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豆腐那麼便宜
⑴ 南豆腐和北豆腐有什麼區別
區別:
製作:南豆腐的成型劑是石膏液,北豆腐的製作方式是豆漿煮開之後加入鹽鹵,讓之凝結成塊,然後壓去一部分水分。
口感:南豆腐和鹵水所制的北豆腐相比,南豆腐質地就更為軟嫩,口感更細膩一些。北豆腐質地要比南豆腐更堅實一些,切面不及南豆腐細滑。
營養成分:北豆腐中含有的銅、鈣等礦物質很豐富,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有著很好的保護作用,同時北豆腐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也很高,因而吃北豆腐有著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區分:南北豆腐的區分也很簡單,超市中一盒盒的豆腐就是南豆腐,而一塊塊的豆腐就是北豆腐,北豆腐因為質地更厚實。
烹飪方式:南豆腐的水分較之北豆腐要多,所以不適合炒,更適合做湯、清燉等烹飪手法。北豆腐更適合用來炒菜、煎炸或者是釀豆腐等。
(1)為什麼南豆腐那麼便宜擴展閱讀
豆腐功效: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
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有此功能的還有果中鈣王--酸角),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豆腐不含膽固醇,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症及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葯膳佳餚。
也是兒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補充營養的食療佳品。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疏鬆症有良好的作用。還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⑵ 南北豆腐的烹調用途各有哪些
你知道嗎?南豆腐和北豆腐有什麼區別?分別適合做什麼菜餚?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又稱水豆腐。相傳為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葯煉丹的時候,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豆腐。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還有補鈣的作用,對牙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素有「植物肉」之美稱。
豆腐越來越多樣化,豆腐有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叫法,豆腐要分南北,那麼南北豆腐有什麼不同之處?豆腐的南北之分,並不是來源於地域性,而是豆腐製作工藝與口感的差別。它們之間有什麼差別呢?哪種營養價值更高?分別適合做什麼菜餚?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北豆腐或稱北方豆腐,又稱老豆腐 、硬豆腐,北豆腐是指用鹽鹵作凝固劑製成的豆腐。其特點是硬度、彈性、韌性較南豆腐強,而含水量較南豆腐低,凝固出來的豆腐比較硬,質地也粗糙一些。切面不及南豆腐細滑。北豆腐則相對發黃,北豆腐的鈣含量高,不亞於牛奶,有比較好的補鈣效果。因為水分含量不高,更適合煎、炒、蒸、煮、炸等菜餚做法。
南豆腐又稱石膏豆腐,它使用的成型劑是石膏液,南豆腐色澤潔白,質地細膩、軟嫩,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常食石膏豆腐,可使人的面部變得白嫩。南豆腐的水分較之北豆腐要多,質地細嫩,所以不適合炒,更適合做涼拌、蒸、湯、燉等菜餚做法。
內酯豆腐,還有一種豆腐叫內酯豆腐,傳統的豆腐製作,多採用石膏,鹵水作凝固劑,而以葡萄糖酸內酯為凝固劑生產豆腐,可減少蛋白質 流失,提高保水率。大大地增加了產量,內酯豆腐潔白細膩、有光澤、口感好、入口即化,保存時間長。適合做拌,蒸,湯,羹一類的菜餚。
【肉末豆腐】
材料:北豆腐1塊、豬肉150克、油鹽適量、郫縣豆瓣醬1湯匙、蔥1段、姜1片、大蒜2瓣、花椒適量,料酒1湯匙、醬油1湯匙、白糖1/3湯匙、水澱粉適量、
做法:
1.把豆腐先切成1厘米左右厚的大片,再切成小塊,豬肉切成末,豬肉選用帶些肥肉的味道更好吃,蔥切蔥花,姜切末,大蒜切片
2.鍋內加入水,加入少許鹽,燒開,下入豆腐焯水4-5分鍾,撈出,放在冷水中投涼,這樣豆腐燒制時不易碎,還能去掉豆腥味
3.鍋加油燒熱,下入花椒小火炸制,將花椒炸至微焦,將花椒撈出不用
4.下入蔥花,薑末,蒜片,爆香,下入肉末翻炒,將肉末翻炒至顏色變白,將肉末撥至一邊,下入郫縣豆瓣醬,小火將豆瓣醬炒出紅油,炒出香味,和肉末一起炒勻
5.淋入半碗水,下入豆腐,加入醬油,白糖,少許鹽,大火燒開,轉中小火,將豆腐燒制入味2-3分鍾,淋入水澱粉,大火加熱至湯汁變得粘稠,關火,盛出裝盤,撒上蔥花即可
【金針菇燒豆腐】
材料:北豆腐1塊、金針菇200克、韭菜1小把、油鹽適量、郫縣豆瓣醬1湯匙、蔥1段、姜1片、大蒜2瓣、醬油1湯匙、雞精1茶匙、水澱粉適量、
做法:
1.豆腐用的是北豆腐,就是老豆腐,先把豆腐切成兩厘米左右厚的大片,再切成大小均勻的塊
2.金針菇切去根部,再用手撕成小朵
3.鍋加水燒開,下入金針菇焯水,水開後,把金針菇撈出,放在冷水中投涼,撈出用手稍攥下水分待用
4.鍋內水再重新燒開,加入少許鹽,下入豆腐焯水,燒開後煮5分鍾,將豆腐撈出,放在冷水中投涼,撈出控水待用,豆腐燒制前先放鹽焯下水,豆腐燒制時就不容易碎。
5.鍋加油燒熱,下入郫縣豆瓣醬小火炒制,將豆瓣醬炒出紅油,炒出醬香味,下入蔥花、薑末、蒜片、翻炒均勻
6.下入豆腐塊,淋入少許水,再加入醬油,鹽,(鹽要少放,豆瓣醬比較咸)雞精,燒開,將豆腐燒制入味1-2分鍾
7.下入金針菇翻炒均勻(豆腐比較嫩,小心翻動不要弄碎了)。
8.淋入少許水澱粉勾芡,待加熱至湯汁變得粘稠,下入韭菜,翻炒均勻,關火,盛出裝盤即可
【豆腐蘑菇湯】
材料:豆腐1塊、蟹味菇150克、蒜苗1把、香油1湯匙、鹽適量、姜2片、雞精1茶匙、水澱粉適量、
做法:
1.准備好所需材料,蒜苗擇去老葉,投洗干凈。
2.豆腐切成均勻的小塊,姜切末。
3.蟹味菇切去根部,分成小朵,投洗干凈,蒜苗切小段。
4.鍋加水燒開,下入薑末,豆腐塊,燒開煮5分鍾。
5.再下入蟹味菇,燒開,煮5-6分鍾,加入鹽,雞精調味,淋入適量水澱粉,使湯汁變得粘稠些。
6.關火,撒上蒜苗,攪拌均勻,淋入香油,攪拌均勻,盛出即可。
【涼拌嫩豆腐】
材料:內酯豆腐1塊、香菜2棵、小米辣2個、辣椒油1湯匙、香油1湯匙、大蒜4瓣、海鮮醬油3湯匙、陳醋1湯匙、蚝油1/2湯匙、白糖1/2湯匙
做法:
1.將豆腐切成2厘米厚的大片,在中間順長切成兩半
2.將豆腐片擺在盤內,豆腐很嫩,不要弄碎了
3.鍋加水燒開,將盤子放在鍋內,蓋上鍋蓋,大火蒸5分鍾
4.將香菜切成末,大蒜切成末,將小米辣切小段待用
5.將香菜末、蒜末放在碗內,再加入香油、辣椒油、海鮮醬油、陳醋、白糖、蚝油拌勻,調成醬汁
6.將蒸好的豆腐取出,倒去盤內的余水,均勻的淋上調好的醬汁,撒上小米辣即可
【什錦豆腐羹】
材料:內酯豆腐1塊、雞蛋2個、金針菇1小把、西紅柿1個、油鹽適量、香油1湯匙、蔥1段、姜2片、白鬍椒粉1茶匙、水澱粉適量、雞精1茶匙、
做法:
1.准備好所需材料,豆腐選用內酯豆腐,比較嫩,用老豆腐也可以,金針菇切去根部一段較老的部分。
2.把豆腐順長切成兩半,再切成一厘米厚的片。
3.西紅柿去蒂,切成丁,蔥切蔥花,姜切末。
4.雞蛋磕入碗內,用筷子攪打均勻,把金針菇用手撕成小朵。
5.鍋加少許油,又放一點就可以,不要放多,下入薑末炒香,再下入西紅柿丁翻炒,將西紅柿丁炒出水,將西紅柿在油中炒制一兩分鍾,這樣番茄紅素才會被人體重復吸收。
6.淋入適量水燒開,下入豆腐,煮5-6分鍾。下入金針菇,燒開,加入鹽和雞精調味。
8.淋入適量水澱粉,燒開,使湯變得粘稠,淋入雞蛋液,攪散開,成蛋花狀,燒開,關火,撒上白鬍椒粉,淋入香油攪勻,撒上蔥花,盛出即可。
【皮蛋豆腐】
材料:內酯豆腐1盒、皮蛋4個、油適量 、榨菜1包、尖椒1個、泰椒2個、大蒜2瓣、蒸魚豉油3湯匙、
做法:
1.將內脂豆腐從盒內取出,切成小塊
2.尖椒切成丁,榨菜切成丁,大蒜切末,泰椒切成辣椒圈
3.將皮蛋剝去外皮洗凈,再將每個皮蛋切成4瓣
4.將皮蛋擺在豆腐上,再將尖椒丁,榨菜丁,蒜末,泰椒圈依次放在皮蛋上
5.鍋加油燒熱,將油加熱至冒煙,將熱油澆在辣椒圈和蒜末上即可
小貼士:挑選豆腐是有訣竅的,優質的豆腐切面比較整齊,無雜質,豆腐本身有彈性,劣質豆腐則不然,切面不整齊有時還嵌有雜質,容易破碎,表面發黏。
⑶ 炒豆腐用老豆腐還是嫩豆腐 炒豆腐用南豆腐還是北豆腐
我們都知道,豆腐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食物,它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味道鮮嫩可口,吃法多樣,可以蒸著吃,可以煮著吃,還可以炒著吃等等。炒豆腐是比較有講究的,尤其是豆腐的選擇。那麼炒豆腐用老豆腐還是嫩豆腐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炒豆腐用老豆腐還是嫩豆腐
炒豆腐要想不碎,一是選擇老豆腐,再就是在炒的過程中翻動的時候,要順著鍋邊晃動。
豆腐分南北,南豆腐一般都是用石膏點出來的,這樣的豆腐含水量比較高,不適合炒;北豆腐是用鹵水點的,含水量相對較少,質地更堅實。
我們在炒豆腐的時候,不管是做麻婆豆腐,還是做紅燒豆腐,還是做炕豆腐,一般都會選擇老豆腐,也就是北豆腐。這個在攤位前問下攤主,他們會告訴你。
炒豆腐用南豆腐還是北豆腐
一般都會用北豆腐。
雖然炒豆腐最好用北豆腐,也就是老豆腐,但是南豆腐也有炒的,比如麻婆豆腐。這種豆腐在炒的時候是先炒料,比如上面的調料等炒出香味後,加入少量的水,然後才是下豆腐,把水燒干,豆腐也就做好了。同樣的是在翻動的時候不會直接用炒勺翻動,一般是順著鍋邊輕輕一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粘鍋。
炒豆腐的家常做法
1、准備北豆腐一塊,切成方塊,不要太大,裝盤備用;干辣椒段、姜絲、大蒜切片、紅油豆瓣醬、青蒜苗、鹽、植物油。
2、鍋里倒油,把干辣椒和姜絲放進去炒香,然後把紅油豆瓣醬也下鍋一起翻炒出油,把切好的豆腐放進去。這個時候翻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用鏟子或者炒勺來回扒拉。先來回晃一下鍋,避免豆腐粘鍋底,然後再小幅度的左右晃動,讓豆腐均勻的受熱,沾上料汁入味。這樣能有效防止豆腐破碎。再加入鹽和蒜片,繼續炒至斷生,出鍋前把青蒜苗撒進去再次翻炒幾下。
3、裝盤的時候,在桌子上擺好盤子,一手拿炒鍋,一手用鏟子輕輕的順勢把豆腐裝好即可。
⑷ 南方的豆腐和東北的豆腐區別
南豆腐並不是南方的豆腐,北豆腐也不是北方的豆腐。那麼南豆腐和北豆腐有什麼不同,這里我們來比較一下就明白了。
2
/6
口感不一樣,北豆腐一般塊大,吃起來比較硬也比較粗糙易碎。南豆腐比較薄,吃起來比較細膩比較柔軟滑嫩有彈性。
3
/6
點豆腐的材料不一樣,北豆腐一般是用鹽鹵點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鹵水點豆腐。南豆腐一般用石膏點豆腐,所以南豆腐非常細膩。
4
/6
含鈣量不一樣,北豆腐的含鈣量比南豆腐要高很多,這是因為點豆腐的材料所造成的。
5
/6
食用方法不一樣,北豆腐因為比較硬更適合燒制時間比較長或是大火煎炒,比如蔥燒豆腐、豆腐餅等。南豆腐比較適合冷盤、湯菜或是不需要煎炸的豆腐菜,比如皮蛋豆腐、豆腐湯、麻婆豆腐等。
6
/6
南北豆腐沒有孰好孰壞之分,因為很多豆腐菜南北豆腐是不可以相互代替的。多吃豆腐對身體還是很有好吃的,除了含鈣比較高外豆腐中含豐富的植物蛋白。用植物蛋白代替肉類中的蛋白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和「三高」的發生幾率。
⑸ 北豆腐是什麼南豆腐是什麼
1、北豆腐
北豆腐也叫「鹵水豆腐」,是用鹵水作為凝固劑。鹵水是海水或者鹽湖水提取食鹽之後的「母液」,主要成分是氯化鎂、氯化鈣和硫酸鈣等。鹵水加入豆漿,鈣鎂離子迅速作用,把豆漿凝固。
鹵水的凝固蛋白的能力很強,網路緊密,不過會留下許多水分子沒有被網羅住。裝進磨具之中,那些自由的水就會滲出來,所以北豆腐固體含量高,質地比較硬,有時候也被稱為「硬豆腐」。
因為凝固迅速,圍觀上也就不夠均勻。「硬」和「粗糙」,是北豆腐的兩大特徵。
2、南豆腐
南豆腐用石膏做凝固劑,因此也叫「石膏豆腐」。石膏的化學成分是硫酸鈣,溶解度低,凝固速度比鹵水要慢。南方把凝固之後的東西被稱為「豆花」或者「豆腐花」,也經常直接用來烹飪成其他食物,比如「紅油豆花」。
(5)為什麼南豆腐那麼便宜擴展閱讀:
南豆腐和北豆腐分別適合做的菜:
人們常說的「北豆腐」、「老豆腐」,其實就是鹵水豆腐。顏色白中帶黃,硬度大韌性強,口感很「粗糙」,微苦澀。鹵水豆腐中的水分含量很低,口感自然就會顯「老」。由於它的這些特性,鹵水豆腐非常適合煎、炸、做餡等,不像南豆腐那麼易碎。
南豆腐,就是石膏豆腐,色澤潔白,質地細膩、顏值完爆北豆腐。由於成型劑是石膏液,北豆腐的含水量明顯高於南豆腐,也更易碎,不宜煎炸,而適合拌、燒湯、做羹等等。
⑹ 豆腐有幾種這些豆腐別再傻傻分不清
豆腐都是用大豆製作而成,但市面上也有不少標注了不同名稱的豆腐真真讓人傻傻分不清。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豆腐有哪些品種吧。豆腐有幾種
1、鹵水豆腐
鹵水豆腐,又叫老豆腐、「鹽鹵豆腐」、「北豆腐」。是在豆腐加工過程中,加入了鹵水或鹽鹵 (氯化鎂) 作為凝固劑點制,使鹵水中的鈣鎂離子與大豆蛋白相結合發生凝固反應,
使豆腐成形。鹵水豆腐硬度較高,質地較粗糙,但鈣含量高,有較好的補鈣效果。
北豆腐顏色白中略偏黃、比較老、硬,切面不如南豆腐光滑,但彈性較好,蛋白質、鈣含量都比南豆腐高,豆香味更濃些,適合煎、燜、炒、釀等,不適合炒菜。
2、石膏豆腐
石膏豆腐,又叫嫩豆腐,、「南豆腐」。是用石膏 (硫酸鈣) 做凝固劑使大豆蛋白凝固。石膏含有硫酸鈣,在水裡的溶解度低,因此石膏豆腐的含水量比鹵水豆腐高,質地也較柔軟
,口感綿軟嫩滑,但鈣含量不如鹵水豆腐。
南豆腐顏色較白、細嫩、含水較北豆腐較多,適合火鍋、燒湯、蒸等,也不適合炒菜。
3、內酯豆腐
內酯豆腐是用葡萄糖酸內酯做凝固劑。內酯豆腐柔軟細嫩、剖面光亮,含水量比前兩者都高,而蛋白質較低,不如南、北豆腐香。它的鈣只來自於自身,鈣、鎂含量比前兩者低。但
其質地柔軟,口感比石膏豆腐更為細膩嫩滑。
內酯豆腐適合涼拌、清蒸、煎煮等。怎麼說呢,總體營養價值雖不如南豆腐和北豆腐,但不代表不好,畢竟口感有別,選擇取決於個人。
4、其他品種
此外,豆腐還可製成各種加工品,如凍豆腐、油豆腐、豆腐乾、豆腐乳、千頁豆腐等。
哪些豆腐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豆腐
日本豆腐又叫玉子豆腐、雞蛋豆腐等,是以雞蛋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含有豆類,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豆腐。同樣道理,魚豆腐、杏仁豆腐、魔芋豆腐等雖然有豆腐這個字眼,也都不
是豆腐,營養價值更有所長,不能認為「假」的就一定不好。
豆腐都是用大豆製作而成,但市面上也有不少標注了不同名稱的豆腐真真讓人傻傻分不清。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豆腐有哪些品種吧。
豆腐有幾種
1、鹵水豆腐
鹵水豆腐,又叫老豆腐、「鹽鹵豆腐」、「北豆腐」。是在豆腐加工過程中,加入了鹵水或鹽鹵 (氯化鎂) 作為凝固劑點制,使鹵水中的鈣鎂離子與大豆蛋白相結合發生凝固反應,
使豆腐成形。鹵水豆腐硬度較高,質地較粗糙,但鈣含量高,有較好的補鈣效果。
北豆腐顏色白中略偏黃、比較老、硬,切面不如南豆腐光滑,但彈性較好,蛋白質、鈣含量都比南豆腐高,豆香味更濃些,適合煎、燜、炒、釀等,不適合炒菜。
2、石膏豆腐
石膏豆腐,又叫嫩豆腐,、「南豆腐」。是用石膏 (硫酸鈣) 做凝固劑使大豆蛋白凝固。石膏含有硫酸鈣,在水裡的溶解度低,因此石膏豆腐的含水量比鹵水豆腐高,質地也較柔軟
,口感綿軟嫩滑,但鈣含量不如鹵水豆腐。
南豆腐顏色較白、細嫩、含水較北豆腐較多,適合火鍋、燒湯、蒸等,也不適合炒菜。
3、內酯豆腐
內酯豆腐是用葡萄糖酸內酯做凝固劑。內酯豆腐柔軟細嫩、剖面光亮,含水量比前兩者都高,而蛋白質較低,不如南、北豆腐香。它的鈣只來自於自身,鈣、鎂含量比前兩者低。但
其質地柔軟,口感比石膏豆腐更為細膩嫩滑。
內酯豆腐適合涼拌、清蒸、煎煮等。怎麼說呢,總體營養價值雖不如南豆腐和北豆腐,但不代表不好,畢竟口感有別,選擇取決於個人。
4、其他品種
此外,豆腐還可製成各種加工品,如凍豆腐、油豆腐、豆腐乾、豆腐乳、千頁豆腐等。
哪些豆腐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豆腐
日本豆腐又叫玉子豆腐、雞蛋豆腐等,是以雞蛋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含有豆類,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豆腐。同樣道理,魚豆腐、杏仁豆腐、魔芋豆腐等雖然有豆腐這個字眼,也都不
是豆腐,營養價值更有所長,不能認為「假」的就一定不好。
⑺ 你知道嗎南豆腐和北豆腐有什麼區別分別適合做什麼菜餚
你知道嗎?南豆腐和北豆腐有什麼區別?分別適合做什麼菜餚?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又稱水豆腐。相傳為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葯煉丹的時候,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豆腐。豆腐為補益清熱 養生 食品,常食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還有補鈣的作用,對牙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素有「植物肉」之美稱。
豆腐越來越多樣化,豆腐有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叫法,豆腐要分南北,那麼南北豆腐有什麼不同之處?豆腐的南北之分,並不是來源於地域性,而是豆腐製作工藝與口感的差別。它們之間有什麼差別呢?哪種營養價值更高 ? 分別適合做什麼菜餚?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北豆腐 或稱北方豆腐,又稱老豆腐 、硬豆腐,北豆腐是指用鹽鹵作凝固劑製成的豆腐。其特點是硬度、彈性、韌性較南豆腐強,而含水量較南豆腐低,凝固出來的豆腐比較硬,質地也粗糙一些。切面不及南豆腐細滑。北豆腐則相對發黃,北豆腐的鈣含量高,不亞於牛奶,有比較好的補鈣效果。因為水分含量不高,更適合煎、炒、蒸、煮、炸等菜餚做法。
南豆腐 又稱石膏豆腐,它使用的成型劑是石膏液,南豆腐色澤潔白,質地細膩、軟嫩,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常食石膏豆腐,可使人的面部變得白嫩。南豆腐的水分較之北豆腐要多,質地細嫩,所以不適合炒,更適合做涼拌、蒸、湯、燉等菜餚做法。
內酯豆腐 ,還有一種豆腐叫內酯豆腐,傳統的豆腐製作,多採用石膏,鹵水作凝固劑,而以葡萄糖酸內酯為凝固劑生產豆腐,可減少蛋白質流失,提高保水率。大大地增加了產量,內酯豆腐潔白細膩、有光澤、口感好、入口即化,保存時間長。適合做拌,蒸,湯,羹一類的菜餚。
材料:北豆腐1塊、金針菇200克、韭菜1小把、油鹽適量、郫縣豆瓣醬1湯匙、蔥1段、姜1片、大蒜2瓣、醬油1湯匙、雞精1茶匙、水澱粉適量、
做法:
1.豆腐用的是北豆腐,就是老豆腐,先把豆腐切成兩厘米左右厚的大片,再切成大小均勻的塊
2.金針菇切去根部,再用手撕成小朵
3.鍋加水燒開,下入金針菇焯水,水開後,把金針菇撈出,放在冷水中投涼,撈出用手稍攥下水分待用
4.鍋內水再重新燒開,加入少許鹽,下入豆腐焯水,燒開後煮5分鍾,將豆腐撈出,放在冷水中投涼,撈出控水待用,豆腐燒制前先放鹽焯下水,豆腐燒制時就不容易碎。
5.鍋加油燒熱,下入郫縣豆瓣醬小火炒制,將豆瓣醬炒出紅油,炒出醬香味,下入蔥花、薑末、蒜片、翻炒均勻
6.下入豆腐塊,淋入少許水,再加入醬油,鹽,(鹽要少放,豆瓣醬比較咸)雞精,燒開,將豆腐燒制入味1-2分鍾
7.下入金針菇翻炒均勻(豆腐比較嫩,小心翻動不要弄碎了)。
8.淋入少許水澱粉勾芡,待加熱至湯汁變得粘稠,下入韭菜,翻炒均勻,關火,盛出裝盤即可
材料:豆腐1塊、蟹味菇150克、蒜苗1把、香油1湯匙、鹽適量、姜2片、雞精1茶匙、水澱粉適量、
做法:
1.准備好所需材料,蒜苗擇去老葉,投洗干凈。
2.豆腐切成均勻的小塊,姜切末。
3.蟹味菇切去根部,分成小朵,投洗干凈,蒜苗切小段。
4.鍋加水燒開,下入薑末,豆腐塊,燒開煮5分鍾。
5.再下入蟹味菇,燒開,煮5-6分鍾,加入鹽,雞精調味,淋入適量水澱粉,使湯汁變得粘稠些。
6.關火,撒上蒜苗,攪拌均勻,淋入香油,攪拌均勻,盛出即可。
材料:內酯豆腐1塊、香菜2棵、小米辣2個、辣椒油1湯匙、香油1湯匙、大蒜4瓣、海鮮醬油3湯匙、陳醋1湯匙、蚝油1/2湯匙、白糖1/2湯匙
做法:
1.將豆腐切成2厘米厚的大片,在中間順長切成兩半
2.將豆腐片擺在盤內,豆腐很嫩,不要弄碎了
3.鍋加水燒開,將盤子放在鍋內,蓋上鍋蓋,大火蒸5分鍾
4.將香菜切成末,大蒜切成末,將小米辣切小段待用
5.將香菜末、蒜末放在碗內,再加入香油、辣椒油、海鮮醬油、陳醋、白糖、蚝油拌勻,調成醬汁
6.將蒸好的豆腐取出,倒去盤內的余水,均勻的淋上調好的醬汁,撒上小米辣即可
材料:內酯豆腐1塊、雞蛋2個、金針菇1小把、西紅柿1個、油鹽適量、香油1湯匙、蔥1段、姜2片、白鬍椒粉1茶匙、水澱粉適量、雞精1茶匙、
做法:
1.准備好所需材料,豆腐選用內酯豆腐,比較嫩,用老豆腐也可以,金針菇切去根部一段較老的部分。
2.把豆腐順長切成兩半,再切成一厘米厚的片。
3.西紅柿去蒂,切成丁,蔥切蔥花,姜切末。
4.雞蛋磕入碗內,用筷子攪打均勻,把金針菇用手撕成小朵。
5.鍋加少許油,又放一點就可以,不要放多,下入薑末炒香,再下入西紅柿丁翻炒,將西紅柿丁炒出水,將西紅柿在油中炒制一兩分鍾,這樣番茄紅素才會被人體重復吸收。
6.淋入適量水燒開,下入豆腐,煮5-6分鍾。下入金針菇,燒開,加入鹽和雞精調味。
8.淋入適量水澱粉,燒開,使湯變得粘稠,淋入雞蛋液,攪散開,成蛋花狀,燒開,關火,撒上白鬍椒粉,淋入香油攪勻,撒上蔥花,盛出即可。
材料:內酯豆腐1盒、皮蛋4個、油適量 、榨菜1包、尖椒1個、泰椒2個、大蒜2瓣、蒸魚豉油3湯匙、
做法:
1.將內脂豆腐從盒內取出,切成小塊
2.尖椒切成丁,榨菜切成丁,大蒜切末,泰椒切成辣椒圈
3.將皮蛋剝去外皮洗凈,再將每個皮蛋切成4瓣
4.將皮蛋擺在豆腐上,再將尖椒丁,榨菜丁,蒜末,泰椒圈依次放在皮蛋上
5.鍋加油燒熱,將油加熱至冒煙,將熱油澆在辣椒圈和蒜末上即可
小貼士:挑選豆腐是有訣竅的,優質的豆腐切面比較整齊,無雜質,豆腐本身有彈性,劣質豆腐則不然,切面不整齊有時還嵌有雜質,容易破碎,表面發黏。
⑻ 我們在市場選購豆腐的時候,怎麼樣才能區分好豆腐和壞豆腐
很多人都喜歡吃豆腐,日常生活中,豆腐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涼拌、可以清蒸、可以做成香辣豆腐,也可以用來涮火鍋……平時多吃點豆製品對身體健康也是有很大的好處,而市場上賣的豆腐也分為好幾種,最常見的就是內酯豆腐、普通豆腐、南豆腐和北豆腐,不同品種的豆腐有不同的做法,口感自然也是不同的,因人而異,每個人喜歡的豆腐品種也是不同的,但是市場上買豆腐的商販很多,那到底如何才能區分出哪一家的豆腐好,哪一家的豆腐不好呢?再來說說北豆腐的挑選方法,由於北豆腐裡面的水份非常少,因此很多地方也會叫做“老豆腐”、“硬豆腐”,這種豆腐彈性很小,摸起來有硬度,很多人在選購北豆腐的時候,也習慣去買那種看起來發白的北豆腐,其實這就是一個誤區,真正好的北豆腐顏色是發黃的,因為裡面大豆含量很高,黃色就是大豆的本色,而那種看起來很白的北豆腐反而不好,很可能是經過了漂白處理的。
⑼ 南豆腐是什麼
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又稱水豆腐。相傳為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葯煉丹的時候,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豆腐。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還有補鈣的作用,對牙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素有「植物肉」之美稱。
豆腐越來越多樣化,豆腐有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叫法,豆腐要分南北,那麼南北豆腐有什麼不同之處?豆腐的南北之分,並不是來源於地域性,而是豆腐製作工藝與口感的差別。它們之間有什麼差別呢?哪種營養價值更高?分別適合做什麼菜餚?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北豆腐或稱北方豆腐,又稱老豆腐 、硬豆腐,北豆腐是指用鹽鹵作凝固劑製成的豆腐。其特點是硬度、彈性、韌性較南豆腐強,而含水量較南豆腐低,凝固出來的豆腐比較硬,質地也粗糙一些。切面不及南豆腐細滑。北豆腐則相對發黃,北豆腐的鈣含量高,不亞於牛奶,有比較好的補鈣效果。因為水分含量不高,更適合煎、炒、蒸、煮、炸等菜餚做法。
南豆腐又稱石膏豆腐,它使用的成型劑是石膏液,南豆腐色澤潔白,質地細膩、軟嫩,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常食石膏豆腐,可使人的面部變得白嫩。南豆腐的水分較之北豆腐要多,質地細嫩,所以不適合炒,更適合做涼拌、蒸、湯、燉等菜餚做法。
內酯豆腐,還有一種豆腐叫內酯豆腐,傳統的豆腐製作,多採用石膏,鹵水作凝固劑,而以葡萄糖酸內酯為凝固劑生產豆腐,可減少蛋白質 流失,提高保水率。大大地增加了產量,內酯豆腐潔白細膩、有光澤、口感好、入口即化,保存時間長。適合做拌,蒸,湯,羹一類的菜餚。
【肉末豆腐】
材料:北豆腐1塊、豬肉150克、油鹽適量、郫縣豆瓣醬1湯匙、蔥1段、姜1片、大蒜2瓣、花椒適量,料酒1湯匙、醬油1湯匙、白糖1/3湯匙、水澱粉適量、
做法:
1.把豆腐先切成1厘米左右厚的大片,再切成小塊,豬肉切成末,豬肉選用帶些肥肉的味道更好吃,蔥切蔥花,姜切末,大蒜切片
2.鍋內加入水,加入少許鹽,燒開,下入豆腐焯水4-5分鍾,撈出,放在冷水中投涼,這樣豆腐燒制時不易碎,還能去掉豆腥味
3.鍋加油燒熱,下入花椒小火炸制,將花椒炸至微焦,將花椒撈出不用
4.下入蔥花,薑末,蒜片,爆香,下入肉末翻炒,將肉末翻炒至顏色變白,將肉末撥至一邊,下入郫縣豆瓣醬,小火將豆瓣醬炒出紅油,炒出香味,和肉末一起炒勻
5.淋入半碗水,下入豆腐,加入醬油,白糖,少許鹽,大火燒開,轉中小火,將豆腐燒制入味2-3分鍾,淋入水澱粉,大火加熱至湯汁變得粘稠,關火,盛出裝盤,撒上蔥花即可
【金針菇燒豆腐】
材料:北豆腐1塊、金針菇200克、韭菜1小把、油鹽適量、郫縣豆瓣醬1湯匙、蔥1段、姜1片、大蒜2瓣、醬油1湯匙、雞精1茶匙、水澱粉適量、
做法:
1.豆腐用的是北豆腐,就是老豆腐,先把豆腐切成兩厘米左右厚的大片,再切成大小均勻的塊
2.金針菇切去根部,再用手撕成小朵
3.鍋加水燒開,下入金針菇焯水,水開後,把金針菇撈出,放在冷水中投涼,撈出用手稍攥下水分待用
4.鍋內水再重新燒開,加入少許鹽,下入豆腐焯水,燒開後煮5分鍾,將豆腐撈出,放在冷水中投涼,撈出控水待用,豆腐燒制前先放鹽焯下水,豆腐燒制時就不容易碎。
5.鍋加油燒熱,下入郫縣豆瓣醬小火炒制,將豆瓣醬炒出紅油,炒出醬香味,下入蔥花、薑末、蒜片、翻炒均勻
6.下入豆腐塊,淋入少許水,再加入醬油,鹽,(鹽要少放,豆瓣醬比較咸)雞精,燒開,將豆腐燒制入味1-2分鍾
7.下入金針菇翻炒均勻(豆腐比較嫩,小心翻動不要弄碎了)。
8.淋入少許水澱粉勾芡,待加熱至湯汁變得粘稠,下入韭菜,翻炒均勻,關火,盛出裝盤即可
【豆腐蘑菇湯】
材料:豆腐1塊、蟹味菇150克、蒜苗1把、香油1湯匙、鹽適量、姜2片、雞精1茶匙、水澱粉適量、
做法:
1.准備好所需材料,蒜苗擇去老葉,投洗干凈。
2.豆腐切成均勻的小塊,姜切末。
3.蟹味菇切去根部,分成小朵,投洗干凈,蒜苗切小段。
4.鍋加水燒開,下入薑末,豆腐塊,燒開煮5分鍾。
5.再下入蟹味菇,燒開,煮5-6分鍾,加入鹽,雞精調味,淋入適量水澱粉,使湯汁變得粘稠些。
6.關火,撒上蒜苗,攪拌均勻,淋入香油,攪拌均勻,盛出即可。
【涼拌嫩豆腐】
材料:內酯豆腐1塊、香菜2棵、小米辣2個、辣椒油1湯匙、香油1湯匙、大蒜4瓣、海鮮醬油3湯匙、陳醋1湯匙、蚝油1/2湯匙、白糖1/2湯匙
做法:
1.將豆腐切成2厘米厚的大片,在中間順長切成兩半
2.將豆腐片擺在盤內,豆腐很嫩,不要弄碎了
3.鍋加水燒開,將盤子放在鍋內,蓋上鍋蓋,大火蒸5分鍾
4.將香菜切成末,大蒜切成末,將小米辣切小段待用
5.將香菜末、蒜末放在碗內,再加入香油、辣椒油、海鮮醬油、陳醋、白糖、蚝油拌勻,調成醬汁
6.將蒸好的豆腐取出,倒去盤內的余水,均勻的淋上調好的醬汁,撒上小米辣即可
【什錦豆腐羹】
材料:內酯豆腐1塊、雞蛋2個、金針菇1小把、西紅柿1個、油鹽適量、香油1湯匙、蔥1段、姜2片、白鬍椒粉1茶匙、水澱粉適量、雞精1茶匙、
做法:
1.准備好所需材料,豆腐選用內酯豆腐,比較嫩,用老豆腐也可以,金針菇切去根部一段較老的部分。
2.把豆腐順長切成兩半,再切成一厘米厚的片。
3.西紅柿去蒂,切成丁,蔥切蔥花,姜切末。
4.雞蛋磕入碗內,用筷子攪打均勻,把金針菇用手撕成小朵。
5.鍋加少許油,又放一點就可以,不要放多,下入薑末炒香,再下入西紅柿丁翻炒,將西紅柿丁炒出水,將西紅柿在油中炒制一兩分鍾,這樣番茄紅素才會被人體重復吸收。
6.淋入適量水燒開,下入豆腐,煮5-6分鍾。下入金針菇,燒開,加入鹽和雞精調味。
8.淋入適量水澱粉,燒開,使湯變得粘稠,淋入雞蛋液,攪散開,成蛋花狀,燒開,關火,撒上白鬍椒粉,淋入香油攪勻,撒上蔥花,盛出即可。
【皮蛋豆腐】
材料:內酯豆腐1盒、皮蛋4個、油適量 、榨菜1包、尖椒1個、泰椒2個、大蒜2瓣、蒸魚豉油3湯匙、
做法:
1.將內脂豆腐從盒內取出,切成小塊
2.尖椒切成丁,榨菜切成丁,大蒜切末,泰椒切成辣椒圈
3.將皮蛋剝去外皮洗凈,再將每個皮蛋切成4瓣
4.將皮蛋擺在豆腐上,再將尖椒丁,榨菜丁,蒜末,泰椒圈依次放在皮蛋上
5.鍋加油燒熱,將油加熱至冒煙,將熱油澆在辣椒圈和蒜末上即可
小貼士:挑選豆腐是有訣竅的,優質的豆腐切面比較整齊,無雜質,豆腐本身有彈性,劣質豆腐則不然,切面不整齊有時還嵌有雜質,容易破碎,表面發黏。
⑽ 南豆腐和北豆腐有什麼區別
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區別
北豆腐或稱北方豆腐,又稱老豆腐 、硬豆腐,北豆腐是指用鹽鹵作凝固劑製成的豆腐。其特點是硬度、彈性、韌性較南豆腐強,而含水量較南豆腐低,凝固出來的豆腐比較硬,質地也粗糙一些。切面不及南豆腐細滑。北豆腐則相對發黃,北豆腐的鈣含量高,不亞於牛奶,有比較好的補鈣效果。因為水分含量不高,更適合煎、炒、蒸、煮、炸等菜餚做法。
南豆腐又稱石膏豆腐,它使用的成型劑是石膏液,南豆腐色澤潔白,質地細膩、軟嫩,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常食石膏豆腐,可使人的面部變得白嫩。南豆腐的水分較之北豆腐要多,質地細嫩,所以不適合炒,更適合做涼拌、蒸、湯、燉等菜餚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