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測量血壓時兩只手為什麼不一樣

測量血壓時兩只手為什麼不一樣

發布時間: 2023-02-03 20:51:53

『壹』 主動脈剝離80%都有高血壓!醫師:兩只手血壓落差大也是症狀

隱形殺手「主動脈剝離」,會不會找上我?

去年九月,藝人黃鴻升傳出因「主動脈剝離」搶救失敗而離世的消息,演藝界無不為之哀慟。當以為年輕就是本錢,忽略身體的微細變化時,主動脈剝離很有可能已經悄悄找上門。

主動脈剝離經常來得又快又急,根據2010年IRAD的研究顯示,盡管現行有先進的手術與葯物治療介入,主動脈剝離死亡率仍高達20-30%。台灣年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五到十萬分之十,好發於50-70歲及高血壓風險族群,40歲以下也有1%的發生率。

當主動脈血管壁損傷,被破壞的內膜組織便會讓部分血液滲入,使得主動脈出現兩個空間,本來且血管壁完整的通道—真腔,及血管壁受損後形成的空腔—假腔。留置在假腔的血液無法回歸身體正常血液循環,周邊器官容易失去血流供養而缺氧。

主動脈剝離患者中有80~90%都有高血壓病史,也是唯一可追蹤與控制的因子。其他家族遺傳性疾病如馬凡氏癥候群、透納氏症,血管炎及主動脈手術史等等則佔少數。

根據主動脈剝離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症狀也不同。典型以「撕裂性般劇烈胸痛或背痛」表現,但也有病人主訴腰痛、腹痛、胸悶、喘、頭暈、雙側手臂血壓不一等症狀最終檢查結果也是主動脈剝離,容易延誤病情。

熬夜配宵夜,運動等有空再說?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沒時間運動,飲食過咸過甜、作息失常、肥胖等都是高血壓的高危險群。全球每四個人就有一位有高血壓,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18~40歲的高血壓盛行率約4.5%,全台約有35~36萬人,而且竟高達六成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在在說明並非年輕就不會有血壓問題。

若時常頭痛、頭暈、耳鳴、雙手麻木、頸部僵硬、眼白出血、臉色泛紅等症狀,高血壓很可能已經纏上你了。然而,部分高血壓並不會有明顯症狀表現,因此定期追蹤血壓非常重要。

此外,糖尿病、高血脂也是潛在危險因子,可能引起粥狀動脈硬化,血管失去彈性,因此如有以上病史,須定期追蹤,並嚴格控制。當明顯胸悶、胸痛發生時,立即到醫院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中醫什麼時候能幫上忙?

為了降低主動脈剝離的機率,保持健康狀態穩定是中醫努力的方向。罹患三高風險或使用西葯控制效果不佳、長期身心壓力大、睡眠品質不良、體型肥胖或過瘦的族群,都可以考慮中醫輔助調理,供給所需的後備能源,讓身體能在不過度消耗下慢慢修復。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透過合格中醫師診斷分清陰陽虛實、痰濕瘀鬱火等,以提供適合的中葯調理,必要時也可以搭配針灸調度經絡氣血。長期處在高壓生活中,睡眠障礙成為多數人困擾的問題,不論葯物或針灸治療,如能將引起失眠的源頭解除,便能安定心神,不僅能睡還能睡好睡飽。 尋求中醫輔助治療時,建議將疾病史及用葯史告知醫師,以免部分葯物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葯效。 存蓄健康防老近年來,許多人提倡低糖、低鹽、低卡路里、足量蛋白質飲食,與傳統食材及料理方式大相徑庭,聽起來似乎不太美味,卻是身體最佳的營養補充來源。凡是過咸、味道濃厚的料理、腌漬食品,因含鈉量偏高,容易加重腎臟負擔。麵包、糕餅甜點、勾芡、糊狀或油炸的料理,澱粉含量偏高,預防血糖波動。 體重過重者比BMI值正常者多出2~6倍罹患高血壓風險,飲食體重控制與養成正確運動習慣也非常重要。近期健身風氣盛行,許多人以為阻力訓練過後就會成為 *** 辣妹,但如無適當運動規劃,及斟酌攝取的營養素比例,體脂肪反而會逆勢生長。而間歇性斷食風潮盛行,許多民眾誤以為在進食時間內,可以肆無忌憚進食,結果本末倒置,產生反效果。 水分的攝取也很重要,尤其夏天出汗多時流失甚快,血液濃度變高,勿待口渴才大量補水,應該養成規則飲水的習慣。 如能慢慢調整工作、生活、飲食與運動同時共存的步調,搭配適度放鬆的情緒,即使被確診慢性病,仍能與之和平共處,降低並發症之產生。

『貳』 血壓多少才是正常啊

1、正常血壓

正常成人安靜狀態下的血壓范圍較穩定,正常范圍收縮壓90~139mmHg,舒張壓60~89mmHg,脈壓30~40mmHg。

2、異常血壓

(1)高血壓:未使用抗高血壓葯的前提下,18歲以上成人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2)低血壓:血壓低於90/60mmHg。

(2)測量血壓時兩只手為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測量血壓注意事項

1、血壓計要定期檢測和校對,以保持准確性。

2、對需密切觀察血壓者,應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3、測量前30 min內無劇烈運動、吸煙、情緒變化等影響血壓的因素,情緒穩定,袖口不宜過緊。

4、按要求選擇合適的袖帶。

5、充氣不可過快、過猛,防止汞外溢;放氣不可過快或過慢,以免導致讀值誤差。

6、發現血壓聽不清或異常,應重測。重測時,待水銀柱降至「0」點後再測量。

7、偏癱患者在健側手臂測量。.

『叄』 歐姆龍血壓計如何校準

電子血壓計需要到購買處或者廠家進行校準,自己是無法進行校準的。千萬不能自己亂動,否則很有可能會弄壞。

如果懷疑電子血壓計數值不準確可以和水銀柱血壓計測量的數值進行對比,如果相差20個mmHg以上,可以確定數值不準確。到購買處或聯系廠家進行校準。

測量血壓的時候要注意袖帶的松緊度,以袖帶固定後能伸進2個手指的松緊度為宜。與水銀柱血壓計數值對比時,要注意測量同一側上臂血壓。

/iknow-pic.cdn.bcebos.com/3801213fb80e7bec182412ff202eb9389b506b35"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801213fb80e7bec182412ff202eb9389b506b3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sports-direct-international.com/img_3801213fb80e7bec182412ff202eb9389b506b35"/>

(3)測量血壓時兩只手為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使用歐姆龍血壓計測量血壓時需要注意這些事項:早、中、晚1日測量3次,早上起床、心情舒暢時,大小便數分鍾後,沒有尿意時,避免以下的時候測量,運動前後,飯後3小時內,飲酒、咖啡、紅茶前後,入浴前後,吸煙前後。

測量前做幾次深呼吸,心情放鬆,避免重復測量,坐在椅子上,背挺直。歐姆龍血壓計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很長時間保持准確的測量值,但是隨著使用時間增加,它會有小幅度的偏頗是正常的。

『肆』 智能手錶左右手心率不同

智能手錶左右手心率不同,如果只是稍有不同,那麼是正常現象。如果左右手心率差距非常大,那麼就有可能是你的智能手錶有質量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你的身體出了狀況,所以左右手心率量出來會有很大的差異,如果是智能手錶質量問題你就應該去維修或者更換,如果是身體問題,你就應該去正規醫院檢查身體。

『伍』 量血壓,這樣操作不「白測」

高血壓的危害很大,一旦發病則有可能會導致心肌梗死、腦中風,嚴重甚至還可能導致猝死,堪稱疾病當中的沉默殺手,因此預防以及隨時監控高血壓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情,勤測血壓便是預防高血壓疾病中的重要一環,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都在自己家裡配置了血壓計,雖然血壓可以自行檢測,但我們也要避免走入血壓測量的誤區當中,那麼,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講講高血壓測量的一些相關事項。

一、測量時間

測量血壓最佳的時間是早晨起床後的一個小時內,也可以在晚上休息前測量。如果是在早上測量,要在排尿之後早餐之前進行,如果患者平常服用降壓葯,那麼需要在服降壓葯之前測量;如果是在晚上測量的話,那麼就在睡覺之前進行,如果在其他時間測量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跟心情都需要處於平穩的狀態,這樣得到的數值才是准確的,如果每天都測量的話,那麼一定要固定時間,在每天的同一時間段進行。

二、測量姿勢

測量時保持安靜,將手臂自然伸展平放於桌面,注意綁帶跟心臟一定要保持同一水平,這樣測量出來的效果相對來講是最為准確的。

三、測量的注意事項

1、引起血壓變化的因素有:動作、精神狀態、感情、飲食、飲酒、排尿、排便、會話、環境變化、溫度變化、吸煙等。工作時血壓最高,下午和晚上逐漸降低,睡眠時血壓較低,起床後逐漸升高;

2、情緒緊張和激動之後,以及劇烈運動和勞動之後不能馬上測量血壓;

3、在家裡測量的血壓值可能比醫院、醫療機構測量的值低。這是因為在醫院容易緊張,而在家中放鬆的緣故。了解在家中通常安定狀態下的血壓值很重要;

4、測量時坐正,把上衣一側袖子脫下,不要捲起緊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和心臟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鬆。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臟處於同一水平,不能過高或過低;

5、手腕的血壓值可能與上臂的血壓值有差異。手腕的血壓測量值因測量位置,血管粗細等的差異,與上臂的測量值可能稍有差別。大多數情況下, 健康 人的最高血壓、最低血壓均有正負約10mmHg的差異;

6、測量前請至少休息15分鍾,請在放鬆狀態下、安靜不動地測量。請在20度左右的溫度下測量;

7、測血壓時精神不要緊張,不要屏住呼吸,因為屏住呼吸可使血壓升高。

四、常見測量疑問解答

1、為什麼我每次測量的血壓值都不一樣,是不是我的血壓計不準?

每次測量血壓值都不同,除了血壓計的問題,人們在不同時間、狀態、體位下測量的血壓都有可能存在差別。比如在緊張、活動或身體不適等特殊情況下,血壓就有可能出現短暫的升高。所以,當血壓測量結果與平時相差較大時,可以選擇安靜休息5~10分鍾後再次測量。

2、剛起床什麼活都沒干,為什麼有的時候測出來的血壓會比平時還高?

正常生理狀態下,血壓也會呈現規律的「雙峰一谷」晝夜節律:白天血壓高,早、晚6-8點出現兩個高峰;夜間血壓低,凌晨1-2點達到最低點。您晨起測血壓高於平時,很有可能是因為正好處於「早高峰」階段。所以不用擔心,只要血壓在正常范圍內就可以。當然,如果超過135/85mmHg,就需要盡早就診,明確是否已經患有高血壓並得到及時的治療。

3、血壓到底該量哪邊的胳膊?為什麼同一個人的兩只胳膊居然血壓還會不同?

這是因為解剖結構的不同,會使得在兩側上臂量血壓數值可能不一樣,不過,雙上肢收縮或舒張壓差異在10-20mmHg以內都屬於正常范圍。

4、多次測量後應該以那一次的測量值為准?

正確的方法是選擇早晚兩個血壓高峰時段測量,測量前安靜休息五分鍾,選擇舒適的坐位,並使上臂與心臟處於同一水平。首次測量時應測量雙上臂肘部血壓,選擇較高的一側作為標准,以後均測量這一側;測量2-3次,每次間隔1-2分鍾,取相近兩次的平均值作為結果。

5、關於血壓值的說法太多,到底血壓值多少算正常?

目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在沒有使用葯物的情況下,非同日測量3次血壓,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而家庭自測血壓應小於135/85mmHg。140/90mmHg是一般人群血壓應控制標准,但對於有不同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病人,由於心血管疾病風險程度不同,血壓控制水平也存在差異。

高血壓合並糖尿病或人腎臟疾病的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內,年齡大於65歲患者的收縮壓可以控制在150mmHg以下。家庭自測血壓如果收縮壓大於135mmHg或舒張壓大於85mmHg,也可能患有高血壓,需要到醫療機構進行診治。

『陸』 血壓沒有年齡對照表!醫師:不管幾歲,標准就是120/80mmHg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300萬人罹患高血壓,其中有1/3的人不知道,就如同有100萬人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個不定時炸彈。會有這么多不知道的人,是因為大家對於血壓有個「年齡標准」的錯誤迷思,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說,「根本沒有年齡越高、血壓可以越高的說法,不管幾歲,標准就是120/80mmHg。」

血壓沒有年齡差

王宗道說,他發現很多患者認為自己年紀偏大、本來血壓就會偏高,後來才知道原來在LINE群組有個流言,是一張「各種年齡正常血壓應該是多少?」的對照表,認為正常人的收縮壓應該是「82+年齡」,所以50歲的正常血壓是132,就算高一點也正常。

「其實這是錯的,任何年齡層的血壓都應該控制在收縮壓/舒張壓是120/80mmHg,任何年齡的偏高血壓,都會造成心血管疾病、中風、腎病變等疾病機率增加,等於是增加死亡風險。」王宗道說。而太多人就是因為有錯誤觀念,才認為自己沒有高血壓,根據估計,大約150萬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導致許多心血管疾病。

王宗道舉例,國人十大死因中,高血壓雖然只排名第8,卻是近10年來死亡率上升最多的疾病,直接死於高血壓疾病的人數、十年來增加超過兩倍;而如果把排名第2、第4、第9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腎病變算進去,其實每年死亡人數跟癌症相同,「但癌症目前沒辦法准確預防,心血管疾病卻可以。」

該怎麼注意自己的血壓?

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說,其實他建議18歲以上的成人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但這是指正常血壓的人而言,如果血壓偏高,就要做進一步檢查、治療。「雖然一般定義的高血壓是140/90mmHg,但如果超過120/80mmHg就是要注意的標准,因為『再過一陣子就高血壓了』。」

而王宗道建議,如果是自己量血壓的人可以用「722起量量」的口訣,也就是紀錄7天內的血壓,每天量2次,一次起床、一次睡前,而每次量血壓前先休息5分鍾,讓血壓平穩,同時也要量2個數值再取平均,因為可能會有些落差。

更好的做法是,可以量2隻手,因為兩只手的血壓通常會不一樣,用較高的數值做判斷;而2隻手因為血流位置不同,如果量出來差距差到20mmHg以上,表示已經有血管狹窄的問題,就要馬上去看醫生,也算是一個警訊。

另外,如果是收縮壓、舒張壓差距超過50mmHg以上的人,比如150/60mmHg的血壓,王宗道說,千萬不要因為看到「60」,就覺得自己血壓還好,甚至認為「降血壓後血壓會過低」;「因為舒張壓是血管放鬆時候產生的壓力,太低,表示血管已經失去彈性、硬掉了,所以收縮壓會更高,這反而是又高血壓、又血管硬化的徵兆!」

這種收縮壓、舒張壓差稱為「脈搏壓」,王宗道說,通常血管硬化是老化的一種現象,所以舒張壓以60歲為一個分界線,60歲前會隨著年齡增高、60會後反而會降低,他建議60歲以上的人不看舒張壓,只看收縮壓是不是有達標,這才是真正判斷高血壓的標准。

熱點內容
保利芳園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483
硬的東西吃下去胃會痛為什麼 發布:2025-05-18 03:35:03 瀏覽:87
為什麼喝酒很長時間後會吐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660
抖音直播的tb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3:34:19 瀏覽:91
為什麼說用電腦交作業更方便 發布:2025-05-18 03:29:31 瀏覽:940
為什麼軟體都用不了網 發布:2025-05-18 03:25:47 瀏覽:576
父子之間為什麼搞不好關系呢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716
手機為什麼不能代替對講機 發布:2025-05-18 02:56:09 瀏覽:137
為什麼小米門鎖開門時故障 發布:2025-05-18 02:44:22 瀏覽:565
為什麼微信聽語音手機會關機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