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你為什麼能照顧好別人卻照顧不好自己

你為什麼能照顧好別人卻照顧不好自己

發布時間: 2023-02-05 07:01:15

① 為什麼總是照顧不好自己

愛護自己,不能委屈自己。特別是一個人出門在外,要保重自己的身體,冷暖飢飽自當心。自己總是照顧不好自己,說到底是自己爭強好勝的性格所致的。想改變這種情況,要冷靜思考,面對現實。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啊。錢可以少掙,身體健康要放在第一步。最後祝你心情愉快,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② 為什麼能夠安慰好別人卻安慰不好自己

這個太正常了。有一句話,叫"醫不自醫"。當別人需要安慰時,你只是一個旁觀者,當事人的痛苦你不必承受,可以輕松地幫他做客觀的分析,或者只是傾聽他的訴說,或者只需要給他一個擁抱,一聲問候,都會讓別人感到溫暖,而你也很容易感覺安慰到了別人。自己事到臨頭,要承受全部的痛苦,焦慮和壓力。就算明白所有道理,卻依然要面對可能得壞結果,所以自己安慰不了自己。

③ 為什麼我只負責把我奶奶照顧好了可是我自己卻有時候就不行了

你可能只顧著照顧好奶奶了,所以忽略了自己的身體,以後要記得照顧好自己,然後才可以繼續照顧好奶奶。

④ 為什麼有人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卻那麼想把別人照顧好

那是逞強,在感情中不懂照顧自己,以為只照顧別人的女人我覺得太卑微。其實當你對自己特別好的時候,你所有的好運都會到來,別不相信。你要是覺得自己過得不幸福,那你就嘗試著多關心自己一點,這樣你才會有機會得到幸福。不管你過什麼樣子的生活,你都應該相信你會幸福那你就一定幸福。不管你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把別人看的太重要,什麼事情都首先要想到你自己,這樣別人才會多愛你一點。

⑤ 你為什麼總喜歡付出,照顧別人,而忽略了自己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付出型的人,他們喜歡為別人付出,為別人做事,卻承受不起別人為他們做點什麼,對他們好。

我們都知道,一般的人際關系,都是互惠互利型的,雙方的能量是流動的。

當你總是占據付出者的角色,拒絕了能量向自己流動,實際上也是會損害關系的。

因為你會本能的覺得自己得到太少,抱怨自己活的太累。

但這個結果又是你自己潛意識之中的矛盾造成的。

這個矛盾就是付出和獲取之間的矛盾。只允許自己付出,不允許自己獲得。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矛盾呢?

這樣的人大概分為四種類型

一、兒時被訓化的結果

你只有通過付出,父母才會給你關注和喜愛。

而你想要一點自己喜歡的東西,父母很吝嗇,總是提出很多次,父母才會滿足你的心願。更多時候會拒絕你的要求。

所以在人際關系之中,你可能會為了博得別人的關注和喜愛,不斷付出。

而你覺得別人是不會滿足你的需求的,自然也 不會去爭取 。

也有可能當別人滿足你時,你會拒絕。 別人對你好會讓你覺得不熟悉、不舒服。

二、通過為別人付出獲得價值感。

當你為別人付出時,你會產生一種很自豪的感覺,你會覺得別人會高看你一眼,你喜歡那種比別人強的感覺。

或許你還通過付出獲得了一些人的贊美。

通常,當你處於較低的自尊時,你會通過這種方式來讓自己不那麼自卑,算是一種 自我補償 的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你會覺得接受別人的幫助是一種不好的事情。

接受別人的幫助意味著你很弱,而這種弱弱的感覺,是你不能接納自己的部分。

所以你會因為自我價值感的缺失而拚命付出。

三、是一種反向形成機制

你內心是缺愛的、可憐的,特別渴望別人為你付出,照顧你,所以當你看到別人時,你認為別人和你一樣渴望被照顧。

所以你就會過度為別人付出。好像別人得到照顧了,你也會好一樣。

但是這樣做,並沒有解決你自己缺愛的問題,更像是一種 飲鴆止渴 的行為。

而且當你自己需要幫助時,別人並沒有像你照顧他們那樣照顧你時,你會對他人產生巨大的憤怒。

四、天性比較善良

我覺得有一些人天性確實是善良的,這種人不懂得愛護自己。

關注別人比自己多,考慮別人比自己多。

如果碰到那些同樣善良的人,還好一些。

假如碰到那些索取性很強或者邪惡的人,就會 成為被盤剝的對象 ,註定會受苦。

因為社會和人性的復雜,這類人命運一般都不會太好。

第四種類型對治策略:

艾默生說:你的善良需要帶一點鋒芒。

講的就是我們的善良要用對地方,不要用自己的善良去助長別人的邪惡,凡事都要有底線。

超越了底線就要重新衡量關系,不要做一個盲目的爛好人。

要學會認識到人性的復雜,同時學會識人,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前三種類型的人需要知道:

當一個人很富有時(精神和物質上都足夠豐富),他的付出不會影響到他自己的生活,那麼這種行為是可行的。

但是這種生活策略卻會讓一個拮據的普通人活的越來越糟,越來越耗竭。

當你不能獲得別人幫助,不能接受別人對你的好,而 只做一些利他的行為,是對自己極大的不公平。

你要知道,普通人都會優先照顧自己的,他們先滿足自己的需求,有了多餘的能力才去照顧別人。

古人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非常有道理的。

而在他們在人際交往中,也差不多是付出和獲得基本持平的一種狀態。 有時候他們也會心安理得的接受別人的好而不急著去回報。

所以你要學著先把自己照顧好。

如果你活的不快樂、生病了或者處於低谷期,把能量和精力收回來完善自己。

自愛不是自私 ,只有當你自己的心被愛填滿時,才能溢出來給別人。

自我犧牲式的付出會讓你越來越枯萎。

⑥ 很會照顧別人但不會照顧自己是什麼體驗

這樣的人一般兩種情況,第一太過於專注工作,第二,對生活太沒有激情。第一種還好辦,只是忽略自己而已,第二種是一種拖沓生活狀態,也是沒有目標生活狀態,這一種需要調動生活積極性,起碼找到讓他自己愛惜,疼惜自己理由。

⑦ 總是去關心別人,自己卻照顧不了自己了,為什麼這么累呢是悲哀嗎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懂這句話的意思吧?你不照顧好自己,讓父母為你擔憂,就是不孝。妻子朋友為你擔憂,就是不義。總去關心別人,就是虛情假意。若別人接受你的好意,那有算什麼?想一想,接受叢飛救助的人,每想到恩人叢飛的境遇,心裡是否安寧,是不是有負疚感?家人想到他,心裡寧否安寧,會不會有負罪感?這些人一生的心緒是否會永遠有一個重重的心結?一個人的高尚,不是給人帶來負疚感的高尚。
人須先愛自己,再愛家人,再愛眾生——愛是有序的。有時空處,一切都是有序的。你飢寒交迫,有什麼資格去救人。
高尚者的墓誌銘應該是真的高尚。
明白了聖人跟我們說的道理,我們就不會累了。自己的責任不盡,去盡別人的責任。這是聖人反對的。
你的做法,依據何在?是誰告訴我們這么做,讓我們離樂得苦的。那一定是錯誤的說教。
——悲哀。

⑧ 為什麼我要去照顧別人的感受而別人卻從不照顧我的感受我tm是不是賤

照顧別人的感受,是自己的修養,別人不照顧自己的感受,那是別人的修養,你無法去改變別人,也沒有權利去要求別人,因為那是別人的自由。所以,付出不必要求別人回報,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感恩。所以,隨禮不必要求別人回禮,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禮尚往來。
不要帶著任何目的和需求去做人,要有自己獨立而又完整健康的人格去做人,所以在照顧別人的感受的同時,也要顧慮自己的感受,不要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圍,不要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⑨ 有時候真的想不通 能做到對所有人都好 卻唯獨照顧不好自己什麼意思

我相信每一個自卑的,不愛自己的人,都看了太多所謂的「改變方法論」。無非是「接受自己」「接受過去」,或者「給自己安全感」「一些積極的暗示」等等。我自己也寫過這類文章,他們確實會對得到一定益處。但更多情況下,他們也只是在讀的時候感覺很好,看完之後並不會有什麼大的改變。他們都知道怎樣做對自己有益,怎樣做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好,但是等到在現實中真正面臨問題時,他們又會選擇那個習慣選擇的,在感覺上安全的選項。理論指導永遠無法超出一個人的生活經歷,你用你遠遠高於對方的「正確」讓對方模仿,這並不是屬於對方意義上的正確。一個內心過不了「坎」的人,一個心底無比厭惡自己的人,即使暗示在多次「接受自己」,對著鏡子說再多「騙自己」的話,都沒辦法真正改變。「理論學習」和「自我分析」都對一個人幫助非常大,但是你永遠不要想著只靠一個人整天看書和思考就能解決掉實際問題。想要在現實中得到改變,就必須要參與到現實中。所以,如果你是一個自卑的,不愛自己的人,請認真聽我說。沒有任何一個人,任何一種方法論可以一下子讓你變成一個充滿自信的,愛自己的人。如果你想要變成一個這樣的人,那你就要把「想要」這部分無限擴大。

⑩ 為什麼別人老是以為我很會照顧人,我一照顧人就容易割手,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還照顧別人,我性格內向

可能你看起來斯文,穩重,文靜一些,不吵不鬧,性格比較細膩,所以大家也沒有真正去了解你,就覺得你很會照顧人,都是他們從表面看東西,去評判和誤解一個人,如果下次再這樣說,你就直說其實我不太會照顧人唄

熱點內容
保利芳園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483
硬的東西吃下去胃會痛為什麼 發布:2025-05-18 03:35:03 瀏覽:87
為什麼喝酒很長時間後會吐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660
抖音直播的tb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3:34:19 瀏覽:90
為什麼說用電腦交作業更方便 發布:2025-05-18 03:29:31 瀏覽:940
為什麼軟體都用不了網 發布:2025-05-18 03:25:47 瀏覽:576
父子之間為什麼搞不好關系呢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716
手機為什麼不能代替對講機 發布:2025-05-18 02:56:09 瀏覽:137
為什麼小米門鎖開門時故障 發布:2025-05-18 02:44:22 瀏覽:565
為什麼微信聽語音手機會關機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