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為什麼計算不一樣
㈠ 員工工資問題,為什麼不同的計算方法,工資錢數會不一樣
問題出在日工資上面。你這個日工資是怎麼來的。如果按每月22天工作日來算,日工資應該是1500/22=68.18元。日工資如果每月按實際工作日(應出勤天數)來算,兩者是沒有差異的(可能會有幾塊錢的尾數差異)。
現在的問題是你們的日工資是大於當月實際日工資的,所以缺勤扣的錢扣多了。
㈡ 為什麼一月和二月工資到賬金額都不一樣
天數不同。
一月有31天,二月只有28天,發的工資到賬金額肯定不一樣。
春節放假一個月只有7天有工資是不違法的,春節三天屬於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勞動者沒有上班的,用人單位是應當支付其工資的。工作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1.5倍;雙休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2倍;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3倍。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㈢ 我在個人所得稅裡面的工資和實際發的不一樣是為什麼
你在個人所得稅APP埠里看到的工資,這個是單位給人的應發工資,你在銀行卡里收到的工資,這個是將應發工資金額,代扣個人為自己負擔過社會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自己視情況代扣其個人所得稅後,再考慮單位的其他要在工資表裡代扣的其他款項後的凈得。前者肯定大於後者。
㈣ 天津工資為什麼實際所得每月都不一樣
一般來說每年的工資都是一樣的,但是有很多種補助是根據實際上班的天數來計算的,而每個月上班的實際天數也是不一致的,而且每個月扣除的個人所得稅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導致我們的工資每個月都是不一樣的,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㈤ 為什麼工資天數演算法不一樣
工資計算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按一個月的是有天數計算工資,如果是30天就用一個月總工資除以30天。得出日工資,再乘以你的工作天數,就是你的月工資。如果一個月是31天,也是一樣的計算方法
㈥ 為啥有些企業合同上的基本工資和實際發放的不一樣
法律分析:在勞動合同中與勞動者約定較低的工資標准,而在工作中發放較高的工資。用人單位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想逃避法律規定的以工資為基數計算的繳納社會保險費、計算加班費等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㈦ 紐西蘭的工資為什麼按月和按周算出來的數不一樣呢
每月天數不同。
實際上,每年每月的天數都不相同,不管是月薪還是年薪制對於僱主和雇員來說都不大精確。紐西蘭工資的計算方法就和國內大相徑庭。
紐西蘭的工資以為周單位結算,紐西蘭政府規定最低工資是每小時12.75新幣,扣除稅後為10至11新幣,按每周5天8小時計算,凈入400新幣以上。
㈧ 為什麼我的個稅查詢上面的工資和實發工資不一樣
這是因為個人所得稅APP內顯示的工資是我們稅前的工資,實際收到的工資是扣去五險一金、社保、公積金等之後的實際工資。
如果收入相差不是很大,這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APP上顯示工資與實際工資相差很多,這可能是因為公司虛報了工資,例如:公司原本實發14萬,扣了不少稅,但在App上顯示一分都未交,年收入只有57000,這種情況如果公司單獨收稅,要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3%-45% ;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5%一35%
3、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 ;
4、勞務報酬所得,稅率20% ,對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先按規定計算應納稅額,然後加征五成(加征50%);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加征100%) ;
5、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稅率2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稅後工資
㈨ 工資表上計算機和計算器算出來的總額不一致應該怎麼處理
因為計算機上有小數點 你打出來的數字是不加小數點的 這種情況其實很好辦 你工資的最後一欄金額 你手輸進去 把小數點去掉 就不用計算器加了 數字也會是 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