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機型為什麼你的上方不一樣
⑴ 蘋果型號不同頁面最上方的電量時間排布不同嗎
不同。
蘋果手機的電量時間排布取決於具體的型號。
比如iPhone6s、iPhone7、iPhone8等,每一種型號的頁面上都會有不同的電量時間排布。
⑵ 在lenovo官網上查自己家電腦的機型,發現上面的配製和自己家的不一樣,這是為什麼
機器配置與型號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簡單地說,如聯想G460A下就有不同處理器的機子,Y460A與之又有較大差別!但通過機器後面的機器號可以正確查出機器情況。
⑶ 為什麼同一機型的客機在不同的航空公司座位數目不一樣
首先每種客機製造商都會有幾種預先設計好的座位布局設計供航空公司選擇,區別在於倉位的級別、每種倉位座位數量的多少以及分布、每個級別倉位座位的大小和間距等等,航空公司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艙內布局。
另外大的航空公司都會自己找人設計頭等艙和商務艙的座椅,每種座椅的大小和可以擺放的位置也會有不同。
再次,一般來說一家航空公司裡面同一機型都是用相同或相近的座位安排,這樣可以提高機隊中各個飛機的通用性;但有的時候航空公司會對座位布局進行重新安排(比如一種更省空間的座椅可以使用了等等),由於更換座椅需要時間,所以在更換期間會出現同一機型座椅數量和布局不同的情況。
舉三個例子:
第一,空客為A380提供了三種不同的艙位設計,三級布局最多525人,兩級布局最多644人,一級布局最多853人。現在已經接收A380的五家公司使用的都是525人的三級標准布局。
第二,新加坡航空有一條從新加坡直飛紐約紐瓦克機場的航線(SQ21/22),是世界上最長的不間斷飛行客運固定航線,新航的這條航線使用空客A340-500執飛,採用100座的全商務艙布局,航線從2004年首飛以來一直保持盈利,因為目標市場明確。另外新加坡航空還有一條新加坡直飛洛杉磯的航線(SQ37/38),是第二長的不間斷飛行客運固定航線,使用和前面說的一樣的機型和艙位布局。
第三,波音747是全世界生產數量最大的遠程客運機型,但各個公司的747的座位布局都各有不同,比如有些公司把上層作為頭等艙,下層前部作為商務艙,後部作為經濟艙;也有的公司把商務艙放到上層,頭等艙在下層前部的。
⑷ 列印機的型號與在電腦上顯示的型號不同,是怎麼回事
這個是很正常的 因為他們的列印機晶元都是相同的 為了不給消費者消費的疲勞 列印機廠家會不斷的變換型號 顏色 以及相應的功能 可是他們的主列印晶元沒有換 所以你看到的是 列印晶元的型號
不會有的 他們的主晶元是一樣的 只不過是機器的外觀和功能不一樣而已
⑸ 新浪微博上同一個人發的貼為啥顯示的機型不一樣
新浪微博上的同一個人發的東西顯示的是不同機型是很正常的現象。可以是同一個人用不同的設備,比如不同的手機或者pad等,現在人們有兩個手機很正常,另外如果是明星的話,除了用不同的設備,還有可能是由經紀人,團隊,工作室發布的貼,更是不同的機型。
⑹ 為什麼我的華為平板官網查詢,本機上的型號和官網查詢顯示的不一樣呢本機是bgo-dl09。
BGO-DL09和Baggio-DL00B同為一款機型,這款機型是榮耀暢玩平板,請您放心使用。更多關於榮耀暢玩平板的信息請咨詢華為體驗店,體驗店信息查詢方法如下:
1、如果您有華為手機可以在會員服務(或者手機服務)APP中點擊銷售門店進行查詢。
2、可以在華為官網左下角點擊個人用戶,在新頁面即可進行查詢。在查詢頁面可能需要緩存一兩分鍾,請耐心等待一下。
3、微信中關注華為終端客戶服務,在更多服務中點擊零售店查詢也可以查詢到體驗店信息。
⑺ 為什麼現在訂的航班機型與之前的同一個航班不一樣
航空公司對執飛飛機的安排是靈活變動的,且不同航季的直飛機型是不同的,比如熱點事件、節假日期間飛往熱門旅遊地點的人數比較多,航空公司在無法增加航班密度的情況下,會考慮更換更大的飛機來滿足旅客的需要。所以機型安排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不用太在意這個,除非你是為了坐某一特定機型
⑻ 手機上的兩個imei為什麼會是相同的,其他手機的兩個號碼不同但是我的手機上面的是一樣的,正常嗎
華為手機隱藏代碼
⑼ 相同型號的CPU為什麼在不同機型上頻率不一樣
因為廠家限制了CPU的頻率,每個廠家限制的規格不一樣。
⑽ 為什麼同一機型的客機在不同的航空公司座位數目不一樣
首先,飛機其實是沒有完全一樣的,全部是定製的。說是波音747,但不是說航空公司簡單的說要買一架波音747,而是要不自己的要求提供給波音公司,波音公司會根據你選擇的最基本型號(根據767改變還是777改變之類)與要求確定飛機配件。即使是同樣的要求,飛機的實際性能也不同,後期的維護修理也不同,有各自的維修手冊與飛行手冊。因此,飛機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因此,不同的航空公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定製或改裝飛機,通常改變的有三種:1、服務設施(關繫到飛機重量);2、各類艙室的數量以及大小(商務艙,頭等艙,普通倉,貨倉);3、座椅數。
至於為什麼要去變,那就是面向的旅客對象不同了,一般來說,大的航空公司會選擇優質的環境與高額的費用,小的公司會選擇次級的環境與廉價的費用。而多座椅無疑就會讓乘客的空間小,不舒服,而且人多的話那麼每個人收到的服務就不如人少是好;座椅數少,自然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優質服務與舒適的旅程。但是,人數多無疑票價就會低廉,人數少,票價就會高昂。對需求量來說,本身乘客就少,座椅多就會空得多,會得不償失;乘客多座椅少就要加開班次,那麼就比少班次多座椅增加成本(飛機空飛也是要好很多油的)。對航空公司而言,座椅的多少,就是追求最高利潤,即人數,每人的票價,成本,乘客總數的完美平衡。
舉個例子吧,日本的波音747飛機就幾乎全部取消頭等艙,全為商務艙,大量增添座椅。在日本,國內飛行也大量使用波音747(而中國波音747隻用在國際航行),因為乘客人數太多,因此日本需要低票價,每次航班最大載客來實現高利潤。
而南非則有一種特殊的飛機,客貨混用,即前半部分載客,後半部分與行李室運貨,這也是實現最共利潤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