女子只能仰望星空,想像女郎織女鵲橋會的浪漫;已婚女子則兌現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向牛郎織女那樣,不忘初心,互敬互愛。 如果在七月出門就等於″私奔了",這在舊時視為大逆不道。

八不歸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合家團圓,賞月圓,吃月餅,慶豐年。解放後,有的年份,國慶節也趕在農歷八月份,所以與中秋節稱為"雙節",普天同慶,愈加隆重,不遜於春節。其意義比"七夕節″更重要。封建 社會 ,凡節日,婦女行動都受到封建禮教的約束和禁固, 只能在婆家與月同圓,″八不歸"便在情理之中,把對娘家人的思念隱忍於心底。

逢九出門空手回

歲歲"九九重陽節″,現代被視為″敬老節"″祝壽節",舊傳統″三從四德"孝為先,重陽節也是十分重要的節日。以老人為尊,祝老人長壽,贈老人壽禮。然而 舊時男尊女卑,″卑″屋及烏,就連娘家老人也不被重視。除非娘家老人病重或去世,需要去奔喪,擺席祭祀,喪畢空手而回,"逢九出門空手回″也就不難理解了。

有道理嗎?

歸納起來,是說″七八九"這三個月每月一節,"七夕節"關繫到男女恩愛;"中秋節″關繫到家庭團圓;″重陽節″關繫到老人長壽,這″三個月″″三個節″涉及人生的重大節點。 在舊時婦女沒有家庭地位,被歧視和刁難,她們只能依附於聽命於婆家的安排。越是節日,婦女越受限制,這反映了舊時代的黑暗和廣大婦女的悲哀。

新中國成立後,廣大婦女翻身解放,與男同胞享有同等待遇,並愈來愈呈婦來者居上之勢。現在娘家成為至尊至敬,婦女獲得充分自由。" 七夕″成為婦女的狂歡節;″中秋″成為親家雙方的團圓節,娘家的豐收節;"重陽"成為雙方老人的互祝節,希望青年人不要忘了生養自己的前輩老人!!!

❹ 農歷七月初七的生日為什麼不好請問,這天能也生日嗎

農歷七月初七這天的生日沒什麼不好。每天都有過生日的,這一天也沒什麼特別的。當然可以在這一天慶祝生日。

❺ 農歷七月初七的生日為什麼不好

因為農歷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織女相見的日子,牛郎和織女非常相愛,但只能在這天相見一天,雖然這天是一個情侶相會的好日子,但它也寓意著悲傷,因為牛郎和織女第二天就要分開了,所以這天生日也是不好的,預示著未來婚姻有挫折。

❻ 為什麼初七,十七,二十七不能出殯 七不埋八不葬

民間關於出殯存在著很多的說法,而人們也是要選擇出殯的合適日子,才能讓這件事情進展得更加順利。相反如果日子選擇不好的話,則會導致產生很多的危害。很多的人們也認為初七是不適合出殯的。通過文章我們去具體了解一下吧。

為什麼初七,十七,二十七不能出殯

民間有說法,七不埋八不葬。這句話指人去世後逢七,不論是初七,十七,二十七,均不能出殯,八也是一樣,不能下葬,遇上這種日子,只好多在家放一下,躲過七與八之後在進行才是比較好的。

民間每日宜忌說法

每一個月都有紅嘴朱雀日(橫天朱雀)五天,分別是:初一不嫁娶,初九不上樑,十七不出靈,十八不安葬,二十五不搬家。 擇日口訣說:初一不嫁娶,嫁娶守空房(再婚或婚姻不順等現象發生);初九不蓋房,修建主財傷(初九上樑錢糧耗光);十七不出靈、十八不安葬,出靈埋葬守雙堂(出靈安葬者多主疾病);二十五不遷移,遷移多害(此日搬家破財傷人口)。

出殯要避開什麼日期

出殯選擇日子的時候忌雙日,雙日有不祥的預兆,認為雙日出殯有死兩人的含義,因而出殯時必擇單日,忌於雙日舉行。忌正午出殯:在黎族地區有這一禁忌習俗。黎人家中如有人去世,多是上午亡而下午葬,或下午亡次日葬,在家停屍時間甚短,但忌於正午時分出殯,會招致凶災。注意避開重喪日:重喪,指的是人去世後近則百日內,遠則一年左右,家人或者親戚中又有人相繼去世的情形。避開破月令:八字中月令很重要,在喪葬擇日時,所選的日子,不能與月令相沖、相害、相刑,否則容易對在世的親人大不利。避開太歲相沖日:喪葬事宜本身就充滿悲傷,如果所選日子與太歲相沖的話,恐怕會觸動太歲,帶來災禍,所以辦喪事的日子切不可與太歲相沖,否則不利。

❼ 大家說說七月初七的生日為什麼不好

中國人認為「七」是個不大好的數字。陰歷七月初七是「乞巧節」,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民間認為這個日子陰氣很重,因為所有喜鵲都上天搭橋去了,所以人間無喜氣。這天出生的孩子多半長大後也是憂多喜少。

❽ 初七有什麼講究

3人日節 1人日的文化內涵人日,在每年正月初七,又叫「人勝日」「人慶」等,民間傳說,女媧造人時,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羊豬牛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漢民族認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人日節的主要習俗有: 戴人勝: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贈花勝:是日,人們製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吃七寶羹:人日節,人們用七種新鮮的節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稱為「七寶羹」出遊、登高:人日節也是仕女出遊與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雲:「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稱體重:有的地方,人日時,男女老少都要用鎊稱稱量體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關心一下人的身體情況。撈魚生: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里,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建議人日節不妨這樣過:①戴人勝女孩子穿漢服,用巧手剪制人勝,戴於發上。並可貼於屏風、門窗等各處。②贈花勝親朋好友製作各種漂亮的花勝相互饋贈③親手做七寶羹,全家食用親自采購七種節令新鮮蔬菜,按自己的口味隨意搭配,加米粉做成羹,作為全家共享的一道節日食品。④出遊、登高舉家著漂亮的漢服禮服,出遊,登山遊玩。⑤稱重、量高、體檢不管男女老少,人日時都不妨好好檢查一下身體,關心一下自己和別人的健康情況,發現疾病隱患,及早治療。佛學家邵偉華;對人生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往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❾ 民間風俗【七不出八不葬】有什麼根據或典故嗎

這句俗語是沒有什麼科學道理的,都是比較迷信的說法,但是農村人依舊這么做,畢竟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老百姓認為如果不照做就是不孝的表現,無論怎麼講,目的都是為了緬懷親人,希望親人能夠在地下也能夠吉利。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七」和「八」講的是時間,因為以前算時間都是按農歷算的,所以說逢初七、十七、二十七日的時候,不能把父親的遺體下葬,而逢初八、十八、二十八日的時候,不能把母親的遺體下葬。

這句俗語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指柴米油鹽醬醋茶7項事情沒有做完不要出門,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項美德沒有學到不要回家;

而另一層意思是指向多留外出的遊子在家待一天,另外就是圖個吉利,"七不葬父,八不葬母"和"七不出,八不如"具有同樣的效果,一個為死去親人的思念,一個是對出遠門者的挽留。

(9)初七為什麼不好聽擴展閱讀

還有一說是因為諧音的關系,父本為男,逢七葬父如葬七(妻),母本為生身之母親,葬亡逢八(王八)。在這些日子下葬聽起來不太好聽,古代人因為迷信,對漢字諧音比較敏感,所以會有七不葬父,八不葬母這一說。

另一說是七和八是古時候皇親國戚們下葬的日子,是不允許平民百姓七八下葬的,不能與皇族一樣,後來慢慢演變成現在的七不出八不葬了,按理說七八應該是好日子的。

熱點內容
為什麼有的人一哭眼睛就巨紅 發布:2025-08-05 23:03:44 瀏覽:924
打完疫苗之後為什麼會不吃東西 發布:2025-08-05 22:57:43 瀏覽:83
為什麼有些孩子長的不像爸媽 發布:2025-08-05 22:50:50 瀏覽:162
手機為什麼一半黑屏一半不是黑屏 發布:2025-08-05 22:38:35 瀏覽:703
為什麼重啟一下手機信號會變強 發布:2025-08-05 22:37:13 瀏覽:227
微信8點0為什麼我只能輸入表情 發布:2025-08-05 22:31:10 瀏覽:683
蘋果為什麼看不了qq的視頻文件 發布:2025-08-05 22:21:54 瀏覽:341
為什麼幼犬比熊眼睛小 發布:2025-08-05 22:09:35 瀏覽:393
小孩子為什麼肌膚那麼好 發布:2025-08-05 22:08:54 瀏覽:118
為什麼晚上早點睡覺眼睛也疲勞 發布:2025-08-05 21:56:07 瀏覽: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