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M1晶元不好
Ⅰ 蘋果的m1不能用在手機上,這是為什麼
蘋果在新發布的筆記本電腦和iPad當中,著重介紹和展示了M1晶元的強大,而且新發布的這些電腦和iPad基本都搭載最新的M1晶元,這個晶元可以說是目前地表最強晶元,非常強悍。無論是從數據還是從現實使用過程來說,都可以碾壓市面上所有的晶元,那麼有很多人都在想為什麼M1晶元如此強悍,不能夠應用在手機當中,使手機性能更加強大呢?其實M1晶元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數據處理、視頻處理以及作圖方面進行了優化,畢竟很少有人會購買蘋果電腦和iPad只打游戲,很多人都會選擇這些電子設備進行工作。還有就是如果在手機當中安裝M1晶元,會導致功耗加大,產生的熱量會更多,這就會導致手機在日常使用的過程當中變得異常發燙,導致內部設施出現問題,因為蘋果手機在散熱方面還是比較差,如果說換成M1晶元的話功率特別強大,可能會導致日常手機使用過程當中出現燒毀的現象。
Ⅱ 蘋果M1晶元被曝漏洞,這是否會給普通用戶帶來影響
近日,安全專家在 M1 晶元中發現了名為“M1RACLES”漏洞,是存在晶元組設計中的一個錯誤。該錯誤允許任意兩款應用程序繞過常規系統功能秘密交換數據,如果不對晶元進行修復,這個漏洞是無法修復的。不過發現這個漏洞的人--逆向工程師和開發人員 Hector Martin 表示,Mac 用戶並不需要擔心這個漏洞,因為它基本上無法用於任何惡意的行為。
M1晶元的漏洞會給普通用戶帶來影響嗎?
蘋果的最強的M1晶元居會偷取數據?買了新款imac和平板的老鐵建議看完,最近某專家表示在蘋果最新的M1晶元中發現了名為m1racles的漏洞,它能使設備上任意的兩款應用程序,可以繞過常規的系統功能進行秘密的數據交換,同時該漏洞是晶元組的設計過程中的錯誤導致的,也就是說你沒辦法通過系統的升級,或者是軟體上的一些方式進行一個修復,不過安全商家也表示不能對普通的蘋果用戶暫時是不會帶來影響的,因為他並沒有涉及到用戶的數據線去,所以如果已經買了新款的這個電腦或是平板的朋友也不要怕,該怎麼用還是什麼用。假如出了大問題,蘋果官方會給出相應的解決方式的。
Ⅲ 為什麼蘋果的m1不能用在手機上
蘋果M1晶元可以認為是A14晶元的加強版,因為二者的架構是一致的,主要是核心數量等方面存在差異,在CPU部分,M1是4個大核心+4個小核心的配置,A14是2個大核心+4個小核心的配置,GPU部分,M1有8個圖形核心,A14是4個圖形核心,TDP方面,M1是15W,A14是6W。
至於為什麼M1晶元不用在手機上面,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iPhone把握不住M1晶元,我們可以看看目前部分手機晶元的能耗情況,可以看到發熱表現比較差的驍龍888和三星Exynos 2100的值也就8W多一點,就是這點功耗,其產生的熱量,就已經讓手機受不了。
今年驍龍888為什麼不被用戶待見,主要原因不就是能耗過高,發熱嚴重嗎?各個廠家為了壓制驍龍888也是想盡了辦法,最終的表現依舊難以讓人滿意,火龍888的名聲是坐實了。
而蘋果那邊的晶元雖然能耗表現優秀不少,但是就iPhone的那個渣散熱,依舊導致A系列晶元的性能無法完全發揮,如果換成TDP 15W的M1晶元,目前的手機散熱誰壓得住?特別是蘋果那種渣散熱,更不用提了,而且M1晶元說是15W的TDP,實際上全速運行的時候可以干到20多W,所以手機採用M1晶元那就是在找死。
總的來說,M1晶元的能耗和發熱,對於手機而言都太高了,此外蘋果手機上面的A系列晶元已經具有很強的性能了,蘋果沒有必要多此一舉,手機上面採用M1晶元,不僅僅徒增功耗,還會徒增成本,並且最終的用戶感知可能會更差。
A系列都已經無敵了,m1未來有可能下放到平板電腦上面。
Ⅳ 心態崩了!蘋果M1晶元漏洞巨大
心態崩了!蘋果M1晶元漏洞巨大!
據報道,蘋果 M1 晶元的這一漏洞「能夠讓任意兩個在操作系統下運行的應用程序秘密交互數據」。
如果真有利用這個漏洞的軟體出現的話,沒有專門的設備是無法偵測到一個惡意 app 何時與另一個惡意 app 通訊,而且兩個 app 不用在同一個使用者之下,甚至是不同的許可權都能相互傳訊。
漏洞令程序可以繞過系統將資料交換,雖然無法修復,但這項漏洞並不嚴重,只會發生類似程序間交換廣告追蹤資料的情況,惡意程序無法利用漏洞偷取用戶的私隱。
關於蘋果的晶元漏洞,你會擔心信息曝光廣告騷擾嗎?
CRCBOND專心做無影膠二十餘年!
本文由CRCBOND e+運維部編輯,更多請來電咨詢~
本文部分信息/圖片來源於互聯網,僅供行業新資訊分享交流用途,勿作商用。如有涉權,請原著人第一時間告知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謝謝。
Ⅳ m1晶元不能和intel比較m1不具備通用性
M1晶元處理器和 Intel的區別在於架構的不同,M1晶元處理器是蘋果公司基於ARM架構推出的自研晶元,其性能被認為十分強勁,甚至可以對標英特爾的i9處理器。
M1中的集成顯卡提供8核(入門級MacBookAir為7核),峰值性能為2.6teraflops,此外SoC集成了具有16TOPS(用於AI硬體加速)的峰值性能的快速16核神經引擎,安全的區域(例如用於加密),統一的內存架構,Thunderbolt/USB4控制器,ISP和媒體解碼器和編碼器。
Ⅵ 蘋果m1晶元真的比i9強嗎
蘋果m1晶元不比i9強,二者差不多。
M1晶元有4個效率核心和4個性能核心,約8個圖形核心和一個16核心神經引擎。有一個基本的媒體引擎可以幫助加速處理圖像和視頻文件。內存最大限制為16GB。I/O速度很快,僅適用於2個Thunderbolt4埠。然而,這款晶元真正的強大是功耗,它可以在不到10瓦的功率下運行整個操作系統。
英特爾頂級i9-12900K:8個性能核心和8個效率核心,其中8個性能核心可以同時做兩個線程,而效率核心可以做單線程。最終就是操作系統在單個晶元中看到了24個內核。
Ⅶ M1 和i7 相比性能如何
1、M1晶元MacBookPro的用戶,通過CinebenchR23測試跑分單核1497,多核7508。性能超過10代英特爾i7處理器,蘋果M1性能超過英特爾10代i9,無風扇M1版本的Macbookair超過有風扇英特爾i7處理器的Macbookpro
2、M1晶元的版本是超過了10代英特爾,可能和11代的英特爾晶元還繼續有優勢M1晶元的優勢在於性能、續航,但是對於部分的X86架構的應用可能有所不兼容。
3、同時M1晶元的Mac價格也更低,低於英特爾晶元的版本,所以購買M1晶元的Mac是比較有性價比優勢的。
(7)為什麼M1晶元不好擴展閱讀:
蘋果在發布會中強調M1的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3倍,而不是直接與Intel的處理器相比較,分析人士認為這款晶元的性能估計僅是與Intel的i7處理器相當,單核性能較為出色,落後主要的多核性能。
蘋果近幾代A系處理器的單核性能直逼Intel的X86處理器,不過在多核性能方面一直都落後太多。據知名性能測試軟體GeekBench5的數據,蘋果用於手機的A14處理器的單核性能超過了10代酷睿i5,而多核性能卻只有十代酷睿i5六成左右。
Ⅷ 如何看待M1晶元全系召回
縱觀蘋果Mac系列所採用的晶元在1994年由最初的摩托羅拉6800系處理器更換到IBM的PowerPC平台;等到2005年,蘋果又轉投英特爾的X86平台;最終,凡事都要靠自己的蘋果還是將PC晶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M1晶元的重要意義在於蘋果將PC由X86架構切換到了arm架構,這是一次對於英特爾「背叛」。對於蘋果,「我的地盤我做主」,它終於把產品線的控制權奪了回來,並且在生態構建上邁出了一大步。
發布會上的M1晶元是一顆極強的晶元。M1採用arm架構,5nm製程工藝,封裝了160億個晶體管,內存DDR顆粒也被封裝進了這枚晶元。CPU部分採用了8核心,包括4個高性能核心和4個高能效核心。
每個高性能核心都提供出色的單線程任務處理性能,並在允許的范圍內將能耗降至最低。一個8核心GPU,一個16核神經網路引擎、共享緩存和安全加密晶元。超低功耗也是arm架構的M1晶元相較於X86架構晶元的一個明顯優勢。
發布會上的信息顯示,在10W功耗下M1的CPU性能是友商的兩倍,在同性能下功耗僅為英特爾晶元的四分之一。GPU在同等功耗時具備友商兩倍的性能,同性能下功耗僅為三分之一。就連MacBook Pro也比前代增加了6個小時的續航,直接將筆記本電腦的續航時間拉到了手機的高度。對於移動設備來說,續航的增加帶來的體驗是非常明顯的。
另外,低功耗下的發熱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這也是MacBook Air敢於取消風扇的原因。當然,正如蘋果拋棄PowerPC一樣,X86架構也站到了同樣的歷史分割點。
蘋果不是第一個想把手機、平板、PC等設備進行徹底意義上大一統的公司:
毫無疑問,微軟擁有超前的視野。思路是沒有問題的,蘋果眼下的思路與當年的微軟不謀而合。微軟想借Windows 8、Windows RT和Windows Phone 8來實現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以及手機的整合,所有平台和設備共享一個用戶界面,處理器性能強大與否不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但由於微軟「錯估了整個電腦市場的趨勢」,觸屏交互的模式即便到今天也還在與鍵鼠操作割裂,全新的系統有著相當高的學習成本,讓不少老用戶無所適從。盡管為Windows 8系統付出了極大的心血,最終沒有獲得用戶的認可。
另一個企圖完成這般宏圖偉業的是「母公司」錘子科技但是由於思路太過超前,很多人無法理解羅永浩老師,而只把他當成一個茶餘飯後的談資、一個豐富的「梗」的合集。毫無疑問,錘科當年想要實現的未來生態與蘋果現在在做的事情異曲同工,但缺乏足夠的體量、資金以及技術支持,隨著一系列變動,錘科黯然退場。但是TNT依舊存活了下來,像裂縫中頑強求生的小草,續寫著天才的構思。
Ⅸ 蘋果M1晶元被曝漏洞,不對晶元進行重新設計就無法消除
5月31日消息,開發者赫克托・馬丁(Hector Martin)日前表示,蘋果M1晶元的這一漏洞「能夠讓任意兩個在操作系統下運行的應用程序秘密交互數據」,而無需使用內存、插槽、文件或任何其他正常的操作系統功能,這違反了操作系統的安全原則。
馬丁補充說,該漏洞「完全被植入蘋果M1晶元」,「如果不對晶元進行重新設計,就無法修復」。馬丁說,「我給蘋果產品安全部門發了一封電子郵件,他們承認M1晶元存在這一漏洞,並將其編號為 CVE-2021-30747。「事實上,還沒有人在實際中發現這個漏洞的惡意用途。此外,在每一個操作系統中,你已經有一百萬個輔助通信渠道可以使用…… 只要應用程序或系統不合作,就無法通過秘密渠道泄露數據。」
他表示,該漏洞主要是無害的,因為它不能被用來感染Mac電腦,也不能被漏洞或惡意軟體用來竊取或篡改存儲在電腦上的數據。但是漏洞意味著什麼? 毫無疑問,這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能影響蘋果Apple Silicon晶元設備的安全漏洞。最主要的是,這個漏洞可以輕易調取利用原本不屬於App的許可權。 通常,蘋果的macOS、iOS終端設備對於App的許可權,都是進行了嚴格的限制的,安全和隱私也是最令果粉稱道之處。通過這個漏洞,攻擊者完全可以繞過這些限制措施,實現越權訪問,讀取用戶設備上相冊、通訊錄,甚至是賬號密碼等隱私數據。而且漏洞影響的設備,也不少。
其實M1 MacBook 2020(macOS Big Sur 11.0.1)、iPhone 12 Pro(iOS 14.2)、iPad Pro(iOS 14.2)都存在這個漏洞。該漏洞也同樣影響以前發布的設備,包括基於Intel晶元的MacBook,以及其它可以從App Store安裝App的蘋果設備。
這個漏洞牽涉竟然如此之廣,看來這波蘋果確實是大意了。 不過,果粉朋友們倒不要過分擔心。 一方面,騰訊安全玄武實驗室是全球頂尖的安全實驗室,能發現漏洞也是實力使然;另一方面,按照江湖規矩,在消息曝光前,玄武實驗室早已將漏洞技術細節報告給了蘋果安全團隊。 所以,恐慌完全沒有必要,但也需要戰術上重視,及時更新安全補丁和更新系統。
據悉,自2005年起,蘋果就與英特爾合作開發Mac處理器。然而,在2020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公司公布了自研晶元的計劃。蘋果2021春季發布會上,蘋果推出了新款iMac一體機,這款產品配備了蘋果的自研晶元M1。而在搭載M1晶元的iMac問世之前,蘋果已經在銷售搭載M1晶元的MacBook Air、MacBook Pro和Mac mini,以減少對英特爾的依賴。
Ⅹ 蘋果m1為什麼不建議買
M1新品仍存在許多無法解決(或短期無法解決)的缺點,例如它依然採用老模具、系統兼容性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在實際測試過程中,M1晶元的單核性能可以達到1522分,秒掉了AMDR94900HS(CinebenchR23測試,業內更具參考價值的CPU性能測試程序),即使經過Rosetta2轉譯也接近於i7-7820HQ的表現。而多核心性能秒28W功耗的i7-1165G7無壓力,Rosetta2轉譯下微超i7-1165G7,這性能表現真就離譜。
更可怕的是,小小的M1晶元內部還集成了8核GPU,浮點運算能力可達2.6teraflops(作為參照,PS4游戲機GPU的浮點運算能力為1.84teraflops)。實際來看,據Tom'sHardware披露的GFXBench5.0測試結果得知,M1的GPU性能表現確實比GTX1050Ti和RX560還要強不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Apple 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