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為什麼管不好物業的事
㈠ 社區有權管理物業嗎
【法律分析】:社區無權管理物業。社區的工作職責是監督、指導、協調、不具備物業管理的資質,也不具備專業的素質是政府下派的一級組織部門。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未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未經批准,擅自採用協議方式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三十七條 物業服務合同是物業服務人在物業服務區域內,為業主提供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養護、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管理維護等物業服務,業主支付物業費的合同。物業服務人包括物業服務企業和其他管理人。 《物業管理條例》 第六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建設單位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不按照規定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㈡ 社區管物業公司嗎
不管。社區無權管理物業。社區的工作職責是監督、指導、協調、不具備物業管理的資質,也不具備專業的素質是政府下派的一級組織部門。
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未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未經批准,擅自採用協議方式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
另外,居委會兩者之間相互約束。居民委員會跟物業是被服務與服務的合作關系。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中國人民民主專政和城市基層政權的重要基礎,也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之一。物業服務公司是以有償報酬的方式為小區業主提供安保、衛生清潔、服務的機構。
由此可見,社區的職能特性和管轄范圍都表現出了社區是沒有權利管物業公司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三十七條
物業服務合同是物業服務人在物業服務區域內,為業主提供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養護、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管理維護等物業服務,業主支付物業費的合同。物業服務人包括物業服務企業和其他管理人。 《物業管理條例》
第六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建設單位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不按照規定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㈢ 業主對物業太多不滿,但社區管理仍無法取代物業,你可知為何
對於小區的管理,大家一定要注意方法,很多的業主對物業的管理都是比較有意見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建議物業管理能夠做好小區的服務工作,給業主提供更加舒適的環境。
很多的業主對於物業的管理存在著很多的不滿和偏見,不少的朋友們覺得物業管理沒有做到位,甚至是呼籲要社區管理來取代物業管理,但是正呼籲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夠實現呢?多數業主對物業太多不滿,但社區管理仍無法取代物業,面對現實吧!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物業管理的相關知識。
一、來看看怎麼回事?
物業公司和業主之間已經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我們往往聽到的都是每個小區的業主抱怨說他們的物業是最差的,而與別的小區對比之後卻被人告訴他們說還不是最差的,現在小區物業似乎到了不是比誰更好而是比誰更爛的年代了!
目前很多大城市都在探討取消小區物業公司建立智能化社區APP,由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建立小區智能化服務體系,例如建立車牌識別系統讓小區業主將車牌與個人微信錢包或支付寶綁定後基本實現小區停車收費無人化管理;從社區APP上訂購各種衛生、保安等服務。而社區APP配備的相關服務人員除了具備相關從業資質外不與社區或業主委員會形成勞動合同關系,或由勞務公司派遣,無須支付固定的工資,完全從訂單服務中提取勞動報酬。這樣就解決了以前聘請物業公司只收費不做事,完全不顧業主利益甚至凌駕於業主之上的怪圈。
取消物業管理,回歸社區服務管理?有多難?可以說難於上青天,除非世界大同,路不拾遺 夜不閉戶的情況出現,不客氣的說,目前世界上估計只有日本能夠做得到。
大家看看頭條新聞就知道了,人性丑惡真是層出不窮,比如這段時間的熱聞:因為養狗發生的糾紛、高鐵倚老賣老霸佔座位、飛機上脫鞋、霸佔樓梯……,公共場合素質都是這樣了,私下裡不知道有多霸道,就那樣的素質,如果回歸社區服務管理,有誰還能管得住它們。
雖然說不時有物業公司的丑聞,那也只是個別現象,試想,如果沒有物業公司,你覺得小區會有多少人亂扔垃圾?會有多少人亂停車?有多少人養狗無所顧忌?停電停水有幾個人會主動處理?特別是遇到囂張的鄰居,有幾個人敢去管?以目前一部分中國人的素質,估計很快都會亂套。
所以說,雖然物業管理有很多管理不合理或者說不到位的地方,總比沒有人管好,至少鄰居太吵你可以向物業反映,停水停電有物業幫修理,你的車位被霸佔了有物業幫你解決,至少有人清潔衛生。
二、物業管理該做什麼工作?
1、建立物業檔案:物業管理公司會建立一個物業檔案,包括物業設計施工圖、住戶檔案、物業產權檔案、電子信息檔案等,方便服務於住戶,為住戶提供一個全面安全舒適居住環境。
2、負責小區公共區域環境衛生的清潔保潔:物業管理公司負責的保潔區域包括除住戶進戶門以外的所有公共部位,如樓梯道、小區大道、小區廣場等。
3、負責裝飾裝修管理工作:對住戶裝飾裝修過程中涉及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管理,其中包括對嚴禁改動的牆體、承重結構、外觀等,對裝修隊伍管理、對裝修垃圾實行清運、保潔管理等。
4、負責公共設施設備的管護、養護:物業管理的設施設備主要包含供電線路給排水管網、二次生活用水加壓設備、各類配電設備、電梯、消防設備等,公共設施設備正常運轉,住戶才能生活的安寧。
5、從事物業管理范圍內的生態環境管理:物業需定期開展對小區路面保潔、對花草樹木養護修剪、殺蟲施肥、補種栽植等工作,同時添置了部分設施用於路燈、大道照明設施及局部亮化的管護工作。
三、房屋裝修要告知物業管理嗎?
裝修房屋雖然說是業主的權利,但是這種權利的行使應當建立在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基礎上。我們國家的房屋,尤其是住宅房,多數是屬於群體式類型,而不當的房屋裝修活動可能會導致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損壞,這不僅影響到裝修房屋的結構安全,還會影響到相鄰房屋的結構安全和其他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因此,法律規定,業主需要裝飾裝修房屋的,應當事先告知物業服務企業。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房屋裝飾裝修中的禁止行為和注意事項告知業主。
無論是選擇物業管理還是社區管理來服務小區,都是為了小區未來的發展,為了我們能夠生活的更加舒適,所以作為物業管理還是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服務質量,給業主提供好的生活環境。在房屋裝修方面,大家要注意裝修前告知物業管理這樣才能避免日後出現麻煩。
㈣ 社區是否有權利干涉物業和業主
一般來說社區是沒有權力干涉物業和業主在自治權范圍內的活動的 但是如果業主和物業的行為會危害到社區安全 有礙社區的觀瞻 違反風序良俗 社區是有權利來干涉的 要看具體的事情的
然後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
但是,同時在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積極配合相關居民委員會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職責,支持居民委員會開展工作,並接受其指導和監督。住宅小區的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應當告知相關的居民委員會,並認真聽取居民委員會的建議。
社區那邊走了法律規定的表決程序 表決的票數達到「雙過半」的要求 是有權力罷免業委會成員的 這也是自治權的一個體現 前提是業委會沒有行使職責 嚴重危害居民的權益。
㈤ 當前社區物業管理糾紛多發的原因有哪些
物業提供的服務沒辦法滿足業主的需求,業主對物業服務不滿意,覺得物業費交了不值,物業和業主之間的糾紛基本都圍繞於此。物業管理中想要解決這些糾紛,需要提升服務水準,做好物業服務讓業主滿意,比如設備的維護和保養,環境衛生、安全消防、清潔綠化等管理,做好消防設備管理、下水道保養、電梯維護,減少電梯停運次數,還有要做好物業服務人員的禮儀培訓,制定處理業主投訴的流程,及時處理問題。雲家佳的物業管理平台可以輔助物業公司做好如房屋管理、設備管理、保安保潔管理等基礎服務的同時,提升物業管理的效率,提高業主對物業的滿意度,從而減少物業與業主之間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