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牛的錢都不一樣
⑴ 牛的利潤在4000以上,養牛比養豬賺錢,為什麼農民不願意養
牛的利潤在4000以上,養牛比養豬賺錢,為什麼農民不願意養?仔細想一下,在農村也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很多農民家裡都有養豬,但是鮮有養牛的,即使現在養豬有豬瘟疫這樣的疾病帶來的巨大養殖風險,而養牛就要安全很多,很少有重大傳染病會威脅到牛的生命,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農民習慣養豬而不是養牛,出現這種現象筆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五個原因養殖周期,隨著養豬技術的提高,以及生豬品種的改良,豬的生長速度越來越快,從出生到出欄僅需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而養牛雖然技術也在提高,但是牛的體型更大,生長周期更長,需要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出欄,而一年能出欄兩批肥豬卻只能出欄一批牛,所以養豬的效率更高,自然利潤也比養牛更高一些。
⑵ 一頭牛賣到了2.7萬元,養牛這么掙錢的嗎
准確來說,應該是牛肉比較貴,一頭牛的市場價格的確要2萬多元,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養牛到底賺不賺錢,這得分很多情況來講,並不能一概而論。
看到這里,你還會覺得養牛很賺錢嗎?也許我這個賬算得不是很對,但大體就是這樣的意思,數字可能有偏差,但是風險都是肯定的,任何人都逃不過這些潛在的風險,所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深思熟慮,不要跟風,要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以免血本無歸。
⑶ 有人說農村養牛比養豬賺錢,可為啥養牛的人不多呢
在農村搞副業其實養牛比養豬劃算,但一定要養新品種牛!因為老品種牛個子小,既使養大了也賣不了多少錢,新品種牛就不同了,下三至四個月的小牛犢就賣一萬多了。養牛一定要栽飼料草,我鄰居前年投資5萬元,做起了養牛擴繁,育肥。剛開始買了三頭生產牛,經過這兩年經營,雖然養牛苦點累點,但效益不錯。當年生產的小牛犢品相好點,一頭不足一歲小牛能有八,九千到一養牛。見效慢。因為牛的繁殖能力慢 牛一年就下一個小牛。但是它值錢一個小牛就是幾千元。牛吃草。費用小。可是牛價格一直都高記得去年的時候跟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到了路上看到一個老頭趕著十多頭牛在路上走,於是我們就開起了玩笑:知道什麼是有錢人嗎?
當前,很多農民朋友想脫貧致富奔小康,提高經濟收入,提高生活質量。於是很多農民朋友除了在農村種植玉米、水稻、小麥等一些作物之外,在農閑時間搞點副業,這樣既草,它也愛吃,冬天沒什麼草,就吃稻草和棉枯,現在都是耕田機耕田,也用不著牛了,現在農村也沒有牛了,如果養一些,是不用擔心沒有東西吃的,到處都是青草。養豬就不一樣了,如果不在農村搞養殖一直以來都是一部分人的主要創收渠道,需要獲得更多的財富,必須在這個行業裡面摸爬滾打幾年,對於初次嘗試者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的,當然了,這個風險對於任何一個養殖戶。
⑷ 牛的價格比豬的價格要貴,為什麼養牛的人不多
繁殖緩慢養牛的農民都知道牛群繁殖很慢。一隻母牛在良好飼養的基礎上,例如母牛基因非常優秀,配種採取優良人工受精繁殖,母牛的生育能力長達6~8年,過了這一年,母牛基本喪失生育能力就會被淘汰。而且大部分牛群每個胎兒只能生一隻小牛,生兩只小牛的概率不到0.1%。另一群牛的懷孕時間為280天,因此短時間內飼養和飼養牛群是非常困難的。不養一定量的牛,不是能繁殖更多的小牛嗎?養一頭牛的利潤超過4000,是豬的2倍以上,為什麼養牛的農民少呢?
資金投入和養殖周期不同買一頭成年母牛至少需要一萬多元,買幾頭牛養殖意義不大。一隻專業牛至少要養30頭以上才能合算。這是數十萬頭母牛的成本加上其他費用,至少50萬韓元左右。母牛通常一年生一個孩子。一隻牛仔的價格在5000韓元左右。養豬成本要小得多。一隻母豬2000元左右。10隻母豬才2萬元,飼養費用最多加起來10元就能看到利潤。母豬是2年生的5窩,每個窩至少有10隻小豬。從這個行情來看,每隻小豬的價格是1600~2000元,每窩1~2萬元。相比之下,養豬的朋友每年都賺很多。
⑸ 在農村賣豬是稱斤賣,賣牛卻估價賣。都是家畜,為什麼賣法不同
在以前最喜歡跟大人一起去賣牛了,因為賣完牛後可以得到幾千塊錢,肯定是可以買好菜回去吃了。如今牛越來越值錢了,一頭肉牛更是能夠賣到近兩萬塊。只不過在農村賣牛,卻還是不稱重,全靠自己評估。
要說原因也是挺現實的的,首先就是這種賣牛方式已經成為習慣了,再者就是買賣兩家的小算盤了。買家覺得自己眼光好可以看牛,這樣可以買到低價牛,能夠多掙錢。而賣家也覺得不稱重可能會賣得更加多錢,所以也不願意稱重。
⑹ 小肉牛多少錢一頭
這個要根據你的大小和品種質量來決定!現在品種肉牛西門塔爾牛300-400斤的5000-6500元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