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蜂王為什麼不好找
⑴ 意蜂冬季自然王台蜂王出台後找不到是怎麼回事
你是在熱帶養蜂嗎,冬季還在育王,我在亞熱帶連中蜂都停止產卵了,處女蜂王丟失的原因是中午出去交尾時,落入水中無法反回,別一原因是遇到天敵,如牛角蜂,蜘蛛網,蜻蜓…等,
⑵ 蜂王在哪個季節最容易抓到
應該是每年的6月到8月之間這段時間。
這個時間段的蜂王也被稱之為「夏王」。
夏王的一些特點:
1、比較彪悍,春季分蜂熱過後,夏季一般不會分蜂,不管是育王還是人造王,一個蜂群出幾個王的現象很正常,而且不會分蜂,只會互相咬殺,最後勝出的蜂王往往是最強勁的。一旦交尾成功,到秋天就有好戲看了。
2、交尾成功率不低,雖然夏天中蜂的天敵眾多,但夏王的先天優勢,常能逃過這些天敵,基本上可以超過60%的成功率,再有夏天的雄峰都是老熟蜂,沒有青年蜂的靈敏。
3、交尾遲,開產遲,這個現象也常令一些蜂友錯覺以為王無用了,棄之十分可惜,所有這個時候捕捉也很適宜。一般說春王出殼20天不見開產,基本上可以放棄了,但是夏王不同,夏天天氣炎熱,夏王常要等到氣溫適宜才會婚飛,而且由於夏季雄峰數量少,交尾次數增多,十幾天才交尾成功也是常有的事,工蜂由於夏季缺少蜜源對王的飼喂也少,所以就算蜂王交尾成功,也不會馬上開產,少則一個月,多則數月,甚至等到秋天有蜜源後才開始也是常有的事,這個現象養蜂過程有個術語,叫:蟄伏。
⑶ 人工分蜂找不到蜂王怎麼辦
方法如下:
1、找不到蜂王可進行原地分蜂,原地分蜂要求在強群的旁邊是否能安裝蜂箱,若可以安裝,首先將強群移開半個蜂箱的距離,接著把新蜂箱放在旁邊,並將強群中的蜂脾提出一半放入新蜂箱中,若無蜂王,可把強群中沒有贅脾的蜂脾放入新蜂箱中。
2、然後調整2個蜂箱的距離,使飛行蜂平均進入2個蜂群中,第二天在無蜂王的蜂箱中介入王台或產卵王。
找不到蜂王的原因:
找不到蜂王一般可能是由於蜜蜂造贅脾過多引起的,而造成蜜蜂造贅脾是因為沒有調整好蜂路,通常蜂路一般保持在8-10cm左右較好,同時還需要根據季節的不同進行調整。
如果群勢過強,巢脾不規則,蜜蜂也容易造贅脾,所以需要及時用割蜜刀割掉贅脾。
⑷ 意蜂冬季自然王台蜂王出台後找不到是怎麼回事
俺是河南滴,冬天如果出王胎,公雞也會下蛋啦!你可能是南方滴,我不太了解,但是憑借我的養蜂經驗,蜂王出胎後,找不到,是外界沒蜜源,工蜂把它咬死啦!
⑸ 蜜蜂冬季整箱死亡而且沒有找到蜂王怎麼回事
肯定是因為
蜂王
快要死亡,然後集群
飛出去
了,所以找不到蜂王,而
蜂箱
里剩下的只是工蜂。工蜂一般壽命只有三個月左右。
⑹ 蜜蜂越冬期間如何判斷蜂羣失王養蜂人用實際案例告訴你
現在正值冬季,相信很多地方的蜂農都會陸續發現自己養的蜂羣越冬失敗了。特別是農村土養方式養的蜜蜂,秋季自己飛來的蜂羣和秋季取蜜的蜂羣,由於農民對蜂羣的冬季管理欠缺,結果就是蜂羣在越冬中期整羣死亡。這些越冬失敗的蜂羣分3種情況:第一種就是蜂巢有封蓋蜜,而蜜蜂卻整羣死亡。發生這種情況基本就是蜂箱板薄,當外界溫度突然低於0攝氏度以下,蜂羣產生的熱量不足以抵禦嚴寒導致蜜蜂被凍死。當然蜂羣有蜜卻被凍死的機率較小,基本都是蜂箱保溫不足的弱羣。第二種越冬失敗的是缺蜜被凍死的。蜂羣飢餓無法產熱維持溫度,再加上寒冷的天氣,導致蜂羣飢寒交迫,最終陸陸續續死亡。這種越冬失敗的情況是最多的,對於這些越冬期間缺蜜的蜂羣,只要及時發現並喂足濃糖水,蜂羣能成功越冬。第三種越冬失敗是蜂羣失王引發的。蜂羣失王導致的越冬失敗還是比較常見的,針對這種情況要從以下三點進行講解。
1、為什麼越冬期間很難發現蜂羣失王?
2、是什麼原因引起越冬期間蜂羣失王?
3、越冬蜂羣要如何判斷出蜂羣失王?
一羣蜜蜂只有一隻蜂王,蜂王對蜂羣的貢獻不僅僅是產卵,還有就是蜂王分泌的蜂王信息素對蜂羣的秩序的維護。蜂羣失去蜂王後蜜蜂就會羣龍無首,原本有序的工作就會處於停滯狀態,蜜蜂也會焦躁不安。那麼在越冬期間,蜂羣基本處於冬蟄的狀態,如果失王,等待蜂羣的基本就是滅亡。如何才能避免蜜蜂越冬期間失王導致的滅羣就至關重要。那麼:
為什麼越冬期間很難發現蜂羣失王?
為什麼說越冬的蜂羣很難發現失王了呢?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氣溫低,無法提脾檢查蜜蜂。冬季期間氣溫低,蜜蜂就會結團越冬。蜂羣結團在巢脾下方,蜂團的緊密主要受外界氣溫的影響,外界氣溫越低蜜蜂就結團越緊,這樣就可以減少蜂團溫度的散發。蜂團中間的溫度是最高的,可維持在25攝氏度左右,而蜂王就在蜂團中間。
冬季蜂羣結團後是不能開箱提脾檢查的,由於外界氣溫低,蜜蜂都聚成一團,如果強行提脾檢查就打破了蜂團的溫度,蜜蜂就會落到蜂箱底被凍僵而無法在爬上巢脾,同時受驚的蜜蜂就會結團更緊,養蜂人無法快速找到蜂王,蜂羣越是暴露在低溫的天氣中,蜜蜂的死亡率就會增加。所以越冬期間提脾檢查蜂羣是不現實的,這也導致養蜂人很難及時發現蜂羣失王。
是什麼原因引起越冬期間蜂羣失王?
一羣蜜蜂並不會無緣無故的失王,那冬季的蜜蜂怎麼會失王呢?這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蜂羣越冬中期蜂蜜以消耗殆盡,蜜蜂無法分泌蜂王漿飼喂蜂王,導致蜂王餓死。這種失王也是缺蜜引發的,如蜂羣蜂蜜充足是不會發生的。第二種是蜂王已是1年以上的老蜂王了,再加上養蜂人剪翅膀的損傷殘疾,這種蜂王在越冬期間最容易死亡。因為蜂王已經無法分泌充足蜂王物質控制蜂羣,蜜蜂對這種老蜂王也是不待見的,飼喂蜂王漿少,蜂王只能取食蜂蜜,取食蜂蜜的蜂王壽命基本於工蜂沒差別,這樣就間接導致蜂王死亡。
越冬蜂羣要如何判斷出蜂羣失王?
首先簡要概述下自己經歷的冬季蜂羣失王而導致的全羣滅亡的經歷。2019年冬季還算暖和,蜂羣在12月上旬就陸續進入過冬的狀態了。這時候晴天溫度還能達到10℃以上,蜂場的蜂羣出勤率還不錯,到12月中旬時給蜂羣進行了人為的簡單保溫,順便看下蜂羣的結團狀態和存蜜情況,蜂場蜂羣良好。但是在12月20號晴朗的午後發現有羣蜜蜂(標記為A)還有雄蜂飛出,而蜜蜂卻很少出勤。
由於之前檢查發現A蜂羣有存蜜,蜂羣羣勢較強,就沒放心上。而後幾天發現其他蜂箱的蜜蜂在晴天都有少量飛進飛出,而A蜂羣沒有蜜蜂出勤,這時自己還認為蜂羣存蜜充足,應該正常就沒開箱查看。在12月25號的晴天突然發現A羣蜜蜂大量出巢採集,每隻回來的蜜蜂都是大肚翩翩的,那時還覺得這羣蜜蜂不錯,但是這時的蜂羣已經是處於失王缺蜜的狀態了,而自己還認為蜂羣正常。從那天大量出巢之後就沒看到A蜂羣有蜜蜂出巢了,而12月下旬有寒流氣溫低,蜂場的蜜蜂都沒出勤,我還覺得正常。
一直到2020年1月上旬時開箱查看蜂羣耗蜜情況發現A羣蜜蜂已經全羣死亡了。之後檢查A羣死亡蜜蜂,發現並無蜂王,這才明白過來之前為什麼A羣蜂羣那麼反常了。
越冬期間蜂羣失王的反常行為,通過觀察總結出3點:
1、失王蜂羣有蜜時在晴天溫度高時不出巢,而當蜂羣缺蜜時就會突發性大量出巢採集。
2、失王蜂羣不咬脾結團,蜂團較鬆散,冬季晴天還能看到少量雄蜂飛出。
3、巢脾上還有蜂蜜和花粉,死亡的蜜蜂分布在箱底的各個角落。
養蜂人對蜂羣的冬季管理基本以箱外觀察為主。如果發現某羣蜜蜂和其他羣蜜蜂有明顯的行為差異,那麼就要特別注意了,就要選擇晴天的午後開箱進行檢查了。冬季蜂羣失王是比較常見的現象,養蜂人特別要對弱羣和老蜂王羣重點關注,弱羣蜜蜂重點關注蜂羣的存蜜和保溫,老王羣主要關注蜂羣的行為表現,可同蜂場的其他蜂羣做對照觀察。根據冬季失王導致的越冬失敗可以發現,秋繁和秋季換王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條件的養蜂人在秋季就要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這樣蜂羣基本都能順利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