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道障礙為什麼打不好
① 高爾夫球場中,會有一些障礙區,障礙區的作用是什麼
高爾夫球場最重要存在就是「障礙區」。因為高爾夫是沒有對手的游戲,它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最大的對手可能就是與大自然的對抗。在球場中征服或者躲避一個個長草、沙坑、湖水等,最終把球送進洞杯。突破艱難險阻,最重抵達成功的彼岸後,獲得成就和滿足感,這就是高爾夫的終極奧義!
現代高爾夫球場中,水面障礙設計應用較多,特別是在內陸球場中一般都會建造一些人工湖面一來增加擊球難度,二來可以增加球場景觀效果。
② 如何應對沙坑球
如何應對沙坑球
在球場上打球的時候,總是會遇到沙坑障礙,球也許會有落入沙坑的情況,那要如何應對沙坑球呢?下面就由我來告訴大家吧!
如何應對沙坑球
球一旦落入沙坑,第一個想法是如何把球打出來,打到可以繼續擊球的位置,比如:球道。不過,最令人沮喪的是擊球後,球並沒有從沙坑打出來,或者是又一次的落回到沙坑裡。
大體說來,在球場上需要面對的沙坑球有三種情況:果嶺旁的沙坑、球深埋在沙子里的球位、球道沙坑球,下面我們分別來講一下。
第一種是果嶺旁沙坑
當球落到果嶺旁的沙坑裡,而且球位比較好,也就是球落在沙子表面上的時候,要用「沙坑爆發球」把球打出來。具體的打法是:球桿桿頭並不直接擊到球,而是先打到球後邊的沙子,通過沙子把球帶出來,從而間接地把球打出沙坑。
沙桿是經過特殊設計的一支球桿,桿面下端像刀刃一樣的部分叫桿頭底沿。「沙坑爆發球」的打法並不是桿頭底沿切入到沙子里,那樣桿頭會過多地打到沙子里,從而無法很好地把球帶出來。正確的做法是把桿頭反彈角暴露出來,經過特殊設計的寬大的反彈角可以很容易從沙子上掠過,不會讓桿頭打的太深,或打到太多的沙子。過多的沙子會減小擊球的力量,也無法在球上形成足夠的倒旋來使球落在果嶺上後迅速停下,所以打「沙坑爆發球」時預備姿勢需要有所調整。
首先要把桿面打開,朝向目標的右側,然後再以正常方式握桿,桿面打開可以把反彈角充分暴露出來。可以看到,沙桿的反彈角設計的很寬大,可以很容易地從沙子表面掠過。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擊球,球會沿著桿面的方向向右飛,所以身體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肩膀、跨部、雙膝和雙腳都要朝向目標的左側,角度與桿面打開的角度相同。這樣互相抵消之後可以確保把球打直。
握桿不變,球位於雙腳中間,這時雙腳要陷入到沙子里,這樣做有三個目的。
1、 感覺沙子的質地。在沙坑裡,球桿在擊到球之前是不可以接觸沙子的,否則會被罰桿,所以這是唯一合法的可以感覺沙子質地的方法。
2、 使下半身穩固。特別是在松軟的沙坑裡,雙腳陷入沙子里可以使身體在揮桿過程中保持穩定與平穩。
3、 雙腳陷入沙子里後,下桿弧線會相應變低,這樣也可以保證桿頭先打到球後方的沙子。
揮桿要像正常球位擊球一樣平穩地全揮,但不可以沿目標線的方向揮桿,而要沿身體的方向,也就是相對於目標線向左的方向揮桿。前邊說過,我們不能用球桿直接打球,而要先打到球後邊2到4英寸位置的沙子,所以要把注意力放在希望打到沙子的位置上。再像平時一樣完整地上桿,下桿時身體也像平時一樣轉動,確保桿頭可以掠過沙子表面,之後再做出完整的送桿和結束動作。球桿打到沙子,沙子再將球帶出,這樣可以在球上產生足夠的倒旋,球落在果嶺上就能迅速停下來。
問題:既然是全揮桿,那如何控制擊球的距離?
教練解答:可以通過調整桿面打開的角度及身體朝左的角度來打出不同的距離。如果擊球距離比較近,桿面就要多打開一些角度,身體也相應地以相同的角度朝向左,在相同的全揮桿下就可以打出較近的距離。相反,如果擊球距離比較遠,桿面打開角度略小,身體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樣就可以把球打得更遠。多大的角度對應多遠的距離是因人而異的,具體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和經驗來得知自己打出特定的距離需要打開多大的桿面。
第二種情況,球深埋在沙子里的球位(深埋球位)的打法
這是一種很難處理的球位,,球位於沙子表面以下,呈「荷包蛋」狀態。與「沙坑爆發桿」的打法不同,這種情況需要桿頭底沿像刀刃一樣方正地深切到沙子里,把球「挖」出來。因此,預備姿勢也需要調整。
保持桿面方正,然後握桿,身體的站位與目標線平行,雙手左移以減少桿面角,同時將重心放在身體左側,這都有助於下桿時角度深一些。
雙腳同樣要陷入到沙子里,藉助預備姿勢的調整,揮桿時要沿比較陡的.角度來上桿和下桿,同時揮桿要猛烈一些,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力量把球打出來。通過猛烈的下桿,使桿頭底沿切進球後方的沙子里,把球「挖」出來,送桿動作不需要太多。
記住面對深埋球位的時候,首要的想法就是把球先從沙坑中救出來,打到可以繼續擊球的位置。因為比較難打,如果沒有把球救出沙坑,不但會浪費掉一桿,也會讓人非常沮喪。所以,深埋球位也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掌握。
第三種是球道沙坑球的打法
球落到球道沙坑的時候,通常離果嶺還有一百多碼的距離,我們可以嘗試把球打出沙坑的同時,讓球盡量的接近果嶺,甚至落到果嶺上。與前兩種打法不同,這個時候要讓球桿的桿頭首先擊到球,向著果嶺的方向乾脆利落地把球從沙坑裡打出去。
保持桿面方正地握桿,身體與目標線平行,重心放在身體左側,球位可以稍靠右,以減小桿面角從而打出足夠的距離。雙腳同樣要陷入到沙子里,並且像在正常球位時那樣揮桿擊球。
因為要盡量把球打到果嶺處,所以可以根據距離的遠近選擇包括木桿、長鐵、短鐵、沙桿在內的所有球桿,但前提是要保證所選球桿的桿面角足夠把球打出沙坑邊緣。可以想像,如果桿面角不夠大,擊球後,球撞到果嶺邊緣,又彈回到沙坑的話,會是一件讓人相當沮喪的事。所以原則是先要保證球可以被打出沙坑,在此基礎上選擇能把球打到盡量接近果嶺處的球桿。即使上不了果嶺,也比擊球後球仍然留在沙坑裡要好的多。
沙坑裡的沙子不會總是平整的,會有起伏坡度。在上坡球位,預備姿勢時身體要與坡度垂直,這個時候桿面角會相應增大,球會飛得高,達不到應有的距離,所以可以換一支號數小一些的球桿來打。下坡球位正相反,可以換支號數大一些的球桿,以增加桿面角。
如果球位高於腳,以正常的預備姿勢瞄球時,桿面會趨於指向左,擊球後也會飛向左邊,所以要稍微打開一些桿面來抵消。球位低於腳時與此相反,桿面會指向右,要通過稍微閉合一點桿面來抵消。
在平時練習時一定要拿出一部分時間練習沙坑球的打法,不然在球場上面對這樣的球位時不知該如何處理。盡量去練習各種可能出現的沙坑球位,練習得越多,就能掌握的越好,越有經驗,下場時面對具體的問題也就能處理得更加得心應手了。
;③ 高爾夫球為什麼打不好
高爾夫球為什麼打不好
高爾夫球為什麼打不好,高爾夫球是不少人喜歡的上檔次的運動,而外我們生活中高爾夫,被俗稱為小白球,是一種室外體育運動。高爾夫有許多規則,以下分析高爾夫球為什麼打不好?
高爾夫球為什麼打不好1
對於打高爾夫來說,擊球扎不扎實是檢驗擊球水平的重要標准之一。如果擊球扎實,那麼不論是對穩定方向還是提升距離都有很大的幫助,任何一個優秀的球手所具備的特質之一就是能夠扎實觸球。
而業余球友之所以打不好,也大多與擊球不扎實有關系,因為當他們總是打深、打薄的時候,不但會對擊球距離失去掌控,而且連方向也無法得到保障。
換個角度來看,即使你的水平不高,但只要可以經常扎實擊球,打球體驗感也是一定好的,反之則體驗感極差。對此,相信很多球友在下場打球時都深有體會。
那麼,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擊球不扎實呢?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盤點一下。
1.不合理的站姿會影響扎實觸球。站位時如果上半身過於直立或者過度向下彎曲,就會形成扁平或者陡峭的揮桿平面,從而導致容易打薄、打厚。所以,只有合理的身體姿勢才有助於形成理想的平面,從而幫助我們更容易扎實觸球。
2.擊球准備時,球的位置也是經常被忽略的原因之一。當球位太過靠前時,桿頭容易先觸地再觸球;當球位太過靠後時,則容易擊中球的頂部。任何時候都不要讓球位的位置超過左腳內側。
高爾夫球為什麼打不好2
掌握打球技巧
1.放緩自己的節奏
打球時,無論結果好壞都要不猶豫,學會在擊球時減少周圍環境的影響很重要。
第一,只需想著擊球方向、落點、放慢呼吸以及相信自己能做到;第二,放慢節奏,太過緊張會導致揮桿過快、上桿不完全,或上桿過快。
2.比賽前先熱身
即使是正式比賽時,也可以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多做幾次空揮桿動作,當你覺得有信心並准備好時再擊球。
當然,擊球前的熱身運動是不可少的,這樣能緩解一定的心理壓力。
3.記住好球的感覺
當你打出一記好球時,請記住這個擊球的感覺與方式。這就是選擇性記憶,不要因為打得不好而抱怨,要記住打球就是不斷犯錯和不斷改正的運動。
我們需要忘掉不好的揮桿,記住自然、協調的揮桿感覺。
4.集中注意力
擊球時,集中注意力,不要想著其他事情,尤其是那些喜歡球的球友,當涉及的賭資較大時,心理壓力會更大,也很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比如在第一洞開球時,別想著這次總桿能打多少,在果嶺推桿時別想著下一洞開球。
如果可以,在下場前一兩天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別把不愉快的`情緒帶到球場上。
5.自我鼓勵
自我暗示是每個人的秘密武器。比如自己心裡想著「擊球時不要過快地抬頭,等球擊出之後再抬頭」,這是一種暗示。
還有一種暗示是自我肯定,在困難的一桿之前對自己說「我可以的,沒問題」來鼓勵自己。
6.情景化想像
很多球友不遠萬里地奔波到現場去看一場有頂級球手參加的大賽,很多時候不是為了追星,而是想切身學習與體驗高手的球技以及擊球時的狀態與氣場。
而有部分球友每次看完之後第二天下場打球成績也會相對較好,這就是想像與形象化。
因為感受過頂級球手揮桿和競技後,自己也想表現這樣的協調性與氣場。因此,即使不能去現場觀看頂級大賽,觀看球技很好的球友揮桿也是不錯的選擇。
7.巧用戰略
當自己信心不足時要學會巧用戰略。
這個用一個案例來說明:賈斯汀·羅斯會在比賽中第一桿用球道木開球,來增加信心,因為他認為球道木准確性高,不容易失誤。因此當你信心不足時,可以選擇犧牲碼數來換取穩定,最重要的是要調整心態,對自己的戰略有信心。
8.最佳狀態
經常有球友這樣的感慨「打好了也不知道是怎麼打好的」,但是這種狀態保持得並不長久。
為何不能一直保持?答案是這種狀態是由人的潛意識造成的,它也會記錄你所有的高爾夫記憶與經驗,這正是從另一個更穩定的狀態擊球。因此,當處於最佳的狀態的擊球時,請記住這種狀態。
高爾夫球為什麼打不好3
打高爾夫球有哪些好處
兒童可提高記憶力:現在有不少父母周末帶著孩子一起去近郊的高爾夫球場練球。小朋友們在球場上讓大腦充分有氧呼吸,對提高記憶力很有幫助。同時,高爾夫球場是一塊相對優雅高端的運動場,家長們不會擔心孩子在球場上交到不好的朋友。
中年男性可提高「性趣」:值得一提的是,專家指出,高爾夫作為一種比較平緩的運動,更適合中年男性。它有助於提高男士性趣及性生活質量。專家同時提醒,在高爾夫運動中還是要把握好度。感到非常疲憊的時候,就要馬上停止,切不可逞強。過量鍛煉也會導致性慾降低。
女性可瘦身塑形: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高爾夫運動是擊敗腰腹脂肪的有力武器,這一點對於體形較胖的初學者來說效果尤為明顯。分析高爾夫球動作,可以發現,高爾夫擊球動作是全身的整體運動,它通過腰部發力帶動上肢將球擊出,是一套集協調、力量、爆發力的完整動作。
打高爾夫注意事項
兩手握桿用力要均衡,假如只用一隻手揮桿會造成脊骨四周的肌肉鍛煉不平衡,不利於保持頸部和背部的健康。
握桿時不要握得太緊,否則相關聯的肌肉就會輕易疲憊。恰到好處的握桿力度可以加快桿頭速度,減少體能浪費。
打完球後不要馬上停下休息。運動立即停止時肌肉會有緊綳疼痛感,此時為了加速身體機能恢復常態,應散步5分鍾左右來緩和神經肌肉緊張,同時放鬆關節、按摩肌肉。
習慣上午打球的練習者一定不要不吃早餐、空腹打球。總之,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葷多素,營養均衡,少吃多餐,進食規律,持之以恆。
打高爾夫的姿勢
在站姿之前,應該先從球的後方向目標方向眺望,在目標線上尋找一個標記,並確定球與該標志物之間的連線,即為球的飛行方向。
確定球與足的位置關系,從球的位置引出一條與球的飛行方向垂直的線,一般情況下,左足足跟靠近該線。
兩足跨線並攏而立,左足尖稍向外撇開,左足跟靠近該線。
將重心移向左足,根據所使用的球桿適當地將右足向右跨出,即完成了站位動作。
④ 高手進!為什麼動作什麼都練得不錯,就是打不好球呢
高手進!為什麼動作什麼都練得不錯,就是打不好球呢?
腥台愁亂牢浪顯有節腔
⑤ 檯球怎樣才才能打的好呢
檯球的瞄準:在打球的過程中 有的人打的准有的人打的不準,或者這個樣子的球我會,打起來特別得心應手,那樣的球我打的不好,老實失誤的時候多一些。相信大家都應該有這樣的感受。其實如果我們按照物理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或許會有些收獲,大家知道,檯球的直徑是小於袋口直徑的。只要在袋口允許的范圍內,球一般的情況下是可以下袋的,通過逆推的方法,我們只要保證球在這樣的誤差范圍就可以了,怎麼樣子保證球的誤差盡可能的小,我查了好多資料發現,打球的時候不看母球,看目標球,從我們打球的標准姿勢來看,球桿一般處在下巴的正下方,兩眼之間,這個樣子只要我們能夠看到袋口的中間點與通過目標球球心聯線的點的直徑的另一端的點,冷靜果斷出桿,目標球是可以下的。有的人說,在直球或者是角度特別小的情況下可以,但是當角度大了就打不下了,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就是考慮上母球的半徑,球桿和母球相撞之後,母球按直線方向運行,相當於你桿的延伸,此時雖然你瞄的是正確的點 但是你要是仔細觀察一下你會發現,母球並不能撞到你瞄的哪個點,也就是說首先和目標球接觸的不是你桿與母球接觸點的通過圓心的母球前點。所以在擊球過程中適當的錯開一點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你也能打的神准。:)(這種瞄準是在姿勢正確的前提下運用中桿擊球) 檯球的桿法:我在說上面瞄準的時候有的人可能會說,我要是打偏桿那目標球的運行軌跡就是弧線了,那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對不同的人來說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說不讓點有的人說讓點,我個人認為在擊球的過程中偏桿是不用讓點的,但是扎桿就需要讓點,因為偏桿運行是一個弧線,只不過是在中間脫離了一下直線的軌道,等繞過障礙物時又回到原來的軌道上而已。只要桿法合適,是可以准確擊中球的。但是扎桿就必須讓點了,以為運行軌跡是一條直線和一條弧線的合成。發生了方向上的變化。沒有太多的規律而言,就是需要多多聯系來提高准確率。以上這些說明合理的運用桿法能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一般來說母球分為九個區,在每個區擊球分別被命名: 中桿,擊打球的中部,可以把能量完全傳輸到目標球上,而母球靜止,俗成定桿。 高桿,擊打球的上部,可以把能量完全傳輸到目標球上,母球先靜止,而後旋轉往前運行,俗稱跟桿。 低桿,擊打球的下部,可以把能量完全傳輸到目標球上,母球先靜止,而後旋轉往後運行,俗稱縮桿。 左偏桿,擊打母球的左邊,有一個 )的弧線。 右偏桿,擊打母球的右邊,有一個( 的弧線。 右低桿,擊打母球的右邊偏下,運行軌道首先是出現( 擊打球之後出低桿。 左低桿,擊打母球的左邊偏下,類似上面的情況。 右高桿,擊打母球的右邊偏上,類似上面的情況。 左高桿,擊打母球的左邊偏上,類似上面的情況。 基本的就這些,當然還有高級桿法,例如跳桿、扎桿 跳桿的要領是,瞄準球的中心,一般擊打球的中上部(也可以擊打中下部)發力,快速抽桿。 扎桿的要領是要掌握平行線原理。 檯球的發力:中桿的時候,根據球的遠近和局勢的需要選擇力量的大小。 選擇不同的球,不同的位置,用同一種桿法練習; 選擇相同的球,一個定點位置,用不同的桿法練習; 還有系統的訓練,比如十字架,蛇彩之類的 等這些東東都練個差不多了的時候你可以,開始碼球開始開局訓練,在球局中鍛煉你的桿法。等你的桿法運用成熟之後,你要鍛煉你掌控全局的能力,一個簡單易行的練習方法是自由球訓練法,就是在開完球之後給自己一個任意自由球,然後強制自己認真打,爭取一桿清台。如果失誤,則重新開球。直至能經常清台為止。 檯球的心理:一個好的球手,不光有過人的球技,還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於檯球愛好者來說,可能球技也是很出眾,但是心理素質特別差,一到比賽、碰到高手或遇到不了解的時候就緊張,過於注重防守,自己的特點和優勢發揮不出來,造成遺憾。所以我們在打球的過程中,要理性的看待自己,把自己的特點和優勢發揮出來,別忘了他會的東西你全部都會! 幾種練習檯球技術的方法
⑥ 檯球打不好的原因是什麼
一 握桿手勢 無論是右手握桿或左手握桿、握桿的位置很重要,握的合適能輕松自如平穩擊球。這是打檯球開始的第一個重要因素不可輕視。 首先要找到球桿的重心,方法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做成一個圓圈或一個鉤,把球桿套在圈裡面,然後左右推動球桿調整直至平衡為止,套在球桿上的手指位置就是這支球桿的重心。再從這個重心向桿尾移動20到30厘米,這個部位便是一般握桿的合適位置遇有特殊打法需要,還可以前後移動調整握桿位置。 握桿時,不能握得太緊,不然手和手腕肌肉緊張,手臂僵硬,不能平順滑動出桿擊球,右手握桿時,拇指和食指在虎口處輕輕夾住球桿,好像一個吊環,衩際握住球桿的是手的前部,即:拇指和前兩個手指,另外兩個手指虛握,小指包繞在球桿底部,主要配合控制球桿的平衡穩定,使球桿保持直線運動。 二 桿架手勢 用手為球有做成的各種支架稱手桿架,架桿或台架等。在台或以架等。在檯球運動中往往被人忽視了它的重要作用,要保證擊球的准確性,必須有自然而穩定的桿架來支承,它可以准確地引導球桿進行擊球動作的導向。 1 平背式桿架手勢:先把左手掌伸直,手心向下按在球台檯面上,五指盡量岔開、指開緊抓檯布,形成一個寬而有力的穩定桿架基部,然後掌心稍微拱起,拇指緊貼食指翹起,食指與拇指之間便出現一個凹槽,球桿便可以放在凹槽上活動自如。如需要調整高低時,可以使手指伸平手掌降低、拱起而升高適應擊球需要。這種桿架高度低,適用於球徑較小的落袋式檯球。 2 鳳眼式桿架手式:為了容易理解,方便練習,現把這種手勢分解成單項動作圖解說明如下: (1)將左手平放在球台檯面上,手心向下,由手腕到指尖,向內側稍微轉個小彎。 (2)小指、無名指和中指,一齊向內側轉動拱起,手掌左邊壓在檯面上,三個手指形成支撐的手勢。 (3)當左手與球桿方向接近直角時,左手拇指和和食指尖向一起捏。 (4)拇指和食指形成一個圓圈後,便可以把球桿插入圈內來支撐球桿擊球。如果需要調整高低時,呆伸展或拱起中指來調整。因這種桿架高,多用於球徑大的開侖檯球。 3 V形桿架手勢,如果遇到在主球後面有一個球造成擊球障礙,為了不碰這個阻擋球必須將球桿抬高,主球和阻擋球越近,打好主球的難度就越大,如果主球緊緊近阻擋球做桿架的手應更近些,角度就更陡些,以便打中主球,相對的可擊部分就很小,打不好就要滑桿。 把四個手指頭豎起來,支在阻擋球後面,盡量把大拇指翹起,把球桿架在拇指和食指間形成的V形槽里,擊球時,球桿順著槽滑動,如果擊球需要時,球桿把還可以抬高。這是不太舒服的一種桿架,但又非常重要,不會是不行的,應該經常練習支撐的手指,直到能穩當面而有力的支起球桿為止。 4 台邊桿架手勢 由於球的位置變化多端,以及打法不同,僅靠幾種常用的標准桿架手勢,不可能是萬能的,所以桿架手勢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多種多樣的,有五花八門的名稱。 三 身體姿勢 能否瞄得准打必進,擊球姿勢起著重要的作用,有的人,初學時並不注意,只是隨隨便便地站在球台前揮桿就打,這是種極為有害的開始。常見一此球手,打了多年檯球,球技並不出色平平常常,深感苦惱,當發現擊球姿勢不正確,有心糾正力圖提高球技水平,但已形成習慣很難改正。因此必須強調,初學開始,必須懂得並嚴格要求自己,一定下決心使自己的擊球姿勢是正確的合格的。 1 身體站立位置,首先要確定身體站立的合適位置,這要根據球和球桿的方向距離來決定。 先用右手按照要求握好球桿,而向球台上要打的主球方向站好,平握球桿,桿頭指向主球,與主球相距6—10厘米左右。握桿的右手拇指要和褲子側縫對齊。球桿的指向必須與主球行進方向成一條直線。 2 腳的位置:身體站立的位置確定後,握桿的右手原位不動,在兩腳立正站立的姿勢下,左腳向左稍前側方邁出一小步,寬度與肩寬略等(可根據身材高低調整),右腳尖向右外側自然轉動45度左右。兩腳平放在地面上,不要虛提或離開地面,右腳綳,構成一個穩固、堅定的擊球姿勢。 3 上身姿勢: (1)落袋式檯球。如司諾克和美式花球球小檯面大,准確度要求高,所以一般多採取腑身視瞄準擊球,用平背式手桿架,上身向前平伸,與檯面很近,頭略抬起,下頜與球桿相貼,兩眼向前平視,順著球桿方向瞄視。 (2)無袋撞擊式檯球,球徑大,主球只要能碰撞上兩個目標球便可行分,多採用重疊式(厚薄度)瞄準法,准確度要求不高。手桿架採用比較高一點的風眼式桿架。瞄準時,雙眼在斜上方掃視球台上的三個目標球,因此,只要上身稍微向前傾斜一點,便可以縱鑒全局。 4 面部位置:正確擊球姿勢的形成,不能忽視面部位置的關鍵性作用。面部不正就瞄不準,也就不可能擊球入袋。要想做到打得准,彈不虛發,使球按照預想的路線行進,就必須特別注意,使面部的垂直中心線與球桿的中軸線,保持在同一個垂直中心平面上。 怎樣才能把面部擺正呢?具體做法是在瞄準時,將下頜對准球桿中軸線上,並與球桿相貼,兩眼保持水平,向前平視。這樣面部中心,包括鼻子,嘴和下頜,便都能與球桿和右後臂,進入同一個垂直平面里 1.身體姿勢: 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兩腳分開略與肩同寬,(以右手持桿者為例)右腳蹬直,左腳彎曲,身體很自然地貼向檯面,這時你要感到兩腳和身體是很穩定的,沒有過分前傾或是後坐的情況,身體也沒有不舒適感,特別強調兩腳站穩以及身體舒適。你可以做以下實驗:身體離開檯面,不要拿桿,雙手背在身後或者自然下垂,然後試著把身體壓低,這時如果你沒站穩的話很容易感覺到。 2.手架 手架在擊打過程中也是很關鍵的,其作用是作為身體的第三個支點,為出桿提供一個穩固的通道以及調節母球擊打點位。總之手架是否穩固是進球的一個前提。首先,張開手掌按與檯面,手掌攏起,四指抓緊檯面,拇指緊貼食指形成一個穩固的v型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擊打過程中食指和拇指根部不得離開檯面,手形不能在任何時候鬆散。 3.握桿 很多人打球喜歡把球桿握得很緊,甚至時間一長手上還會打出繭子,而且這樣也打不力量來,其實用手指輕輕握住球桿就行了。其實打檯球就象釘釘子一樣,如果你把榔頭握得很緊,那麼手腕也會隨之而僵硬,試想你會這樣去釘釘子嗎。 4.試桿 在身體趴到檯面以後,接下來要的事就是試桿,你應該保持握桿的小臂是放鬆且自然垂直的,換句話說你握桿的手指、手臂、肘關節、肩關節都應該很放鬆,這樣才能發出力來,如果很僵硬勢必影響到你的發力和擊球准確性。然後把球桿盡量放平,這時你握桿的「拳頭」、下巴、手架和目標球應該是成直線的,然後,用你的小臂輕柔地帶動球桿做水平的抽動,使桿頭貼近母球的擊點,這樣反復試3、4次使之感覺平順,注意節奏要掌握好,不益過快。 5.瞄準 很多人在得到一個機會後就急於趴到球台上准備擊打,實際上這個時候你不妨走到台邊彎下腰看清楚正確的瞄準點,由於視角的關系,有些角度的球當你趴到檯面後看到的角度並不是正確的,特別是一些看似直線的球。在你正確找倒了目標球的瞄準點後,很多人的視線就開始找不到方位了,到底目光該注視哪裡,其實在試桿的時候,目光可以在母球的擊點、目標球的撞擊點和袋口之間來回,沒有硬性規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在出桿的時候目光是應該盯准目標球而並非母球更不是袋口,很多人在出桿後馬上就抬頭去看袋口,這是很不好的習慣,擊球動作還沒完成就提前起身抬頭,造成了擊球失誤。 6.出桿 手臂帶動球桿水平地向後拉去尋找發力點,拉多少根據你所需發力的大小而定,注意拉桿要平,如果需要大力,這時可以松開後三指,否則手腕會感覺別扭,找倒了發力點後,有一個很短暫的停留,這時你要在精神和身體兩方面做好准備,然後信心百倍的出桿,不要有任何猶豫,注意出桿不要太猛,要逐漸加力,當桿頭到達母球的時候加到最大,這時你會體會到一種刺穿母球的感覺,這時不要立刻把桿抽回來要把力發徹底,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完成,如果猛然發力,那麼你只能聽到球碰球的聲音,而沒有那種穿透感.不少人認為到這里就算完成了一次擊打,其實出桿後身體的保持很重要,整個擊打過程中除了眼睛和手臂,其他的部位都必須保持靜止,直到目標球落袋或者母球已經趨於靜止,在此之前不要提前抬頭,起身,也不要隨著出桿身體順勢向前,另外手架也要保持不能變形. 總之以上這些內容是需要大家在平時的練習中不斷去體會和調整的,通過練習使這些東西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 謝謝!
⑦ 高爾夫之9:法無定法,不同球位環境下揮桿軌跡(上桿通道)打法
高爾夫之9:法無定法,不同球位環境下的各種揮桿軌跡(上桿通道)和打法。
打高爾夫因為人雙腳張開站在地上、雙手合一持桿、打地上靜止的球、把球打向身體左前方的打球約束條件,又因為打球的工具「人」的類圓規結構和人體的寬度,那麼就要求人要水平方正地轉身,這樣才能桿桿穩定地擊打到同一水平高度位置的球(地上的球)。水平則身體不起身、不抬頭,方正則身體不側移、不側翻。人水平方正地轉身,桿頭自然就會走inside inside的揮桿軌跡,上桿通道是高速公路上桿通道。人也需要水平方正地轉身,這樣符合人自然的身體結構,揮桿軌跡才穩定,擊球力道才穩定,球出去的距離和方向才能穩定。這些是高爾夫這一運動本身所定義的,事物就是這么產生的,事物產生就是這個樣子的。
這種揮桿軌跡,因為上桿時桿頭往身體的「右後」方轉上來,桿面會越來越開放、打開、open,所以叫開放式打法。絕大部分職業球員採用的都是這種標準的開放式揮桿軌跡的打法,所有書上、教練、教學視頻教你的都是這種打法。這種打法是基於打球的約束條件和打球人的身體結構出發,採用的最可靠、最穩定的打法,因為利用人方正的轉身,腰胯帶著肩手走,完成方正地擊球,球出去的距離和方向都穩定,打起來也輕松、不費勁。
但是,這是正常的情況,球道正常、球位正常、打球的人身體正常,就採用這種標準的開放式打法。一般的教學因為不可能去考慮你個別的身體條件,也不可能去考慮球位的異常情況和球道質量的異常情況,針對的都是練習場塑料墊子或者理想球位情況,所以教你的都是這種標准開放式揮桿打法。但是,這種打法存在的問題是由於是腰胯方正地轉身帶著桿頭方正地走完成擊球,是inside inside的揮桿軌跡,桿頭會與地面存在較長距離的接觸,擊球前後會有一小段直線,大家看PGA球員打球都是挖起一塊草皮。所以,當球位正常,球在球道的地表面上,這種揮桿軌跡可以完成非常方正地擊球,球出去的距離和方向都方正而穩定。但是,如果球位不好,比如說球陷在球道打痕里,那麼這種inside inside揮桿軌跡,行進的桿頭的力道就很可能被高出於球底水平面的球道打痕環境破壞掉,球周邊的球道打痕環境會對桿頭行進造成羈絆,加之業余球員的轉身速度不夠,揮桿力道不夠,不足以去突破球道打痕對桿頭行進的羈絆,球就打不實,打出地滾球,球的距離出不來;桿頭因為受到打痕的羈絆也不能完成方正的擊球,球也往右飄。
所以,球位不理想,球並不是位於球道的水平地表面之上,而是陷在球道打痕之中時,或者球道質量本身不理想,比較硬或者比較黏(泥地球場),這種開放式打法就很可能會導致較大概率的擊球故障。所以,根據球位環境和球道質量的情況,就可能需要採用不同的打法,業余球員同樣需要掌握不同的打法和處理方式。關於球道打痕、球道打孔、球道鋪沙、果嶺打孔、果嶺鋪沙、泥地球場、沙地球場的不同打法和為什麼要採用不同打法的原因在《高爾夫認知體系策略心法》中都有詳細的描述,這里就不浪費時間展開了。
其實,業余球員打球會遇到比職業球員更多的異常情況,業余球員的球場不可能維護得像打職業比賽的球場那麼好,甚至球道打孔、鋪沙,果嶺打孔、鋪沙,你都得打,這在PGA比賽是不可能遇到的情況。當然,即使是正常的球場情況,你的球也可能落到球道打痕中,或者飛到三級球道沒有草的泥地上、潮濕的泥土中,這時候還採用標準的開放式揮桿打法大概率就會出問題,因為業余球員的轉身速度不夠,擊球力道不夠,球位所處的不正常環境狀況會極大地干擾你的桿頭行進,使得桿頭接觸球時力道和方向都出問題,球就打不穿、打不透,距離出不來,方嚮往右飄。
因此,當球位所處的球道狀況不理想,如打痕、泥地時,為了防止異常的球道狀況嚴重干擾擊球的扎實,就要減少桿頭擊打球前後與球道的接觸距離,直接先打到球,避開球周邊的球道環境(如打痕),從而避免球道異常對桿頭行進造成羈絆,實現扎實地擊球。那麼,就要採用陡峭的揮桿軌跡,利用桿頭自由落體的「勢」的outside in的揮桿軌跡打法,而不是方正的inside line inside的揮桿軌跡打法,這樣直接擊打到球,減少桿頭接觸球之前與球道的糾纏,避開球道異常對桿頭行進的干擾,從而實現扎實地擊球。
這種outside in揮桿軌跡的打法,因為上桿時桿頭往身體的「右上」方轉上來,上桿陡峭,上桿時桿面越來越封閉、關閉、close,所以叫封閉式打法,上桿時桿頭走的是鄉村公路通道或者介於省道和鄉村公路之間。這種outside in陡峭揮桿軌跡的封閉式打法,下桿時利用了桿頭重量自由落體的「勢」,腰帶肩手帶著桿下來,因為陡峭的下桿軌跡減少了桿頭與地面的糾纏,可以更扎實地擊打到球。封閉式打法因為桿頭走outside in的揮桿軌跡,上桿時不需要像開放式打法那樣腰胯方正扭轉的能力,下桿時是順著桿頭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落體的「勢」,下桿也不需要如開放式打法那樣的腰胯方正扭轉能力,把球桿舉上去後,用身體把球桿帶下來,利用桿頭重量的自由落體的「勢」,就可以非常扎實地擊打到球,而不像inside揮桿軌跡那樣需要腰胯的充分方正扭轉帶著桿頭前進。當然,封閉式打法因為上桿時桿頭走鄉村公路通道,存在腰手分離,身體的自由度大,下桿時outside in的下桿軌跡,那麼下桿的可能路線很多,桿面擊打到球時桿面不方正的可能性增大,球出去方向的穩定性差一些;同時,因為揮桿陡峭,桿頭下來更多是拍球而不是砍球,球的倒旋少甚至沒有,球就會比較沖,球上了果嶺不容易立即停住,距離的穩定性差一些;另外,因為腰手分離,下桿時肩手回到方正位置的不確定性增大,腰帶肩手可能會存在延遲,容易造成轉身擊球的不充分,必須堅決強力地轉身才能避免轉身不充分;同時,因為腰手分離,揮桿陡峭,腰胯的扭轉平面不是符合人身體結構的近水平扭轉平面,再加之球位情況不好,下桿時桿頭被球道反彈或者阻滯而造成腰部的震傷或者挫傷的可能性增大;此外,因為下桿時每次要腰去把與腰分離的肩手拉回來,而不像開放式打法腰帶著肩手自然轉就可以了,打起來會累一些。所以,綜合起來,封閉式打法的距離和方向的穩定性比起開放式揮桿打法會差一些。但是,這種打法由於桿頭擊打球之前不會與地面發生糾纏,減少了球道異常狀況對擊球的影響,在距離和方向的精度差一點的情況下,可以把球打得很扎實,在異常球位下可以讓球飛上果嶺或者飛到果嶺邊,下一桿可以比較好地把球救回來。一旦球到了異常的球位(如球道打痕里),你要的是把球扎實地擊出,距離誤差大一點,方向偏差大一點,但扎實地把球擊出on到果嶺上或者果嶺附近是首要的,而不能因為擊球的不扎實而導致需要飛越水障礙的球下水或者距離出不來離果嶺相距甚遠造成多出一桿。
封閉式打法、outside in揮桿軌跡的打法,少數的PGA職業球員也是採用這種打法,並不是不可以的。所以,打高爾夫,大家不要有非黑即白的概念,不是只有一套標准揮桿形態,並不是其他揮桿形態就一定是野路子,因為很多時候是因為球員身體或者習慣原因,他們只能或者更習慣採用另外的打法,只要循道行術,同樣也可以打得很好。
說到這里,業余球員肯定就激動了,說我就是這么上桿的,我就是封閉式打法,原來PGA職業球員一樣的也有用這種打法的,那跟我是一樣的。球場上,大部分的業余球員採用的是封閉式上桿的打法(只有少數是採用開放式打法)。但是,採用封閉式上桿打法卻並不是真正的封閉式打法,而是「偽封閉式打法」。他們只是上桿時桿面越來越關閉,桿頭走鄉村公路通道上桿,表面上是封閉式打法。實際上,他們是因為轉肩上桿,肩手把球桿舉上去,形成的陡峭上桿,最後形成了上桿時桿面關閉;另外,他們上桿把左手打得筆直的,上桿通道又不在高速公路通道,最後就只能走到鄉村公路來,才能維持左手的筆直,最後形成了上桿時桿面關閉。但是,他們的上桿是用肩發力轉上去的,用肩手發力舉上去的,用上半身發力轉上去的,而並不是腰胯主動發力推著肩手把桿轉上去的。下桿時,他們也是肩主動發力,腰跟著肩走完成下桿擊球,而不是腰胯發力,腰帶著肩手下桿完成擊球。所以,業余球員表面的封閉式揮桿軌跡並不是真正的封閉式打法,而是「偽封閉式打法」。大量的業余球員採用肩發力上下桿的偽封閉式打法,以至於出現打深、打厚、剃頭、砍飛等各種情況,主要的原因都在這里,用肩發力上下桿的偽封閉式打法。當然,還有他們球位不對,身體追著桿跑,桿追著球跑,自然就出來打深、打厚、剃頭、砍飛等各種情況,這個問題在這里就不說了,是《高爾夫認知體系技術圖解》中說得口乾舌燥的問題,大家自己翻翻書就行了。
一句話,「無論開放式打法還是封閉式打法,動力源都在腰力,封閉式打法同樣也是腰力,同樣是轉腰胯上桿和轉腰胯下桿,而不是用肩發力上桿用肩發力下桿」。封閉式打法同樣是腰胯轉身上桿,只是上桿到後半段的時候,會轉肩上桿,手腰會出現分離,讓桿頭走outside的上桿路徑,桿頭走到鄉村公路的上桿通道,形成陡峭上桿,以便下桿時利用桿頭重量的自由落體的「勢」,用陡峭的outside in揮桿軌跡下來,桿頭接觸球之前不與地面發生糾纏,從而實現更扎實地擊球;下桿時同樣是腰胯主動發力啟動下桿,腰帶肩手下桿,腰主動發力把分離的肩手拉回來,加速轉身完成擊球,而不是很多業余球員的肩主動發力下桿、腰跟著肩手走。因此,業余球員的「偽封閉式打法」和職業球員的「封閉式打法」是兩回事。
所以,高爾夫存在不同的打法:開放式打法和封閉式打法。開放式打法就是開放式揮桿軌跡,inside inside揮桿軌跡的打法,書上和教練基本都是教你這種揮桿形態的打法,高爾夫之1-8講的所有動作要領都是講的inside inside揮桿軌跡和高速公路上桿通道的開放式打法,已經非常詳細了。下面對採用封閉式打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補充講一下,因為大量業余球員是採用偽封閉式打法,如何把偽封閉式打法變成真的封閉式打法,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提升打球成績,避免各種莫名其妙的擊球故障。
封閉式打法前面說過了,就是上桿是outside的上桿,下桿是outside in的下桿的打法,上桿通道在鄉村公路或省道和鄉村公路之間。那麼,上桿的時候手腰會分離,腋窩下面會透風,當然左手也不可能自然打直。所以,採用封閉式打法時,不要去強迫自己左手打直,你的左手一定會有點打彎,不可能打直的。由於要利用桿頭重量的自由落體的「勢」,在陡峭上桿的情況下,下桿時要很方便地把桿頭帶下來,那麼,上桿到頂點時桿頭就不能水平指向目標方向,而會有點指向天空,以便下桿時更好地利用桿頭重量自由落體的「勢」。由於上桿陡峭,當然就沒那麼多引桿現象了,起桿時桿頭會更早地離開球和地面。
由於揮桿軌跡是outside in,上桿通道陡峭,腰胯轉動上桿的時候,桿頭接近走鄉村公路,上桿到後半段就會有轉動肩膀上桿,就會出現肩手和腰分離,肩手的自由度就大,而不像開放式打法那樣肩手被卡住了主動發不了力,那麼下桿時非常容易造成肩膀主動發力下桿,這是很多業余球員封閉式上桿後用肩發力下桿,以至於打深、打厚、剃頭等各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所以,下桿時一定要告誡自己,用腰主動發力下桿,腰發力帶著肩手下桿,切不可肩主動發力由肩帶著手、腰跟著肩走去下桿。這是關鍵,也是偽封閉式打法和封閉式打法的根本差異,任何時候都是腰主動發力,帶著肩手走。另外,封閉式打法由於腰的扭轉不是在近水平面扭轉,不符合人身體的自然結構,容易造成轉身送桿不充分,所以一定要下桿堅決、轉身充分、送桿到位,將球打穿,不可半途而廢。此外,由於封閉式打法是outside in 的下桿,桿面更多地會扣下來、拍下來,球更多地會打向目標左側,所以瞄準的時候需要適當瞄著目標方向的右側,適當進行瞄準方向的調校。還有球位的問題,outside in陡峭揮桿的封閉式打法,有點類似打剃頭槌,那麼球位要更靠右一些,一方面是確保擊球的扎實,另外一方面更大程度地確保在桿頭下降中擊球,球形成倒旋的可能性增大,更方便球上果嶺後停止。
所以,你採用封閉式打法時,系統隱患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多,特別是上桿時腰手分離,下桿時腰要去把分離的肩手拉回來,打起來自然更累一些,穩定性會差一些;上桿時由於腰手分離,肩手的自由度大,很容易肩主動發力下桿,腰被動跟著肩手走,就容易出現打深、打厚、剃頭、砍飛這些擊球故障。而採用開放式打法,只要球位位置對,基本都不會出現這些故障。所以,你去問如何避免「打深、打厚、剃頭、砍飛」這些擊球故障時,採用開放式打法的人他是理解不了你的。
當然,除了球位環境原因需要採用封閉式打法以外,如果不是因為球員錯誤認知下採用偽封閉式打法,而是因為球員身體原因、年齡原因、習慣原因,他們需要這種打法。業余球員中很多因為腰不能方正地轉了,腰轉不動了,需要用肩膀或者上半身轉動來輔助上桿,那麼就會出現桿頭走outside的上桿通道,就只能採用封閉式的打法。採用這種打法時,你只要告誡自己下桿的時候一定是腰主動發力下桿,肩手同樣要釋放掉,腰發力帶著肩手下來就可以了。如果你肩發力搶佔主動,擊球就出問題了,這就是很多用肩發力打球的業余球員打出質量差的球的典型原因。因為腰轉不動而藉助肩膀轉動、上半身轉動去輔助上桿,下桿時由於腰力不夠也會藉助肩膀轉動下桿增加擊球的力道,很多時候這都是業余球員因為身體原因等不得已而為之,因為腰轉不動了藉助轉肩上桿自然就形成了outside的上桿軌跡。下桿時,你同樣會藉助肩膀轉動或者上半身轉動輔助下桿以增大擊球的力道,那麼,再怎麼樣,你都得腰走在前面,一點腰力帶著,輔助的肩之力跟上,手之力完全卸掉(打球無手),那麼也不會出大的問題,出問題都是因為肩走在前面,腰跟著肩走,手上也不由自主的握緊球桿發力了。如果你實在轉不了腰了,只能用肩打、用上半身打,肩走在前面,腰跟在後面,那麼只能接受擊球故障率高的現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好漢不提當年勇,英雄終有遲暮時,接受現實,這是自然規律。
除了打法的封閉式和開放式,對於站位來說,同樣有平行站位、開放式站位(左腳退後)、封閉式站位(右腳垂直地退後),這個在書中都有詳細的描述,這個主要是做球的需要。40碼之內的短距離擊球(切桿、沙坑)需要開放式站位主要是利用身體的本能實現桿頭加速擊球。其實,對於一號木來說,因為業余球員的轉身能力不夠,並不能做到人在水平方正轉身的情況下實現桿頭指向目標方向,那麼採用適當的封閉式站位更有利於轉身的充分和下桿擊球的扎實,更有利於打出更遠的距離。所以,法無定法,循道行術即可。
當然,還有桿面形態的方正桿面(square)、開放桿面(open)、封閉桿面(close),這個一方面是做球需要,一方面也要結合你的揮桿方式,如果是封閉式打法,更多的桿面會關閉一些,如果是開放式打法,桿面就會方正。
此外,還有站姿的開放式和封閉式,一般的開放式站姿是左肩高右肩低的站姿,因為球要打向身體左前方,握桿的時候自然會是左肩高右肩低。封閉式站姿當然就是左肩不是明顯的比右肩高的站姿。但是,業余球手如果刻意站成明顯左肩高右肩低的開放式站姿,而你的轉身收桿又不夠充分的話(很多業余球員擊球時左手會開掉,而不是貼著身體),就很容易打出右曲slice球。所以,如果你的轉身收桿不夠充分,至少你不是每次都能做到充分地轉身方正收桿的話,那就不要刻意去做出明顯左肩高右肩低的開放式站姿,正常把球桿握好即可(左手握桿右手包過去),所以就可能不會是明顯的左肩高右肩低的開放式站姿,會是適當的左肩高右肩低的站姿,這樣更有利於轉身收桿不充分的球手可以把球打得更直。特別是你要做左曲球的時候,加之封閉式的站位,那麼站姿就會更加封閉一些。
這就是《高爾夫之9:法無定法,不同球位環境下的各種揮桿軌跡(上桿通道)和打法》:
1、不是所有情況都需要方正地轉身,很多情況不能用方正地轉身去擊球,以確保不理想球位情況下的擊球扎實。
2、不是所有球員都能做到方正地轉身,他們需要在人不能方正轉身的情況下,採用適合他們身體條件的封閉式揮桿軌跡的打法。
3、法無定法、循道行術,你最終要求的是實現擊球力道的方正,因為球位環境原因,或者因為球員身體、年齡、習慣原因,不適合標準的開放式揮桿打法,那麼你可以基於球位環境和身體能力,通過調整站位、揮桿軌跡、桿面,來實現擊球力道的方正。
4、無論什麼打法,都是用腰力打球,腰走在前面,切忌喧賓奪主。
⑧ 打高爾夫球看不到球
打高爾夫球看不到球
打高爾夫球看不到球,高爾夫球是不少人喜歡的上檔次的運動,而且高爾夫是一項優雅、名流的體育活動,並是一項老小咸宜的活動。下面看看打高爾夫球看不到球及相關資料。
打高爾夫球看不到球1
高爾夫球打出去找不到的時候,如果是在比賽,那麼可以給打球者五分鍾的時間找球;還有一種情況是看是否有OB,然後進行罰桿處理;除此之外,就是一般都會有球童和球車在場外,可以呼叫球童和球車去找球,當然了,也是在僅限的五分鍾之內找,找不到就罰桿。
很多時候,其實只要是技能比較高的、熟練的高爾夫球者,多數情況都是不太可能把高爾夫球打出去找不到的,因為他們都會打到球道上,而且球道上的草很短很平,是很好找球的,高爾夫球的白色又比較明顯。
1、擊球意識太強
初學者在剛開始打球時,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把球打出去、打得更遠,這種強烈的擊球意識恰恰是打不到球的罪魁禍首。
我們應該把球當作揮桿的一部分,而不是揮桿的目標,淡化擊球意識。
2、身體動作參與太少
單純使用手臂揮動球桿是最難擊中球的,而大多數初學者往往選擇迎難而上,打不到球也就不足為奇了。
只有身體參與揮桿動作越多(用身體引導揮桿),擊球准確率才會越高。
3、內心緊張,肌肉僵硬
越擔心打不到球,就越打不到球,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怕什麼來什麼。
而且,這種內心的緊張感會使身體肌肉變得僵硬,導致無法流暢揮桿,揮桿落空。
4、動作幅度過大
第一次打高爾夫的球友往往會將球桿舉得高高的,身體嚴重橫移,感覺像要跳起來的似的,能打到球才怪。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從小幅度揮桿開始,在保證身體穩定的前提下揮桿擊球。
5、用力過度
大多數初學者在開始的時候都會卯足了勁兒揮桿,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用力越大准確率就會越低。
因為高爾夫並不是一項比拼力量的運動,而是技巧型運動。
最後,給初學者的一點小建議:多空揮,少擊球,耐下心,練基礎。
打高爾夫球看不到球2
打高爾夫球令人驚嘆28個好處!
1、鍛煉大腦在一場高爾夫球中,揮桿動作能大大增加對你大腦策略性、協調性以及專注力的鍛煉。你將通過促進大腦中血液循環以及增強神經細胞之間的關系,達到預防痴呆的奇效。
2、 會經歷「脫胎換骨」負重練習能使骨骼變得異常堅實,從而大大減少患骨質疏鬆症的可能。
3、 減肥你知道嗎?通過節食來減肥,減去的多是肌肉而不是脂肪,多可怕……而長期打高爾夫球,便可防止你在身材變得挺拔(苗條)的同時丟掉肌肉,而有氧訓練又是消耗熱量最有效的方法,身材變好後不易反彈。
4、 睡得更香白天一場酣暢淋漓的的鍛煉之後,意味著你在晚上比其他人更加容易進入睡眠,並且比其他人擁有更長的深度睡眠時間。睡得好了,健康什麼的自然如影隨行。
5、 有利於心血管健康 高爾夫非常有利於心血管健康,因為他需要你走大概6英里的路程,消耗掉1400卡路里的熱量……
6、 好心情 當你和好友一起打高爾夫球的時候,總是容易讓你變得更加快樂。時刻擁有好心情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樂觀的生活態度是一切健康的前提。
7、 緩解視疲勞 堅持打球的人每天都有1小時左右的時間眼睛直視遠方,這對眼睛是很好的放鬆休息。
8、 改善頸肩不適 經常坐在電腦工作的人,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頸椎、肩部的問題,正確的打球姿勢要求背部挺直放鬆,長期堅持會對頸椎及肩部的不適有很大改善。
9、 改善血液循環 身體上長期打高爾夫球發生的適應性改變可改善新陳代謝,減低血脂和膽固醇水平。
10、 肺功能更強 長期打高爾夫球鍛煉使肺功能變強,增大肺活量——進行規律性的長期打球可發達肺部呼吸肌,使每次換氣量變大。
11、 協助腹部「整容」 平坦或者腹肌溝明顯的腹部是很多人的夢想,很多健身教練建議腹肌撕裂者等練習能夠幫你把腹肌練的.更強大,但你還需要打高爾夫球這樣的有氧運動去掉腹肌外面厚厚的脂肪外包裝。
12、 使女性腰線更漂亮 往往出現在打球減肥效果之前,當打球一段時間後,體重雖沒有太大變化,但你的身材會明顯改善,尤其是腰線會變的十分漂亮。
13、 促進營養吸收 打高爾夫球使人情緒飽滿樂觀,有助於增進食慾,加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14、 保持正常血壓 數據顯示,堅持打球的人比不做運動的人患威脅心臟的高血壓病的幾率低30%。
15、 有助於前列腺的健康 前列腺增生可導致前列腺肥大和泌尿系疾病。打一次球漫步3-4小時的步行可以減少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幾率。
16、 減少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保持身體健壯可降低血糖和血脂,從而大大減少患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的幾率。如果你確實患有糖尿病,打高爾夫就對了。
17 、 患感冒的幾率降低 適度的體育鍛煉能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堅持定期散步的人患感冒的時間比那些懶在沙發上的人要少一多半。
18、 平復焦慮情緒 打高爾夫需要長久的步行,步行是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可以緩解神經肌肉緊張。據專家測定,當煩躁、焦慮的情緒湧向心頭時,以輕快的步伐散步15分鍾左右,即可緩解緊張,穩定情緒。非常有利於健康。
19、 防止動脈血管疾病 步行可以防止過多的腎上腺素的產生,大量的腎上腺素會引起動脈血管疾病。
20、 降低膽固醇 高爾夫可以降低對人體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造成動脈硬化的一種物質),而可以提高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21、 靜息心率會減慢 在有規律地進行體育鍛煉期間,你每分鍾心跳次數會減少,但輸血量卻與以前相同,從而減輕了心血管系統的負擔。
22、 強化練就強壯體魄的信心 觀察發現,堅持體育鍛煉和規定飲食計劃的人,僅在十周後就會大大增強練就強壯體魄的信心。
23、 有益哮喘症狀緩解 假設你不幸患有哮喘病,愛上高爾夫後,你對葯物的依賴性會減少。
24、 你看上去會更年輕。
25、 基本可以告別腕骨穴道綜合症 腕骨穴道綜合症在那些從事重復性動作,如打字等工作的人群中極為常見。今生愛打高爾夫,這種症狀基本不會在你身上出現。
26、 你可能會戒煙 戒煙期間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人,他們把煙戒掉的可能性比那些戒煙而不參加鍛煉的人大兩倍。前者在戒煙期間增加的體重是後者的一半。
27、 減少患結腸癌的可能性 適量的日常鍛煉,如散步一小時或慢跑半小時,能使你患結腸癌的幾率減少46%。
28、 減少壓力 高爾夫是英文Golf一詞的譯音,有人發現它也是綠色(Green)、氧氣(Oxygen)、陽光(Light)、和腳步(Foot)的組合,與高爾夫球要在充滿新鮮空氣和陽光的茵茵草地上漫步擊球不謀而合,這令大腦釋放幫助我們產生愉悅感和舒適感的內啡肽。高爾夫運動所具備的與朋友交流、鍛煉身體、空氣清新等特點更容易讓人處於非常放鬆的狀態。
打高爾夫球看不到球3
打高爾夫球的好處
1、減肥塑身。由於打高爾夫需要腰部發力,經常打球的話,對腰腹、手臂有很好的減脂效果。如果堅持下去可以讓身體的線條更加完美,而且還有增強關節和韌帶柔韌度的效果。
2、增強體質。走路打完18洞,相當於45分鍾的健身鍛煉。
3、有利於大腦的有氧呼吸。高爾夫球場一般都被大量的綠色植物覆蓋,空氣中的含氧量較高,能有助於調節情緒,釋放工作上、生活中帶來的各種壓力。
4、陶冶情操。球場上有許多規矩和禮儀,例如:著裝要求、球場上互相禮讓、別人發球時不要講話等等。所以,打高爾夫也可以陶冶情操喔。
1、 花時間在陽光直射下是獲得足夠維生素D的必要條件
維生素 D 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促進您的健康,包括支持您的免疫系統,這也被認為可以通過接觸新鮮空氣來增強。記得塗防曬霜,因為你會驚訝於你從一輪高爾夫球中獲得的陽光照射量。
由於許多高爾夫球場都坐落在風景如畫的地方,您還將受益於親近大自然的體驗。到戶外和親近大自然可以幫助減少焦慮 ,並被認為可以提高注意力,而參加戶外活動可以幫助提升自尊。
2、 高爾夫是一項社交運動
不要誤以為高爾夫是一項單人運動。社交方面是使游戲如此吸引許多人的原因。無論是您的球童還是其他球員,都可以充分利用你們共同的興趣,並與球場上的其他球員展開對話。
在「第 19 洞」(會所酒吧)與人分享飲品並不是唯一的好處。與其他人一起運動有助於提升您的自尊、社交技能和整體心理健康。
3、 培養健康的競爭意識、
結識新的高爾夫球手朋友時,他們首先會問的問題之一就是您的障礙。一旦你意識到他們在游戲中的表現更好一點,真正的好奇心可能會變成一種嫉妒。只要你不走得太遠,競爭實際上對你有好處,鼓勵你挑戰自己,提高自己的技能。
4、 不記分也能享受
許多運動只能在團隊中進行。高爾夫是一種消遣,如果您願意,您可以輕松享受。有時候,獨處是件好事。事實上,研究表明,樂於獨處的人總體上往往更快樂。當你一個人玩時,不需要記分卡,甚至不需要計算你的投籃次數。沒有對手可以跟上,每個洞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嘗試。
⑨ 高爾夫球為什麼有那麼多坑求大神幫助
高爾夫球場的一些設計要點 高爾夫球場的設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它與其牲體育運動場所不同,沒有固定的嚴格的尺度的要求,只要基本滿足每洞的桿數和球道的長度要求即可。高爾夫球場一般選擇在具有自然地形的區域.所以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便是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原有地形進行現劃設計,充分利用原有的臣陵、山地,湖泊、林地等自然景觀,與高爾大球場的競賽要求相結合,盡量降低土方量,進行綜合規劃與設計。這樣不但節約投資,而且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追求個性是高爾大球場設計的一大特點,在全世界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高爾夫球場,每個高爾大球場部在自身特色的創造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吸引更多的會員。 障礙區:障礙區一般由沙坑、水池,樹叢組成,其目的是用來懲罰運動員的不準確擊球,將球從障礙區出要比在球道上擊球困難得多。 A .沙坑。沙坑一般佔地面積為 140 ~ 380 平方米,有的沙坑可高達 2400 平方米左右。現在大多數 18 洞高爾夫球場有 40-80 個沙坑,可根據打球需要和設計師的設計思想宋確定 . 球場沙坑的設置應合乎自然策略,使打球人想到發球台的正確位置。通常球道沙坑位置的確定由錦標賽發球台的距離而定。沙坑的位置還要根據該地的排水特點,沙坑要有好的地上和地下排水條件.在地勢低平和地下排水充分,或在沙坑下有良好的滲水條件的區域內.沙坑可以建在草地平面以下 . 從維護管理角度來說.果嶺一側的沙坑應設置在距離果嶺草坪 3 — 3 . 7 米的地方,以便修建機械的通行及防止沙坑中沙子被風吹到草坪之上 . 果嶺基層沙坑內的沙厚至少應為 lO 厘米,沙坑的斜坡或凸起的沙層厚度至少應為 5cm ;球道沙坑的沙厚相對要淺 —些。高爾大球場沙坑的用沙要求是比較嚴格的, 75 %以上沙子的粒徑應在 0.25 一 O.5 毫米之間 ( 中粒沙 ) 。沙子選用有稜角的沙子為最好。沙子的顏色以白色、褐色或淺灰色為好.但應避免沙子顏色太白,導致看不清球體。 B .水池。水池不僅是擊球的障礙,同時還可起到很好的造景作用。水池可以設計於單個球道內,也可以幾個球道共用 1 個水池。有時也將球台或果嶺設在四面環水的島上,增加擊球的難度和樂趣,豐富球道景觀。水池邊適宜造景,可架小橋,設汀步,在面積較大且水源充足時,可以規劃噴泉或瀑布。具: 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465689.html
⑩ 打好高爾夫的技巧攻略
打好高爾夫的技巧攻略
在打高爾夫之前,應該先做好球場攻略,看似不起眼的攻略能讓你更加了解球場,更好的運用手裡的球桿擊出好球。高爾夫運動是四大紳士運動之一,因此,在打高爾夫的時候我們應該要遵守高爾夫禮儀,做到文明打球。下面就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真做好以下幾點球場攻略,會讓你成績上一台
一場比賽提前了解球場特點非常有必要,除非你是這家球場的常客,否則,揮桿之前,抽出一些時間研究一下球場肯定會讓你成績上一台階。
地形
地形是地勢對打球影響的評估,高爾夫球場的種類有很多,因此在打球的時候需要針對不同球場做出不同的對策,當落球區的斜坡與小山丘影響到你下一桿擊球時的站姿、站位或球位,以及當攻果嶺擊球是上坡或下坡等,提前熟悉地形將對打球非常重要。
長草、沙坑、樹木和水障礙
清楚地了解球場長草、沙坑、樹木和水池等障礙物的分布情況,這樣有助於你提前避開危險區域。長草的種類及長度、果嶺與沙坑緊密接壤的果嶺部分比例有多少、安全越過水障礙的擊球距離等都應該在你球道規劃的考慮內容之內。
球道
球道是對將球控制在從發球台到果嶺之間的難度的評估。球道難度對打球的影響因素要根據所有落球區球道的寬度、該洞的距離長度以及球道附近的樹木、障礙物和長草區來進行綜合評估。
果嶺
果嶺是從推桿的角度來評估在果嶺上打球難易度的影響,主要根據果嶺速度以及果嶺表面的輪廓、坡度或傾斜度。果嶺的草皮狀況、與果嶺是否有明顯的層級,也是對擊球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
果嶺目標
果嶺目標是評估攻擊果嶺的擊球到達果嶺這一桿的難度。攻擊果嶺目標時應主要考慮果嶺面積、打上果嶺的擊球距離以及果嶺表面的可見性硬度與坡度。同時還需要考慮一些額外影響果嶺目標難度的因素,如:滾動、高差、主風向風力及果嶺表面可見性層級。
OB區
為了防止小球出界,也應該看清OB樁的位置所在。下次打球前,花些時間先了解下球場的'分布,提前做功課一定會使你的成績更好。
高爾夫禮儀之控制打球速度
球友們都希望盡情享受打高爾夫球的樂趣,高爾夫運動是一項非常休閑的運動,但即使這樣,誰也不想一整天都耗在球場。如果球員在兩次擊球之間等待時間過長,他們會變得不耐煩,而且會失去擊球的動力。所以為了大家的利益,打球時不要延誤時間。下面是保持適當打球速度的幾點建議。
1.每次擊球之前只做一次揮桿練習,然後馬上擊球。記住:如果你每場球打120桿,每次都額外用30秒鍾做練習的話,你每場球就要多花1小時。
2.擊球之前做好充足准備,在等待的時候就可以想一下自己應該怎麼擊球,不要等輪到你時才開始考慮用哪根球桿,或決定是直接打過水還是對著水障礙區前方打保險球,最好趁別人擊球時提前考慮周全。
3.走向果嶺時,觀察好下一洞發球台方位,然後將球桿擺放(或球車停放)在果嶺距離下一發球台較近的一側,這樣打完該洞後可以少走彎路,既節省體力又不會耽誤時間
4.緊隨前面一組球員。當他們離開果嶺時,你應該已經做好擊球准備。不用介意後面一組會不會趕上你,只要與前一組保持合適的距離和打球速度就行了。
結語: 不同的球場有著不同的地形,球場的狀況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如果你想擊出好球,那就要做好准備,了解球場,制定完美的計劃。當然,在打高爾夫球的時候我么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文明打球,控制球的速度,不要影響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