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地區豬價不一樣
Ⅰ 雲南豬價和廣西的豬肉價格常常會相差很大,是怎麼回事
沒有比較就沒有壞處。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俗話說「人與人比死,物與物比扔」,也就是說,人與物比,有利有弊的現象。尤其是目前雲南、廣東的生豬和豬肉價格,差距非常大。如果不做比較,兩省生豬的市場情況還是很好的。它們都處於較高的利潤率,在市場范圍內,而且比之前的生豬市場情況要好。但通過比較,雲南農民的養殖利潤比廣西農民低很多,每天至少5元。
總之,雲南豬和廣西豬的價格和豬肉價格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表明非洲豬瘟病毒對兩省的影響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對養殖業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非洲豬瘟病毒對雲南生豬養殖規模的影響非常小,一直保持在比去年同期低20%左右的水平。然而,它對廣西養豬規模的影響很大。生豬養殖規模比去年同期減少80%以上。因此,兩地生豬價格與豬肉價格的差距相當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地方。一是生豬生產能力,這是比較充足的。二是生豬生產能力很差,已經不能支撐當地消費者的基本消費。當然,由於非洲豬瘟病毒的影響,這兩個地方無法自由轉移生豬或豬肉。
Ⅱ 肉價全國統一嗎
不是統一的,但大方向的基本價格是差不多的,然後根據各個地區物價水平,肉的供應,價格上下有小幅度變化,略有不同。比如一些價格不同和飼養運輸成本都有關系。以下為例子。新農養豬網消息:全國出欄瘦肉型生豬價格均價至10.56元/公斤,較去年同期12.36元/公斤跌14%;豬肉價格至17.91元/公斤,較去年同期21.63元/公斤跌17%;三元仔豬均價20.58元/公斤,同比跌14%;母豬均價1472元/頭,同比跌12%。全國豬料比價為3.27:1,豬糧比價4.45:1,同比分別跌14%、16%。自繁自養出欄頭均盈利至-337/頭。全國玉米、小麥麩、配合料價分別為2.31/公斤、2.0元/公斤、3.14元/公斤左右。養殖戶拿到豆粕零售價3.8元/公斤,玉米、配合料價同比分別跌1.71%、4.27%。全國「肉-豬」平均價差7.35元/公斤,同比跌21%。今日全國生豬價格較昨日小幅回落,全國出欄瘦肉型豬均價至10.56元/公斤,整體跌幅不大。目前國內生豬出欄價格大多集中在5.1-5.9元/斤之間,東北、華北豬價保持領跌。中央第一輪收儲已經開啟,除了增加中央凍豬肉儲備規模外,為了穩定價格,商務部還可以採取財政貼息政策,鼓勵大型豬肉加工企業增加商業儲備,擴大豬肉深加工規模;增加發放臨時飼養補貼等方式,穩定市場。Ⅲ 發改委表示生豬價格出現明顯反彈,目前各地區的生豬肉價格如何
但是小編上高三的時候,也就是在去年的5月份左右,那個時候的豬肉突然間漲價,特別的快,都已經到了二三十塊錢一斤,請注意小編所在的 地方是在於一個特別小的縣城,而且還是十分貧困的,在當時的豬肉大多數都是在十多塊錢一斤 在當時突然間長了一輩,這也讓很多人都感覺到太不可思議了,那個時候如果超市一旦有打折的豬肉,基本上是超市還沒有開門的時候就已經在排隊去買了。而這一段時間豬肉價格回落,也讓大家的生活變得好了很多,今天小編也想和大家談一談豬肉價格為何這么的不穩定。
豬肉價格為何在之前的時候突然回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豬肉這種東西它是有季節性的,在夏天的時候,豬肉可能就會便宜一些,而在馬上快過年了那一段時間,豬肉就突然間會漲到一個非常高的節點,而且他那個時候不僅僅是豬肉,有很多東西也開始突然漲價。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買的豬肉,尤其是鮮豬肉的話,是需要在冰櫃里先凍一段時間把豬肉之中的乳山先給他排出去,再吃的,因為豬在殺的時候,它會有 乳酸所產生的,乳酸對於我們的身體是不好的,而冷鮮肉就沒有這種 這種顧慮了,而且國家的冷鮮肉是通過特殊渠道處理的,所以大家也不用擔心 這個冷鮮肉會壞掉了。完全可以放心吃,放心購買。
Ⅳ 全國90%地區豬價即將沖高12元/斤,豬價為何突然「飆升」
全國90%地區豬價即將沖高12元/斤,這一事件引發了網友的注意,同時也能夠證明一些問題。其實就現在的生活而言,豬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就是,短期內豬的供給出現了短缺的現象,因此豬肉價格自然而然就上漲起來。而且自從進入三伏天之後,國內的消費市場就出現了一定的問題,豬肉的上漲也間接反映了大家的消費能力以及養豬市場的不如意。
最後小編想說國家既然出手了,那麼對於豬肉的價格調整就會有著相應的把控。所以要不了一段時間,就能夠看到豬肉價格恢復如初的一個現象了。而且大家之所以不能接受,是因為享受到了便宜豬肉帶來的便利,因此再次上漲,就得到了大家的反抗。其實在疫情出現之前,豬肉的價格也就是十五六、十七八的樣子,所以即使上漲到了這樣一個價格,也是能夠理解的。
Ⅳ 多地生豬價格跌到每斤8元以下,為何在旺季的時候豬肉價格卻下跌了
一方面是因為相關部門會對生活用品的價格進行適當的調整,居民過好新年。另外一方面是因為豬肉市場正在呈現出不同的變化,多地出現疫情,難免會使部分區域的居民無法產生購買豬肉的想法。市場上的豬肉供過應求,就會產生豬肉價格下降的情況。
每年元旦期間和農歷新年期間,豬肉的銷售價格會有所提高。以2021年新年為例,當時豬肉的平均價格維持在25元左右,大部分居民看到豬肉後,他們也無法花費大量的金錢購買,畢竟價格太高。今年的豬肉價格與去年的豬肉價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僅單價有所下降,還使得居民購買豬肉的數量有所提高。
總的來說,豬肉作為居民最常購買的肉製品之一,自然會受到許多消費者的認可。但是居民在購買豬肉的時候,他們也會考慮市場和價格。
Ⅵ 最近豬價為什麼暴跌
養豬戶的生豬供給量,和消費者的豬肉需求量,就決定了當時的豬市行情,豬價和肉價主要就是由這兩個方面來決定的。
當然,生豬市場上出現了供給和需求關系不平衡的時候,國家為了「保供穩價」,便向市場投放大批量的冷凍儲備豬肉,和進口豬肉,來緩解供需矛盾,平衡市場供需關系,讓生豬和豬肉處於一種理性水平,既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又有利於生豬產業的良性發展。
因此,目前豬價大跌,一反常態,存在有四個深層的原因,現分析如下,以供養豬戶參考,希望能夠對養豬戶了解目前豬市行情有所幫助。
①,養豬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在的養豬模式與過去的養豬模式,發生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過去,養豬主要以農村人養豬為主體,以農村家庭養豬為主要形式,以集體和專業戶養豬為輔導作用,生豬養豬規模比現在要小很多,並且生豬產能比現在要低很多,因此,生豬市場供給是非常有限度的,基本保持與需求相適應的程度。
這樣就會使平常正常的市場行情,處於供給與需求相適應,相一致,相平衡,但是,一到重大節假日和冬臘月的腌臘時候,就會出現生豬供給小於需求,使生豬價錢大漲,被養豬戶稱為「逢節必漲」,便形成了一種市場規律。
這種規律,在目前已經失去了它的規律性,因此現在的養豬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現在農村家庭養豬,即散養戶基本消失殆盡了,已經看不到了,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以農村中大型養豬專業戶,城市資本進入農村養豬行業的養豬公司等連鎖企業或集團公司,為主要形式。
這樣都是以規模化、科學化、專業化為主要特徵的養豬業,促使養豬規模巨大,育肥生豬出欄快,生豬產能已經超過了過去一大節,使生豬市場供給量非常巨大,使目前各地養豬行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出現生豬市場供給大於需求。
②,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出現了變化。目前豬肉消費市場,並不是在城市,而是在農村,因為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相比懸殊非常巨大,城市人口是農村人口的幾分之一。
另外,目前豬肉消費主要是以腌制臘肉和灌制臘腸為主要消費形式,而需求量並不在城市,而是在農村。
自從2020年因疫情防控的影響,三年以來,農村人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以進城務工為主要形式,而逐漸失去了打工的信心,打工人掙錢非常不容易,越來越困難。
因此,疫情防控給農村人打工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降低了家庭經濟收入,大批的農民工返鄉務農,種蔬菜,蔬菜滯銷,種水果,水果滯銷,這樣農村人的經濟收入大不如三年前,造成家庭整體經濟收入的下降。
眼下農村腌制臘肉和灌制臘腸,所消耗的豬肉,大大降低,為了家庭日常生活的正常進行,他們不得不減少豬肉的消費和支出,所以,今年豬肉市場的需求量整體不如往年,必然使豬肉需求量大幅度的減少,將造成豬肉供給嚴重大於需求。
③,生豬產能居高不下使供需失衡。現在的養豬戶都是中大型規模化,專業化,科學化養豬戶,都是資本控制養豬,都是為了經濟利益,生豬價高漲的時候,既以量又以價,獲得高額回報,價格下行的時候,採取壓欄惜售,壟斷市場,使生豬供給量大幅度的減少,迫使生豬價的震盪回升,從而獲利。
這樣一來,各地生豬產能膨脹,居高不下,國家很難調整控制生豬產能,這樣必然會使生豬市場供給量長期難於削減,供給大於需求與行情並存,所以,生豬在相當時間內出現過剩,使生豬價在傳統銷售旺季,不漲反跌的不正常現象。
④,冷凍放儲和進口豬肉調節行情。自從中秋節前夕,各地為了「保供穩價」,和儲備更替,不得不向市場投放大批量的冷凍儲備豬肉,迫使市場豬肉供給過大,導致生豬價長時間的震盪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