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下蛋為什麼會不好
A. 蛋雞下蛋過小的原因是什麼
蛋雞的產出的蛋過小的問題是什麼原因呢?有很多的養殖戶都遇到過這個問題,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蛋雞長期下小蛋的原因及防治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蛋雞長期下小蛋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小蛋類型
小蛋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有蛋黃,但蛋重明顯低於各階段品種標准;另一種是無蛋黃,大小和鴿子蛋差不多,這是畸形蛋類中的一種。其原因各不相同。
二、產生原因
1、蛋重小的產生原因
⑴飼料中的能量、蛋白質過低。長期使用這種飼料會引起能量,蛋白質供應不足,以致蛋重偏小。
⑵飼料攝入量不足。飼料手冊中所列標准往往是理論值,實際操作中需增加5-8%,考慮損耗部分,滿足 飼養 期內所需飼料攝入量。本地有一養雞戶來咨詢這一問題時,筆者抽樣測量了當時為196日齡的白殼蛋雞的蛋重,194個蛋平均蛋重49.2克,經調查雞的耗料量27周齡前每隻每天僅為80.7克,之後才達到92.8克,雞群產蛋率接近90%。顯然,這是長期飼料攝入量不足而造成的“小蛋”。
⑶體重過小。經測試,兩組體重不到標准體重80%的雞群各1000隻,兩組均沒有產蛋高峰期,蛋重也小,32周齡的平均重只有55.8克(體重最小組)和57.0克(體重次輕組),比標准蛋重低7%和5%。說明體重過小與產小蛋有直接的關系。
⑷光照增加過早過快,刺激性成熟較標準的提前,致使雞群開產過早,蛋重輕。
2、畸形小蛋產生原因
畸形小蛋無卵黃,主要是由於輸卵管炎症引起的。經行者實踐,服用氨苄青黴素、安特(河南正好獸葯廠生產),對輸卵管炎有特效。輸卵管炎症痊癒後,畸形小蛋就不會再產生了。用葯量(一般120日齡)每天2次,連用5天即可。
三、防治 措施
1、供給能量、蛋白質合理配比的飼料,尤其是開產前(110日齡左右),利用10天時間,逐漸過度到蛋雞料。過度方法為:110日齡,2/3青年雞料,1/3蛋雞料;113日齡,1/2青年雞料,1/2蛋雞料;116日齡,1/3青年雞料,2/3蛋雞料;120日齡,無論開產與否,全部喂蛋雞料。
2、嚴格按照飼養標准供給雞群足量的飼料,一般青年雞每日每隻耗料0.22斤左右,產蛋雞每日每隻耗料0.24斤左右。
3、注重青年雞飼養,防止雞群體重過輕。110日齡時,隨時取樣(1000隻取20隻)稱量體重,標准體重范圍只數佔80%即可,若低於80%則需要增加體重,防止下小蛋;若高於80%則需要適量限飼,防止開產時雞只過胖造成難產等,死亡率高。
4、雞只開產時,平均蛋量應達33克,若低於33克,則應檢查一下原因。另外,隨著日齡的增加,蛋重逐漸增加,若增加緩慢或不增加,則應檢查一下原因,原因見上面所述。
蛋雞的養殖技術
一、創造蛋雞適宜的生活環境。要讓產蛋雞多產蛋,就必須想法盡量給雞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和產蛋環境,要根據不同季節的變化規律,而採取相應的配套的飼養管理措施。
在夏季高溫高濕季節,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加強舍內通風,保持乾燥的環境衛生,向雞群提供充足清潔的飲水,並適當增加青菜的飼喂量,以提高雞的採食能力。進入冬季,要特別注意做好雞舍的防寒保溫和人工補充光照,舍內溫度應維持在13℃以上,光照15-16小時,飲水適當提溫,不飲冰冷水。
二、注意節約飼料。養雞最大的一筆開支就是飼料,飼料的費用支出約占整個養雞費用的70%以上。若飼養管理不當,必然會造成飼料的大量浪費。減少飼料浪費的措施是:
其一,飼料槽的安裝高度、深度、長度要根據產蛋雞的不同周齡和籠養密度而進行調換,飼料飼喂添加量不能超過槽深的1/3,要少喂勤添,減少槽內剩食,以產蛋率確定飼料日喂量,一般產蛋率在50%-60%時,每隻雞每日飼喂量約95-100克,產蛋率60%-70%時,日喂量105-110克,產蛋率為70%時,雞的日喂量為115-120克,產蛋率達到80%以上時,飼料不在限量,讓雞任意採食。
其二,進行斷喙。由於雞有刨食的習性,因此,在7-9日齡應給雛雞斷喙。到15周齡左右,對斷喙不良者需進行修喙。其三,及時淘汰不產蛋雞或產蛋性能不佳的雞。在育成結束轉入產蛋舍時,應進行一次淘汰。凡發育不良、太小、太肥、有病、精神不振的均應淘汰。在產蛋過程中,應隨時淘汰抱窩雞、病雞、傷殘雞、停產雞。進入產蛋後期,主要淘汰停產雞,凡冠髯、臉蒼白,冠萎縮的母雞應立即淘汰。發現過肥、過瘦的雞也應立即淘汰。
三、產蛋下降的原因
環境因素:光照程序或光照強度的變化:如隨時改變光線顏色,突然停止光照,光照時間縮短,光照強度減弱,光照時間不規律,忽長忽短,忽早忽晚,忽照忽停,晚間忘記關燈等。通風嚴重不足,長時間不通風等。自然惡劣天氣的襲擊:未提前做好准備或預防,突然遭到熱浪、台風或寒流的襲擊。長時間斷水:因供水系統發生故障或忘記打開開關,造成長時間供水不足或斷水。
飼料因素:日糧中飼料成分發生顯著變化或質量有問題,可引起產蛋變化。如日糧中的原料種類突然改變、飼料攪拌不均勻、飼料發霉變質、更換魚粉及酵母粉、食鹽含量高、石粉添加量偏高、將熟豆餅換成生豆餅、飼料中忘記加鹽等,降低了雞的採食量,引起消化不良。產蛋率正常,雞的體重不減輕,說明給料量和提供的營養標准符合雞的生理需要,沒有必要更換飼料配方。
雞群患病:急慢性傳染病會使雞群的產蛋量突然下降。如雞群受強毒型新城疫侵襲,常使產蛋量下降50%以上;感染減蛋綜合征能使產蛋率下降20%~40%,如混合感染其他疾病,產蛋率下降20%以上。另外,雞群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霍亂、球蟲病、大腸桿菌病、禽流感等,都會使產蛋率大幅度下降。
四、疾病的預防工作
減少死雞和杜絕疫情發生,這是養雞成敗的關鍵。要按照科學的控制雞病發生的衛生防疫程序,根據不同雞的日齡,分別注射各種疫苗,同時對雞舍、用具採取定期葯物消毒,及時清除舍內糞便,雞舍周圍要做好滅鼠,防止老鼠和麻雀進入舍內帶進疫情。為了減少疫情傳播的機會,應盡可能減少人員的進出,不準陌生人進入雞舍,謝絕參觀,以確保雞場安全經營。
影響蛋殼破損的因素
一. 日常管理
1.增加收集雞蛋次數
2.減少應激
應激因素的刺激,如噪音、突然光照過強、疫苗接種、夜間鼠害、陌生人入舍、突然更換飼料等引起雞的應激反應,從而影響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縮短雞蛋在子宮中的滯留時間或造成內分泌紊亂,使蛋殼不能正常形成,出現畸形蛋、薄殼蛋、軟殼蛋和無殼蛋。日常管理中盡量減少或避免應激的發生。飼料的更換應逐漸進行,工作人員不要經常更換,要有責任心,科學地進行飼養管理。
二.環境溫度
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雞呼吸加快,當達30-32℃時出現熱應激,喘氣時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使血液中碳酸氫根離子減少,造成碳酸鈣不能充分沉積。高溫時要採取防暑降溫措施,同時飼料中添加熱應激添加劑如維生素C0.02-0.03%,碳酸氫鈉0.30%和氯化銨0.30%。據報道,炎熱季節用碳酸鈉代替日糧中1/3氯化鈉,可提高產蛋率2%,破損率明顯下降。
三. 飼料營養
1.鈣、磷含量及其比例
飼料中鈣、磷含量及其比例是影響蛋殼質量的主要因素。飼料中含鈣量達3.25-3.75%比較適宜,老齡母雞可以稍高一些,但不宜超過4%,否則將影響飼料適口性,降低產蛋率。雞對磷的需要十分敏感,有效磷的需要量應為0.35-0.42%,總磷量應為0.50-0.70%,飼料中鈣、磷比維持在4:1-6:1。
補鈣的時間和方式影響產蛋雞對鈣的吸收。以2/3貝殼粉+1/3石灰石粉混合效果好。在1天中下午單獨補鈣比上午補鈣效果好,能夠大大提高蛋殼質量,減少破損。
2.維生素D
維生素D,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缺乏維生素D時,即使鈣、磷含量比例適當,也不能很好吸收,導致產蛋量下降,軟殼蛋、破殼蛋增多。
3.鈉、氯含量及其比例
日糧中鈉和氯過量或兩者比例不當,會破壞機體酸鹼平衡,降低蛋殼強度,因此食鹽在日糧中應佔0.3%,不足的鈉由不含氯的鈉鹽如碳酸氫鈉補充。
4.錳、鋅、鎂
錳、鋅、鎂都可對蛋殼質量產生影響。
四. 疾病與用葯
很多疾病可引起蛋殼質量下降,出現軟殼蛋、薄殼蛋甚至無殼蛋。如非典型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減蛋綜合征、慢性消化道疾病、禽流感、生殖道感染、卵巢炎等。
要特別注意,蛋雞在產蛋期禁止使用磺胺類和呋喃類葯物(已禁用)。產蛋期治療疾病時宜用 其它 抗生素代替磺胺類葯物。產蛋雞飲用含漂白粉過多的消毒水或其它含有氯的消毒劑,也影響蛋殼質量。因此,用含氯消毒劑殺滅水中病毒和細菌時,應保證有效氯含量達到3-5ppm。
五.遺傳性能
蛋殼質量與遺傳有關。在同樣飼養管理條件下,遺傳性能好的母雞比遺傳性能差的能更好地利用鈣,使蛋殼變厚。一般褐殼蛋比白殼蛋的蛋殼強度高。因此為提高蛋殼質量,要注意雞品種的選擇。
六. 籠具的設計、安裝
籠底的坡度要合理,過小,雞蛋不易滾出或滾動太慢,容易被雞踩破或啄破;過大,則滾動太快易碰破。對於坡度較大的可在集蛋槽內安裝一定的緩沖材料。籠的底網應有一定的彈性,兩組籠連接處應用鐵絲將盛蛋網連在一起,以免雞蛋掉出。
B. 雞舍的蛋雞為什麼不下蛋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雞舍蛋雞不下蛋的原因有很多,養殖戶發現蛋雞不下蛋之後,首先應該要找出蛋雞不下蛋的原因,才能加以改善。下面分類列舉出蛋雞不下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在養殖過程中,養殖戶需要經常觀察雞群的精神狀態,一旦發現有蛋雞不下蛋的現象,應及時排查不下蛋的原因,並及時治療。
C. 蛋雞造成難產的原因
蛋雞難產綜合症是指初產蛋雞因熱應激、病毒侵襲、血鈣與血磷比例失調及維生素缺乏等原因而引起難產和癱瘓,進而引起蛋雞死亡的一種疾病。又稱初產蛋雞癱瘓綜合症或稱母雞難產病。 一、流行特點:該病的發生和流行主要有三大特點:1.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多發於氣溫較高的6~9月份,隨著氣溫的升高,發病率也隨之增高。2.有明顯的階段性。該病的發生主要集中在產蛋率達15%~70%時。
D. 下雨天,蛋雞下蛋少,是什麼原因
下雨天,蛋雞下蛋少可能是抗應激能力稍差些。
1、下雨天,易造成光照不足,影響蛋雞產蛋。為此,在早晨和晚上用燈光補充,平均每平方米用3瓦的燈為宜,保證每天光照14~16小時。
2、下雨天溫度會降低, 蛋雞較適宜溫度為21℃~23℃,低於這個溫度就會耗料多、產蛋少。為此冬季門窗要用草簾遮圍,有條件時可採用取暖設備或頂棚搭塑料薄膜,以保證雞產蛋所需的溫度。
3、蛋雞日糧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除了保證蛋雞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質飼料外,還要注意補充多維素,適當增加切碎的胡蘿卜和青料。晚上飼喂時間可適當延遲。要少喂勤添,保證產蛋雞有足夠的營養。
4、要按時給蛋雞以足夠的溫水,以保證雞對水分的需求,最好給雞飲大蒜水。大蒜不但能健脾胃,促進食慾,幫助消化,而且能增強蛋雞的抗病能力,對雞瘟、感冒、腸道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5、注意通風 ,雞群多為封閉式飼養,舍內通風不良,易受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硫醇等有害氣體的侵襲,直接影響蛋雞的健康,還很容易引發各種疾病,所以要注意雞舍的通風換氣。注意正確處理通風換氣與保暖的關系,每天要及時掃除糞便,並根據風力大小,確定開窗通氣的時間,降低舍內有害氣體的濃度,給蛋雞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減少疾病的發生。
注意:雞的產蛋量不僅和食物有關,還有其他的因素影響:比如溫度和光照的調控、飼料的配比以及飲水的控制等,最主要的是使用激素。
E. 家裡養了只母雞,最近生蛋困難,具體現象見描述,望養雞高手解答
母雞不下蛋,其原因除了一些疾病導致的生理缺陷外,大多數都是氣溫,光照以及飲食營養的差異造成的。O(∩_∩)O~
一、喂得太肥不下蛋^_^
雞要製造一個完整的雞蛋,得經過好幾個步驟呢。首先,卵泡得先後發育為成熟的橘黃色卵黃,然後再進入雞的輸卵管,最後在輸卵管里再被包裹上蛋白質,蛋殼,這才算完呢。
雞吃稻穀、玉米、高粱等高澱粉和糖類的飼料太多,體內的營養就會更多地轉化為脂肪貯存起來。這樣生殖系統由於得不到營養就會來不及發育。
母雞過於肥胖,會導致雞的腦垂體分泌的「催卵激素」大大減少,因為這「催卵激素」是促使卵巢裡面產生卵泡的重要物質,「催卵激素」分泌的少,卵巢里即便能產生少量的卵泡,也很難發育長大,而我們吃的雞蛋黃,正是由這一粒粒的卵泡逐漸發育形成的,所以這卵泡不能長大發育,雞蛋又怎麼能製造出來呢?看來呀,這母雞太胖不是好事,費糧食不說,還生不出雞蛋!
解決辦法:要多喂些青菜,葷素搭配。把體重減下來,母雞自然就又開始下蛋了。
二、衛生不好不下蛋^_^
通過雞身上的四個部位,可以判斷出哪些是不下蛋的病雞,首先是雞冠子。不下蛋的母雞雞冠萎縮發白、乾燥、粗糙,彈性小。
此外,還可以通過雞嘴、雞腿和雞的肛門部位的變化,來進一步判斷。正常產蛋雞由於長期持續產蛋,受催卵激素的影響,嘴和腿部位的顏色一般是淡淡的黃白色,產蛋越多,顏色越淡。而患病的母雞,嘴和腿部位的顏色會發黃、發烏。並且肛門緊縮,乾燥,沒有彈性和濕潤感。
卵黃性腹膜炎是母雞產蛋期最常發生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多是由大腸桿菌感染後,引起母雞的輸卵管發炎萎縮,導致雞卵巢里的卵泡發育為成熟的卵黃後,不能進入輸卵管而掉入腹腔引起。這卵黃不能進入輸卵管,母雞肯定是下不出蛋了。而且患有卵黃性腹膜炎的母雞,嚴重時走起路來如同企鵝一般,,肚子腫脹顯得特別大,屁股下墜。時間長了就會並發其它炎症,引起死亡。
一般來說,患有卵黃性腹膜炎的母雞,生殖系統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即便治好了,產蛋量也不會恢復到先前水平。所以趕緊把它們挑出來淘汰掉是最好的辦法了。此外,還有一種母雞也得挑出來,因為它們也不會下蛋,這種母雞的雞冠比一般的母雞還要鮮艷,身材像公雞般挺拔的母雞,俗稱假母雞,這種母雞一般都是從小得過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後來治好了,但它們的卵巢往往會受到嚴重損害,也下不了蛋,所以也要抓出來淘汰掉。
解決辦法: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在飼料和飲用水中加入抗菌葯物,並及時淘汰病雞,以免增加日常成本。
三、光照不足不下蛋^_^
養殖戶都知道天氣太熱母雞就不愛下蛋了,因為它們比涼快的時候,吃的要少多了。
吃的少,母雞沒有足的能量儲備,自然就影響產蛋。其實天熱母雞不愛吃東西,是因為,母雞身上沒有汗腺,可還披著一身厚厚的羽毛,在高溫情況下,多餘的熱量不能及時排出,雞就會產生熱應激,所以食慾大減了,要想讓它們多吃,多下蛋,就得把溫度控制在20度左右才行呢。此外,天一熱,這母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愛抱窩。
這母雞抱窩呀,實際是母雞的一種繁殖本能。特別是到了氣溫30來度的伏天,很多母雞在高溫的影響下,內分泌系統就會分泌出一種叫催乳素的物質,促使母雞產生戀窩傾向。它們會趴在自己下的蛋上或是別的母雞下的蛋上孵上小雞,這母雞從抱窩到帶出小雞滿地跑,得有兩個來月工夫不下蛋呢。
所以,很多養殖戶為了防止它們暑伏天抱窩,能多吃飯,繼續下蛋,就會把散養的雞圈養起來的,並且給雞群隔熱遮陰,可是這樣效果並不好。
雞下蛋多少除了和溫度有關,和光照也有很大的關系。沒有充足的光線,雞的卵巢里就不會長出蛋黃來。
雞的腦下垂體會感受光線的刺激,當充足的光線照射在雞的頭部後,雞的腦下垂體就會分泌出促使卵巢發育的雌性激素,使卵巢里的卵泡發育為成熟的卵黃,並在輸卵管里進行製造雞蛋的工作。一般一隻母雞只要有一支燭光的亮度,每天光照時間在12小時以上,就能得到有效的性腺刺激,分泌出足夠讓卵巢發育的雌性激素,促使裡面的卵泡發育成卵黃。
雖然給雞降了體溫,但母雞得不到充足的光照,自然就不再下蛋了。
解決方法:把母雞的腹下,翅下的羽毛剪掉一些,最好在雞窩里增添照明設備,讓母雞得到充足的光照。
很高興為您解答,以上是我整理編輯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你,滿意還請採納~~~~^_^
F. 雞不下蛋是什麼原因
養母雞通常就是為了讓雞下蛋的,但是有時候雞會不下蛋,是什麼原因呢?今天一起來看看吧。通常來說,雞不下蛋有以下幾個原因:
1、如果母雞剛開始產蛋,容易出現蛋位不正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母雞就會產蛋難或者不產蛋。
解決辦法:此時養雞人應該對母雞進行助產。具體的方式是:一人先抓住母雞的翅膀和大腿,讓雞頭朝上,雞的腹部朝外,然後另一人在右手手指上抹上植物油插入雞的泄殖腔中,撥正蛋位,並剝開雞蛋表面覆蓋的輸卵管黏膜,同時用左手緩慢按壓母雞的腹部,把滯留的雞蛋按壓出來即可。
2、營養的比例不平衡:蛋氨酸和胱氨酸不足,添加量為0.53%-0.61%才能滿足,精氨酸、賴氨酸也要考慮。錳元素不足,鈣、磷比例不平衡,你的飼料達不到5~6:1。
3、要是最近爆發白痢、慢呼、傳鼻等也是會導致產蛋下降。
4、光照時間達不到16小時候產蛋下降也是正常的。
5、你有沒有控料,如果有而且控得嚴重那也是一個原因
6、雞群整齊度如何,體重有沒有達標?如果一開始像你說的產了100多個,但後來顯著減少,就是營養水平不夠,產蛋後體況下降。
7、現在冬季,氣溫下降,如果你在北方那是一個原因。
對照觀察,及時查出原因,找出對策,解決問題。
G. 母雞下蛋蛋有的時候會壞掉是怎麼回事
會不會下的時間比較長,沒有去撿,那麼幾天後雞蛋可能會壞掉。還有一種情況。像人生小孩子一樣,有時候也會出現狀況。