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戰機這么便宜
① F35一年產幾百架,為什麼J20產量這么低才幾十架
根據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20年末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年洛馬公司一共交付了123架F35戰斗機,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實際交付數量比原來的年度計劃目標的141架少了18架,這也意味著F35戰斗機在2020年生產了至少123架,這樣的產量在五代機領域已經算非常高,要知道同樣是五代機的F22,差不多6年時間才生產了不到200架,而F35一年就生產了一百多架,並且產量還在迅速提升,而同樣是五代機的J20,幾年的產量也不到100架,為何會如此呢?

俄羅斯AL31系列發動機
綜合來看,J20戰斗機產量不多存在著各種原因,此外我國其它型號隱身戰斗機也在研製當中,屆時J20戰斗機的壓力也會減少,就如同F22搭配F35戰斗機一樣,J20負責奪取制空權,第二款隱身戰斗機或者非隱身戰斗機負責執行剩餘任務。
② 中國出口武器為什麼那麼便宜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技術太差。所謂物美價廉那隻能是做夢,中國在國際武器市場上主要賣一些低端產品,比如槍支,自行火炮,另外還面向窮國出口一些坦克,常規潛艇,空地導彈等等,因為窮,所以買不起價格高昂的美製和俄式武器,而且這些東西的技術含量相對來說不是太高,和美俄的差距還不是那麼懸殊,但是飛機,不說別的,巴鐵那麼好的關系,寧願買二手美國飛機都打死不要中國戰斗機!現代戰爭,空軍可是能起決定性因素的。人家自己有腦子,不會聽你吹噓。也只有樓下那種腦子被洗傻了的才真會以為中國武器真是很先進。
③ 除了省錢之外,為什麼中國空軍還有二代機服役
中國建國以來空軍發展速度驚人,已經擁有戰機3000多架,其中三代機總數有1300多架,占我空軍戰機總數一半左右,飛機總數排名僅次於美國。實際戰鬥力也僅僅在美國之後,與俄國各有千秋。

飛機沒了可以造,飛行員沒了想要再培養,那可是很麻煩的。
舉個例子,太平洋戰爭中,日本不僅僅是輸給美國龐大的工業實力上,更是輸在人才儲備上。日本航空隊不缺戰機,零式戰機多到用不完。但是他么缺飛行員啊,在長久的戰爭消耗下,在太平洋戰爭中後期,日軍已經沒有足夠的有經驗飛行員,所在二戰前期一度被譽為最強戰機的零式戰機之所以在後期淪為只會自殺的廢材,不是飛機性能不行,是飛行員技術啊太差,以取飛行員大都是新手,完全不能打。以我們才會看到“馬里亞納火雞”的勝景。
這就叫戰爭潛力。
我們用目前這些尚能發揮余熱的二代機,將飛行員數量維持在一個較大的規模,以此來抵消與其他國家飛行儲備人才的差距。增強我們的戰爭潛力。
④ 國產飛機為什麼老比不上美國產的。戰機原因有哪幾種
科技落後,沒辦法,這還要從二戰說起。二戰時期是科技飛躍的時期,導彈﹑噴氣式飛機等現在的主力武器都起源於二戰。美國作為參戰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遠離歐洲大陸和亞洲大陸,本土很安全,科技發展條件非常好。此外,美軍是盟軍的主力,從戰敗的德國得到了大批的先進武器實物﹑圖紙等,收獲可以用巨大來形容。美國的飛機在二戰時就很優秀,而獲得了德國的技術,更是使其成為噴氣時代的領軍者。反觀中國,當年一窮二白,引進﹑仿製了不少蘇聯/俄羅斯武器,但更多的自力更生,靠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已是不易,而蘇聯/俄羅斯的的飛機與美國尚有差距。
⑤ 為什麼中國的出口戰機自己都不裝備,如梟龍、殲31,而美國的出口戰機也是自己i使用的型號如F16、F35等
梟龍裝備的不多罷了,主要是這型戰斗機比較落後,我國空軍裝備殲-10和殲-11擠壓了梟龍的份額,再加上有一批落後的戰斗機殲-7和殲-8還沒退役,梟龍也就沒有多少採購,殲-31是作為艦載機,1要與殲-15和殲-16(未來服役)競爭,但即使上航母也不會裝備太多,主要是我國航母太少,把殲-31推向海外也是做一種嘗試,但目前效果不大,和殲-20情況類似,美國出口戰斗機和政治有關,海外軍火市場非常大,但大多數軍售和政治捆綁有關,尤其是戰斗機方面,F-16海外銷售非常火爆,主要是對於美國來說F-16性能一般,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F-35的銷售是為了回籠巨額的設計資金,再說美國出口的戰斗機一般都是低版本的,美國軍隊裝備的同樣戰斗機版本要再先進一層,即使購買和美國軍隊同樣版本的戰斗機也需要一個絕對支持美國海外國策以及各種行動的盟國,例如以色列英國等國,而我國出口國太少了,而且還有俄羅斯的競爭
⑥ 為什麼中國的殲10戰機沒有幾個國家願意買

西方專家的話很明確,中國的航發就是不行,航空發動機一直是中國的一塊心病,不過殲10目前已經用上了國產WS-10B發動機,只是在細節方面還需要加強,相信在未來,殲10一定會成為像其它中國武器裝備一樣暢銷世界的戰斗機,成為中國武器裝備的一張新名片!
⑦ 印度為什麼要國產化製造戰斗機,他們從美國和俄羅斯買不是更好嗎,我意思國產化是為了省錢嗎
印度很少有自主研發和生產的武器裝備,除了最近一段時間,試射本土自主生產的中程巡航導彈,以及目前製造進程緩慢的航空母艦,還有以前的航天工業和核武器的開發等。大部分軍事武器是從俄美進口的,包括戰斗機、潛艇等。
印度的軍工科技的特點是,自主研發核心科技類或是有戰略威懾力的武器裝備,維持常備軍力則進口國外武器。
1.可以靈活地建立對外關系,在俄美關系之間左右逢源;
2.通過進口常規武器,掌握現代武器裝備的技術特點學以致用,有助於緊跟時代步伐,自主研發核心科技產品;
3.弊端就是進口武器在質量或者更新換代上,都屬賣家的次品,在技術上有嚴格限制;
4.進口武器要求裝備一體化,不配套的裝備會影響武器的使用效果,會產生額外的二次銷售,這對賣家是有益的。
⑧ 當年殲7一口氣賣出500架,如今國產戰機更先進,為啥出口卻更難呢
目前我國正在主推的出口戰機是殲10CE,但網路上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各種小道消息但最終全部都是假消息;另一款則是中巴合作的JF-17梟龍戰機,目前這款戰機藉助巴鐵的宣傳少量的進行了出口。然後兩款性能和性價比都不錯的戰機為何在國際市場卻賣不出去呢?而當年我國殲7戰機戰機性能並不是很好,但卻可以一口氣大賣500架,這又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具體說說!
其實,目前我國的教練機在國際上倒是搞得風生水起。我國的K8型教練機的國際佔有率達到了70%,裝備了十多個國家其中埃及還建立了生產線。而山鷹、獵鷹這些先進高級教練機也正在走向國際市場,目前蘇丹和尚比亞分別采購了山鷹和獵鷹。因此面對國際戰斗機市場完全不必悲觀,總有一天中國戰鷹會走出去的,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其實還是「如何去面對美國的恐嚇」,就像今天的俄羅斯出口任何武器,美國都要用各種手段去恐嚇購買國,未來我國戰機出口恐怕也會面對同樣的問題
⑨ 關於國產新式戰機J-31和J-20
第一,要澄清一點,那個所謂的J31不是總裝立項的,是中航工業自行開發的出口型戰斗機,中航工業的老大林左鳴在這次的珠海航展上也說了,這貨叫FC31,請不要叫他J31,他沒這個資格
第二,發動機問題,FC31現在用的是RD33發動機,毛子米格29上面的
J20目前使用的是太行發動機,以後將換成WS15(峨眉發動機)
第三,FC31的出口前景。本人非常不看好,不是我黑他,這貨純屬30斤面做的壽桃,廢物點心。光從需求尚能看出,沒市場
四代機價格及其昂貴,裸機價起碼就是8000萬美金(三代半的價格),按照一般規律,飛機的全壽命成本是裸機價的1-1.5倍。也就是說,全壽命成本要2億美金
中國武器的傳統出口市場都是些窮國,誰買得起?為什麼J7能經久不衰,就是便宜。賣給奈及利亞的J7每架不到500萬美金,而JF17為什麼賣不出去?還是價格因素
試想,才1500萬美金的JF17都賣不掉,你要賣2億美金的FC31不是痴人說夢嗎?
現在的軍機市場,高端市場是美國的,因為采購和政治掛鉤;剩下唯一一個有小錢錢的是印度,印度會買中國武器?
第四,J20的氣動外形
這和J20的設計思路有關。空軍的要求是立足國土防空,依託有力的雷達和偵查體系,攔截F22
為此,在發動機不給力的情況下,J20加長機身,採取全動尾翼和鴨翼,增強靈活性
強調正面隱身能力,可以和F22放手一搏
實際上看J20的視屏就能發現,他的轉彎半徑很小,而且不掉高度,很靈活,比FC31強幾十條長安街的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