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分期為什麼和病理分期不一樣
A. 腫瘤分期是怎麼回事晚期就等於死刑嗎
不同的癌種,分期依據不同,目前常用的腫瘤分期包括臨床分期和病理分期兩種,但是患者常聽到的早、中、晚期一般都是指臨床分期。臨床分期主要是根據原發性腫瘤(T),區域淋巴結(N)以及遠端轉移(M)從而將癌症時期進一步劃分[1]。一般來說,發生了遠端轉移,也就是說癌症一旦轉移到其他部位或器官就到了晚期。
了解癌症分期後很容易發現,早中晚期最大的區別除了腫瘤的大小就是腫瘤是否發生轉移。早期的腫瘤一般較小且處於原發位點,所以這時一般只要手術切除掉癌變部位就好。但是如果腫瘤變大,甚至轉移,這樣僅僅切除癌變部位可能就不夠。
目前關於腫瘤轉移的理論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是「種子和土壤」理論。不同的癌症傾向轉移的部位和器官也不同,比如:前列腺癌最常見的是骨轉移,而胃癌最常見的卻是肝轉移。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同類型的癌細胞生長所需的環境也不同就像種子並不是隨便撒在某個地方就會生長,只有播撒在合適的土壤環境中種子才能生根發芽。在這個理論中,癌細胞被比作「種子」,而癌細胞轉移的器官就像「土壤」一樣提供著適合癌細胞生長的環境。
一旦發生轉移,癌細胞會進入血管,跟隨血液流向全身各個器官,進而找到合適的「土壤」。也正是因為一旦發生轉移,血液以及其他器官可能也含有癌細胞,而現有技術手段幾乎無法發現並且去除這些潛在的「種子」,因此很難通過手術切除所有癌細胞。由於早期的腫瘤一般不會侵入血管,所以及早發現腫瘤並採取措施可以防止腫瘤發生轉移。
李永紅教授介紹道,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為幾種:第一種是激素敏感的轉移性前列腺癌,就是已經出現轉移了,我國40%患者發現時已經出現轉移了。這類患者對激素治療、內分泌治療敏感,但是這類患者經過雄激素剝奪治療後,有些患者可能半年,或者幾年後就會變成激素非敏感的前列腺癌(即CRPC),進展到CRPC就是前列腺癌的終末階段,往往治療效果不好。現在的治療主張把原來的CRPC階段的二線治療提前,包括:化療、新型內分泌治療比如:恩扎盧胺、阿帕他胺,把它們提前放在激素敏感階段來進行治療,就可以延緩這些患者進展到CRPC的階段。但是如果患者進展到CRPC以後出現了激素非敏感,現在用的新型內分泌治療,用雄激素剝奪治療的基礎上還可以加上雄激素合成的抑制劑,還有新型內分泌治療對雄激素受體阻斷的這類葯物,像恩扎盧胺、阿帕他胺也可以起到比較好的效果。有些患者發生CRPC以後可以用雄激素剝奪療法加上化療,也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所以,現在對前列腺癌的治療手段比原來確實更新了,極大改善了CRPC階段病人的預後。
#前列腺癌 - ##超能 健康 團##醫師報超能團#
B. 術前分期與病理分期一樣嗎
臨床分期是指通過各種臨床檢查、影像學檢查,評估原發腫瘤的范圍以及是否有局部和遠處轉移,從而對病人的腫瘤做出的分期。臨床分期是制訂治療方案的基礎,可以根據臨床分期大致判定病人的治療效果。
病理分期是通過手術切下來的腫瘤標本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證實腫瘤的侵襲范圍,並結合術前影像學檢查作出的分期。病理分期是對臨床分期的進一步確認。當然,也可以根據病理分期的結果,大致推斷治癒率的高低。病理分期的標准與臨床分期標準是一樣的。
C. 試述傷寒病理分期與臨床分期的關系。
傷寒的病理分期為增生腫脹期、壞死期、潰瘍形成期、潰瘍癒合期。傷寒的臨床分期為初期、極期、緩解期、恢復期。其關系如下。①第1周:為增生腫脹期,相當於初期,有發熱、消化道症狀。②第2周:為壞死期,腫大淋巴結發生壞死。③第3周:為潰瘍形成期,壞死組織脫落形成潰瘍。其中第2~第3周相當於極期,可出現稽留熱、相對緩脈、神經系統中毒症狀、消化道症狀、皮疹、肝脾大等,並可見各種並發症。④第4~第5周:為潰瘍癒合期,相當於緩解期、恢復期,體溫逐漸恢復正常,症狀消失,肝脾回縮。
D. 為什麼同一分期、病理類型的患者對同種治療的療效不一樣
個體差異。同一分期、病理類型的患者對同種治療的療效不一樣是因個體差異,患者的病理分期、類型都相同,在同等治療下卻出現了不同的治療效果,這主要就是受到了身體方面的影響。
E. 什麼是腫瘤的分期法
常用的分期方法有兩類。一類是I臨床分期法,即分為0、I、Ⅱ、Ⅲ、Ⅳ期。臨床分期法主要是根據大量病例研究及隨訪結果,按病人的生存率進行歸類分期。另一類是TNM分期法。T代表局部腫瘤,N代表區域淋巴結,M代表有無遠處轉移。TNM分期即確定局部腫瘤的大小(T),有無區域淋巴結轉移及轉移的程度(N),有無遠處轉移(M)。20世紀40年代,腫瘤分期一般分為局限型、區域型和遠處轉移型,長期追蹤已顯示這種分期方法的優點。TNM分期法是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的。TNM分期法詳細描述了腫瘤的病變范圍。TNM分期又可分為臨床TNM分期(CTNM分期)和病理TNM分期(PTNM分期),後者比前者評估預後及指導治療更有價值。腫瘤大小與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密切相關。
F. 保險理賠病理分期是什麼意思啊
是指通過組織學檢查證實腫瘤的侵襲范圍,並結合影像學檢查作出的分期。
病理分期是指通過組織學檢查證實腫瘤的侵襲范圍,並結合影像學檢查作出的分期。病理分期是對臨床分期的進一步確認,如果臨床分期與病理分期有差異,則以病理分期為准。
理賠是保險公司執行保險合同,履行保險義務,承擔保險責任的具體體現。
G. 臨床病理分期是否為有序資料
病理分期是指通過組織學檢查證實腫瘤的侵襲范圍,並結合影像學檢查作出的分期。病理分期是對臨床分期的進一步確認,如果臨床分期與病理分期有差異,則以病理分期為准。病理分期確定了腫瘤的侵襲范圍,是制定術後治療方案的基礎。如果病理檢查發現腫瘤侵及淋巴結、鄰近器官等,提示手術後容易出現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因此,醫生們一般會考慮手術後加用放療、生物治療、靶向治療或化療。當然,也可以根據病理分期的結果,大致推斷治癒率的高低,建議患者治療後需要採取的隨訪方案等。
H. 腫瘤分期的類型
(一) 臨床分期(clinical staging):
通過物理診斷,影像學檢查,病理活檢等手段得到腫瘤分期的信息。臨床分期往往是在醫生在對於患者在接受治療前,進行診斷時所做出的。很多腫瘤的治療不僅僅依靠手術,手術前的治療作為標准治療方案應用於多種腫瘤。那麼相對准確的術前臨床分期對於臨床醫生篩選需要接受術前治療的病例提供了重要信心。例如直腸癌治療已經步入了以手術為主綜合治療的新階段。新輔助治療的出現盡管對於遠期生存的影響還不明確,但選擇性提高了括約肌保留率,並且減少了局部復發率。准確的術前臨床分期有助於選擇合適的患者接受術前新輔助治療,避免過度治療(overtreatment)或是治療不足(undertreatment)的情況。
(二) 病理分期(pathological staging):只能針對於接受手術切除腫瘤或者探查腫瘤的病例。並且病理分期是綜合了臨床分期和手術結果所做出的。它對於判斷患者的預後和制定術後輔助治療的策略至關重要。
I. 何謂乳腺癌的病理分期
臨床檢查與病理檢查之間經常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假陰性或假陽性率,由於病理分期是在對手術後病理標本做直觀檢查後做出的診斷,更加真實客觀地反映了乳腺癌的嚴重程度和侵犯范圍,因而病理分期比臨床分期更為正確。TNM分期根據病理檢查做分類,稱為PTNM分期。具體如下。
(1)PT期。原發腫瘤病灶,與TNM分期相同。
(2)PN期。區域淋巴結。
PNx:無法對區域淋巴結狀況做出評價(如以前已經切除或沒有切除淋巴結供病理檢查)。
PN0:組織檢查無區域淋巴結轉移。
PN1: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但尚未融合。
PN1a:淋巴結內僅能夠在切片上可見轉移灶。
PN1b:肉眼可見轉移灶。
又分為微小轉移灶,直徑<0.2cm;1~3個淋巴結轉移,直徑>0.2cm;4~6個淋巴結轉移,直徑>0.2cm;轉移灶超過淋巴結包膜;轉移灶超過2cm。
PN2~3:分期同TNM分期。
(3)PM期。遠處轉移,分期同TNM。
J. 分期的TNM分期前的P,C,S是什麼意思
TNM分期形式沒有P,C,S。TNM是腫瘤學中對腫瘤的一種分期形式,T是原發灶,N是淋巴結,M是遠處轉移。
首先由法國人Pierre Denoix於1943年至1952年間提出,後來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國際抗癌聯盟逐步開始建立國際性的分期標准。
(10)臨床分期為什麼和病理分期不一樣擴展閱讀:
每一種腫瘤的TNM分期系統各不相同,因此TNM分期中字母和數字的含義在不同腫瘤所代表的意思不同。TNM分期中T,N,M確定後就可以得出相應的總的分期,即I期,II期,III期,IV期等。
有時候也會與字母組合細分為IIa或IIIb等等。I期的腫瘤通常是相對早期的腫瘤有著相對較好的預後。分期越高意味著腫瘤進展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