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蝦苗為什麼普遍第二茬不好
發布時間: 2023-01-08 07:20:29
⑴ 蝦苗發白、漂苗、掉苗頻發,是什麼原因讓南美白對蝦越來越難養
南美白對蝦養殖自1988年在我國推廣至今,已有近30年的歷程。在這30年裡,對蝦養殖從高峰期到目前的養殖市場降溫,是什麼問題讓部分養殖戶「談蝦變色」,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南美白對蝦在多數人認為越來越難養?以浙江蕭山紹興對蝦養殖區域養殖模式變遷來看:
4、氨氮
①分子氨濃度高了導致蝦苗直接中毒死亡,表現為表皮組織壞死,血液攜氧功能喪失。
②長期低濃度,也會慢慢腐蝕表皮黏膜組織細胞,引發組織功能障礙,如鰓部損傷引發慢性缺氧,腸道損傷引發慢性中毒性腸炎。
③就算長期在低濃度(超標准)下前期沒有死亡,也會影響長勢和發育,後期抵抗力也差。
5、余氯
①刺激性較大,對鰓部有嚴重的傷害並且容易和水中有機物生成氯仿,三氯甲烷等致癌致突變的劇毒物質。
②會影響菌藻等水生微生物的正常繁殖,影響早期水質。特別是以漂白粉消毒池塘,所以消毒之後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余氯殘留。要注意,檢測余氯時必須取池底水樣,否則就不準確。
⑵ 蝦苗放入池塘後,出現在水面浮游或大量死亡的原因有哪些有何對策
蝦苗放養後應迅速潛入池水中,在水面浮游屬異常現象,出現死亡更屬嚴重問題。出現此類情況可能有以下原因:
(1)池塘水體與培苗水體在溫度、鹽度、pH等因子差異大,蝦苗產生應激反應。
(2)池塘水體中農葯、殘留消毒劑、重金屬離子等有毒物質超標。
(3)高溫、低壓天氣,導致池塘水體溶解氧含量過低。
與此相應的對策是:
(1)放苗前,應使池塘水體與育苗水體在鹽度和溫度盡量保持一致,並檢測水體常規理化因子,確定pH、氨氮、亞硝酸鹽處於合理范圍。
(2)放苗之前,使用主要成分為有機酸或有機鹽的解毒劑處理池塘水體。
(3)選擇合理天氣放苗。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