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拍不好人像
1. 拍人像的技巧拍人像的技巧有哪些
1、懂得顏色:顏色搭配是攝影的基礎,任何好的攝影作品,顏色搭配則一定是好的,人像攝影也是如此,整體顏色要和諧,搭配,人物才會顯得飽滿而富有動感。
2、懂得構圖:人像攝影構圖很重要,比如我們常說的黃金分割比,同一個人,你拍出的畫面,這個人在畫面的位置不一樣,效果可定也不一樣。
3、懂得光影:任何實物,沒有了影子就會顯得比較假,人像攝影更得講究影子跟光,影子能讓人物看起來更記得立體,更加真實,效果很棒。
4、多拍:這個的原則就是多對人物進行拍攝,然後從中選擇好的作品,將好的和不好的分開,並分析,為什麼這個人像拍得好,哪裡好,這樣能很好的提高人像攝影的技術。
2. 為什麼手機拍照人像臉上不好 有點憔悴 單反就沒有這個現象 什麼原因造成的
那是因為你手開著美顏濾鏡什麼的。關了就自然了。
3. 入門級人像拍攝經驗和技巧
導語: 很多童鞋一開始買的是套頭,比如18-55和18-135。這兩個頭是變焦旅遊頭,因此不適合人像的入門學習。但請記住這並不代表它不能拍人像!大光圈並不是攝影的全部!如果你能用好手中的套頭,同樣能出好片!
下邊這張就是550D+18-55套頭拍的照片,JPEG直出無任何PS:
還有在時間上,拍外景人像最好的時間是下午四點多一直到太陽下山,這時候光線的角度和強度會使得皮膚的質感很舒服,同時背景(焦外)也會比其他時間更好。
如上圖,逆光,拍攝於下午4點37分。
後面從構圖、用光和模特溝通等方面講講,如何用好手中的相機,拍好人像照片。
(1)逆光照的要點
好吧,我先說逆光照。所謂逆光就是相機與光照方向相反,也就是鏡頭基本正對著光源(偏點角度也算)。光源一般是陽光、燈光,有時候是閃光燈。
拍逆光的時候要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很容易跑焦(就某些入門機和鏡頭而言),另一個是光的變化很快導致曝光效果時常變化。
跑焦的問題我時常在用550D+501.8的時候碰到,比如下午5點的太陽不溫不火,但是若是像下圖中這樣構圖,陽光還是會干擾到對焦(有時候小痰盂甚至會來回拉風箱)。解決辦法就是,自己稍微移動下位置,把畫面里的太陽“藏”到人的後邊去,一般是被頭遮住的樣子,這時候畫面就沒那麼亮了,不會有太多光線直接進入到鏡頭里干擾對焦。這時候對焦在頭部,不要松開快門,然後平移自己(或者說相機)的位置重新構圖,拍下照片。
逆光照的要點
第二個問題,光的變化快指的是,當拍攝一組逆光人像的時候,你不可能喜歡每張都是大太陽出現在畫面同一個位置,所以你時常會調整構圖,包括時常會拋開太陽而去拍一些人像的細節(比如低頭拍腳,或者水平的角度拍手中的動作啊神馬的),這時候因為太陽從畫面中消失了,相機接受的光線就會大幅下降,我們的曝光三參數也需要作出大幅度的調整。
這就關繫到我們該使用AV模式還是M模式拍攝了,現在我列出拍攝逆光組照時這兩者的優缺點,在我們真正拍攝的時候,需要權衡利弊外加嘗試,來選擇其中一種來拍攝。
AV模式:光圈優先就是讓相機來決定你除了ISO和光圈值之外的那個參數(快門速度),那這樣的'好處是,當時調整好自己需要的曝光補償之後,假使你移動了畫面改變了光線強度,相機會立即通過測光來根據現在的光強來重新調整曝光參數,這樣的話被測主體在前後兩張畫面中的明暗程度也差不多了,不會出現你把太陽趕出畫面後畫面就欠曝了這種情況。這是AV的優點!
AV的缺點也很明顯,正因為此模式下的曝光數值時常被相機調整,所以你拍的類似角度的幾張照片曝光程度都可能不同,不是很統一。就比如上邊那張圖,類似的構圖會使得中心測光點在手上,或者臉上,或者背景和陽光中,各種光強不同的地方,這樣相機很容易出現一會曝光過一點,一會曝光欠一點的情況。總之,我的解決辦法就是把測光方式設定在“評價測光”(一般都是用的這個)或者“中央重點平均測光”,這樣對整個畫面測光,則類似構圖下的各張照片曝光數據會比較接近。
M模式:比較上邊的AV模式,不難發現M模式的最大優點便是可以在拍逆光組照的時候使得類似構圖的照片明暗程度都差不多,你只要調好三個參數,那麼你也不用擔心畫面中陽光被擋來擋去影響數據了——簡單點說就是你的照片基本都是一個亮度。
缺點也較明顯啦,你拍完逆光突然想低頭拍個細節什麼的,畫面很容易就欠曝。那解決辦法只能是自己在構圖改變之後(特別是拍攝方向與陽光所成角度改變很大的時候),注意根據相機上的測光指示來改變某個參數(我一般都是改快門),你要是對曝光比較熟悉了,直接揣測一下然後改個數據那就更快更好了。
一般我用M模式拍逆光的情況是:現場光比太強了,比如在背景是茂密蘆葦的情況下,隨著你的位置、風吹什麼的改變,陽光通過蘆葦照過來的光線強度會改變得很快,改變幅度也大,這時候不得不用M模式把參數給定下來。
順帶提一下另一個情況也很適合用M模式拍(非逆光),就是現場光線很弱,而你又想要對曝光作精確把握的時候。就比如拍攝下邊這張照片,當時貌似已經是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最後的一點光線透過樹林照到MM臉上,因為這點陽光實在是太弱了,要是把曝光結果交給相機去決定,我很容易失去對這僅有的光線的掌控,那我就選擇了M模式,然後嘗試拍了幾張,精確調整好三個曝光參數,這樣的拍攝就會令我非常滿意。
講完了光線,後面再來講講色調。
(2)關於色調
色調的話,主要是靠白平衡偏移和照片風格來實現的,那這個其實沒啥好解釋的技巧,就是你喜歡什麼樣的氛圍,你就得按這個氛圍去選擇色調就好。至於什麼樣的氛圍需要什麼樣的顏色來創造,就得看自己對藝術的感受能力了——好吧,其實還是得多看網上的照片才對,多多留意日系森女系歐美系各種風格的照片都是偏什麼色調,然後再在自己的拍攝中嘗試。
我的經驗是,對於情緒溫暖或者安靜的畫面,我會用淡黃,或者暗黃色調;
對於特別寧靜的、偏向於森女系風格的畫面,或者靠近水邊的畫面(特別是海邊),宜使用淡藍或者深藍色調;
對於室內和靜物一起的照片,比如茶杯啊八音盒啊什麼的,可以試試藍+綠的色調;
對於一些情緒明朗的或者愉快的畫面,可以考慮粉色調,也就是洋紅+紅色,如下圖:
可以考慮粉色調
而對於飽和度,拍攝人物就不要調的過高了,倒是調低點很適合拍清新風格和森女風格的片子;若是拍夏天陽光下的小景,提高飽和度會有很棒的效果哦!而且你也可以嘗試在提高飽和度的同時降低銳度和反差,效果也很獨特!總之,我說的永遠不會成為你的經驗,你自己去嘗試才是王道!
(3)背景的選擇
對於有虛化控的騷年來說,背景實在是太重要了!不要以為既然背景被虛化了它就沒啥用,背景雖然虛了,但是它還是牢牢控制著虛掉部分的色彩,還有焦外光斑的分布和密集程度。因此你要注意的是:
首先你要背景虛的漂亮,你得找一個背景有光的地方,注意不是直射光,而是反射光,因為只有像陽光照到一大片灌木葉子上然後再反射回來的光,才是均衡的、到處都有的;同時這個反射光最好是分散的,一個點一個點的,同樣是為了背景光斑分布均勻。
其次你得注意背景物體的顏色,如果是你要的顏色那最好,若是你拍個素顏小清新的,背景一大塊艷紅,也不太好。
最後你得懂得運用背景的美,簡單點說就是你別一味想著把背景虛掉(很多人覺得這樣才看起來專業),實際上有時候保留背景的細節,或者直接把背景和人物拍的一樣清晰,會比全部虛掉的畫面更有感覺!這就需要你得好好控制自己的光圈和對焦距離,有時候試著縮小點光圈,使得背景別虛的那麼慘,也許照片會更耐看!
如下圖:
光圈太大把前後景都虛化了,畫面感反而不好。
這圖光圈是f5,如果光圈太大把前後景都虛化了,畫面感反而不好。
這里給個初學者容易忽略的建議,就是大光圈鏡頭虛化最好的當然是最大光圈了,相信大家剛開始拍也灰常喜歡最大光圈,比如501.8的f1.8。但你也許可以嘗試一次,在拍人像的時候把光圈收幾檔,比如收到f2.8,或者f4來拍,等你把照片傳到電腦上細細品味的時候,會發現收幾檔光圈之後的畫面真的好很多!特別是人物臉龐的細節。
(4)人物的動作和表情
一般的人像攝影,人物需要的動作和表情的精髓就兩個字:自然!
你動作可以設定很多,表情也可以要求MM擺很多,但一定要自然!
別的就不多說了,主要是我很多時候也非常愁人物沒啥動作,拍起來就不帶感。
(5)角度
這個也是需要不斷嘗試才OK,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臉型,都是不同的。當然,在你為臉型而設角度的時候,也要注意把畫面中其他東西考慮進去,比如人物和陽光的角度、比如鏡頭視角變化可能帶來的新的畫面感……總之還是要根據模特和現場環境來嘗試和設定。
吶,比如我就喜歡拍女朋友的側臉。
(6)溝通
我和女朋友已經“合作”了一年多了,默契自然很高,但即使如此,有時候我也得耐心跟她解釋我要拍的畫面,這樣她才更容易配合我的設想而擺出需要的姿勢和表情。而僅有的幾次和別人的合作,我的經驗也是類似的,就是和你的模特要有充分的溝通,要把你的畫面設想(即使她有些聽不大懂)跟他們說,他們心裡才有數。當然,抓拍除外。
下邊帖一張局部的人像照來稍稍講解下:
首先,很多人好奇這個綠色的背景是怎麼來的,其實就是公園的一處路邊矮灌木(大部分應該是茶花)而已,葉子表面是蠟質的,又是接近橢圓的,且每片的朝向是不規則的,因此陽光從前邊照到上邊,那些葉子反射出星星點點的光,它們被充分虛化了就是圖上這個樣子滴。也許有人還看到了彩虹,這個這個我也不清楚,算是意外收獲。
然後,這張照片算是抓拍的,不是擺拍。我當時看到這片背景,然後拉她過來給她拍,拍了幾張傻乎乎的表情,覺得找不到感覺,然後我就開始調設置了,把飽和度調稍微高點,根據剛才試拍的幾張來調整曝光補償,光圈是f2,ISO是200。這時她嫌無聊,於是拿出潤唇膏打算塗,於是我說你塗吧,不過你稍微轉一下,然後上去調整了一下她的朝向,使得她臉的朝向大約與陽光成120度角的樣子,同時迅速檢查了下相機是否處在連拍狀態。(注意這個很重要!拍人像特別是抓拍人像,請選擇相機的連拍模式!即使你的連拍速度很慢,也比單拍強百倍)然後她一邊塗我就一邊微微蹲著咔嚓咔嚓地拍了好幾張塗完就不拍了,塗的整個過程大概也就10秒的樣子。
4. 為什麼我拍不出人像虛化效果是鏡頭不好還是相機不好
背景虛化效果取決於鏡頭光圈、焦距及拍攝距離和相機無關。光圈越大景深越短也就是虛化效果越佳,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短,拍攝距離越近景深也就越短。
5. iPhone6拍出的人像好醜,什麼原因
常見的可能原因舉例如下:
光線問題,拍照時候光線不好,導致拍出來的人物像有躁點,影響效果。
拍照時候手或者是人物突然抖動,會導致拍出來的很模糊。
拍照時候沒有把握好角度和距離,會導致拍出來的視覺效果不好。
沒有對好焦,會導致拍的人物很模糊,影響拍照效果。
6. 人像照拍不好,需要注意什麼
對於許多有想法的攝影師來說,拍攝人像是一項引人入勝但並非完全簡單的事情。要拍攝出色的人像,不僅需要專注於相機設置,還必須確保光線正確,背景合適,選擇了正確的衣服和道具。
結論
所有這些都需要實踐。像在任何領域一樣,要學會做得好,你需要集中的注意力。這就是為什麼與認識並喜歡拍照的人一起練習拍攝人像的原因。
7. 為什麼人長的好看 卻怎麼拍照都不好看
我雖然沒有經常拍人像,但也拍過,有些體會。我舉個例子,自拍你有拍過吧,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用手機自拍,要比別人用相機拍你好看?一是你自拍時不可能緊張,表情會很自然,二是因為你自己可以在屏幕里看到自己,所以很容易找到最好的角度,角度很重要!同樣的一個相機拍同樣的一個人,換個角度可能效果天壤之別!你信不信同樣一個人,我給你拍兩張照片,一張能把你拍成又矮又胖,一張拍得高大上?這個例子里就提到了兩方面:放鬆和角度。當然,有人可能會說,手機有美顏相機,那就扯遠了,美不美顏和拍是沒有關系的,美顏是屬於後期美化的范圍,要說後期,相機拍的照片在電腦上修圖,遠不是什麼美顏能相比的。現在回到正題,為什麼長得可以但拍照卻不好看?上面已經提到,是不是放鬆,有沒有找到最好的角度。
假如你只要一上鏡就很緊張,手腳不知道往哪裡放,表情僵硬甚至猙獰,那麼長得再好看,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會好看。假如給你拍照的人不知道尋找最適合你的角度,就拿個相機站在你面前這樣按快門,抱歉,也不會好看。
我給人拍照的時候,遇到過很多妹紙就很緊張,只要鏡頭對著她,她就會緊張地問,我擺什麼動作好看,我應該怎麼擺動作?說實在話,拍照,不是只知道按快門就行的,我要尋找好的光線和背景,還要考慮構圖等,每一張照片都是這么個過程,如果你完全不知道怎麼擺動作,為什麼拍之前不多在網上看看別人的照片參考一下?有了一些基本的動作後,拍的時候,你完全可以放開自己,不停變換姿勢、表情,最後從一堆照片里是可以選出一些滿意的照片來的,不可否認,好照片都是這樣選出來的。否則,你僵在那裡,而且不管從哪個角度拍你,你都盯著鏡頭不放,永遠是那個僵硬的動作,抱歉,沒人能拍好。
下面再完整地說說一張好看的人像照片是怎麼來的:場景很重要,光線很重要,模特放鬆很重要,服裝跟場景搭配顏色要協調很重要,最好是化點淡妝但不要濃妝艷抹,這樣可以減輕後期修圖的工作量,拍攝角度很重要,修圖很重要。
模特要自然一定不可以緊張,要放開!要多一些動作,就算其中一些動作看起來很傻都行,反正不可以僵得跟個釘子一樣永遠一個動作而且死盯著鏡頭不放。拍的人要多變換角度去拍,不要模特緊張自己比模特更緊張,甚至大家弄得很尷尬,這是基本要求。然後就是天氣和時間問題,天氣,一般說來當然是有太陽的天氣比較好,因為有光烘托氣氛,時間一般是上午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後,尤其是日落時分,那是攝影的黃金時段。有了這些,最後剩下的工作就是修圖,修圖這里不說了,那是一個相當耗費精力和時間的活。
8. Mate10人像模式拍照效果不好
現象:
出現背景不清晰、顏色失真、照片過曝等情況。
連續拍兩張照片,兩張照片效果不一致。
原因:
人像模式的拍攝處理方式是人臉美膚、背景模糊(大光圈效果)、背景色彩增強(飽和度、對比度、亮度)、四角稍暗。對周邊背景進行虛化,達到突出人像、美化人像的效果。但是,暗光、背光或佩戴黑框眼鏡的場景下,會存在微概率人臉檢測失敗,成像效果不佳的情況。
建議:
請您調整拍照姿勢、光照條件,然後重新嘗試。
9. 為什麼有些攝影愛好者說「人像難拍」呢有什麼辦法,能讓人像變得「容易拍」呢
人像不難拍,任何題材都沒有難拍這一說,只有拍好拍不好的問題。
有一句攝影經典語錄,拍的不好是因為你離的不夠近。這句話本來是用在掃街拍攝上的,我感覺用在人像作品上同樣適用。
突出主體,是拍好人像的關鍵。為了突出,當然要離被攝者近些再近些。
一張表情,五官突出的人像作品,不需要太多的道具,肢體語言同樣很吸引人。利用鏡頭,盡量靠近被攝者,一隻眼睛,一個睫毛,一張紅唇,甚至是面臉的皺紋,都是很好的表現形式。
拍好人像,鏡頭的選擇也很關鍵。定焦頭,大光圈,是拍好糖水人像的關鍵。
善於發現被攝者的美麗一面也是拍好作品的關鍵。再丑的人都有美麗的瞬間和角度,努力去發掘,去引導。
相信經過努力,多多嘗試,一定能拍出美麗動人的人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